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育兒知識

處理自閉症兒童情緒行為的方法

一、處理尖叫和發脾氣問題

處理自閉症兒童情緒行為的方法

自閉症兒童常常因為沒有足夠的言語去表達自己的願望、需求或其他遭遇的感受,大人們也往往揣摩不透孩子所有的想法,及時地去滿足他們的願望或需求,去幫助他們及時地解決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常常出現尖叫和發脾氣。自閉症老師或者家長能做的就是對孩子的表現特點,做出正確的猜測,用合適的方法處理。

1、因為沒有語言可用,來達到他想要的東西

(1)當孩子為了得到糖果、糕點、冰淇淋或想要(買)感興趣古怪的東西時,會持續幾個小時的尖叫或大聲叫喊、跺腳、踢東西、撞頭、大發脾氣等。

(2)處理的辦法——消退法

a)在街上或商店等場所裏發生時,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儘快地把他從現場拖走(即逃離現場)。

b)在家裏,一旦出現尖叫、發脾氣時,只要沒有自傷行為,就應當不予理睬,並堅持到他平靜為止。還可以把帶到單獨的房間(隔離室)內,隔離一段時間,待他停止尖叫、發脾氣後,立即給予很多的關心和愛撫或給他表揚和讚許,並給予適當的獎勵。記住,不予理睬的終了不給獎勵是無用的在不予理睬到他安靜時,需要時間才能起作用,“還需要(訓練者)鋼鐵一般的神經,加上聾子一樣的耳朵”,才能獲成功。

(3)當孩子發生尖叫、發脾氣時,千萬不要想以某種東西來“安撫”孩子,達到平靜。其結果,反而讓孩子“意識到”,想要得到東西,就要用尖叫、大發脾氣來達到。另外,也不要用拍打、嚇唬的辦法來阻止。

(4)當孩子稍大些時,在某種程度上懂得和使用詞語時,若發脾氣,可能用堅定的聲音或態度對他做出反應會有效。即是他可能去聽從這些“常規的”控制方法。

2、對某些實際上無害的某種東西或環境產生恐懼或煩惱。

處理辦法:儘快弄清原因(可能是失去控制)儘可能迅速地阻止這種反應,在原因弄清後,讓孩子離開這種會使他恐懼和腦火的環境,使他感到舒服。離開環境後,若仍尖叫、哭鬧不休,可用消退法處理。

3、對生活中往往變得無法忍受的混亂所做出的一種反應。(如某種聲響的刺激)

處理辦法:仔細的計劃、安排有助於避免這種場面的生活環境。如在生活的空間和時間上合理安排,來錯開使他產生過敏反應的背景。

4、積極地對兒童進行語言訓練,讓他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和願望,能及時,適當地對事對物做出反應,反饋給大人們。這樣大人就可以及時地滿足他的需求和願望,及時幫助他解決種種的困惑和煩惱,使他不再尖叫和發脾氣。

二、處理破壞性行為問題

由於自症兒童在認知發展方面存在着障礙,不會做建設性的遊戲,往往想通過考察他們身邊一些事物的簡單性質來消磨時間,而出現的許多破壞性的行為。破壞性的行為的後果是嚴重的如為了“探索”周圍事物是怎樣的,他們可以把書本、窗簾等撕開,用積木去打破電燈,從撕裂聲或破碎聲中得到令他們滿足的刺激。他們不理解,大物件裝到小物件是不行的道理,就把它們統統地破壞掉。為了嗅嗅某些味道,他們將弄到的排泄物塗灑在牆壁上等等。

矯正的辦法

1、提供一個讓孩子無法進行破壞的環境。如:

(1)根據孩子的特點,安排一個好環境,把易碎貴重的物品藏起來,或放到他夠不着拿的地方。

(2)提供一些摸上愉快,看上去興趣的摔不爛,易搬動的,大而堅實的物品讓他去玩。

(3)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裝飾一個無法破壞的專門房間或專門玩的區域讓他去玩。

2、當破壞行為出現時,採取的最好辦法是阻止他儘快地把他從這種行為中轉移出來。

(1)用大喊大叫或憤怒指責阻止孩子破壞性的行為是徒勞的,打罵的行為也是不可取的

(2)可以用擁抱、搔撓的遊戲或做一個孩子喜歡動作、事情,讓他轉移注意力,貼切的轉勢利導,就會讓孩子明白,這樣行為是被禁示的

3、對語言理解較高的患兒,可用一些表示與他行為相關的用語。如對他説:“這是爸爸的,那是媽媽的”東西;“別人的東西不能動”,……。當他有好的反應時,立即表揚他、獎勵他,使他慢慢意識到不能隨便動用或破壞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4、解決問題的真正辦法,是設計一些使他感興趣的活動,找一些他喜歡做的事情去做。如給他一塊畫板,讓他去塗畫,做簡單的家務事,玩有趣的遊戲等,讓活動貫入他每日生活的內容裏,才有可能逐漸地淡忘並放棄他那“破壞性的行為”。

5、對於一個具有嚴重性破壞性行為的患兒,在其行為消失之前,最好是仔細地監護他,跟蹤他。

三、處理社會交往方面令人難堪的行為問題

自閉症兒童在交往方面存在着質的缺陷,不僅表現在對交往的乏趣,也表現在與人交往中不適應甚至難堪的行為。如,用手拍打的方式,用刻板重複的語言等與人交往。又如,他們不會根據社交的情景和場合來調節自己的行為,以至在當眾下説出令人難堪的話,做出令人難堪的事情來,使父母和別人感到尷尬,也影響了他社交的發展。

針對自閉症兒童不能約束、長時間、經常地提供令人想起發笑而又滑稽的社交故事,應該選取制止並教育的原則進行矯正。

矯正的辦法

1、進行“社交行為調整能力”的訓練

(1)家長和教師必須訂出一系列的社交規矩,以便提前採取行動,防止“不適應”行為出現或重複發生。

(2)每當他出現不良的社交行為時,你要合理合情地,立即、堅決地加以制止,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他就會明白,不能那樣説,不能那樣做。

2、由於對社會上的規則、規範不理解而出現的與社會不相適應的行為。如,在商店裏,拿起東西就吃、就走,不付錢。在當眾下無知地脱褲撒尿等。做出與社會規則、規範相牴觸的行為。

處理的辦法是:一旦這種困難行為開始,就緊緊拉住他,同時用堅定的聲音告訴他:“不行!”、“不準碰!”、“不能拿!”等,讓他開始明白到“不行”是嚴格禁止的之後,再針對問題,分析原因,制訂出系列的計劃進行訓練,以增進他學習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如進行購物遊戲,開商店活動,如廁的方法等活動。

3、進行日常社交常規的訓練,並納入生活的內容。自閉症兒童一旦學到一條規則,往往會在各種情況下都遵守。如:待人、接物的禮節訓練;客人來去的迎送禮貌訓練;在社交場合的禮儀的訓練等等。

4、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和老師在孩子面前説話、做事,要特別小心謹慎。大人們罵人的口音和語調,詛咒語的強烈感情和語氣,給患兒鸚鵡學舌創造機會,他們會用這些話語,反覆地再現給別人。大人們醜陋的行跡或舉動,也會形成他們刻板的動作的模式。所以家長和老師的社交語言和舉動應當有優良的風範,不要因自身的缺點或壞習慣給孩子樹立不良行為的標本。

同時,家長和老師要一遍一遍地跟他説,每次都要用簡單易懂的話語,讓他最終明白,決不能去談論人們的外表,衣着和行為舉止。因為那樣,別人會不高興的

四、處理拒絕變化、固執原樣的問題

自閉症兒童的刻板重複性,常常要求事物保持老樣子甚至拒絕變動。如,要固定地坐在某一位置上,走某個固定路線的路等。

這種固執不變的行為,實質上是他們從感情上企圖把事物的秩序引進他們的世界(混亂、封閉)中。他們不懂得事物變化的作用與意義,以及變化的規律,也不明白變動後將發生什麼?給予他將帶來什麼?所以拒絕變化。當環境變動時,他們難以接受,甚至大哭、大鬧,長時間的尖叫。

處理辦法:

1、拒絕配合他的刻板僵硬的行為,把生活安排得有秩序、有模式,讓他了解到發生了什麼之後,會使他感到舒服、安全。在孩子有了準備之後,才引進變更。在拒絕變動訓練時,要和藹、耐心,還要堅持不懈,始終一致地不允許孩子繼續那種帶來諸多不便於日常生活常規的行為。

2、用塑性改變的方法

在朝着建設性的各項活動前進的時候,不妨有意識地在生活的每一天裏,從許多方面都有一點小小的變化。如,安排課程項目,時間或內容的變化;出門上街時,行走的路線的變化;家中擺放的傢俱,裝飾的位置、形式的變化等。漸漸變動的生活環境,讓他慢慢地習慣常規的變化,適應社會變化的規律。

威特莫(Witmer)在他的文章中描述了一個更難的問題。有個叫唐的小男孩拒絕與拿在手中的一張卡片分手。如果把卡片拿掉,立刻就用手指甲重重地撓臉。威特莫安排了一名護士與他呆在一起。孩子狂怒地尖叫,而護士保持和藹、耐心,但是堅定不移。她隨同孩子一起呆了幾個小時,時而放掉他的手,要是他的手指頭往臉上放,立刻抱住他。最終唐小孩可以沒有卡片而呆在那裏,不再傷害自己。本來,也可以用一種比較緩慢的不使他感到煩惱的辦法,那就是每天晚上在唐睡覺之後,從卡片上切去一小塊,直到卡片消失為止。

3、對孩子堅持從事特別的生活常規,拒絕配合孩子刻板不變的那套做法,須要家長(老師)的勇氣和堅定不移。事實上,家長有方的訓練會使孩子得以安慰而沒有任何的有害作用。一旦問題得以解決,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往往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當家長(老師)下決心去阻止孩子種種令人不便的習慣時,重要的要着手去處理一種出現令人討厭的嚴重的行為。這樣任務在初始階段處理,一經生活常規牢固確立之後,再處理別的問題,就更容易些。

人們要達到目的,須要在過分刻板和太少結構化二者之間,做出行得通的選擇,而選擇的界線和依據要以特殊的需要和實際情況巧妙的結合。

4、積極地幫助患兒培養許多合理、適應變化規則的訓練。

(1)安排孩子感興趣,積極主動參與的建設性的活動。

(2)用另一種新鮮的生活常規去代替那僵死不變的常規。

標籤:兒童 自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