瑞麗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疾病 > 心理疾病

脾氣暴躁愛摔東西這樣的孩子不必打用這5個方法化解最有效

經常有媽媽抱怨,説自己的小孩整天東奔西跑,喜歡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有時候甚至會摔東西,出手打周圍的小朋友,表現出嚴重的攻擊性。

脾氣暴躁愛摔東西這樣的孩子不必打用這5個方法化解最有效

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苦不堪言,很擔心孩子這種行為會延伸到長大之後,可又手足無措,每次看到孩子這種暴力行為,就很想罵,但是罵了孩子,好像也無濟於事,反而會讓他變本加厲,很頭疼。

但其實,你真的理解過孩子嗎?孩子為什麼要打別人?你真正理解其中的原因嗎?

只有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我們才可以找到正確的方法。

攻擊性行為其實就是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或者説他自己的權利受到損害的時候,身體上或者語言上出現的一種進攻、侵犯的行為。

大量的兒童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和孩子間的各種衝突,早在兩歲之前就已經出現,在整個0到6歲的期間逐漸增加。並且孩子的攻擊性行為都是有一些大同小異的表現形式的,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定,脾氣暴躁,經常生氣,亂髮脾氣等,比如稍有不如意就會哭鬧,比如摔東西、丟東西,比如搶別人的東西玩,還比如大聲叫嚷、喊別人的名字,用言語攻擊他人等,諸如此類都屬於攻擊性行為。

一般0-6歲的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最常見的有以下幾個原因:

1、需求沒有被滿足

2、想要獲得關注

3、語言表達能力不足

4、對外界充滿敵意(這種情況比較少)

5、想保護個人空間:

這種情況觸覺敏感的孩子比較多見,如果和這樣的孩子接觸太近,孩子就會出現攻擊行為。

6、個人物品的保護:

1歲半至2歲半這個期間,孩子剛有物權概念,不喜歡被他人侵犯,所以這個階段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作為父母要理解。

7、模仿與創造:

孩子摔倒了,撞到桌子或者椅子,父母會説是桌子椅子的錯,然後打桌子和椅子,這樣就容易造成孩子把錯誤和出現的問題推卸到其他地方,出現問題了孩子就會覺得不怪自己,而是怪別人,而且這樣也讓孩子學會了出現錯誤時用攻擊性行為來代償,所以父母在家裏一定要記得不要給孩子做類似錯誤的示範。

面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小新媽來教大家5個化解方法,每一個都值得試一試!一塊來瞧瞧~

1.父母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樣

(1)修身養性,提高情緒自控能力和理解別人、調控人際關係的能力,比如決不因不順心而爭吵、打罵、攻擊別人。

(2)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家人之間説話要和和氣氣,相互信任,給孩子足夠的愛,經常讚美孩子,指導孩子自己與自己比,讓孩子有充裕的自由玩耍時間,有多種玩具和充足的睡眠。

(3)引導孩子接觸健康的圖書、遊戲、影視,接受正面的人際交往規則教育

2.對孩子的攻擊行為“冷處理”

(1)及時制止孩子的攻擊行為,引導孩子認識自己行為的錯誤。

(2)離開孩子,要求孩子一個人“面壁思過”數分鐘。

(3)要求孩子説説反思的結果,正確評價孩子的反思。

3.提供正確的行為方式選項,並讓孩子在學習選擇中體驗被信任及勝任感的愉悦

(1)提供尊重自己同時尊重他人的表達方式。

(2)提供宣泄情感的正確方式。

(3)提供面對挑戰的機會,讓孩子學習接受挑戰及其結果。

(4)給孩子強調正確的行為下他的愉快體驗,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專長和能力。

4.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欣賞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自信滿滿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接受挑戰並以樂觀的心態看到成功的可能性,提高對失敗的容忍力,對反對者的容忍力。

5.激發移情能力,學會換位思考

(1)孩子天生具有移情能力,通過生活中具體的一些具體事情,比如同情弱小生命、幫助老弱病殘等活動,激發、提高孩子的移情能力,培養仁厚之心,可從根本上消除攻擊行為。

(2)通過扮演故事或生活中的具體角色,讓孩子換位體驗受攻擊者,提高換位思考能力。

綜上,攻擊性行為是孩子成長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不良行為,對孩子健康發展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父母們一定要對此重視,一旦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一定要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努力消除影響孩子攻擊性的各種因素,為孩子一生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