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下冊的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1

《學棋》描述了古時候兩個學生向圍棋能手秋學下棋,一個專心致志,一個心不在焉,所學結果截然不同的生動故事,啟示人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由果找因、抓關鍵詞的方法來教學,清晰地展現了文章的主旨,讓學生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成的道理。

1、利用文中插圖導入新授內容。

根據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充分利用好文中插圖,先讓學生給圖中人物命名,然後問為什麼他們要跟秋學棋,這樣很自然的導入文中的第一段。在學習第一段時,我抓住了“遠近聞名”和“能手”兩個詞讓學生感受秋的'棋藝高超,讓學生心生讚歎,有感情朗讀,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由果找因。

教學中我打破了常規的順序教學,將課文第三自然段提放到第二自然段前學習。這樣將結果擺在前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為什麼兩個學生同時向秋學習一個學生能成為出色的棋手,而另一個學生卻沒有多大的長進呢?在得知結果後,探求原因是這一課的重難點。課文中的插圖和第二自然段的內容相對應,形象地展示了兩個學生學習時的不同表現,對比鮮明。所以教學時,我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畫,再讀讀課文,找找課文中哪些句子寫了圖畫上的情景。按照學生的觀察順序分別出示文中的句子,再採用對比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看,自己讀,自己去總結。

簡潔的敍述,學生一讀就懂,這時就讓學生進行討論,都是秋的學生,都是秋在教,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結果?讓學生用上“因為……所以……”説一説,由此學生們自悟出了學習要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成的道理,我告訴學生這是一種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小培養,將來受益無窮。

3、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讀中去。

例如:通過理解“能手”、“遠近聞名”,然後提問“秋的棋藝這麼高超,你能讀出他的名氣嗎?”又如:理解“專心致志”一詞時,沒有單獨解釋這個詞是什麼意思,而是聯繫課文,讓學生先通過朗讀感悟,再從文中找出體現“專心致志”的三個動詞“聽”、“看”、“問”,進而拓展“他上課還會做些什麼呢?”學生由此想到了“記”、“練”、“説”、“想”這些詞,最後點撥:像這樣邊學邊想,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事就叫專心致志。學生不僅掌握了“專心致志”的意思,更瞭解瞭如何才能專心致志。這樣的朗讀既有層次,又有坡度,學生很容易就把意思讀出來。

總而言之,語文課堂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自己首先做回學生,做文章的第一讀者,用心研讀,吃透教材,與文本對話,體會作者的本意,然後細心地設想學生在各環節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而不是第一步就去翻閲教參、花心思設計縝密的教學過程、尋找豐富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語文課上出特色來,激發起孩子們對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2

1、具有生活化、應用性的練習《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學中,教學應該努力發掘出有價值的實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因此可以設計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練習,讓學生喜歡主動地完成。如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形象思維佔優勢,喜歡生動形象地事物。因此,可以使用過關遊戲、兒童樂園和數學王國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高年級學生可以進行實際生活中數學問題的探索研究,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改變學習和練習是學生負擔的狀況。

2、數學練習的合作性和實踐性,使學生自主完成現行的數學教材使得教師不斷思考,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與合作性。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個性和品質,可以定期讓學生以班或組等為單位,製作內容豐富多彩又充滿生活樂趣的《數學手抄報》或《數學牆報》,學生自主收集生活或通過圖書、網絡等發現的數學問題或數學常識,通過交流、研討,製作出趣味性、綜合性、啟發性的報紙,學生易於養成主動發現數學問題、自主交流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

3、學科生活結合綜合發展學生可以在已有基礎上,把生活中發現的已解決或尚未解決的數學問題,道聽途説的或充滿趣味的數學問題,通過《數學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不限制內容和形式,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獲取數學知識,使得數學練習更具有時代性、自主性和個性。學生對發現和探索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更加深入。

4、評價生活化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以往的數學評價往往只是單一的等級評價,只是起到了調查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枯燥而又起不到對主體的激勵作用。而生活化的數學評價,恰恰彌補了這些。在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作以評價之餘,從學生的解題思路、能力、習慣、情感、品質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表揚優點,提出不足,指出方向,使學生在真實而又生活化的情境中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樹立學習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對認真踏實、書寫工整地的學生評價:你的作業書寫的真漂亮,批改起來可真是一種美的享受啊!繼續努力吧,相信你一定會更加優秀!對聰明而又馬虎的學生:你的想法可真不錯,但是卻出了問題,好好查一查,看看問題出在哪裏?希望你告別粗心,和細心交朋友,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會讓學生更愛學數學,更會學數學。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的數學教學,需要靠教師積極的為學生創造條件,在教學中為學生儘可能的創設生動有趣、貼近生活、富有生活氣息的生活問題情景和練習,把生活實例融入數學,數學問題迴歸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認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切實體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人人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貼近生活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學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學會用數學。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3

正式上課了,今天教<找春天>這一課。我是這麼導入新課的:讓學生傾聽課文錄音朗讀,聽第一遍時沒有提要求。聽完第一遍,提出要求,你從錄音中聽到什麼?接着聽第二遍。這學期配套的課文錄音都是和着音樂來朗讀的,十分美妙。就如這一課,裏面配了婉轉的鳥鳴,丁冬的水聲……當孩子們聽完第二遍課文時,我開始讓孩子在小組中討論,在全班交流。孩子想象的翅膀展開了,回答很精彩。 “我聽到了小鳥兒在唱歌。” “我聽到了小河的水解凍了,在丁丁冬冬的響着。” “我聽見田野裏各種花兒開放了。” “我聽見了一朵朵野花正在仰着臉衝着太陽笑!”呵,這是小男孩明的句子,真美! “我聽見了小朋友在和春姑娘捉迷藏呢!” “是,春姑娘正在和小朋友做遊戲呢!小朋友笑得好開心呀!” “我聽見小朋友在公園唱着,‘春天在哪裏?’” “我聽見小鳥在唱着春天的.歌,啦啦啦,春天多好呀!” “我聽見了小草正在和花兒比美呀!” …… 孩子們的回答精彩紛呈,一時間,課堂成了歡樂的海洋。我微笑着聽着學生的回答,“小朋友的耳朵真靈呀,那我們一起翻開課本,看看課文裏的春天是怎麼樣的。” …… 下午把學生寒假寫的日記瀏覽了一遍,大多數學生認真完成了日記,把我期末佈置的五篇日記寫得很長,不少學生每篇日記都寫了一頁,二年級的學生能夠寫滿400字,而且幾乎做到文從字順,真的很不錯。特別有9個孩子日記寫了十篇以上,玉寫了兩本,一天一篇,篇篇質量都很高。菲不僅寫滿了一本,還給每一篇日記插圖了,封面設計得特別可愛。涵跟玉一樣每一天都寫,每篇日記的字寫得那麼整齊。

還有佳,麥,陽,田,瑩,逸,看着孩子的日記,我心裏充滿了喜悦,充滿了對孩子的喜愛。下午到課堂裏把日記情況説了一遍,把那九個孩子大大誇獎了一番,再次跟同學們説這些孩子把他們二年級的寒假生活記錄下來了,而且成為了永遠的記憶,等到他們上高年級,回頭看這些日記時,他們一定會覺得多麼快樂呀!我把人教網送我的卡片送給了九個孩子。我看見班級裏其他的孩子都那麼羨慕的看着這些同學。或者孩子日記的內容已經不是太重要了,重要的學生對寫話的一種態度,一種興趣。如果學生們真的能夠主動的記下他們生活的痕跡,那麼我的語文教學是成功的。當然,我不能忘記我更重要的任務是讓孩子閲讀,讓學生主動的看課外書。如果達到以上説的,那麼我這語文老師將是達到幸福的境界。

昨天收到《作文大王》,裏面刊登了學生明的一段寫貝客的話。我把這件好事跟大家説了,明快活的接過我給他的雜誌,其他同學非常崇拜的看着明,我想孩子們都很希望自己的日記可以發表在書上!我鼓勵大家認真寫吧,我們班級一定會有更多的同學的作品見報的。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4

今天是學生報名的日子,我沒有做班主任,八點半到校的.校園裏很熱鬧,都是孩子,孩子們一個個穿着新衣服,笑呵呵的拉着家長的手,或者和夥伴一起相互看着,敍説近一個月的想念.我快步穿過孩子,上了二樓,到我們教室了.班主任已經拉開陣勢了,在教室門口擺張學生桌,家長在教室門口排對交學費,班主任正收得辛苦呢!我看見我那些孩子了,孩子們見了我都歡欣的喊着我.我衝他們笑了.子涵和澤芳特地到我面前,拉拉我的手,親熱的和我問好。我趕緊摸着兩個小姑娘的小臉,説都長大了!我跟主任説我幫忙去領書吧。我叫了幾個比較強壯的孩子,還請了幾位熱心的家長,跟我一起到總務處領書了。很自然的拉着子涵的手,我覺得真的像拉着我逗逗的小手呀,穿過一個個捧新書的學生,大家的臉上都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呀!我們二年級的書不多,可是本本都是A4大的',看來今年孩子們的書包還是不輕呀!家長就是好,一下就幫拿走了大部分,剩下一疊語文書,看着四五個孩子都熱切的看着我,看得出他們都想幫拿呀!我笑着分書了,一人拿五本,人人有份。這下,五個孩子都都滿意的笑了!我也拿了幾本書,跟在孩子們的後面,又回教室了。

報名還在繼續,我還要到四樓分發老師們的書,我幫班主任請了熱心家長,叫他們幫忙班主任分書,搞衞生。跟我們班主任説了要讓她辛苦了。她説你一樣辛苦。我們相視而笑,和我的學生們告別了,開始做那些雜事了。

到了四樓,正好分各年段的書,陸陸續續有不少老師來了,問了很多事,科室裏真熱鬧!我發好了書,把我們二年級的放在一邊,我拿到三樓給我們段長,同事一個寒假不見,大家都很親熱的招呼着,説笑着。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5

一、以寫字教學為切入口,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開學初,我就注重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通過觀察、模仿、練習,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利用寫字歌:“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要心靜”,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除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寫好字。每課的寫字練習,不可忽視,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必須耐心細緻、精心地指導,並嚴格反覆長期的訓練,從而讓學生把字寫端正寫漂亮了。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語新課程標準認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於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穫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握訓練主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説吧,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説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新的天地,想怎麼説就怎麼説,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説”和“演”的訓練。

三、多讀、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提出“人才只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能靠能力去培養,才幹只有靠才幹去培養”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説“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有時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裏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我認為平時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

總之,新教材充滿着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法上如何去創新。努力幫助學生從小練好語文基本功,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體現新教材的真正價值。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6

《蝸牛的獎盃》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盃後,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的故事。課文將深刻的道理寓於樸實淺近的語言中。因此,本課我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二年級學生閲讀實際情況,主要採用質疑問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我把“自主朗讀,讀中感悟”作為本課教學的主要形式,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反覆朗讀,相互交流,自主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理解寓意,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動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我認為,這樣讓學生自己通過朗讀感悟出來的寓意,比老師説教更讓他們牢記。課文的第三段是重點,寓意包含其中。我在學生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音、形、義、並學會正確用詞造句後,我設計了一個採訪學生的環節“假如你獲得了冠軍獎盃,你的心情會怎麼樣?今後會有什麼打算?為什麼?”可是課文中的蝸牛不是這樣想的更不是這樣做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是怎麼寫的!就以這樣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導孩子們進入重點段落的學習。先是學生自主把段落讀通讀順,然後我把重點句子顯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用自己願意的`方式再練讀。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以後,我問學生:誰能夠滿懷自信地把屏幕上的句子讀一讀?相機指點學生讀出得意洋洋的語氣。我認為讀的過程就是提高認識的過程,這裏通過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到這個寓言故事藴涵的道理“滿招損,謙受益”!

課後,在經驗豐富的教師幫助下,我認識到了這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在導入新課的設計上,我是選擇用實物蝸牛讓學生觀察它的外形特徵,然後告訴學生其實很久以前蝸牛有一對強有力的翅膀,得過飛行冠軍。這樣的設計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的一開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假如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讓孩子們用心聽歌詞,明白蝸牛爬行速度非常緩慢,再告訴他們蝸牛還得過飛行冠軍呢!效果會更突出的。

另一個我感到教學比較吃力的地方在分析“生怕”和“唯恐”這兩個意思相近的詞語可以調換位置嗎?我講解的目的在於讓孩子們理解蝸牛那種得到冠軍以後得意洋洋,驕傲自滿,不思進取,每時每刻都在想着炫耀自己,把榮譽看得很重的心理。課後很多教師都認為這個分析不適合二年級的小同學,我也覺得這個問題是我自己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過於追求完美課堂所造成的。第三,在這節課中我對寫字的指導不夠,今後會加強這個方面的訓練。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7

時光隨着記憶而塵封,心靈隨着成長而成熟。初涉二年級語文教學,在與孩子們相伴的日子,在邊揣磨邊前行的路上,專業成長在提升了一步,隨之心有點滴。如何能讓孩子們的語文能力不斷地提高?在日常教學中要從哪些方面着手?我總結如下:

一、檢查預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二年級的識字量之大,因此,在每節課前我都要求學生預習,每一堂課剛上課前,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隨後請一位同學來回答問題,必要時給予適當的獎勵或是表揚(如評選預習之星)。這樣以來,學生們的積極性被提高了,每個孩子的心裏就像揣了一隻小兔,他們是既希望被老師點到又怕被點到。於是在一般情況下我都會請中下游的學生來回答這樣的問題,偶爾也請比較好的。讓那些在家裏沒有預習的學生能夠在老師檢查別的同學的時候,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裏認識儘量多的漢字 。

二、多維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閲讀了《杜郎口課堂教學》,感受其中的教學理念,我深知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交流的方式學文,並通過個人、小組、分角色讀文等方法,由表及裏、層層深入、探究主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多維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採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引領他們通過多讀、多寫、多説、多聽、多交流、多積累,來豐富學生的語言文字,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備課時,領會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學習的主動權實實在在地給學生;上課時,相信學生,根據不同內容,合理的“引”,關注關注心靈的碰撞,智慧火花的迸濺,學生靈感的生髮,這樣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化解重點、難點,誘發學生對學習的激情達到學習的愉悦、快樂之目的。

三、利用藝術魅力,創造美麗的課堂。

對於剛從一年級走進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講,他們的思維習慣是直觀的,孩子的天性就愛動,上課不到十分鐘,他們的手就控制不住,但他們比高年段更有表現的慾望,特別是表演慾望、動手的慾望,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或是穿插進歌曲、遊戲,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長期的不可鬆懈的工作,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傾注所有精力和熱情,讓我們為之繼續努力!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8

在這幾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僅把自己平時的一點心得寫出來與大家探討,希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助。在我個人認為,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是枯燥乏味,毫無生趣的。記得我小時候在語文課堂上時不時思想就跑別處去了,或睏乏了。但是,如果把音樂,美術和表演帶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去,其效果卻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學處的心理,這樣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畢竟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音樂,美術的興趣好比學語文的興趣濃厚。

一 、設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展人的思維,能給人以最大限度的聯想,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潛移化地發展思維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人僅能調節課堂氣氛,給人輕鬆愉快的感覺,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趕海>這一課,在朗讀第一段及最後一段的歌詞部分時,讓學生改讀為唱,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插入表演,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對小學生來講,如果能採用一種調動其積極性教學方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愛動,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慾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雪兒>這一課的最後兩段的時候,有意識的把"我"對雪兒的呵護,雪兒終於可以展翅飛翔時的樣子等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課文的真諦.課後,同學們還不停的將課堂上學到的動作表演來表演去.可見,課堂的內容已以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靈.

三、安排繪畫,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啟發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容.例如:在<荷花>這一課中,我先自已畫一幅很好看的荷花,讓學生通過圖,先了解荷花是什麼樣子的,對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要不然單從課文上簡單的文字來理解,他們對此還是茫然.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9

在教學《泉水》這一課時,我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和特點,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體驗上,特別是語言的遷移運用上,設計了一個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在讀和説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讀中感悟,以讀激情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洋溢着對泉水的讚美之情,是一篇學習語言、情感薰陶的好教材。因此,我力爭做到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師生合作讀、扮演角色讀、齊讀等),去體味課文的語言美,感受泉水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提高了審美的情趣。

二、自主學習,昇華提高

另外我還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先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然後鼓勵學生大膽採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在交流中,學生感受到了課文的語言美,體會到了泉水無私奉獻的精神,將自己的情感與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能適時地給予點撥、引導、調控,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愈加高漲。

三、重視積累,靈活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閲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

為此我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説話、仿寫練習,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課文裏的語言。我還讓學生從課外收集有關泉水的詩歌,如〈小池〉。從而,學生體會到運用語言的方法和積累語言的樂趣。

總之,這節語文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讀代教,讀中有恰,讀中有想的教學理念,既上得紮紮實實,又有新意,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10

那麼,語文複習課如何進行才能達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呢?

一、檢測:摸清知識能力現狀。

要在複習時避免無效信息的重複傳授、無效訓練的簡單重複,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就必須在複習課前採取測驗、考查、提問,或通過座談、個別瞭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反饋來的信息 ,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複習課教學方案。一位二年級老師在第三冊教材教學結束後,結合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編制了一份檢測試卷,在批閲試卷時發現學生對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還不夠:對聲母在字典中的位置是清楚的,但對韻母的順序,或聲韻母相同、聲調不同的字如何查檢,都不大搞得清楚。瞭解到這個情況後,這位老師在複習課上邊示範邊介紹具體的檢字方法,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供一些有特點的字,讓學生現場練習查檢,於是全班同學都掌握了音序檢字的方法。雖然這位老師講述的是過去講授過的內容,但由於訓練內 容是新的,學生查檢字的水平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二、貫通:建立系統的知能體系。

語文課是以課文和單元作為結構單位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採用“段段清”的做法,一篇課文教學結束馬上又轉入下一篇課文的教學,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和訓練的能力是呈相對的一個個點狀或塊狀的,沒能形成大 綱所規定的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的網絡。語文期末複習課則應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對一個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訓練,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和掌握系統的知識體系,訓練和提高所規定的能力。例如三年級上學期已進入作文訓練,第五冊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作文訓練:有看圖寫話,有狀物,有敍事,有記人,還有練寫通知。每次作前指導,教師一般都只是就該次作文訓練的要求講些與本次作文相關的知識,做些必要的引導,滿足於把作文寫出來就行了,而在複習課上,有人誤認為作文沒有什麼可複習的。其實,複習是提高學生綜合作文能力的重要一步。為了達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師應居高臨下,對本學期八次作文訓練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系 統的歸納、總結,讓學生從總體上回顧本學期作文的特點,重點講述小學記敍文寫作中的“觀察——説話—— 寫話”的規律,結合學生寫作的實際解析各類作文的標題、開頭、正文、結尾的寫作知識和要求。這樣,經過 融會貫通的複習,學生對本學期所講授的知識和訓練的水平顯然會比複習前要提高一步。

三、補缺:彌補過去教學的不足。

由於教師對課文和單元所規定的教學重點和任務的理解不同,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時教學中,有一些該講的內容沒講是在所難免的。雖然在學生作業和輔導時教師已知道這些缺漏,因為要趕教學 進度,有些也沒有或來不及補充講解。複習課上針對這些缺漏必須予以補充,以求得學生對知識點的全面掌握。

四、比較:促使認識的深化。

在“温故”中“知新”,並不是僅僅靠機械性重複就可以做到的,有些要通過比較來辨別才能達到目的。上覆習課不在於老師不停嘴地講多少,而在於如何引導學生把舊知識與舊知識、舊知識與新知識、新知識與新知識按教學和複習的需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其中的差異,從而獲取新的知識、訓練新的能力。

五、強化:提高訓練的深度。

訓練是複習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那些題海戰術、“炒冷飯”、機械性重複訓練等等,是訓練中的弊端。怎樣才能在複習課的訓練中提高複習效率呢?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進行段的 複習和訓練時,除了進行一般的段落層次劃分訓練外,教者還必須深入講析分段的一般方法:諸如按事情發展順序劃分、按時間先後劃分、按地點或空間位置變換劃分、按總分關係劃分、按材料性質劃分等。接着,讓學生根據這些方法進行劃分段落的訓練,然後讓學生説説是用什麼方法劃分的,還要求學生説出各段落之間的關係,每一段與文章主題的關係等等。這樣的訓練不僅能讓學生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可以克服學生在劃分段落時存在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六、拓寬:多側面地講解相關知識。

複習課要重温過去所學過的知識,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為複習要體現提高的原則,所以這種重温又不能是機械的、簡單的重複,而應以原有知識為基礎向外拓寬。平時的講讀課教學由於受教學內容和目標、時 間的限制,不能隨意拓寬,而複習課上因為經過多篇課文教學,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已具備了拓寬的條件。例如擴句、縮句是小學語文訓練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平時訓練時有些東西具有隻能意會不易言傳的成分,複習課 上則必須進行拓寬性講解。例如作為主語、賓語前面的定語,謂語前面的狀語和後面的補語,,以及一箇中心詞前面可以分別加上多個定語或狀語的知識,則應結合具體實例,用小學生能理解的話進行講析。待學生基本掌 握了這些知識之後,才能保證學生做擴句和縮句的練習,得出來的答案不是懵出來的。事實上,學生進行擴句和縮句練習的水平也只有在這種拓寬性練習中得到提高。

七、昇華:提高原有教學層次。

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對知識的傳授往往是滿足於教材所涉及的內容,有些教師還常常就文論文、就知識論知識,學生能正確解答訓練題目就算完成任務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有時還停留在感性階段。複習課的 教學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完成這種由感性向理性的昇華。例如在平時的講讀課文和閲讀課文教學時,教師傳授了一些閲讀理解的方法並訓練了一些閲讀理解的能力,但是因為還沒有昇華到理性的高度,學生在實際的閲讀理解時往往還只是憑經驗。在複習課上教者則有必要結合獨立閲讀課文、自讀課本和練習與測試中的閲讀習題的訓練,幫助學生總結閲讀、理解的有關學習方法,像初讀了解文章的概貌,再讀理解文章的'結構,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精讀體會思想感情,重讀思考和解決相應的問題等等方法。在這些方法的指導下,再引導學生聯繫實際,進行閲讀和理解的實踐。從而使過去的那種閲讀和理解的水平、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八、分層: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學生的情況比較複雜,由於他們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他們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對教師所教學的知識的接受程度、訓練能力的層次也必然是參差不齊的。因此,複習課上對學生要按不同層次要求,分別對待,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九、遷移:推動綜合能力訓練。

遷移,是以對過去教學內容和訓練能力的複習為基礎,向新的複習內容遷移,向其他方向擴展。這種複習方法是一種充分調動學生複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能力的做法。複習課實踐顯示,使用遷移 的複習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看圖學文是貫穿於小語整個教材的文體,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課文的教學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複習課上教師則需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看圖學文的學習方法,然 後把這種方法遷移到其他看圖學文課文的複習上來,指導自我複習。實際上,學生完成這種遷移之後,不僅所需複習的知識、思想、內容得到了複習,而且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以提高。此外 ,看圖學文的複習還可以向看圖説話寫話、看圖作文遷移,用看圖學文中所學得的觀察、想象、寫作方法去指導看圖、説話、寫話和作文。這種複習已不是一篇課文或單項知識的複習,而是轉向對一個網絡知識的複習和 綜合能力的訓練。這種複習不僅在訓練程度,而且在訓練角度上都得到了加強。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11

作為二年級班主任,多少有些苦,有些累,但我下定決心,不管如何辛苦,我也要將普通而又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做好。

一、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1)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儘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低年級的老師説話也要有趣味性,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坐姿,每次看到他們趴在桌子上寫字,我都會及時提醒他們“寫字要做到三個一”他們就馬上高興地坐得直直的。(2)利用晨會課、班隊課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每週報兩名同學,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3)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4)及時與家長聯繫。利用送學生的機會,找到有關家長,瞭解孩子的情況,並及時把孩子的情況,告訴家長。因為得到家長的支持,工作好做了很多。(5)培養小助手,小班長,使我的工作輕鬆了很多。夏應青使我們班的班長,經過一年的鍛鍊,真正發揮了班級小助手的作用。

二、關心愛護每個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愛班上的優等生,更愛班級的後進生。在學習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如我班張浩然同學是個性格外向的`孩子,每次上課發呆,不會背書,愛搞惡作劇。我沒有放棄他,而是一字一句地教他讀,抓住他的點滴進步,不斷鼓勵她,在學生面前誇獎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出人意料的是,張浩然竟然能背過一段了,而且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生活上,我更是無微不至地關心每個學生,以到我們班的學生下課了,老愛跟我説知心話,有什麼事都愛跟我説。上週五放學時,我收到了王亦好,吳一凡寫給我的信,雖然也有錯別字,語言顛三倒四,卻很樸實,我感到很幸福。

三、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每天一大早,我總是跟學生差不多時間到校,一到學校就協助學生搞好衞生工作,這樣,不僅能使學生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而且能促進學生時刻想為自己的班集體爭光。開展一些跟教學有關的活動,如:寫字、朗讀比賽等,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個性。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

四、班級的佈置師生共同努力

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體會我們是一個班級體。在這次的班級文化建設中,我們班每個學生都參與了,動手動腦,獻計獻策,共同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在這學期中,我與學生在一起,覺得日子過得真快,雖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興,忙得開心,我將更加努力工作,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12

今年我擔任二年級班主任及語文課程。我們班有50個學生,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50個人一個班班容量很大。聽校長宣佈後,我心裏着急很擔心,我就在想,我是不是能把這個班帶好,我是不是能把語文教好。

要帶好一個班首先是抓好紀律。現在的孩子都活潑好動,教室裏總是亂哄哄的,我強制性地禁止孩子不要説話,認真學習可是收效甚微。我想教改不是要求少批評多表揚鼓勵嗎?我為什麼不用呢?再次孩子都亂説話時,我就樹立榜樣,誰誰真乖,沒有説話在認真學習;誰誰進步了,這次沒説話;誰誰真是一個遵守紀律的好孩子。紀律是學習的保障,沒多久,班級紀律果然好多了。

紀律有了保障還是不夠的,學習還應養成習慣,首先我從寫字入手,本班學生有一個缺點就是書寫錯誤較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就可以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寫得慢些,寫得工整,讓我看時針對孩子寫的字,給出針對性評價。書寫太不工整時,一律重新做過,過了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錯誤還是較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五次連續全對又工整,就發獎品,這樣激發了好學生的興趣,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改三遍,再到我跟前背才算過關,慢慢錯誤少了。

50個人不可能一個一個過關,也不可能不過關。二年級孩子小,背得快,也忘得過,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一課生字讓他們背三遍。第一遍,先同桌交換背,再給組長背,接着第二天再複習一遍,老師提問背,最後聽寫一遍。孩子多就要充分利用小組長的主動作用,除了平時給組長背外,還讓組長幫着看作業。二年級孩子較小,由於年齡特點,也不會太認真,然後我就先讓組長看,再讓我看,持時我就會注意哪個小組看得就沒有出錯,及時表揚小組長,其他小組長就會認真一看。

二年級學生應該有一個主動學習的良好好習慣了。孩子們年齡特點也不會主動去學習,我就幫產製定了一系列步驟,每一課都要先背一類生字,生字背完了寫兩遍。寫完之後,可以先用字典查一查二類生字的組詞、字義等,對二類生字有個初步的瞭解,在講二類生字,孩子們可以説很多組詞。孩子們會覺得自己很棒,下次肯定會更認真查。學習完二類生字就開始讀課文,讀文就要標段,回答課文後的問題。在講課之時,讓孩子有話可説,學完課文,孩子們就可以做練習冊了,做完練習冊可以看看課外書,可以在固定的時間把你看到的'故事講給全班學生聽。孩子們沒有主動性,我就幫孩子制定好步驟,即使你不佈置,孩子們也會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做。

這是我一個月來的一點收穫總結,但是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13

二年級的學生剛接觸數學一段時間,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誤:書寫急躁、審題不認真、看題不仔細、運算混亂等問題,要想克服此類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糾正方法。

一、常見錯誤

前段時間學習了加法和減法的計算。這部分知識本身其實非常簡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計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加上口算能力也不錯,基本上沒有什麼難點難倒他們。但是在學生交上來的作業中,卻經常出現錯誤,正確率一直不高。教師開始留意學生的一些常見錯誤,進行了分析,發現一般情況下,學生的錯誤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在書寫時比較急躁,導致數字書寫不清楚,做題時誤導了自己而產生錯誤;

②審題不認真,受上一題影響抄錯了運算符號;

③看題不仔細,導致看錯了數字,抄錯題目;

④計算過程中運算混亂,加法當乘法,減法當加法,甚至個位上做加法,十位上當減法做;

⑤進位加法滿二十時仍用過去滿十的方法只進1,或者進位對了,但在計算時忘記加進位;減法忘點退位點而出現計算失誤;

⑥橫式的結果抄成驗算結果;

⑦做完不檢查,不驗算。

二、糾正方法

對於學生出現上述的種種錯誤,教師感到很着急,和同年級的老師一交流,發現孩子都比較容易出現以上的錯誤,説明這是一種普遍現象,體現了同一個年齡段孩子思維發展的共通性。但這些錯誤中,也有因我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不完美和不注意造成的。就這些原因,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幫助孩子糾正:

1、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仔細審題的習慣。教師要教育學生拿到題目後認真審題,看清楚題目的要求,想明白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然後再開始動筆計算。

(2)細心檢查的習慣。在學生全部計算完成後,教育學生一定要仔細檢查(也可以每做完一題就用我們學過的估算快速地進行檢查。這樣可以避免一些大的計算問題的出現)。

(3)認真書寫的習慣。教師要教育學生,凡作業,都要寫得乾淨整潔。這樣,既能使作業本美觀,也能使自己在做題時看清題目,避免錯誤的發生。

2、教師要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培養學生在計算時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這不是一節兩節課可以養成的習慣,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要時時提醒,次次強調,讓學生把這些好的`學習習慣灌輸在頭腦中,體現在每一次的做題時。

對學生在作業本上出現的計算錯誤,教師可以先不打叉,而作一個老師和學生都明白的小記號,讓學生自己找出錯誤原因並改正後,再給學生打上勾。這樣,既可以點到學生的錯誤,又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3、教師經常給學生進行口算練習。

其實,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不是一節課兩節課的結果,而是長期的持之以恆的練習及系統訓練的結果。

訓練的方法很多,但我在每一節課的前兩分鐘都要給每個學生做十道口算題,一個學生事先準備好,上課時報題,其他學生抄題並進行計算。一學期訓練下來,不僅學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連書寫速度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也可以在課堂中穿插小黑板或紙條出示口算題,儘量讓學生達到脱口而出。

4、教師要加強課堂練習的指導。教學計算時,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計算方法,讓學生掌握好計算法則,而且要多給學生練習的時間,爭取在課堂上多練習,完成一些課堂作業,特別是對學生在計算中易出現的失誤及時給予指導。在批改作業時發現的一些常見錯誤,我覺得要避免在全體學生面前強調,因為我通過實踐及與同年級的老師交流後發現,教師越是強調的不要出現的錯誤,學生越是容易出這樣的錯誤。也就是,因為教師強調了,所以學生的記憶比較深刻,導致作業時這樣的記憶佔據了思想,導致出現越強調還出錯的局面。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把出錯的學生個別叫到身邊來指導訂正,這樣既對症下藥,又避免給其他學生不良刺激。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14

還是教第一課,讓孩子再讀,讓男女同學賽讀,指名讓學生到講台來讀,再和老師一起讀。在孩子充分讀過後,我問孩子覺得自己最喜歡哪些句子。孩子一一説了,很多説到“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那句,也很多學生説到春天的那些景物像什麼的句子,我都肯定了,稱讚學生們會自己找佳句了。今天我給孩子發了一本本子,我叫它採蜜本,從這一課開始來採蜜,採些什麼,就採一些課文中的佳句好詞,也摘些自己課外讀到的文章的好東西。在課堂上,我就讓孩子們從第一課中摘抄自己喜歡的兩個句子。回家後,孩子在這本採蜜本上繼續寫,寫什麼,自己找一找不是我們課文中的描寫春天的古詩。明天我再收上來批閲吧。

設這採蜜本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有意識的積累,讀書有意識的學習其中的優美詞句。而積累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會運用,回自如的用在平時的語言交流中,運用到平時的日子寫話中。

晚上的作業就是找關於春天的古詩,抄寫下來後背誦。第二樣是預習第二課,完成預習作業。

二年級下冊的隨筆15

新課標“倡導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尊重學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導學生的感悟體驗。”因此案例中,教師讓學生潛心會文,充分與文本對話後,談談對春天的感受。當一個學生從文本的字裏行間感受到“春天是活潑的”,教師並未急着去談其它的感受,而是在肯定其會讀書,會思考後,便鎖定“活潑”這一感受,讓學生繼續深入思考,激發想象。這一引一撥,孩子所展示的思維空間竟是如此的廣闊。想象是如此的豐富,假如沒有這一環節的停留、挖掘,學生只是膚淺、走馬觀花似的多元解讀,那麼課堂上情感迸發的鏡頭也就不復存在了!

學生在課堂上的靈性飛揚,還有賴於教師所營造的一種自由寬鬆的氛圍。新課標所倡導的民主平等的對話,讓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在師生、生生互動的對話過程中,學生充分展開了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接觸。基於此學生才會在課堂產生“我也來説説”的大膽想法。當學生產生這些想法,教師除了大加鼓勵,還可幫其“扶上馬,送一程”,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愉悦。

新課標強調要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語文實踐,拓展學生的語文空間。《找春天》一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把春天説得更美麗,不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充分利用文本來拓寬學生寫話的空間。由此可見,教材不應是碼頭,而應是航船。

一直以來,課堂上只有一種聲音,老師講,學生聽,似乎天經地義。而教師的講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願來設計的。新的教學模式讓教師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相信學生的潛能,把課堂還給孩子”才是素質教育真正的內涵。今天的課堂上,我聽到的是多麼富有童趣的聲音,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獨特感受,這聲音源自孩子們的豐富想象!我感受到他們智慧火花的碰撞,在碰撞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展示了學生的潛能。學生極富創意的發言使我認識到:今天的兒童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能力等方面的發展都不容小視。在課改的今天,學生勇於挑戰的個性正漸漸地嶄露頭角。在充滿想像和夢幻的兒童時期,充分發揚孩子們的個性,引導他們想像,才能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燃起一盞難以熄滅的明燈。

過去,我們的語文課程過於封閉,過於注重語文知識,把學生定格在語文書本世界裏,與其他學科及生活、社會缺乏聯繫。語文學科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學科本位的.現象必須改變。在課改教學活動中,看到有的語文課變着花樣滲透各種活動,熱鬧非凡,不管課文的體裁與內容是否適合,也不管知識是否落實到位。我認為,融合也好,溝通也罷,語文課不能脱離其根本,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小學生必背的70首古詩,在課改實驗中,我將古詩的背誦與學生認字結合起來,旨在通過課外自主地學習古詩,達到促進學生認字的目的。熟知學生卻將古詩與所學課文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且比較和諧。它讓我認識到兩點:

一是課標中所提倡課內老師的指導與課外自主的學習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條重要途徑,

二是要重視語言的積累。積累,是表達的基礎,是語言材料內化為個人語言儲備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