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疾病 > 健康常識

什麼都不想要心理

什麼都不想要心理,覺得能量耗盡、精疲力竭,對工作或生活有消極或憤世嫉俗之感,和缺乏工作與生活的自我效能感。一起來看看什麼都不想要心理。

什麼都不想要心理1

1,抑鬱時,會感覺什麼也做不了

人在抑鬱時,有時候會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想做,做什麼都沒勁,如果你以前是個工作狂或者很有活力的人,如果讓你經歷這樣的處境,我想你會發瘋,一直處於這種狀態會讓心理情況變得惡劣。

我以前失業在家就是經歷了很多次什麼都不想做的局面。雖然不是經常發生,但是一個月偶爾也有一兩次。那時候真的玩手機都沒勁,覺得連吃飯都多餘,有時候我會躺在牀上,但是躺在牀上都會輾轉反側,無法入眠。有時候我會靠玩遊戲麻痺自己,至少在那時有個遊戲我很感興趣,一到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就玩,靠這遊戲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

2,容易導致什麼都不想做的3種心理

2.1,心理定式:嚇倒自己。

如果你把工作任務想象成龐然大物,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去做,那麼你被工作嚇倒的概率是很高的。其實任何大事都可以分為一步一步的小事,我們可以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就行了。而抑鬱症患者很容易被大任務給嚇倒。

以前我看到一本書叫做《資治通鑑》,由於在看這本書之前我看了很多歷史類的書籍,所以對歷史讀物很感興趣,然後嘗試看資治通鑑,沒想到斷斷續續地看,不到一年就看完了。

其他人看到《資治通鑑》那麼厚的一本書,而且還是文言文寫成的,肯定會被自己嚇倒,嘗試都不敢嘗試的。

但是我那時是對歷史很感興趣才有動力一個個字讀下去,堅持了好幾個月竟然被我看完了,所以從此時開始,我才真正相信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不要被大的任務嚇倒。

2.2: 害怕失敗

害怕失敗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如果你失敗了一次,你就會覺得你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會失敗,這是典型的過度概括。

第二種,只顧結果而不顧過程的努力。醫生講了自己的例子:他治療每一個病人都是按照他自己掌握的方法來治療,但是就是有些人反饋説有效,有些人無效,難道為了這些無效的人而反對醫生的所有成果嗎?他的確拯救了一些人,但他無法拯救所有來找他的人。他只能控制他的輸入,而病人的結果要病人自己體驗。

什麼都不想要心理
  

凡事不要太結果論,比如你去發傳單,不可能所有人都會接你的傳單,如果你追求的是所有人都接你的傳單,那你的心情就不會好了。發傳單隻要你能在規定時間發完就行了,每3個人當中可能就有一個不接的。要做好這樣的打算才能發的開心。

就像醫院不可能治好每一個病人,如果醫院的目標是治好來治療的每一個病人,我猜醫院肯定無法達成目標,無法繼續辦下去。

我曾經考過公務員,進過兩次面試,第一次是應屆生的`時候,那時省考進了面,招3排9,自然我喪失了信心,抱着見下世面的想法去面了,最後卻出醜了,三道題一道都答不出,成為了笑話,今年過了5年,我重新考試,再次進了面試,這次我連去面試的勇氣都沒了。我這就是典型的害怕失敗心理。由於這兩次負面經歷,我對考公沒有信心,轉而研究自媒體寫作,希望能闖出一片天。

2.3,害怕成功

有時候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你害怕自己做成功某件事,讓別人覺得你是很有能力的,然後就把其他事情也讓你做,把你失敗者的本性暴露出來。所以你極力剋制自己,避免做什麼,也避免介入什麼。

有時候“害怕成功”可能是好處,大家都知道職場有種叫“老黃牛”,因為不懂得拒絕,所以大家都把粗活髒活都給他做,甚至每天都要加班,而其他人則早早下班。這個人吃力不討好,要麼累病了,要麼忍受不了這種待遇而辭職。尤其是體制內,這種人經常出現。如果你不想當領導,完全可以躺平不幹。

其實我現在在村裏做臨時工,有時候村委的任務我也儘量做一半留一半,我怕做的太好,以後類似的活都是我做的,所以儘量不要太積極,積極有時候會帶來惡果。

什麼都不想要心理2

什麼都不想幹:解決方案。

什麼是每日活動時間表

建議抑鬱的人,什麼事都不想做的人,做一個每日活動時間表。

第一步,先設計一張每天計劃表,把你一天要做的事情記錄在表中,做計劃不要超過5分鐘。

第二步,晚上可以回顧一下,看下自己完成了幾項任務。或者説不在計劃中的任務也可以寫在回顧表中,比如發呆,玩遊戲等。

還有要對各種活動進行打分,M代表困難程度,P代表快樂,1到5分代表程度,M5最難,M1最簡單。P1最不快樂,P5最快樂。

為什麼這個活動表有用呢?因為他讓你走出什麼事都不想幹的境界,終於行動起來,行動起來,你的抑鬱會慢慢變好。

什麼都不想要心理 第2張
  

我現在不會太抑鬱,只是偶爾抑鬱。我現在早上已經有固定任務,就是讀書記筆記,然後工作日去上班。感覺作者的這個方法對沒有抑鬱的人也可以使用,這個計劃表可以幫你完成任務,並且讓你更加有效率。

每日活動時間表解決“假日憂鬱綜合症”

如果你在週末的時候曾經感到不開心,不知道時間怎麼打發,你可能得到了週末抑鬱症,你會花大量時間看着牆壁發呆,而不知道該幹什麼,建議你使用每日時間安排表來計劃自己的時間,或許你會認為這樣做了計劃,週末還不是一個人過。其實不是的,你有計劃時人就會跟着計劃走,這樣就不會容易胡思亂想,如果你沒計劃很容易胡思亂想,導致心情抑鬱。

假日憂鬱症我也有,我時常感覺上班的時候自己的情緒很好,比較少自卑和抑鬱的`出現,但是週六日就容易出現問題,尤其是下午到晚上這段時間。我一般把學習時間放在上午,上午完成大部分的學習,到了下午我就開始無所事事,控制不了自己,有時候心裏會出現世界沒意思的想法。

作者説每日活動清單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想嘗試下。

寫在最後

如果一個人經年累月地把自己孤立起來,切斷一切活動和人際交往,那他一定會抑鬱,所以希望我們抑鬱時,能上班就上班,不能上班多出去走走,你會恢復的更快。

什麼都不想要心理3

擺爛,它會讓你的生活越來越空洞

“倦怠常常會使你確信自己什麼也無法改變,所以你就會覺得沒有做任何嘗試的必要,這就是所謂的“習得性無助”,它往往會像野火一樣蔓延到其他方面。” -- 《倦怠心理學》

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和缺乏經濟機會,讓現代年輕人感到沮喪,他們正在訴諸一個新的流行詞——擺爛或躺平、內卷等新名詞,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態度。

從客觀來説,“擺爛”是開始追逐一種最低品質、缺乏質量的過程,也最容易邁向毀滅狀態的行為。這也是一種類似於“逃避”風險的狀態,生活就因為時常有這種內心的“擺爛哲學”,導致生活的空洞無限維繫下去。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者馬斯洛認為:“人類要想積極地和他們自己相安無事地生活下去,音樂家就要創造音樂,美術家就要畫畫,詩人就要寫詩。”

生活就是要能享受到幸福和自由,但是陷入倦怠感的人,連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不到,什麼都做不了,想跑卻邁不開腿,對事物失去熱情,感覺身體被掏空……

作者認為:倦怠往往呈現為一種持續的狀態,我們每個人都會處在這一狀態的某個階段。

但是隻要能掌握應對倦怠的方法並勤加練習,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有效地抵禦倦怠感的侵蝕,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

調節自己的認知

作者提出跟倦怠相關的.且互補的兩個模型:

第一個模型被稱為浴缸模型:它能夠解釋當你對當下和未來進行考量時倦怠是什麼樣子。這個模型是把你的“個體能動性”比作一個浴缸,它關注的是你的浴缸流入與流出之間的平衡。當你的浴缸“空了”的時候,你就會產生倦怠感。

什麼都不想要心理 第3張
  

“個體能動”有感知結果、獲得支持和自我關懷這三個來源,感知結果可以幫助我們準確地瞭解我們的效能和個體能動性,獲得他人的支持可以獲得更多的個體能動性,自我關懷不僅能補充個體能動性,還能增加“浴缸”的容量。

而你的能動性取決於你看待結果的方式:將結果高看、放大,只能讓你凡事總往壞處想,小看了結果則會低估了自身的價值。

第二個模型被稱為感知模型,它側重於你對過去的看法,關注的是你如何看待結果的合理性和你已取得的成績。通過該模型,你可以將你的感知建立在現實上並進行調整。

這個現實是以“活在當下”為基礎,停止總是重複“播放”已發生的最壞情況,對自己願意和能夠為他人所做的事情設定一個“邊界”,不完全被他人支配,並且感知到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做到最好,即使無法創造什麼價值,你也是有價值的。

用成功引領自己度過滿意的每一天

“要想看到自己給這個世界帶來的價值,關鍵是要意識到自己已經足夠好了。” -- 《倦怠心理學》

“只要用心,再枯燥的工作,也能做出不一樣的成績。”當你機械化重複每天的工作時,很容易產生倦怠感。如果你能主動調整,做些新的嘗試和改變,就能恢復新鮮感。

儘管有時候我們無法改變自己工作的內容,但是沒有人説你一定要用同樣的方式完成這個任務,若你每天都做出一些小改變,你可能會發現其他更高效的方法。

例如,運用一些工具,讓你在處理數據的時候更高效;或者整理一份 SOP,讓作業流程更順暢;整合自我形象,展現自己獨特的能力,可以獲得內在力量與復原力。

有倦怠感並不可怕,它就像二十一世紀的職場感冒一樣,是一種流行病,沒人能夠倖免,也沒有特效藥可以完全根治。

你需要學會和倦怠感打交道,當它階段性出現的時候,正視它、調節它,克服內在阻礙,提升自我效能感。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