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要學習寫隨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歡迎閲讀與收藏。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15篇)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1

一上午的緊張考試結束了,孩子們仍不敢有半點放鬆。這不,十二點四十剛過,我進班一看,已有一半同學坐在教室裏開始學習,還有陸續從操場回來進班的。他們都在為下午的英語考試備戰。

午間輔導的鈴聲一響了,同學們全到齊了,有的在做英語習題,有的趴桌上休息,總之教室裏安安靜靜的。黑板上赫然寫着一個大大的“靜”字,是我寫的,我常常以《誡子書》中的這個字來勉勵大家學習必須做到“寧靜專一”才能“學有所成”。

我輕輕地在同學中間走動一圈,到第四組甲申同學跟前時,我發現他既沒有複習英語,也沒有趴桌上休息,而是坐在位子上發呆,透過近視眼鏡片可以看到他的眼裏閃着淚花。

“甲申,你怎麼了?”見他這般模樣,我俯下身來在他身邊耳語(我這“河東獅”式的老班有時也會變得格外温柔的.)。可面對老班的温柔甲申同學並沒有回答我的話,那強忍着的眼淚依然在打轉,馬上就要掉下來了。

“是不是上午的語文沒考好?”我又輕輕問了一句。

他搖了搖頭,我清楚地看到他的第一滴眼淚滴在了鏡片上,我開始擔心:這孩子到底怎麼了?下午的英語考試馬上就開始了,這個狀態怎麼能考好?

我拍拍他的肩膀:“甲申,你出來一下,咱倆到教室外邊聊聊,好嗎?”

“嗯。”猶豫了一下,他終於點點頭,又一大滴眼淚落在了另一個鏡片上。

他起身跟我走到教室外,中午時分,冬日的陽光正好,很燦爛,照在我倆身上暖暖的,如同春天一般。

“甲申,不哭,有啥事兒跟老師説。”

“老師,”他的聲音很小,“我……打球……球打到了煜珂臉上。我不是故意的。”他頓了頓,“不知道她生氣沒。”

我扭頭向教室裏看了看看,坐在窗户邊上的煜珂正在專心地學習,看來無恙,此時,我已猜出個八xxx九。

煜珂是個女孩子,但性格活潑開朗,又有點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甲申這個男生卻感情細膩,多愁善感,有時會為了小事而流淚。今天這事兒雖是因甲申而起,但碰上煜珂這個豁達的女孩,看來她根本沒有計較,已經投入學習準備下場考試了,倒是甲申同學心存歉意又不知所措。我看得讓甲申趕快從自己的糾結情緒中走出來,不然怎麼應對即將開始的英語考試?

我安慰他:“哦,原來是這樣子呀,多大點事兒呀。來,擦乾眼淚,男兒有淚不輕彈嘛!”我遞給他一張紙巾,讓他擦擦眼鏡片上的淚。

“向煜珂道歉了嗎?”

“沒有。”他搖搖頭,“我想給她道歉,可我又不好意思。”陽光下,我看他已擦乾眼淚看着我,滿臉歉意又不知所措。

“你看這樣好不好:你給煜珂寫一個道歉信,向她説明你不是故意的,請她原諒。今兒我給你當郵差,替你把信送給她。”

“嗯!好!我就是想給她道歉不知道怎麼開口。”

“那還猶豫什麼?”我笑着説。

“老師,我這就去寫。”他終於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在陽光裏轉身就走進了教室裏。

我跟着他走進教室裏,教室裏依然很安靜,只見甲申已經拿出筆和紙在寫了。

我又輕輕地在同學中間走動一圈,到第四組甲申同學跟前時,他已經寫好了,那是從默寫的環本本上撕下來的一張粉色的小紙,我站在他身邊,等他把信摺疊好,我悄悄伸手,他悄悄把信塞我手中。教室裏很安靜,沒有人發現我在悄悄做郵差。

我輕輕走到煜珂桌前,悄悄把信放在她面前的英語書上,她抬頭看我,我微笑着用眼神示意她。她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輕輕地打來那張粉紅色的小信箋,一看,她也笑了,然後拿筆悄悄在信紙反面寫回信:沒事兒,我知道你不是……我只瞥見這幾個字。等她寫好之後輕輕疊好,又悄悄塞到我手裏。

我又輕輕地在同學中間走動一圈,到第四組甲申同學跟前時,悄悄放在他剛剛打開的英語書上。他輕輕打開一看,小臉兒馬上轉晴,然後把那張粉色小信箋悄悄放桌鬥裏,終於開始專心地看書複習了。

教室裏依然很安靜,沒有人發現我們三個人之間的悄悄行動。

鈴聲響了,午間輔導結束了,我看到甲申和其他同學一樣,不慌不忙地收拾好文具,在冬日的陽光裏向我點點頭,自信地走進了英語考場,留給我一個燦爛的背影。

沐浴着陽光,我長舒一口氣,對着藍天笑一笑,享受這暖暖的陽光,不曾有過眼淚,不曾有過這段陽光下的小插曲。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2

多一點耐心多一分喜悦湖北省丹江口市實驗小學張曉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已經磨去了我許多的耐性,偶然在一本書上看見一篇文章,大意就是説,如果遇到讓你惱火的事,要發脾氣的時候,一定在心裏先默數“一,二,三……”我把它用進了班主任工作中,沒想到收穫的竟是意想不到的喜悦。

那是一次課間休息,我剛走進辦公室,還沒來得及喝口水,我們班的小班長就又來向我彙報情況了:“張老師,王又打人了……”我一聽這話,火氣“噌”的一下就躥到了胸口──又是他!這個學生可真讓我頭疼:成績一塌糊塗,貪玩,經常欺負女生,和男生打架……我已經教育過他很多次了,就是沒有改進。我氣沖沖地對小班長説:“把他叫到辦公室來!”

在等待他來辦公室的一小段時間裏,我卻無法平靜:為什麼?為什麼這孩子就是改不掉壞毛病呢?難道是我每次教訓他,讓他麻木不仁了?看我這次怎麼教訓他!突然,那個發火前默數“1,2,3,……”的辦法在腦海中閃現,我立刻在心中默默數着“1,2,3,……”,心情好像稍稍平息了一下。我的腦子裏就出現了一個新想法,今天我來換個方式對他,看看效果怎樣。

這個孩子來了,臉上還是那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王,老師想請你幫個忙,你能答應嗎?”我温和地説。因為我已經決定換個方式對他,所以我的情緒很平靜,倒是他一楞,看了我好一會兒,才慢慢點點頭。我接着説:“你看,快到冬天了,早上遲到的同學越來越多,可我發現你從來沒有遲到過,我想讓你在班會課上跟班上同學介紹介紹經驗,好嗎?”他一聽是這件事,馬上一副如釋重負的.神情,連忙説:“行,行!”

班會課上,他聲情並茂地向同學們介紹了他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用兩個小鬧鐘催自己早起的好方法,還為大家説了這樣做的諸多好處呢!我很是驚訝。在班上,我好好表揚了他一番,我看到他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笑容。真沒想到,曲徑通幽,我沒狠狠教訓他,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放學時,我遇到了來接他放學的奶奶,平時我是不多和他奶奶講話的,因為自從我帶這個班,每次都是他奶奶來接,我讓他奶奶叫他爸爸來,她總説自己兒子沒空。今天,我目睹了王的表現,心裏挺高興,就和他奶奶多聊了兩句,我才知道,王的爸爸和媽媽早就離婚了,都不要孩子,奶奶把他留在身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相當強,有些時候還能照顧奶奶呢!他每次搗亂,只不過是想用這樣的方法引起我的注意,讓我多關注他……我的心突然痛了起來,被愧疚和後悔佔滿了,以前,我為什麼就沒有多瞭解瞭解這個孩子呢?

後來,這個孩子成了班上表現最好的學生。經過此事,我認識到自己平日工作的不到位。僅憑表面上、課堂上,以班主任的眼光去觀察學生是不夠的,是很難清楚的瞭解學生的。要多深入學生了解,多和家長溝通,才能全面瞭解學生。是這個孩子讓我明白了,班主任工作更需要的是細緻和耐心,還有滿腔的愛心。班主任就是孩子們在學校的臨時父母,只有知道他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班主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當學生表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我總先在心中默默數着:“1,2,3……”這樣會使我們能夠冷靜地面對突發事件,會讓我們放下一種平常無法放下的心態。在默數中,我們的理智會戰勝情感;在默數中,我們會改變習以為常的傳統的教育方法;在默數中,我們會收穫欣喜和成功。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3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觀念來判斷學生,不要輕易使用道德的標尺來衡量學生。在教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應該信任你的學生!-----李希貴”。6月10日我請假外出我首先想到的是班級怎麼辦,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否出問題,是按照常理委託一位任課老師擔任臨時班主任?還是怎麼辦?“學生的潛能就像空氣,可以壓縮於斗室,可以充斥於廣廈----就看我們給他們提供什麼樣的空間!”李希貴老師的話在我腦海中再次響起,給他們信任要強於給他們約束!首先我在班級裏向同學們説明,“受學校委派我要到外地出差幾天,但我又放心不下我們班這幾天的紀律,我感覺有的同學一聽説班主任不在,可能要作亂,要出事?是這樣的嗎?”同學們都極不服氣地説,“才不會呢?”我又問“要不要我找個臨時班主任管管大家?”這時同學反應更強烈,堅決不要!這時,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説,“那好吧,我就考驗你們一次,這幾天由我們值日班長負責班級事務,我們實行‘自治管理’,在我返校後,班長偷偷地告訴我,“老師,我們表現得比你在這的'時候都好!”聽後我輕輕一笑,“你們都長大了,老師信任你們,老師感覺你們能行!”我知道,這就是信任的力量!

作為一個班主任,必須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尤其對於一些後進生,我們老師更不能一棒子打死了,如果我們這麼定性了,那麼等於放棄了對這部分學生的教育工作,這就是管理的死角、爛角,必將殃及整體工作;如果我們將這種定性信息傳遞給學生本人,這個學生就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註定會成為德育工作的一個敗筆!如班中的卞陳浩,經常有任課老師一直在我面前強調:“真的,他已經到了無可救藥了!”這句話許多老師都説過。

現在看看卞陳浩的變化,想想,就算真存在這種學生,我們也不能放棄,比如他熱愛班級衞生,衞生工作積極主動,那就要抓住他這個閃光點,不停地鼓勵,為他建立自信,一次不成,下次再來,一人不行,多拉幾位老師來強化。要一遍又一遍的重複“你學習也能像搞衞生工作一樣行的!”當他有了自信,發現了自己的優點,那麼任何一個常人便有自覺維護好、發展這一優勢的責任感,這惡性轉良性工作便成功了一半了。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4

今天的班隊會,我們班就敬隊禮與宣誓時手的姿勢進行了專門地訓練。

雖然已經是六年級的孩子了,可是因為有些學生是中途從老家轉來的,敬的隊伍不標準。於是就先以小組為單位,從每一組中選出一名敬隊禮規範的標兵,然後讓他們作為小老師,對本組的同學進行指導。同時我們班還規定:以一週為期限,每天中午預備時間都專門開闢五分鐘的時間進行訓練。在本週五的時候,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看哪些小組隊禮敬得最標準。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每一個同學的隊禮標準了,那麼整組的隊禮也將過關,到最後,我們整個班集體的隊禮才規範,雖然孩子們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但是隻要他們在小學一天,會敬少先隊的'隊禮就是孩子們必須做到的。為了讓孩子們敬一個標準的隊禮,我們利用一節課逐一過關。首先從全班選出三名隊禮最標準的同學:張依、趙國洋、李虎,由他們三個同學當評委,也學着現在娛樂類節目的評委,他們手中一人一個心形卡,當某個同學隊禮,他們覺得這個同學的隊禮夠標準時,將亮起手中這個紅色的卡片,三個心形卡為通過,而如果有一個評委沒有通過,則該名同學將被待定,去找他那一組負責的同學幫忙指導。

在這個活動中,我這個班主任其實一直都很輕鬆,只要把工作組織好,孩子們便會順利地開展下去。升旗儀式上,看到全班同學都能敬標準的少先隊隊禮時,心裏真是感到高興呀!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5

回想起上個學期剛剛接手這個班的時候,心裏充滿熱情與期盼,想着二年級的小孩子,肯定很好教,但是當我走上講台,管理班級的時候,卻發現原先二年級的小孩子並不是那麼好教。這些剛剛從一年級步入二年級的小傢伙,他們大部分都不懂什麼是紀律,什麼是權威,什麼是尊重,什麼是民主。雖然自己在心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反覆告誡自己:只要對學生始終有耐心、愛心、恆心、細心和熱心,五心並舉,就必須能教好二年級!儘管自以為心理準備還是充分的,但應對一個個活潑好動、天真可愛、無拘無束、自由散漫的孩子們,我還是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大學進行教學實習時,我相信“親其師而信其道”的道理,特意想辦法減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之後也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但到自己真正踏上二年級的講台,正真管理一個班時,我才發覺這個理論並不是任何時候都管用。在我開學的第一天滿面笑容迎接二年級的孩子們時,就註定了我這天要對這進行深刻的反思。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要想使班裏這麼多學生都能在你的管理下正常有序的運轉,務必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理。但人不是機器人,雖然班上的學生只有7~8歲,但是他們也是有思想、有自主的思維潛力,不像機器能夠根據你設置的程序準確無誤地運行。個性是二年級的小學生,接觸社會少,自律潛力比較差,情感的感受力還很低,所以總想着和同學有親人朋友般的關係,學生能親近你,就能使學生完全受你管理,但是這是不太現實的`,他們畢竟是小學二年級的小學生,感情上還不成熟,有時候還務必要和學生持續適當的距離,樹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在開學之前,我也想了一些老教師請教了管理班級的經驗,有不少老師都對我説,在開始一兩星期的時候,要對學生十分嚴格,甚至是要兇,要在他們面前樹立起嚴師的形象,要不然在後期是十分難管理的。也有一個教高年級的班主任告訴我,不要對學生太兇,因為如果一個班沒有學生怕和你交流,那麼我的班主任就是失敗的。加上我一向都相信“親其師而信其道”這個理論的原因,我採取了後者的推薦。

在前一個月,我都是滿臉笑容的看着這羣可愛的孩子,對他們犯的錯誤也苦口婆心,磨破嘴皮子力使他們能改正。但是越是這樣,在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學生們就越是不容易改正,個性是在出操、做操時散漫,值日衞生不到位,出現作業經常遲交和不交等方面。這些導致了我所帶這個班在一個月裏沒能進入教學狀態。我想,“親其師而信其道”的理論只是對必須學齡段的學生才有用,而對於自律性還不強,情感價值觀還比較低的二年級的學生,還是要和他們持續必須的距離,才能在他們面前樹立威信,才能使教學效率提高和班級管理更有效。

嚴教並不是説我們不愛學生了,只但是是我們把這種和學生拉近距離的“泛愛”,轉換成了對學生更深層和更理智的“大愛”。我想,這將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期望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能不斷結合學生們的特點,進一步改善教學方法,和孩子們更好的融和,使他們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健康、愉悦的環境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6

我們對優秀的學生進行表揚,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家常便飯,是在學生羣體中樹立榜樣,弘揚正氣,激勵優秀生,促進後進生的一種教育手段。這也就是所謂的發揮表揚的正能量作用。但是,從辯證法的角度看,表揚也必然存在着理論上的負能量。鄙人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也深感表揚確實具有負能量。

那麼,表揚的負能量表現在哪兒呢?

如果被表揚者的優秀程度很小,小到幾乎等同與常人,這樣的表揚所產生的負能量就非常大。它可能會使未被表揚者產生這樣的心裏:大家都差不多,憑什麼就表揚他,而不是我,他那點資格還值得讓我向他學習,他某某方面還不如我呢,老師就是偏心……這就產生了消極抵制情緒。而被表揚者也覺得過意不去,也覺得自己是沒什麼優點,不如和大家一樣,我不能再幹得比別人好了,省的聽閒話,和大家不融洽。由此可見,這樣的表揚是不是失去了作用了?

如果被表揚者的優秀程度很高,高到讓一般人無法觸及,這樣的表揚所產生的負能量也很大,未被表揚者會認為:既然無法追上或超越優秀者,何必去學他呢?做一個平凡者,何必自尋煩惱呢?同時也產生了不同階層的心理,即從心理上疏遠了優秀者,從而造成了優秀者在羣體中曲高和寡、孤立無友的'境況。

如果被表揚者的優秀程度一般,表揚的負能量相對較小,但並不是沒有。對於未被表揚的個體來説,其內心的羨慕和嫉妒是共生的,羨慕可以產生正能量,但嫉妒既能產生正能量,亦能產生負能量。

那麼,既然表揚有負能量,是不是就不要表揚了?正確回答是:要表揚。表揚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只要教育者合理把握表揚的度,並充分考慮到表揚會產生“表揚一個打擊一片”的不良後果,採取合理的方式去化解這些負能量,即可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7

進入一年級,對於直通班的孩子來説是一個轉折點,也是學生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的引導工作很關鍵。

一年級的工作是瑣碎的,更需要我們的細心和耐心。新生剛入學開始,就要每天寸步不離開學生,由於學校面積較大,人數多,而一年級的孩子又是學校中的弱勢羣體,對於小學的生活感到好奇和陌生。所以接下來近期工作目標就是對他們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從日常的一點一滴做起,從坐姿、站姿到如何上下樓梯,從握筆到寫字,從原來稚嫩的回答“是”“對”到現在引導他們能夠説詞語,説完整的句子,一點一點邊教知識邊注意培養。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讓他們在心理上暗示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了,進而在行動上嚴格要求自己。

如果説課堂上的習慣孩子們正在一天天的進步的話,最讓我頭疼的還是班級的衞生問題。56個孩子,個個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在家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們真可謂是疼愛有加,這樣一來,在集體生活中,孩子們的自理問題就凸顯了出來,有的孩子連自己的物品都整理不好,又怎麼去保證整個班級的.環境衞生?自開學來,似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同樣的情景:下課鈴響,我急匆匆趕回教室,這一路也許不過二十秒鐘,但我的腦子卻在不停地旋轉:孩子們在幹些什麼呢?走進教室,還好他們都愉快地做着自己的事,看見我來了,幾個小不點兒不停地與我説着話,“嘰嘰喳喳”聲不絕於耳。一切正常,頓時心裏也就踏實了許多。然後又是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掃視教室,桌椅橫七豎八,地上也是星星點點的大小紙片,雖然我也曾對學生們提出過:讓我們大家一齊動手,把我們的“家”裝扮得整潔、美麗,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想必是這些孩子太小,自理能力有限,但似乎那紙屑在他們的眼裏就變成了透明的,於是自己一邊説,還要一邊快速地整理桌椅、撿拾紙片,幾分鐘後教室的面貌就有了改變,心想至少讓下一節上課的老師走進我們班級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吧。久而久之,這自然而然地也成了我每天工作的一部分了。

偶然一次與朋友聊天,説到:勤快的媽媽有個懶孩子,細細回想,這話真是不假。感歎之餘不禁使我想到:作為老師,如果總是這樣“身體力行”包攬一切,無形中不也同樣培養出一批懶散的學生嗎?看來我對他們行為習慣上的過度諒解與包容是不對的,雖是一些小習慣但也是不容我們教育者忽視的。沒有必要的磨練,小雛鷹們將來又如何獨自翱翔天際?

於是開始制定相關的培養計劃:

一、課間五部曲

第二天下課時,孩子們很自覺站好了隊,這時我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你們排隊進步真大,又快又好,太棒了!”孩子們個個臉上洋溢着歡喜之情,站的比剛才更直了,於是我又話鋒一轉:“可是再請大家回頭看看與你們朝夕相伴的桌椅們,他們的隊伍怎樣呢?”隊伍裏一片寂靜,我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心急,對於他們發現問題是需要時間的,我一定得耐心等待。一秒鐘、十秒鐘……最終還是沒有讓我等得太久,從隊伍中走出了兩個心明眼亮的孩子進教室去整理起了自己的課桌椅,這時原先靜悄悄的隊伍已變得不再安靜,更多的孩子也加入了整理清掃的隊伍中。熱火朝天的場面結束了,我讚歎道:“太好了,看來還是你們行,瞧,原先這些不守規矩的桌椅在你們的指揮下整整齊齊的站好了,把我都比下去了,如果以後桌椅再不整齊了,你們可要及時幫助他們排好隊,好嗎?”一陣熱烈的呼應:“好!”於是我趁熱打鐵,又設立了課間五部曲:1.換書本2.擺桌子3.放椅子4.撿垃圾5.安安靜靜出教室,大家一邊説一邊做,班級的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

二、評選清潔天使

為了激勵和約束學生,我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隊,以小隊為單位進行比賽,每個小隊每週推選出一名衞生做的最好的同學,從課前準備到課桌的整理,從物品擺放到地面清潔,看哪個同學做的最徹底,最好的在展板上加星,並授予“清潔天使”稱號。在這種有效的激勵小制度下,孩子們勞動中爭先恐後,我的工作也隨之“輕鬆”了。

三、設立衞生監督員

在每名同學經營好自己的“試驗田”的同時,設立小組衞生監督員,由小組成員推選出進步最大的同學擔任“衞生監督員”,每節下課主動檢查小組內成員的衞生,不但起到了監督作用,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們能奮發向上,努力做好自己的衞生管理工作。

四、家校同步,實行“我是愛勞動的好孩子”家庭教育計劃。

及時和家長溝通,實行家校同步,在家裏開展“我是愛勞動的好孩子”活動,凡是能夠主動幫助家人做事的同學,家長也要及時反饋,可已小紅花的形式進行獎勵,5個小紅花可以換1個小紅星,張貼在班級的展板上,月底比比看,誰是最愛勞動的好孩子。

一個月下來,孩子們自覺性強了,桌椅擺放的整齊了,每天中午都爭着搶着做值日,在衞生清掃時,我看見的只是灰塵,再沒有果皮紙屑了,當每週一的值周工作總結時,孩子們都豎着耳朵聽,瞬間,那張張笑臉便洋溢着快樂和滿足。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8

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面對幾十個天真可愛的孩子,除了要教好自己的課,還要處理班級的一些瑣事,工作雖然算不上千頭萬緒,可也是整天忙得不亦樂乎。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僅是管理班級事務,更要面對孩子們複雜多變的內心世界。我們要有針對性的瞭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和生活的情況。同時,也要注意調整自己的角色,隨機應變,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徵,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要像慈母嚴父那樣關愛孩子。一個班級,就是一個集體,也是一個大家庭。作為一名班主任,無論孩子們的家庭環境、先天素質和自身努力如何,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熱愛每一個學生。教師的愛應該是一種博愛,愛自己的'每一位學生。我們都知道,有時候,班主任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擬的,一句鼓勵,可以讓學生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自豪,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激情。班主任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班級的温暖。作為班主任老師,要像母親一樣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長處,充分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他們的長處要“小題大做”,永遠不説“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嗇地説:“嗨,你真棒”。當然,教師愛學生,不是姑息遷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愛。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溺愛,在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關心學生進步與成長,也要嚴格要求他們。學生犯了錯誤時,該批評的就要批評,該處理的也一定要處理,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只有獎懲得當,才能在班級中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氛圍。

要和小學生成為好朋友。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間的平等,更應是老師和學生間的平等。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才會把班主任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班主任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教師不要總是一副非常嚴肅的面孔來管理學生,教師要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樑。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9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並不是承認和認可。不論學生的理解和感受是怎樣的,這都是他們認真思考的結果,是他們在閲讀中自己的思索所得,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們在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上首先要做到“珍視”,然後再加以評價和引導。哪怕他們的理解有一些偏差,我們也不要忘了讓他們説説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

比如在教學《我不能失信》,我為課文做總結的時候,問同學們:“你們在讀了這篇課文後,最想説的話是什麼呢?”一個同學説:“我覺得宋慶齡做得對,她是個守信用的人。”又一個説:“我今後也要向宋慶齡學習,做一個守信用的人。”從回答的結果看,大家對課文都有了一個正確的理解。正在我準備結束這課時,忽然,又一個男孩舉起了手,而且手舉得很高,我就示意他站起來,他説:“老師,我也有話説。”我説:“好呀,你説吧。”“老師,我想説‘我也想要一隻那樣的鴿子。’”聽了這話以後,我猛地一愣,還沒容我説話,他又接着説:“我是想要一隻母鴿子,好跟我家的那隻公鴿子配對。”全班同學都哈哈大笑,他也不好意思地傻笑着站在那裏。這可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於是,我就順着他的話問:“你怎麼想起來要只鴿子的?”他笑着説:“書上不説了嗎?‘伯伯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了。’我覺得肯定比我們家的鴿子好看,所以我也想要一隻這樣的鴿子。”原來原因出在這兒,我笑着説:“你只是從課文的描寫中發現了鴿子的漂亮,可是宋慶齡卻是親眼看到過這些可愛的鴿子,而且如果這次她跟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就一定會帶着鴿子回來,可是她寧可不要鴿子也不去,你知道為什麼嗎?”“我知道,因為她答應了小珍,要教她折花籃。”“是呀,在宋慶齡的眼中,要鴿子和守信用哪一個更重要?”“當然是守信用了。”

同讀一篇課文,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看問題的角度,有他們自己的想法,我們也不可能讓他們按着成人的思路去解決問題,我記起這麼一句話:“我們要蹲下來跟孩子講話,要以一個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發現的問題。”我們平時都在説“要保護學生的.求知慾,要以學生為中心,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可是當學生的獨特感受出現時,而且是這感受出乎我們的意料時,我們又是怎麼做的呢?是把他們斥為異端,還是一笑了之。試想,就像上一個同學一樣,如果對他的問題,我一笑了之,或者是瞪他一眼,説一聲“胡鬧!”,那結果肯定會是另外一番情景了。

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獨特感受呢?

1.珍視孩子的發問。

常言説得好:“發明千千萬,起點是疑問。”在課堂上常常會遇到學生突然發問。這些發問有些是教師在備課中沒有料到的,有些甚至是稀奇古怪的問題,弄得不知如何處理。教學《西門豹》時,有個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巫婆為什麼要讓當新娘的女孩坐在葦蓆上,而不是坐在船上呢?”對於這個問題,乍一聽起來有點兒離譜,好像並不是一個什麼問題,我在備課時也沒有思考過,可是一時又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説法給學生。因為我以前在課堂上經常給學生們説“讀書最可貴的是能讀出疑問,而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也是讀書,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在文章當中,如果有疑問不能解決,説明你還沒有把書讀透。”現在疑問在出來了,怎麼辦?於是,我做了一個緩衝的處理辦法,又安排了學生進一步地讀課文,看看他們讀了之後有什麼説法。果然,有幾個學生在在讀書後舉起了手,一個學生説:“書上説了‘葦蓆先還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連同女孩一起沉下去了。’坐在葦蓆上可以沉入水中,如果坐在木板上,就不會沉了。河伯是生活在水底的,不沉入水底,他就不能娶到新娘了。”我衝着這個學生點點頭。又一個學生説:“因為葦蓆上有許多小孔,水會慢慢地浸透,坐在葦蓆上女孩就會慢慢地沉入水中,巫婆可以騙老百姓説這是河伯把新娘接走的。”我向這個學生伸出了大拇指。聽了學生的發言,我説:“你們看巫婆多奸滑,多可惡,為了騙老百姓的耳目,他們真是煞費心機呀。那你們再讀讀課文,看看還有哪些語句能讓我們感受到巫婆他們非常可惡的?”於是大家的思緒再一次進入了文本當中。珍視學生的發問,把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保護了他們的質疑能力。

2.抓住教材中的空白點。

空白是作者有意或無意留下的、沒有寫明的、召喚讀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藴空間。它能夠激發讀者的想象,激活讀者的思維,從而建立起讀者與作者溝通的橋樑,使讀者對作品的意義達到個性化的理解。語文課上,在文章的空白處有意識地引設話題,引導學生對作品空白進行富有個性色彩的填補?不失為開啟學生思維,與作品溝通的有效途徑。課文《一面五星紅旗》中,當作者在遇難後向麪包店的老闆求助時,老闆卻要作者用系在脖子上的五星紅旗換麪包,當老闆把這個想法告訴作者時,課文中寫道:“我愣了一下,然後久久地凝視着手中的五星紅旗。”這時,我便啟發學生想像,這時的作者會想些什麼呢?有的同學説:“這時的我一定會想,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誌,我決不能拿她來換麪包。”有的説:“五星紅旗代表着我們的祖國,我就是餓死,也不會用國旗換麪包!如果那樣做,就是賣國賊。”有的説:“五星紅旗是我們的驕傲,她的名字比我們的生命還要重要,我決不能為了一塊麪包丟掉祖國的尊嚴!”學生能説出這樣的話,我覺得跟我課前讓他們聽的一首歌有關,歌的名字叫《紅旗飄飄》,歌詞中就是這麼説的,現在學生把歌詞和課文聯繫起來了。這也正驗證了這麼一句話:“生活中處處皆學問”。

通過對這些課文空白點的挖掘,讓學生自讀自悟,想象思考,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

3.讓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只要做教師的積極引導,就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比如,一位老師執教《別董大》,在教學一二兩句時,啟發學生大膽想像詩中所描繪的情景。有的學生説:“我想到了天地間一片灰濛濛的,一羣大雁在北風中艱難地飛行。”有的説:“我想到了北風呼嘯,黃沙滿天,大雁在空中邊飛邊鳴,聲音很悲慘。”這時,有一位小女孩舉手回答説:“老師,我覺得那北風就是胡樂,那大雁就是董大,是胡樂把董大逼走的,他很孤獨。”小女孩出口不凡,讓人讚歎。其實小女孩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回答,是跟老師上課前介紹的古詩寫作背景有關。介紹中説:“董大是唐代著名的琴師,可那個時期盛行胡樂,欣賞琴樂的人並不多,董大成了一位身懷絕技卻又被人看不起的音樂家,因此,董大並不得志,常處於貧賤的境遇中,這首詩就是高適在與董大送別時寫下的,主要是為了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努力拼搏。”顯然,小女孩是看懂了背景介紹,並與詩的內容聯繫起來了。你看,孩子們的思維空間是多麼廣闊,想象力是多麼豐富。這使我不由得想到一句話:“給我一個支點,一根足夠長的槓桿,我會把地球撬起來。”我覺得在教學中只要我們多為孩子們創造想象的條件,大膽放手,鼓勵孩子們“異想天開”,孩子們得到的可能就是撬起地球的支點和槓桿。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10

今天學校進行八年級的月考。

昨天下午我還在辦公室改作業的時候,小班長找我去了,要考試安排。瞧我這記性,都忘了。把安排表給了她,因為我以前也不太瞭解這邊的情況,也沒多要求什麼,讓她按照安排表來。

下午的時候,她過來找我,説看見隔壁班的把安排貼出來了,咱也貼吧。我説行,然後小姑娘就照模照樣的和隔壁班一樣的貼好安排表。

下午放學,進班佈置作業,然後就離開教室了。之前看隔壁的考場也沒有整理,於是就沒有安排。第二天大清早,到教室一看,考場整理好了!吃驚幾秒鐘之後,小班長來到我身邊,像是承認錯誤似的`:“老師,昨天你沒安排整理考場,我看隔壁也沒整理,放學就走了。後來忘記帶東西,回來拿,看見人家五班的考場整理好了,正好有倆同學沒走,我們就把桌子給擺了擺。(由於電燈學校統一安排,教室那個時候已經是一片漆黑)因為教室老黑,所以沒擺好。”

我趕緊説沒關係,做得很好了。以後千萬別那麼黑了還在學校,啥事沒弄好,咱第二天再幹。

主要是擔心孩子的安全,畢竟天黑了。可是同時,又為小姑娘所感動。有責任心,知道操心,老師安排的事情沒安排的事情,她都知道去做。真是一個好幫手!小姑娘,加油!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11

作為一個老師,不僅要教好書,使學生獲取知識,更要育好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如果不育人,就是害人。因此,我在教學工作中,立足於課堂,立足於校園,立足於細微,嚴格要求自己,言傳身教,以身示範,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學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老師是學生成長的榜樣。人們常説:“什麼樣的老師,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可見,老師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影響是多麼的大。

書是我的朋友,帶給我無窮的快樂。我常常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分享給孩子們,教他們認識世界,奠定人生方向。這樣,在孩子們眼中,我還算一個文氣的老師吧。

記得上學期的一天早上,我利用早讀課的時間,把我昨晚在《格言》雜誌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把孩子當人看》分享給孩子們,大意是講北京的一個朋友暑假期間把自己10來歲的孩子託付給澳洲的朋友看管,而澳洲的朋友卻對才進他家門的孩子講清規則,説自己要工作,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他沒有義務照顧孩子生活,沒有義務為孩子洗衣做飯,沒有義務叫醒孩子起牀,沒有義務帶孩子游逛……總之,一切都會是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但是會給孩子提供地圖呀,網絡聯繫之類的幫助,把孩子當大人看。兩個月後,孩子什麼都會了,變成了一個小能人。

我班的孩子聽得津津有味,兩眼放光,希望自己也變得這麼能幹。恰好,學校中午停天然氣,學生只能一人一包牛奶和一個麪包。我班的活潑人物鍾睿康看到這些食物,馬上要求電話家長,叫家長送飯來。我制止了他的行動,對他説:“老師早上給你講的故事你忘了嗎?你在學校學習,應該把自己當大人看,你就應該讓爸媽放心。你爸媽上了半天的班,已經很辛苦了,他們並沒為你準備午餐,你要叫他們送,他們就得不到休息,作息時間被你打亂,你忍心他們這樣來照顧你嗎?全校的同學都這樣吃,老師也這樣吃,就那麼一頓飯,相信你能克服下來的!”孩子聽後,不再浮躁。後來在鍾睿康的週記裏寫到了這件事,他這樣寫道:“老師那天的話讓我陷入了沉思,覺得父母沒欠我什麼,反而是給於自己的太多太多了,我應該懂事,應該學會感恩父母,從身邊做起,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原來,書中的智慧顯現於平常之中,潛移默化的洗滌學生心靈,我為孩子有這樣的感悟感到欣慰!

現在的孩子大都喜歡看電視和漫畫,對於文字多的書籍卻感覺乏味。但在我的影響下,孩子們嚐到了讀書之樂,都喜歡讀書。我還給他們創設了一個交流的'平台。記得那次讀書交流課,孩子們興奮開心的情境還浮現於我眼前,當孩子們一個個的介紹他們的讀書心得的時候,連我也驚訝於孩子們居然閲讀這樣廣泛。其中黃心昱介紹的一本《心靈的雞湯》,成禺翰的《奇妙的動物世界》,鄧清戈的《會説話的鳥兒》,邵文淼的《汽車世界》……,讓我欣喜、感動、陶醉。孩子們在書中找到了快樂,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純真善良的品質洋溢其間。

可見,教師的個人行為足以影響到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助於身心的健康發展和有效地掌握文化知識,因為它使我們自覺地去做有價值的事情。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12

在德育工作者的隊伍裏,我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新兵,雖然有點想法,但是實際做得遠遠不夠,離自己的理想還有很大的距離。班主任工作每天面對的都是新鮮的教育事實,教育的問題層出不窮,某些習慣需要反覆地糾正,所以班主任就是要掌握三件法寶:“碎碎念”“慢慢敲”“靜靜看”。

“碎碎念”是一種教育常態。以前做學生的時候不理解老師為什麼那麼羅嗦,直到自己當了老師才明白,教育是一種糾正,對學生行為習慣心性思維等等的不斷糾正,我們面對的是還處在成長期的孩子,孩子的特徵就是懵懂與健忘,任何習慣的養成都難免會出現反覆,於是不停地提醒就成為教育的基本方式。這是一種技能,念少了學生記不住,念多了學生本能抗拒,起不到作用,拿捏分寸就成為一個班主任成熟與否的指標。這又是一種智慧,念什麼,怎麼念,什麼時候念,都是伴隨着一個班主任的思想,體現着班主任的工作智慧的。

慢慢敲”是一種教育方式。教育,尤其是德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操之過急必然適得其反,如同將一塊璞玉打磨出來,必須要經過成千上萬次的反覆敲打。“敲”的方式有很多,如適度的體罰、勒令、懲戒、訓話等等應該都屬於“敲”的方式,但這也要講究技巧,不能以侮辱學生的人格,傷害學生的心靈為代價,教育是呵護成長,打磨璞玉是件費時費力的事情,只有輕敲細打,掌握分寸才能最終成就熠熠閃光的寶石。

“靜靜看”是一種教育態度。優雅的教師要有等待的心態,如同農人經營莊稼,春種夏鋤秋收冬藏,不能逾時而動,違季而行,要如同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所言:“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一旦我們盡了我們教育的職責,那麼學生的成長就要任其自由發展了,我們不妨靜靜地守候在旁邊,慢慢看啊,等待啊,欣賞啊。

特級教師程紅兵説過一段富有詩意的話:“德育與生產式活動無關,學校不是工廠,班級不是車間,學生不是產品。德育是雨的、育心得,是春夏秋冬的漫長過程,有和風細雨,也有疾風暴雨,有冰雪嚴寒,也有陽光燦爛。德育是慢跑,也是長跑,它需要的'是永不懈怠,永不放棄;它需要的是永遠追求,矢志不移;他需要的是始終如一,習慣如常”。

寫下如上的話是因為昨日學校召開“完美班級”創建交流會,我被要求在會上發言,其他三位發言的老師分別是初一鄧園,初二鄒章如,高一王紅麗。聽了其他三位老師的發言,我深感自己與他們相比做得有多麼不夠,鄧園老師是位曾留學澳大利亞的海歸碩士,學習能力很強,工作細緻,刻苦勤奮,她的班級規範、班級小組、班級日記等管理方式的創新,讓我深感敬佩。王紅麗老師是位數學老師,市級優秀班主任,平時處事不肆張揚,但班級管理卻獨有一套,遊刃有餘,經她管理的班級總能“化腐朽為神奇”,讓我不得不感歎身邊“有高人”啊。我的發言內容是關於班級日誌與學生成長,老師們都説我寫得好,但是我深知自己做得沒有寫得好,於是有感而發,總結了以上幾點心得。

朱永新講過一句話:只有做得好,然後才能寫得好。我邊做邊記錄着自己與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做得不好,但是正在努力地做,我寫得不好,但是記錄過程讓我感到快樂。我做不是為了名利,只是教育的責任使然,我寫不是為了炫耀,只是熱愛文字的習慣而已,做得開心,寫得快樂,何樂而不為呢?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13

班裏曾經有段時間總愛丟東西,每天一進班,孩子們就爭先恐後的報告:“老師我的墨囊丟了”、“老師我的鋼筆丟了”、“老師我剛買的本也丟了”......諸如此類的話讓我頭疼不已,也有些手足無措。作為一個新上任的班主任,我不能對這些壞風氣視而不見,可是我又缺乏經驗,不知該如何處理。

直到有一天,一位經驗教師告訴我一種方法,他説既可以追回丟失的物品,又可以讓班裏不再發生這種事。

於是週三上午第四節課我專門空出來跟孩子們面對面談心,先是簡單談了談,這種順手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如果不加以遏制,日後就會釀成更大的錯誤。在你走彎路之前,老師和同學們來幫助你走上正確的道路。

接着我讓每位同學拿出一張紙,要求他們寫上曾經看到誰愛翻別人的書包、愛拿別人的東西,同桌之間不許互相討論,寫完以後折起來交給我。我看到個別孩子咬着筆頭,好像很苦惱的樣子,而部分孩子很快就寫完了。

我一一翻看這些紙條,發現孩子們的目標大多指向5位同學,但是我並沒有把名單念出來,而是在放學前説到:“老師已經統計完名單了,也知道是誰拿別人的東西。我不希望因為一支廉價的.筆、一個便宜的墨囊、一元錢而給你抹上沉重的“偷”的印象。所以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下午來了以後你把別人的東西還回來,放到他的桌子上,這樣我就不再追究。”

令人意外的是下午上課前,每個孩子丟失的東西真的回來了。大家都在議論紛紛,還有人問我:“老師到底是誰拿的啊?”

我對全班孩子説,誰拿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知錯就改,這就是敢作敢當。老師不會批評你,反而要表揚你,孩子,因為你走對了路。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14

從教二十年,當了二十年的班主任,遇到學生從家裏“拿”錢的事兒早已屢見不鮮了。

今天,又遇學生“拿”錢了。

上午第二節語文課,一下課,王同學報告説:“馬老師,顏同學兜裏有很多錢,還給了同桌一百呢!”我把她叫了過來,她很自覺地從兜裏掏出了所有的錢。沒怎麼審,就全招了:説錢是從家裏“拿”的,爸爸媽媽並不知道。(哪個老師們都知道,才十來歲的孩子,家長不可能給那麼多的零花錢的'。)

這個女孩是這學期才轉來的插班生,成績特別差。父母是在附近菜市場賣菜的。她告訴我一共從家裏“拿”了200元,給同學分了一些,又買了一些東西,所剩已經不多了。

發生這樣的事情,遠比不完成作業嚴重多了,所以我第一時間通知了家長。第四節課剛上課家長就來了。

通過和她媽媽的聊天,瞭解到她們家裏進貨賣貨,錢放得很隨便。孩子平時拿個五毛一塊的,家長忙也沒理會那麼多,一來二去,就養成了這樣的毛病。今天“拿”個五毛一塊,明天“拿”個五塊十塊,時間長了,毛病也變成了習慣。

縱觀多個“拿”錢孩子的事例,得出這樣的共性:

父母做生意,家裏的錢雖不多但放得比較隨便,給了孩子可乘之機;

父母忙,對孩子經常性照顧不周,給孩子零花錢,買早餐,很隨意,無原則;

父母教育孩子意識淡薄,不聲不響從家裏“拿”個五毛一塊,家長即使知道了,也不往心裏去,頂多説孩子一兩句,不疼不癢的……

久而久之,孩子的“內心”越來越強大,“拿”起錢來自然成了輕車熟路,心理素質也練出來了。對於輕鬆得到的錢,或者亂買東西,或者拿來收買同學,或者找個地方藏起來,還有更高明的暫時寄存在校門口的商店……

在此,我想提醒這些家長朋友:家裏錢再多,也不要讓孩子亂花;你工作生意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關心孩子;孩子從家裏“拿”的錢再少,哪怕只有五毛一塊,也不能置之不理……

現在孩子能從家裏從你的包裏“拿”到錢,養成了大手大腳亂花錢的毛病。一旦有一天不能輕鬆“拿”到錢了,怎麼辦?不説,你可能也能猜到……

真到那一天,一切都晚了!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請看好你們家裏的零錢和你的錢包,不要再給你的孩子製造任何犯錯誤的機會!

班主任的教育隨筆 15

請耐心等待一會,花兒就要開了。——教師要學會傾聽。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於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傾吐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法,我們教師就應用心去聽,與學生交談,從中瞭解學生的某些動向,可不少教師總認為學生是小孩子,不樂於傾聽他們的談話,個性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説話的機會,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於教育好學生,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缺陷。學校強調學生不準遲到,我平時也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但有的學生就是犯__,有一次,預備鈴都響過了,班裏的孫_沒來,我焦急的站在樓上往下看,也沒看到人影兒,同學們都在專心的讀課文,“報告”,同學們聽到聲音都停止了朗讀,看到他,我的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經常遲到,我昨日找他談話時,他保證説再也不遲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師,我在路上……”

“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幾點了。”我沒等他説完,便接過他的話頭訓斥了他一頓,然後就讓他站在門口,再也不理會他了,課後才瞭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給奶奶拿藥,所以才來晚了。明白事情的真相後,我後悔自己沒有聽完他説的話,我當着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並向他道了歉,他很誠懇地説:“老師,這沒什麼,誰讓我以前老愛遲到呢。”反思一下:作為教師,有時憑自己的主觀決定去對待學生實在不就應,工作再忙,也要給學生説話的機會,也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的説話。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己的內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