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10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敍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10篇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1

如何提高孩子們練習的興趣呢?通過這幾天的乘法口訣的練習,我發現學生對於有情景圖的練習題和一般的練習題比較起來,做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

一開始的時候,學生做口算題只是純粹的計算,做的多了,有些會做的題目也會出現錯誤,這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因為題做的多了,人變得有些麻木了。這時,如果還是一味的讓學生做下去,只會起到反效果,增加學生的厭學心理。尤其是臨近學期結束,期末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學生做的試題也越來越多,這時,教師在練習題的選擇上也要動一動腦筋,到底怎樣才能讓學生做的開心,又有練習的效果。大部分學生在做有情景圖的題目時,表現出的興趣都相對較濃厚,因為情景圖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而且在學生看題時也能起到一個放鬆神經,緩解緊張情緒的作用。同時,在做練習的時候,一定要精煉,挑選有針對性的題目讓學生做,適時的減輕學生以及我們老師的壓力。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2

在這幾年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僅把自己平時的一點心得寫出來與大家探討,希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助。在我個人認為,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是枯燥乏味,毫無生趣的。記得我小時候在語文課堂上時不時思想就跑別處去了,或睏乏了。但是,如果把音樂,美術和表演帶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去,其效果卻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學處的心理,這樣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畢竟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音樂,美術的興趣好比學語文的興趣濃厚。

一 、設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展人的'思維,能給人以最大限度的聯想,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潛移化地發展思維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添加些音樂,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人僅能調節課堂氣氛,給人輕鬆愉快的感覺,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趕海>這一課,在朗讀第一段及最後一段的歌詞部分時,讓學生改讀為唱,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插入表演,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對小學生來講,如果能採用一種調動其積極性教學方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愛動,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慾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雪兒>這一課的最後兩段的時候,有意識的把"我"對雪兒的呵護,雪兒終於可以展翅飛翔時的樣子等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課文的真諦.課後,同學們還不停的將課堂上學到的動作表演來表演去.可見,課堂的內容已以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靈.

三、安排繪畫,增添課堂情趣.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而且美術在啟發人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內容.例如:在<荷花>這一課中,我先自已畫一幅很好看的荷花,讓學生通過圖,先了解荷花是什麼樣子的,對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要不然單從課文上簡單的文字來理解,他們對此還是茫然.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3

小學二年級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

一、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方面

看:就是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

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做:就是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

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並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

二、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

書寫美觀,工整是學生的基本功,做數學作業一般要求學生書寫格式規範,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書寫也要規範。對作業餓書寫情況,教師要經常講評,要以典型示範,以表揚為主。

雖然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於二年級小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並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紮根、結果。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4

班裏有一個學生,個子很高,方臉大耳,頗有將軍之相貌。然讀書較差,經常遭受學生的嘲笑,他本人也接受這樣的現實,把自己定位於一名差生。

有一次,班裏進行學習物品拍賣會,該生賣出了自己的一套新書,價格很便宜。我心裏暗暗想:這個傻孩子,到底家裏錢多,這麼一套新書,竟然只賣了這麼幾元錢。但是作為主持人,我也不好説他什麼。

但是,更傻的時候來了。

班裏的一位姑娘式的男孩子站起來拍賣他的魔方,他説:我拍賣的魔方已經跟我一起度過了7年,我對他很有感情,很捨不得賣。我決定最低價7元賣了它,如果你要買的話,請舉手。不過我補充一點,我的魔方已經破了一塊。

“ 很誠實的孩子。”我心裏暗暗想,“但是誰會花7元錢買一個破的魔方呢?你對魔方有感情,不代表別人也有感情的呀!”

正如我所料,班裏所有的孩子都沒有舉手表示要拍這個魔方。他很難受,眉頭開始皺起來了——哭,曾經是他經常使用的法寶,但是因為年齡大了點的緣故,他雖然很難受,但是還是沒有哭出來。

這時候,那個我認為“傻”得可愛的學生站了起來,説:“7塊錢就給我吧!”他説得是斬釘截鐵,沒有絲毫的猶豫。

當時大家都愣怔了一會兒,過不了一會兒,大家都會心得笑了。這笑裏面有一個潛台詞:原來是他呀,他傻,所以可以理解!——這樣的理解,也包括我這位老師。

到了最後的教學環節:採訪學生。

自然我第一個採訪的就是這位“傻學生”。我問:你為什麼要用7元錢買一個破魔方,要知道7元錢可以買一個新的魔方了?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我知道。但是我還是要買,因為***(賣魔方同學的名字)是一個愛哭的人,再加上他的膽量很小,從來也不敢自己上台説話,今天好不容易上台了,如果沒有人買,他會哭的!再説,我剛賣了書,我有錢,我也不缺錢。

聽了他的話,一陣羞愧湧上我的心靈:這是一個多麼善良的孩子呀!當我們用最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個人的'成敗得失的時候,我們往往把別人想得和自己一樣。他的簡單的理由在我們看來,是多麼震撼人心的一種感動呀!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感動越來越少,這樣的“傻”越來越少,那麼是否意味着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世故”、“成熟”、“成功”、“聰明”正一步步地蠶食我們內心的善良和友善呢?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5

《父親和鳥》教學反思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瞭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瞭解,更感受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閲讀本文,讓學生反覆閲讀,用心體味,使他們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 學習生字,紮實有效

在本課的生字教學中,我採用了結合偏旁,歸類指導。如喃、嗯、味,這三個字都是口字旁,説明與嘴有關,解釋:喃喃就是一個人自説自話。嗯即嘴裏發出搭理別人的單音。味可以用鼻子聞,也可以用嘴巴品嚐。而教“蒙”時,我則結合霧裏看物體,就像眼睛蒙了一塊紗巾,所以“蒙”字裏面有兩橫,強調上面的一橫就是矇住眼睛的一塊紗巾。這樣結合字形,形象解説,學生就學得有興趣,記得牢固。

二、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在學生自讀了課文後,讓他們説出自己的'感受,然後讓他們劃出課文中描寫“父親”知鳥的語句,我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朗讀,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交流之後,組織了多次層層深入的入情入境地朗讀。在朗讀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讀出情:對小鳥、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讀時我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聽讀、自讀、品讀、同桌互讀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領學生逐步感悟父親知鳥愛鳥,使小鳥的可愛、小鳥的快樂、父親的情懷在孩子頭腦中活起來。通過朗讀,使學生悟出語言文字中所藴含的情感。

三、抓關鍵詞句,學習表達方法

本文通過描寫父親只看了看樹林,聞了聞林中的氣味,就準確地知道林中有許多小鳥。充分説明 “父親知鳥”、“父親愛鳥”。 那如何讓學生知道作者怎樣寫出來的?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你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父親是個知鳥、愛鳥、愛樹林的人?接着指導學生從“望了又望、聞了又聞” 等詞句和父親的語言中體會到父親的“知鳥”; 從“我知道父親這時候也最快活。”“喃喃地説”“深怕驚動小鳥”等詞句和父親的語言中領悟父親的“愛鳥”,從“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這一句中領會“我”的愛鳥、護鳥之情。

不足之處:教學中的引導語,仍然需要修改完善,加以精練。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6

教低年級的老師常常產生困惑,每天每篇課文都需要孩子記住很多字,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説的確是不小的負擔,怎樣才能又快又牢固的記憶漢字又不失樂趣呢?現在説説我的幾條識字好方法,與大家共勉:

一、開設“遊戲樂園”,引起孩子興趣。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遊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遊戲是兒童的天堂,可以滿足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能持久、穩定,活躍課堂氣氛。低年級學生最喜歡做遊戲了,識字教學中,我常常運用豐富多彩的遊戲,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與願望。

比如:開火車(分小組進行)教師出示生字,説:小小火車開起來。生:火車開到我家來!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誰説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這樣的遊戲有很多,如小郵遞員送信、叫號遊戲、放煙花等等。

二、配“畫”識字。

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思維的特點,引導學生想象,幫助他們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化、形象化,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低年級學生對圖畫的興趣濃於文字,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思維動畫”。

例如,教學“看、吃、拍、站、採”時,教師可讓學生髮揮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讓字形在腦海裏如動畫般流出來,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初步識字能力。

又如,教學“雨”時,我根據學生對“雨”的理解(“雨”字上的一橫代表雷電,一豎和橫折鈎代表一間房子,裏面的一豎是閃電,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個孔,房子自然就漏水了,裏面的四點就是漏進來的雨水),在黑板上把“雨”生動地表現了出來。學生的想象力真是豐富,我把他們的想象變成了生動的圖畫,收到了很好的識字效果。

三、猜謎語形式識字

自古以來,中國的許多漢字均可編成字謎。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學生猜測字謎的關鍵是學會按漢字結構規律猜想,這是鞏固識記漢字的一種方法,通過猜測,學生可加深對字形的記憶,鞏固所學漢字的有關知識。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人在高處走,雲在腳下行”是“會”字;“一邊綠,一邊紅,紅的怕水,綠的怕蟲,是“秋”字如此等等。在識字教學中,教師編字謎,學生猜字謎,編口訣、兒歌、順口溜牢記字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這樣教學識字,既能加深學生對所學漢字的記憶,又能豐富學生課餘生活,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換“衣服”識字。

這一方法一般在學習新字前,用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教學效果,使用於形近字的學習,如學習“泡”字時先出現熟字“跑”,然後用“足字旁”換下三點水為“泡”,老師問:“你認識我嗎?”“包”換上“三點水”這件新衣服是什麼字?”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這個遊戲學生不但學習了生字而且複習舊知識,對區別形近字有很好的效果。

五、教會方法,自學生字

教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方法,運用方法,自己學習知識。在平常的識字課裏,我注意滲透一些識字的基本方法,如加部首法、添筆畫法、換部首法、去部首法、形聲字學習法、查字典識字法等。讓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後,對一些簡單的生字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形式上可先讓四人小組自學,要求是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分析含義。然後讓小組彙報,説説要注意哪些字的讀音,怎樣記住字形,字的意思是什麼等,彙報後再由其他小組補充、糾正等。這樣讓學生自學,學生可以有更多機會自由發揮,興趣較濃,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等,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以上是我引導學生識字的一些膚淺的做法,我將繼續努力探索識字的有效途徑。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7

二年級的學生剛接觸數學一段時間,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誤:書寫急躁、審題不認真、看題不仔細、運算混亂等問題,要想克服此類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糾正方法。

一、常見錯誤

前段時間學習了加法和減法的計算。這部分知識本身其實非常簡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計算方法掌握得很好,加上口算能力也不錯,基本上沒有什麼難點難倒他們。但是在學生交上來的作業中,卻經常出現錯誤,正確率一直不高。教師開始留意學生的一些常見錯誤,進行了分析,發現一般情況下,學生的錯誤大致有以下幾種:

①在書寫時比較急躁,導致數字書寫不清楚,做題時誤導了自己而產生錯誤;

②審題不認真,受上一題影響抄錯了運算符號;

③看題不仔細,導致看錯了數字,抄錯題目;

④計算過程中運算混亂,加法當乘法,減法當加法,甚至個位上做加法,十位上當減法做;

⑤進位加法滿二十時仍用過去滿十的方法只進1,或者進位對了,但在計算時忘記加進位;減法忘點退位點而出現計算失誤;

⑥橫式的結果抄成驗算結果;

⑦做完不檢查,不驗算。

二、糾正方法

對於學生出現上述的種種錯誤,教師感到很着急,和同年級的老師一交流,發現孩子都比較容易出現以上的錯誤,説明這是一種普遍現象,體現了同一個年齡段孩子思維發展的共通性。但這些錯誤中,也有因我課堂教學中的一些不完美和不注意造成的。就這些原因,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幫助孩子糾正:

1、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仔細審題的習慣。教師要教育學生拿到題目後認真審題,看清楚題目的要求,想明白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然後再開始動筆計算。

(2)細心檢查的習慣。在學生全部計算完成後,教育學生一定要仔細檢查(也可以每做完一題就用我們學過的估算快速地進行檢查。這樣可以避免一些大的計算問題的出現)。

(3)認真書寫的習慣。教師要教育學生,凡作業,都要寫得乾淨整潔。這樣,既能使作業本美觀,也能使自己在做題時看清題目,避免錯誤的發生。

2、教師要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應培養學生在計算時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及時檢驗的學習習慣。這不是一節兩節課可以養成的習慣,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要時時提醒,次次強調,讓學生把這些好的學習習慣灌輸在頭腦中,體現在每一次的做題時。

對學生在作業本上出現的計算錯誤,教師可以先不打叉,而作一個老師和學生都明白的小記號,讓學生自己找出錯誤原因並改正後,再給學生打上勾。這樣,既可以點到學生的錯誤,又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3、教師經常給學生進行口算練習。

其實,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不是一節課兩節課的結果,而是長期的持之以恆的練習及系統訓練的結果。

訓練的方法很多,但我在每一節課的前兩分鐘都要給每個學生做十道口算題,一個學生事先準備好,上課時報題,其他學生抄題並進行計算。一學期訓練下來,不僅學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連書寫速度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也可以在課堂中穿插小黑板或紙條出示口算題,儘量讓學生達到脱口而出。

4、教師要加強課堂練習的指導。教學計算時,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計算方法,讓學生掌握好計算法則,而且要多給學生練習的時間,爭取在課堂上多練習,完成一些課堂作業,特別是對學生在計算中易出現的失誤及時給予指導。在批改作業時發現的一些常見錯誤,我覺得要避免在全體學生面前強調,因為我通過實踐及與同年級的老師交流後發現,教師越是強調的不要出現的錯誤,學生越是容易出這樣的錯誤。也就是,因為教師強調了,所以學生的記憶比較深刻,導致作業時這樣的記憶佔據了思想,導致出現越強調還出錯的局面。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把出錯的學生個別叫到身邊來指導訂正,這樣既對症下藥,又避免給其他學生不良刺激。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8

(一)對小學語文複習課教學的幾點思考 作為“温故而知新”的複習課是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而設計的一種特定的教學形式。它不僅有鞏固知識, 訓練能力的功能,更有“温故”和“知新”的要求。這裏的“知新”就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

那麼,語文複習課如何進行才能達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呢?

一、檢測:摸清知識能力現狀。

要在複習時避免無效信息的重複傳授、無效訓練的簡單重複,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就必須在複習課前採取測驗、考查、提問,或通過座談、個別瞭解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根據反饋來的信息 ,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複習課教學方案。一位二年級老師在第三冊教材教學結束後,結合本學期的教學內容,編制了一份檢測試卷,在批閲試卷時發現學生對按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掌握得還不夠:對聲母在字典中的位置是清楚的,但對韻母的順序,或聲韻母相同、聲調不同的字如何查檢,都不大搞得清楚。瞭解到這個情況後,這位老師在複習課上邊示範邊介紹具體的檢字方法,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提供一些有特點的字,讓學生現場練習查檢,於是全班同學都掌握了音序檢字的方法。雖然這位老師講述的是過去講授過的內容,但由於訓練內 容是新的,學生查檢字的水平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二、貫通:建立系統的知能體系。

語文課是以課文和單元作為結構單位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採用“段段清”的做法,一篇課文教學結束馬上又轉入下一篇課文的教學,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和訓練的能力是呈相對的一個個點狀或塊狀的,沒能形成大 綱所規定的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的網絡。語文期末複習課則應以教學大綱為指導,對一個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訓練,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和掌握系統的知識體系,訓練和提高所規定的能力。例如三年級上學期已進入作文訓練,第五冊教材中安排了八次作文訓練:有看圖寫話,有狀物,有敍事,有記人,還有練寫通知。每次作前指導,教師一般都只是就該次作文訓練的要求講些與本次作文相關的知識,做些必要的引導,滿足於把作文寫出來就行了,而在複習課上,有人誤認為作文沒有什麼可複習的。其實,複習是提高學生綜合作文能力的重要一步。為了達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教師應居高臨下,對本學期八次作文訓練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系 統的歸納、總結,讓學生從總體上回顧本學期作文的特點,重點講述小學記敍文寫作中的“觀察——説話—— 寫話”的規律,結合學生寫作的實際解析各類作文的標題、開頭、正文、結尾的寫作知識和要求。這樣,經過 融會貫通的複習,學生對本學期所講授的知識和訓練的水平顯然會比複習前要提高一步。

三、補缺:彌補過去教學的不足。

由於教師對課文和單元所規定的教學重點和任務的理解不同,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平時教學中,有一些該講的內容沒講是在所難免的。雖然在學生作業和輔導時教師已知道這些缺漏,因為要趕教學 進度,有些也沒有或來不及補充講解。複習課上針對這些缺漏必須予以補充,以求得學生對知識點的全面掌握。

四、比較:促使認識的深化。

在“温故”中“知新”,並不是僅僅靠機械性重複就可以做到的,有些要通過比較來辨別才能達到目的。上覆習課不在於老師不停嘴地講多少,而在於如何引導學生把舊知識與舊知識、舊知識與新知識、新知識與新知識按教學和複習的需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發現其中的差異,從而獲取新的知識、訓練新的能力。

五、強化:提高訓練的深度。

訓練是複習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那些題海戰術、“炒冷飯”、機械性重複訓練等等,是訓練中的弊端。怎樣才能在複習課的訓練中提高複習效率呢?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進行段的 複習和訓練時,除了進行一般的段落層次劃分訓練外,教者還必須深入講析分段的一般方法:諸如按事情發展順序劃分、按時間先後劃分、按地點或空間位置變換劃分、按總分關係劃分、按材料性質劃分等。接着,讓學生根據這些方法進行劃分段落的訓練,然後讓學生説説是用什麼方法劃分的,還要求學生説出各段落之間的關係,每一段與文章主題的關係等等。這樣的訓練不僅能讓學生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同時還可以克服學生在劃分段落時存在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六、拓寬:多側面地講解相關知識。

複習課要重温過去所學過的知識,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因為複習要體現提高的原則,所以這種重温又不能是機械的、簡單的重複,而應以原有知識為基礎向外拓寬。平時的講讀課教學由於受教學內容和目標、時 間的限制,不能隨意拓寬,而複習課上因為經過多篇課文教學,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已具備了拓寬的條件。例如擴句、縮句是小學語文訓練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平時訓練時有些東西具有隻能意會不易言傳的成分,複習課 上則必須進行拓寬性講解。例如作為主語、賓語前面的定語,謂語前面的狀語和後面的補語,,以及一箇中心詞前面可以分別加上多個定語或狀語的知識,則應結合具體實例,用小學生能理解的話進行講析。待學生基本掌 握了這些知識之後,才能保證學生做擴句和縮句的練習,得出來的答案不是懵出來的。事實上,學生進行擴句和縮句練習的水平也只有在這種拓寬性練習中得到提高。

七、昇華:提高原有教學層次。

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對知識的傳授往往是滿足於教材所涉及的內容,有些教師還常常就文論文、就知識論知識,學生能正確解答訓練題目就算完成任務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有時還停留在感性階段。複習課的 教學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完成這種由感性向理性的昇華。例如在平時的講讀課文和閲讀課文教學時,教師傳授了一些閲讀理解的方法並訓練了一些閲讀理解的能力,但是因為還沒有昇華到理性的高度,學生在實際的閲讀理解時往往還只是憑經驗。在複習課上教者則有必要結合獨立閲讀課文、自讀課本和練習與測試中的閲讀習題的訓練,幫助學生總結閲讀、理解的有關學習方法,像初讀了解文章的概貌,再讀理解文章的結構,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精讀體會思想感情,重讀思考和解決相應的問題等等方法。在這些方法的指導下,再引導學生聯繫實際,進行閲讀和理解的實踐。從而使過去的那種閲讀和理解的水平、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八、分層: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

學生的情況比較複雜,由於他們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受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他們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對教師所教學的知識的接受程度、訓練能力的層次也必然是參差不齊的。因此,複習課上對學生要按不同層次要求,分別對待,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九、遷移:推動綜合能力訓練。

遷移,是以對過去教學內容和訓練能力的複習為基礎,向新的複習內容遷移,向其他方向擴展。這種複習方法是一種充分調動學生複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能力的做法。複習課實踐顯示,使用遷移 的複習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看圖學文是貫穿於小語整個教材的文體,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課文的教學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複習課上教師則需引導學生總結歸納看圖學文的學習方法,然 後把這種方法遷移到其他看圖學文課文的複習上來,指導自我複習。實際上,學生完成這種遷移之後,不僅所需複習的知識、思想、內容得到了複習,而且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以提高。此外 ,看圖學文的複習還可以向看圖説話寫話、看圖作文遷移,用看圖學文中所學得的觀察、想象、寫作方法去指導看圖、説話、寫話和作文。這種複習已不是一篇課文或單項知識的複習,而是轉向對一個網絡知識的複習和 綜合能力的訓練。這種複習不僅在訓練程度,而且在訓練角度上都得到了加強。

小學語文複習的一點體會

複習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節。學生通過複習,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吸收、靈活運用的目的。複習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複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得以充分調動。在期末的複習裏,我注意做好下面兩方面:

一、巧用複習方法

在複習中,除了對知識的歸類複習外,我還嘗試了一種新的複習方法,效果也不錯。這種方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教師劃定複習範圍或確定複習項目,學生依據課文、課堂筆記、平時作業及相關學習資料,確定複習重點,列出複習提綱,自行復習,然後根據自己的複習所獲,嘗試擬出模擬試題,做好“擺陣”和“攻陣”的準備。此階段,學習支配權應屬於學生,教師只是相機做一些提示:“想一想,還有那些內容該掌握。”“你還有哪些地方沒複習好。”“你估計誰可能會疏忽什麼內容,會搞不透什麼問題,你能出個題目考考他嗎?……

第二階段:學生之間開展“攻陣”活動。第一個“陣主”,由學生自薦上場,根據自己所擬的測試題進行“擺陣”,或由全班同學競答,或指人作答,優勝者為下一輪“陣主”,繼續“擺陣”。此階段,教師是導演,是參謀,是顧問,除維持好課堂秩序,調節好課堂氣氛,還要作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不正確的問法、測法要給以糾正;對沒有掌握好的問題,要引導討論,明辨是非;對提問巧妙、見解獨到、回答正確、表現突出的學生要給以熱情表揚。

第三階段,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本次複習要點,交流、推廣先進的學法,幫助確立正確的複習導向。教師針對學生暴露出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地進行強化訓練。

這種複習方法因為是師生共同活動,打破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遵循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在複習的過程中,學生既是演員,又是觀眾,同時還是“老師”,是評議員,學生間人人平等,個個參與,人人都是主角,人人又都是配角。此外,整個複習的'過程中,教師始終以鼓勵為主,鼓勵學生樹立信心,鼓勵學生積極“攻陣”,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解決疑難問題。所以這種方法也遵循了民主、平等和鼓勵為主的教學原則。在複習中,學習的主動權完全由學生掌握,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知識,而且培養了能力。學生通過看、讀、背、思、問、聽、議、答、辯、寫,調動多種感官,手腦並用,既鞏固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1、複習生字時,我讓他們編字謎,學生很是喜歡,興趣很高,如“舅”:老鼠舅舅是男的;“資”:發給貝貝一次工資;“啪”;一掌拍在嘴上……

2、為了不讓學生對炒了又炒的生字厭煩,我一進教室就向學生求助了:孩子們,這張生字表怎麼看我都覺得有缺陷,那些編者叔叔們都是按一課一課來編寫的,現在整本書的生字我們都學會了,生字一課課複習起來不太有條理,你能否噹噹設計師,將這張生字表重新設計呀?(學生睜大好奇的眼睛,興致勃勃的,或許他們怎麼都沒想到自己還可以重編生字表)然後我們評選出一個高級設計師的大作進行復習(情緒更高了,還可成為高級設計師,同學們用自己設計的生字表複習)比如可以按什麼形式來歸類設計呀?(學生講了很多類別:字形相似的,可以加強區別;字音相似的,可以加深比較;同偏旁的歸成一類……)於是,設計在專心致志中拉開了序幕……

二、上好語文複習課

每到期末,枯燥無味的複習課往往令老師頭痛,令學生厭煩。究其原因,一是複習內容簡單重複,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二是複習形式單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上好小學語文複習課,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複習內容的整體性

複習是把平時在每篇課文中學到的零碎知識系統化,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內容。因此,要把複習課與新授課區別開來,切忌逐課逐段地把字詞句像回放電影鏡頭似的重複一遍。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冊教材。在期末總複習之前先把全冊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按照拼音、字、詞、句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把課文中出現的練習題類型分別列出來;再把閲讀思考題的類型、作文訓練的不同內容等也分門別類地列出來。這樣,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全冊內容,複習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師要採取恰當的複習形式,有些內容可以整冊教材為整體複習,如生字、多音字、誦讀課文等部分基礎知識及作文訓練等;有些內容也可以單元教師為整體複習,如閲讀能力的訓練等。但不管採取哪種形式,都要着眼於各類知識的整體性,使之系統化、綜合化。

2、複習過程的開放性

複習課要改變過去那種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要實施開放式教學,即讓學生自主選擇複習的內容和形式,自己總結複習的方法。教師的任務在於“宏觀調控”,把握複習的方向和進度,進行適時的引導和點撥等。複習時,教師不再佈置學生多讀多寫,而要把複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如複習生字:“你認為哪些字比較難記,難寫,應重點複習哪些字;你願意怎麼複習就怎麼複習,可以反覆練,可以同桌合作聽寫,也可以出一份自測題。”複習閲讀部分:“自己從課外讀物中找一篇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該怎樣回答,然後在小組內容交流。”每複習一類知識或一個單元讓學生寫一份“複習心得“,總結自己在複習中的新收穫和成功的複習方法。複習完整冊教材後,讓學生每人出一份測試題,在全班內互相檢測。這樣的開放式複習,學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學生受益,教師也瞭解到更多的學情信息,使指導更具針對性,更有實效。

3、知識之間的互融性

在複習過程中,還應還注意基礎知識、閲讀、作文等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繫,使之互相滲透,融為一體。一般情況下,以複習課文段落的閲讀為載體,把基礎知識和寫作的複習融入其中,三者兼顧,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就一定要深入鑽研教材,發掘課文中藴含的訓練因素,是複習“牽一髮而動全身“,以閲讀為核心,融”雙基“於一體,這樣才能大大提高課堂複習的效率。

總之,要想上好語文複習課,提高複習效率,就應該整體把握教材,採取合適的複習形式,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達到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把握和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9

今天在我班提前上了《畫家和牧童》這一課,聽着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我感受到了學生髮自內心的快樂和真誠的讚美。在教學中,我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發揮想象、發展語言的平台,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輕鬆快樂中得到發展。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深掘教材,精心準備,為學生創造了思維、想象、表達的寬鬆環境。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外部刺激的多樣性,創設情境,引發學生通過看動畫和圖片形象感知“濃墨塗抹”,“輕筆細描”這兩個詞的意思以及“‘鬥牛圖’錯在哪兒”的語句的理解;又通過搶讀,自讀,同桌分角色讀,指名讀,齊讀,全班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語言文字所藴涵的`意思和情感;還巧妙設計提問,激發學生與文中的主人公牧童和畫家產生對話。如,假如“你是圍觀者中的一員,你會怎麼稱讚他?”“牧童指錯後,你又會怎麼想?”“你想對牧童或戴嵩説些什麼?”又如,我創設情境以夥伴的身份來到學生中間活動,假如老師就是那位大畫家戴嵩,此時你會對老師説些什麼?完全捨棄了“師道尊嚴”,真正實現了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這些問題的巧妙設計,是在為實現目標的同時步步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滲透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其次,我還特意安排“一……就……”,“一會兒……一會兒……”這兩個句式的口語表達訓練,達到讀説結合,學以致用的目的。

上完這節“活動課”,我深切地領悟到,要使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創設情景相當重要,情景滋潤着他們的心田,對培養情感、啟迪思維、發揮學生主體,培養學生的參與性、自主性、創造性,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挖掘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能動性,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隨筆 10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義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教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引領學生到生活當中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自己以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求異來激發學生思維。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字形認字、據部首猜字意等,學生在發散思維中學得快樂。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我們二年級學生有一個共性的缺點:書寫錯誤、做題粗心,原因是書寫隨意,作業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總是佈置很少的'作業但要求學生寫慢點,寫得要規範。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語文作業既工整又正確,老師就獎獎卡,,獎卡可以換獎品,這樣激發了優生的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的重新改過,改正確了才算過關。

在閲讀和寫作方面,我從興趣着手,引領學生走在了閲讀之路上。利用孩子們喜歡音樂,讓學生讀歌詞、唱歌改歌詞,利用兒歌朗朗上口,孩子們喜歡讀,讓孩子們讀兒歌編歌謠。本學期學生寫日記 46----50篇,學生的表達能力明顯提高。

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鬆愉悦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學生許多方面都有了發展,但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後進生的轉化、口語交際等,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