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語文教學隨筆13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學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學隨筆13篇

語文教學隨筆 篇1

以語文的主要反思在於"悟"。

你悟的越深 也就反思的越深。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説,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説:“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説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説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語文教學隨筆 篇2

與《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不同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雖然也是和科技有關的,但文章的體裁卻是一篇通訊,是一個故事。講的是20xx年10月15日,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5號飛船成功飛天的偉大一刻。

在教學上,我依然將讀懂課文作為本課教學的第一個重點。概括主要內容,理清文章層次,是高年級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文能力。文章如果以結構來分段,那麼依據總分總的結構,掐頭去尾分三段。但第二到第十九,這足有十九個自然段的第二部分顯然過於龐大。講解課文時,還得將其分層次。所以,我帶領學生以發射前、發射時、發射成功和發射意義為依據,將文章分成四個部分。

我教學此文的第二個重點是關於文章的語言。這篇文章記錄的是一個偉大的事件,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激動和自豪的情感。我將能反應這些情感的詞語羅列了出來,讓學生好好地讀了一下。在通讀全文時,由於之前對這些詞語的強調,學生在朗讀時自然讀得很有感染力了。

從習作教學的角度來審視這篇課文,我發現文中有兩處場面描寫值得學生揣摩和學習。它們分別是“發射前的送別場面”和“火箭成功發射的場面”。在執教之前,我調查了一下,發現學生從沒有接觸過“場面描寫”這個説法。所以,今天這課教學就充滿了新意。在學習第一處場面描寫時,我讓學生特別關注了環境的烘托作用,及人物的點面結合的.描寫。而在第二處場面描寫時,特別注意了火箭騰空那激動人心的一瞬。學生學得很專注,讀得也很投入。

由於時間關係,我淡化了楊利偉的天地通話環節。

課後的拓展,則是指向了“閲讀”。讓學生去找找中國成功飛天的另外幾位航天員,以及去查閲一下神舟飛船的資料。

有老師經常和我交流,這篇課文該怎麼上?好像沒什麼上頭的。我想,教材的編寫可能有點問題,但老師如果能站在語文課程的大背景下俯視課文,那麼,即使是今天《姑蘇晚報》上的一篇尋人啟示也是能找到語文訓練的熱點的。

至於趣味性,我想,只要是比較新的知識或技能,學生還是能保有足夠的興致來學習的。

語文教學隨筆 篇3

今天教完了第四課《早》,是吳伯簫寫的一篇訪問三味書屋的遊記。但是,課後的“作家卡片”中隆重登場的魯迅卻將編者的意圖清晰地暴露了出來。(估計整個蘇教版語文教材中,唯有吳伯蕭最是鬱悶。明明是自己的大作,後面介紹的卻是別人。但想想是魯迅這位超級大腕,也只能忍氣吞聲了。)這篇文章,重點是向小學生推出魯迅的。吳伯蕭只是個托兒。

聯想到昨天結束的課文《只揀兒童多處行》,頓時開悟了不少。這兩篇文章就是要推出兩位文學大家的。一位是冰心,一位是魯迅。

冰心的文章,很多本來就是為兒童寫的,所以,閲讀起來,基本沒有什麼障礙。而魯迅的文章,小學生啃起來是要掉大門牙的,所以,無奈之下,只能以“曲線救國”的方式呈現了。

我問學生,知道冰心和魯迅嗎?學生一臉茫然。我為我們這些教書的和編書的感到可憐,我們是多麼一廂情願地將冰心、魯迅等大作家捧到學生面前啊,多麼期待學生能和我們一樣為他們的文筆和思想而感動啊!但,孩子就是孩子。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教學時,一個孩子不知道,那可能是孩子的問題。但所有孩子都不知道,那一定是老師的問題了。

這種文章怎麼教,教什麼呢?

我想,從中年級起,語文的教學就有兩個指向性,一是指向“閲讀”,即從“閲讀”到“閲讀”;二是指向“作文”,即從“閲讀”到“作文”。這兩個指向,都是課內指向課外的。因為“一個善於思考的學生,在腦力勞動上所花費的時間,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用於閲讀教科書,其餘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用在閲讀非必修的書籍上,也就是課外閲讀上;而那些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讀的學生,連教科書也讀不好。”這句話是蘇霍姆林斯基説的`,轉載量很大。

如果老師們教學這兩篇文章的時候,將目標定在了“作文”上,那可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先説冰心的《只揀兒童多處行》吧,文字雖然淺顯,但情感真摯動人,特別是對孩子的熱愛和讚美,與文字渾然天成,寫作技法已入化境,學生怎麼學?吳伯蕭的文章還好一些,雖然文采斐然,但寫作結構還是中規中矩的。但這種環環相扣地謀篇佈局,更是寫作高手的技法。我們的孩子,都是寫作“低手”,就像在草原上剛碰到江南七怪的郭靖,此刻看到洪七公和歐陽鋒地一通亂打。看都看不清,還怎麼學?太高了!!

老師們最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趕快掃清疑難生詞,理清課文脈絡,解決課後習題。然後,提供一些冰心、魯迅的作品,在課內與學生分享,以期學生對他們產生興趣,如課後能主動尋找作家作品讀一下,則善莫大焉!

語文教學隨筆 篇4

一直覺得一堂好課是教師用心來上的。是要經過千錘百煉而來的,它前前後後要教師付出若干的時間與精力才行。本學期的評教評學結束了,也留給我們許多思考的空間。

本學期五年級的執教內容是《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是講述談遷在若干年的心血化為烏有之後,從頭再來寫書稿的一件事。教學時我從這樣幾方面入手:

第一,從數字入手,體會談遷治學的刻苦和信念的堅定。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感悟,讓學生走進主人公談遷的內心,感受談遷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毅力,並能用朗讀來表現

第二,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深刻體悟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嘗試為課文補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談遷遭受厄運後的心路歷程,寫一寫談遷二寫《國榷》時某個具體的場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説中積累,看中想象,寫中運用;讓學生既能“得意”,又能“得言”。

第三,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堅定的信念,並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就會有希望。

幾次琢磨下來,我覺得,教師要做指路人,指明目標,引導方向。自己務必聲情並茂,感情充沛,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以情引情,以聲換聲!其次,要循循善誘,善於耐心地等待,能讓學生擁有思考的.時間,也許是10秒,也許更長……接着,處理類似於“500多萬”“6次修改”“一點”“一百多裏”這些細節方面,要結合生活實際,比較與聯繫,讓學生更加能深切地去感受、體會,再深層次地感悟。再者,動情之處,配以感人肺腑的音樂,這就增加了一抹亮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嘗試做探路人,去歷經崎嶇坎坷,堅持探究。讓學生設身處地去體會,繼而再用朗讀去表現。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語文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又是得意得文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在這個課時的教學中,“名垂青史”一詞,是在抽取了內在含義後僅剩的意義空殼,要賦予它以活的情狀再現,就必須引導學生在豐富的想象中去感悟。通過四幅畫面再現談遷重寫《國榷》時的情景,旨在發掘學生一切已有的生活來源,化枯燥死板的符號為形象鮮活的畫面。藉助想象,衝破時空的限制,做到“思接千載”,捕捉人物的鮮活,深化理解,入境動情。

語文教學隨筆 篇5

因為喜歡教學工作之餘喜歡看點閒書,有時心動手癢也會寫點小文章來自娛自樂。所以我有時認為自己是適合一名語文教師的。可是,自從前不久看了一篇題為“語文教師的專業修養問題——在陳日亮語文教育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的文章後,我便一點也不敢再有這樣自以為是的自信。我從書中摘抄了以下最喜歡的幾句話:“一個好的語文教師,必須具備對於語言表達的敏鋭的規範感,對準確、妥帖、簡練的語言的瞬間感覺與判斷。”“所謂規範意識,就是無論寫字、遣詞、造句、使用標點,都要講規範;另一方面,就是對錯別字,對亂點標點,對不規範的用詞、病句,有一種特殊的敏感,即所謂“瞬間感覺和判斷”,不假思索就作出近乎本能的反應。”這是文中最讓我為之感動的一個小細節,作為北大著名教授錢理羣在談到自己時,這樣寫道:“……直到現在,還保持着這樣的習慣,無論走到哪裏,在什麼地方,只要看見錯別字,錯誤的標點,病句,就看得不順眼,心裏彆扭,恨不得馬上就像改作文那樣提筆把它改過來,這就是語文老師的職業習慣。説難聽點,這是職業病;説好聽點,這是職業責任感。”

作為語文老師的我,以上的文字讓我讀了不由為之心動。[]憑着多年來對文字一種本能的敏感,我認為,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幾句話,如果沒有切身體會並經過仔細推敲是無法寫出來的。我反覆品讀這些簡潔而富有真知灼見的文字,想到自己身為語文老師卻如此缺乏應有的專業素養,實在羞愧不已。在這樣的閲讀思考中,我告訴自己:從現在起,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忽略教育教學中的任何一個細節。

以上的閲讀使我不由回想起了不久前聽課時的一個小細節。一個年輕的男老師在執教《閲讀大地的徐霞客》一課時,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將“鍥而不捨”的“鍥”讀成了“qì”音時,教師立即給予糾正,不過,令我們奇怪的是,沒過多久,該老師在讀到這個詞時自己卻又把它讀成了“qì”。所以在評課研討的時候,大家紛紛又提到了這一點。在評課,我向大家坦誠自己其實也鬧過幾次這樣的“笑話”,雖然平時上課藉助課本,臨時糾正了自己和學生原來沒讀準的字音,但是,因為平常沒怎麼在意去改正它,所以過後很快又讀成自己原來一直習慣的錯誤的讀音。然而,評課歸評課,我並沒有把這樣一個不值一提的小細節放在心上,因為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日常言語表達中也並不怎樣在乎音準這一方面。

讀書會使人的目光變得更敏鋭、更善於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這是一直以來讀書帶給我的一大收穫。關於這一點,我想以最近發生在我課堂上的一個小細節為例來談。上一週的一節複習課上,上課時,我讓全班同學一齊背誦上學期學過的一篇文言文《學弈》。學生將“使弈秋誨二人弈”一句中的“誨”讀成“huǐ”。可是我一時無法確定他們是否讀對,所以當即查了字典,然後馬上糾正他們的讀音,在給學生糾正讀音之後,我懷着真誠的態度向學生表示自己的自責和慚愧。因為這在當時的我看來真是一件應該感到臉紅的事,雖然是上學期剛教過的課文,而作為語文老師的我竟然沒能對學生這個錯誤的讀音作出“瞬間感應”。這課堂上的一個小小的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於是下課後我立即在筆記本上記下了自己的反思。上學期教過的課文,學生竟然全體讀錯,這難道不是作為語文老師的失職嗎(我不認為這是故意小題大作)?於是我在想,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回想起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將“誨人不倦”中的“誨”讀成“huǐ”音,此外還有最為關鍵的一個原因是:自己平時不怎麼在意糾正自己不會讀或讀錯的字音。所以不管當時在教這篇課文時自己是否有讀正確並糾正學生的音準都已不再重要。由這個小細節中我突然又想到了最近複習時發現的一個實際問題,在教學生整理複習各個語文知識點時,我發現大多數學生在拼音這一部分掌握得不太好,可我卻一直苦於找不到問題所在。此刻通過這一個小細節的反思,我竟意外地找到問題的答案——原來最大的問題在於自己。寫完這一句,緊接着我腦海裏迸出一句:什麼樣的老師便只能教出什麼樣的學生,老師怎樣的素質、習慣決定了學生的素質、習慣。以後如何才能使自己避免再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我想解決的辦法就是:首先不斷提高自己對語言的規範意識和感應能力,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時給予糾正。

最後我想,作為一名老師,如果我們真的願意靜下心來多點讀書、多嘗試、多思考,每天就會不斷有新的問題,新的發現在等着我們,使我們在瑣碎繁忙的教學實踐中體驗思考、創新帶來的充實與樂趣!

語文教學隨筆 篇6

“人生聰明識字始。”識字能力是語文能力的基礎,是提高閲讀和習作能力的重要保證。而培養學生識字興趣,提高識字能力,增加識字量則是低段識字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為此,我的識字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面構成。

一、初讀課文,圈認生字

我們現在所用的人教版教材的內容大都是以隨課文分散識字為主,也就是將生字分散到每篇課文中,在品讀課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提高識字量。教學此類型的課文時我會先讓學生自讀一遍課文,圈出課文中不認識的生字,再讓學生相互請教這些生字。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協作識字的能力,又使學生在語言環境中初步感知了生字的意義,熟悉了生字的讀音,為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生字打下基礎。

二、巧用方法,識記難字

現階段一節識字課通常要求學生認識15——20個左右的生字,相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識字量較大。如果要讓學生在一節課的時間裏去分析識記每一個字,那麼不僅課堂的時間不夠用,更重要的是由於識字過程的不斷重複會使課堂教學變得很枯燥,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在教學中會先讓學生從本節課所學生字中選出較難的字,經小組討論後,將大家一致認為最難最易錯的部分生字勾出來重點講解分析,並教給學生識記難字的方法。我在課堂中經常使用以下識記難字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拼一拼,換一換,編故事、編兒歌、想像法、象形法、形聲字記憶法……比如:加一加:一個熟字加上一個偏旁組成新字;減一減:一個熟字減去一個偏旁變成新字;換一換:一個熟字換一個偏旁變成一個新字;編兒歌的方法也很有趣。如:識記清、請、晴、睛、情、精、蜻、倩這幾個相同聲旁的形近字時,就編了如下這首兒歌來讓孩子們記字:“有水方説清,用言去邀請,日出天氣晴,有目是眼睛,豎心是人情,有米人精神,有蟲是蜻蜓,佳人留倩影。”這樣,通過各種識字方法使學生們輕鬆地記住了難字,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使學生掌握了更多的識字方法,培養了獨立識字的能力。

三、複習鞏固,遊戲記字

要使學生對所學的字掌握得更牢固,就要不斷地複習鞏固生字。而為了適應低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提高孩子識字的興趣,我在課堂上採用了大量的遊戲來複習鞏固所學的生字。比如:玩字卡遊戲,包括:打撲克、擺圖形、找朋友、手指頭登山、接龍、翻牌……字卡是最好最直觀的識字工具,孩子們也很喜歡玩字卡遊戲,所以我就設計了以上的字卡遊戲,玩的方式主要是同桌玩或四人小組玩。除此之外我還製作了一些電腦課件遊戲,包括:猜字、找偏旁、看圖讀詞、認一認、開火車讀詞、生字開花……電腦課件遊戲增加了動態效果,也彌補了字卡識字單一量少的缺點,可以擴展識字,增加識字量。在遊戲中複習鞏固識字,生動有趣效果好。

四、拓展閲讀,讀中悟字

閲讀既可以使孩子在語言環境中更好地理解字意,也可以使學過的字不斷地再現,以避免識字回生的現象。所以在學完每篇課文之後,我會找一些同類型的短文作為拓展閲讀補充識字的材料。如:我在教學二年級上冊第一課《秋天的圖畫》時,因這一課主要內容是描寫秋天大自然的景色,課文中有許多描寫秋天的字、詞,於是我就在讀完課文學了生字後讓學生拓展閲讀了《秋天的原野》、《落葉飄飄》、《金色的小船》、《秋姑姑的集合哨》這幾篇同是描寫秋天景色的短文,使孩子在拓展閲讀中進一步理解課文,熟記生字。

五、電腦練打,擴充識字

新課標指出:低段的`識字教學應該識寫分流,多認少寫,開放識字。計算機是很好的輔助識字的工具,用計算機練習打字正適應了新課標對於識字教學的要求。通過練習打字既可以鞏固識字的效果又可以擴充識字,增加詞彙量。我在教學完每課的生字後,會佈置學生回家用電腦練打生字各五遍,並練打“生字開花”,既一字組多詞。這樣的練習,大大提高了識字量,為掃清閲讀的障礙,儘早開始習作練筆打下很好的基礎。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有效的識字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的識字問題,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語文學習的能力的重要保證。

語文教學隨筆 篇7

語文,其實就是語言文字。在教學中,就是需要人們對語言文字進行感悟、體會,以達到對文本的解讀。這其實就是我們語文老師平時説的“語感”。在30年代,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語感”的問題,認為語感是文學的基礎。葉聖陶先生也説:“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鋭感覺。”呂叔湘先生提出:“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現在的教學界,開始逐漸對語感有所重視,發表的研究論文也較多,筆者不揣淺陋,想談談自己教學中的一些體會,以就教於方家!

一首先,我想説説語感的特性有些什麼?

一,語感具有人文性。

一方面,語言是人類的語言,他是服從於人類的交流需要而產生的,進行語言交流的主體是人,要傳達的是人類的情感與內容;另一方面,離開了人的語言是死的,毫無意義的,它僅僅是一堆符號或圖形而已。所以我們對語感的認識,首先應該明確語言是活生生的,是思維的工具,具有人文性。因而語感應該也是活生生的,具有人文性。這是語感的本體論的認識,也是反映論的認識。

二,語感具有直覺的整體性。

語言的產生,既是思維的工具,也是人大腦對世界的反映,在語言的原初性上,語言具有直覺性,所謂出口成章就是直覺的表現和反映;不僅如此,語言的直覺性不僅是對事物的具體斷裂反映,更是大腦對整個事物形象和聯繫的反映,是對世界的一種整體的思維,尤其是從形象到抽象的由表到內、又具體到一般,然後上升和返還到形象隱喻的過程。所以,語感具有直覺的整體性。這是語感的表現特點。

三,語感作為對語言的感知

必然要受到語言規範的限制,所以語感實際上也具有穩定性的特點;還有,語感是對語言感悟的積累,在整個進行過程裏,必然要受到情感的作用,具有一種心理情感的表達;又由於語感是要在語言實踐中展開,語感還具有對語言的整合能動性,它可以在對語言的體驗積累中,整合語言的整體特性進行感知,並且還能在語言學習中舉一反三,具有能動性。這是語感的實踐特點。

二我想從語言習得的角度談談語感思維的訓練。

語言學習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習得(acquisition),另一種是學得(learning)。語言習得,是指主體在自然母語環境中,通過接觸大量看似雜亂無章的言語材料,以一種我們至今還難以解釋清楚的語言學習能力抽繹出複雜的語言規律並據此去運用語言,尤其是母語的口語學習更是如此。小孩子學習語言的能力快且強,是令人驚訝的。這就是語言習得。因而,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也要充分利用優越的母語環境,讓學生廣泛接觸並積累言語材料,憑藉記憶的檢索功能形成直覺思維,在語言習得中培養良好的語感,學會逐步將抽繹出來的母語的語言規律得以知識的形式內化,轉換為自己的“內在模式”,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思維方式。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感的培養中注意語感的思維訓練。對應於語感的特性,對語感思維的訓練,我們以為有這麼幾個方面需要加強。

一,着重培養語感思維的直覺性。

這幾乎是對語言的一種下意識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間的分析、推斷與驗證的環節,在一剎那之間就能自然而然地識別與理解別人的言語,並能熟練地創造與生成新的言語。一些人“一聽就懂”、“一目十行”和“下筆如有神”,就是語感的這種直覺性的外在顯現。“直覺是對情況的一種突如其來的頓悟或理解”,所以,語感的直覺性實際上是主體對語言的悟性。

二,培養語感思維的符號轉換性。

語言是一種符號,但又是藴涵人的情感、事物的形象和意趣的。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面對語言符號能夠進行情感轉換,形象轉換,意趣轉換等。這是需要對語言的整體性有所把握的。如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應該讓學生看到詩句在頭腦中有具體的形象反映,形成想象:白雲悠悠地飄蕩在一座孤城上,城周圍都是高聳險峻的叢山,而遠處黃河猶如一條細細的帶子,在白雲間時現時隱。並要求能轉換出情感的體驗。

三,就是語感思維的整體性培養。

只有使語感思維訓練成整體性的思考習慣,語感才能有準確和恰切的體會和感悟。這尤其要體現在對語感形象性培養上。如賀知章的《柳》,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這既是以人寫柳樹,也是以柳樹來寫人,二者互為比喻,形成對詩歌的整體性感知,而不至於各有偏廢或者割裂詩歌的整體形象,影響了詩歌意境的感悟。

四,語感的培養還要注重語言的同化思維。

皮亞傑認為,“同化是指主體在認識客體時用業已形成的認知結構來闡釋和説明客體,即對客體進行整合、加工的一種機制。從這個意義上來説,語感就是主體作用於言語對象的結果,是建立在語言材料意義被有效接納的基礎上的再創造。”它既包括主體對言語信息的接受與理解,又包括主體對言語信息的反饋與輸出。在具體的言語實踐中,由語音與詞義組成的語基,由詞彙與語法組成的語構,由語基與語構的靈活運用所組成的語言執行功能即語用,這三者共同構成一個複雜的言語層級系統。語基服務於語構,語基與語構又服務於語用,只有語用才直接與語感發生作用。主體只有憑藉原有的認知結構,在具體的語用層面才會獲得各種不同意義,形成語感。另,由於語言的規範性、穩定性,語感的同化思維完全可以通過語言自身規律的慣性來實現。這就是語言的慣性學得。

三我想最後談談語感訓練的一些策略與方法。

基於以上的體會與理解,我們認為,一是語感訓練的人格策略。由於語言的人文性,語感的訓練也要貫穿人文性。而這首先就是需要我們能夠感受到語言的個人的人格魅力。不同作者的筆下語言,會有不同的性格氣質情感的表現,語言特性就會形成不同的個性特點。如朱自清的温雅多情,纖細清麗,老舍的親切温厚,幽默明豔。我們從“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和“這幾天,我心裏頗不寧靜??”這些句子裏,明顯可以感受到截然不同的個性特點和心境,反映出各自迷人的人格魅力。其實語感訓練中的人格特點,頗為一些人所忽略,在此,值得我們提倡和注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語言訓練底同時,培養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其次,就是實踐能動的策略方式。語言説到底是一種實踐活動,是人與人之間的語言實踐,只有訓練學生的主動語言實踐,才能真正讓學生體會語言感知,尤其是語言的個性和人格特點,必須通過學生自己的實踐經驗才能深入體會的,必須有學生的主動和能動參與。這對培養學生個性的良性發展,受到先賢的影響,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發展和培養學生個性與創造性有很大好處。這是我們在新形勢下開展素質教育中需要尤其關注。這樣才能把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課外教育等聯繫在一起。第三,從語感的整體形象感知出發。語言現象與涉及語言的所有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只要我們接觸了某種語言現象,就可能接觸有關語言的全部知識。我們説整體感知,就是要把語言文字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完整地感受出表達的深厚意藴。又,語感能力具有直覺思維特性,説到底直覺思維屬於形象思維範疇,而且漢語和文學又無不具有形象性特徵,這就為語感能力培養實施形象思維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行性依據。因此,對於語感的培養來説,這種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對於培養創造性語文能力為目標的語感能力培養來説,更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因此我們在實施語感教學時,首先就要注重學生的想象聯想教學,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審美情感,讓學生真正在美的薰陶下領悟語言的精妙,領悟語感的學得。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將如絲如縷的荷香寫成遠處高樓上的琴聲,將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光二者交融,讓人可以忘記憂傷,完全沉浸於美之中的特點寫出,使人對美有着更深的理解。“吃了麼?好了麼?老栓,就是運氣了你!你運氣,要不是我信息靈……”這句話看似病句,但通過想象,我們可聯想到康大叔這個劊子手的兇狠貪婪、缺少教養與粗俗不堪,便會覺得這病句不病,

作者正是運用這種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徵,從而讀出這段話的言外之意。其次,運用語言知識來加強語感的訓練。一般,我們有些同志,一談語感訓練,就以為和語言基礎知識無關,可以拋開語言知識的學習,甚至偏激的認為,語言是活的,而知識是死的,所以語感的培養,完全不應該要有知識的束縛。其實,此言大謬也。語感的培養和訓練畢竟是對語言的感悟,不可能脱離開語言的固定特點,雖然語言的運用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仍然要遵循語言的穩定性特點,遵循語言知識和規律的許可;尤其語言知識的規律性,可以幫助我們對語感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加強學生學得的速度和興趣。另外,知識中的修辭知識、詞彙語法知識、寫作謀篇知識等,可以幫助我們獲得語言運用的生動流暢感、語言運用的規範確當感、運用語言的和諧統一感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們需要懂得語感訓練的層次性。“1,表象感知層,如語言材料表達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什麼感情,具有什麼語氣等;”。“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朱自清《春》)這一段描述性文字,表達的內容就是:春天裏嫩綠的小草長起來了,到處都是。感情基調:對春草的熱愛。語氣:舒緩的陳述。內容、感情、語氣這些屬於“文面”上的東西,是語言材料的表象,對具有閲讀能力的人來説,這些是一目瞭然的東西。2,理性認知層。“一是語言材料的深層情境,二是語言材料的層理關係,三是語言材料的內部構建。”仍以《春》的這段文字作材料。我們可以對它作出自己的分析。3,哲理探究層,它是語感對象的最高層次。它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語言材料藴涵了什麼哲理,二是語言材料給人的啟迪是什麼。語感對象的這種層次性,實際上對應了我們寫作和思維的層次性。所以我們的語感訓練,需要有過程的逐漸性,訓練要有階段的推進,並逐漸深入。

語文教學隨筆 篇8

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沒有把握住語文課的特點,把語文課上得不倫不類。比如,把《偉大的友誼》上成了政治課;把《把七顆鑽石》上成了思品課;把《蝙蝠和雷達》上成了科學課。這樣的老師很多,有的還是全國著名的教師。他們在全國各地上示範課,一些教育類學術報刊上還發表他們的教學設計、課堂實錄。一些出版社還為這些教師出集子。其實,這些人根本沒弄明白,語文的本質,不知道語文課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

還有一種現象也比較普遍,過於偏重分析課文的內容。這些教師把課文內容挖掘得特別深,分析得非常透。很精采,很到位。到頭來,學生的語文素養沒什麼提高。比如教《第一場雪》把課文沒寫出的內容也分析透了。

近兩年,又出現了一種現象,用多媒體取代了語言文字。多媒體的確是很好的教學輔助手段。但只能是輔助,不能取代,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如果把課文的內容都用多媒體課件代替了,學生還學什麼語文。學生的語文素養又怎麼能培養?語文課就得讓孩子通過語言文字來理解,來感悟,來品味。學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提高語文素養的。

在能力培養方面,也存重理解能力培養,輕其他能力培養的問題。雖然,閲讀能力最主要的能力是理解力,但理解能力不是閲讀能力的`全部,還有記憶力,閲讀速度等等。人們普遍忽視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隨着社會的發展,閲讀速度對一個人越來越重要,互聯網的出現,人們得到信息比原來便捷得多,信息量也大得多。這樣,就對人們的閲讀速度要求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問題,語文需要積累。而很多教師只注重理解,而忽視了積累。

各科教學都需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也不例外。這一點,很多教師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這些現象看上去是表面的問題,其實,每一種現象背後都有深層次的教育理論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得知道,語文是什麼。語文課的任務是什麼。當然,對語文本質的認識,有一些爭議,但都只是有不同的側重,都承認語文是最重要的基礎學科,既有工具性,又有很強的思想性,語文教學最主要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當然,還有其他任務。

語文教學隨筆 篇9

那是一節語文課,教學魯迅的《風箏》。距離下課還有10多分鐘的時間,課堂上的他們,有的在靜靜地寫作業,有的兩兩在小聲地討論着問題。

當我眼睛的餘光飄過第三排左邊的晨陽時,只見他神情慌張,正快速地把一本藏在課本下的書放進抽屜裏,我分明看見那是一本時尚小説。按照班規,在課堂上看小説應該沒收。

小説就在他的課桌裏,不會跑,準能抓個正着。而這時的他低着頭,正襟危坐。

晨陽的文學功底不錯,他寫的作文經常被當做範文讀,只不過眼前的他讀課外書的時間不對。一個人一旦被一件東西迷住便很難擺脱,何況是孩子。“你不要大聲地斥責他,不要當着全體同學的面把他搞成不注意聽講的壞典型。”蘇霍姆林斯基如是説。

是的,一旦他成為班裏的壞典型,他心裏會怎麼想,會怎麼做?想到這裏,魯迅筆下飽受精神虐殺的“小兄弟”形象一下子出現在我的.眼前,而“小兄弟”的悲劇絕對不能在這裏重演。

可能是感到應該來的暴風雨好久都沒有來,他抬頭瞄了我一眼,又低下了頭。他已經把書放回去了,這就證明他的注意力回來了。就在那一瞬間,我做出了一個決定,故意錯開視線,把臉轉向另一個方向。

幾年以後,在一次聚會上,晨陽説:“林老師,還記得那次在你的課堂上,我看小説的情形嗎?我是不會忘記的。看着你從講台上走下來時,我忐忑不安,感到大禍臨頭。可你好像沒有發現似的,從我身邊走過,就像一陣風拂過我的心田,使我覺醒,又重新回到課堂,回到學習之中。”

他們聽晨陽説完,都説我是個好老師。

“是嗎?”我故意反問了一句,擺擺手説,“我哪裏有你們説的那麼好?”

晨陽接着説:“林老師你不知道,我們這幫學生可調皮搗蛋了。有一次你在上課,白雪把你畫成老巫婆。你讓她回答問題的時候,她才把畫夾在課本中。”

白雪卻指着晨陽説:“你還説我呢,林老師,他總是學你走路的樣子。下課時,他跟在你身後,一邊學你的樣子一邊向同學們打手勢,我們只能在你走進辦公室後才敢笑出聲音。你沒有發覺嗎?”

這時候,他們把當時不敢同老師講的故事都一股腦地搬了出來,如數家珍。坐在這些學生們中間,我好像也就是一個大孩子,在他們的談論中我也不時插一句“是嗎”,“真的嗎?”他們都大笑説,“是的”,“那當然了”。

他們接着就問:“老師,當時的事,您真的就不知道嗎?”我只是微笑沒有回答。因為他們所講的事我大都歷歷在目,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又怎能忘記呢?

錯開視線,當你的學生初次犯錯的時候,不要一棍子打死,泯滅了孩子的天性。假裝沒看見,不是為了討好學生,而是在他們的生命長河之初,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給予他們的不是狂風而是細雨,不是斥責而是包容……

語文教學隨筆 篇10

本課的教學,也使我有了有趣的發現,突然發現班裏的孩子的思維其實是很活躍的,尤其是在得到了大力的表揚和鼓勵之後。

學習本文的第一自然段,依然讓學生來讀讀課文,看看自己能讀懂什麼。很多學生依照過去慣性的思維,第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根據句子自己提問自己回答,在大家回答幾乎差不多的時候,一生依然躍躍欲試,為什麼呢?請他回答時,使我驚喜不已,他説:“大家的問題我也讀懂了,不過,我在想,達爾文到底是怎樣才成為著名的科學家的呢?”是啊,更多的孩子的思維只能就事論事,不會超脱文字的表面來理解和感悟,而這孩子的思維則不然,他能在讀懂中挖掘問題,我忍不住大力表揚了一番,並獎勵了一顆閃亮的智慧星。因這樣一個問題的提出,下面的課上得更加生動了,當學到第三自然段“達爾文捉來許多昆蟲,反覆觀察比較,終於找到了答案。”時,另一位學生有來了一次點睛之筆:“達爾文找到了怎樣的答案呢?”這正是下文的內容。於是,我改變的原來教案的設計,讓學生趕緊往下讀,看看答案是什麼。然後又請學生分句讀讀達爾文找到的答案,並找出每一句中所寫的昆蟲類型,然後逐句使用多媒體出示,讀讀想想,把課文中“死”的句子在腦筋中變成“活”的動畫片,再用自己的語言介紹出來,第一句似乎有一些困難,舉手的只有兩三個,但到第二句話的時候,許多學生學會了思考和表達的方法,爭先恐後的舉手描述自己腦中的動畫片,收效甚好。最後連下課鈴響了都沒有理會,教室裏依然交流熱烈。

這樣的一篇課文,在其他班級上課的情況看來,學生學習起來比較累,但我在這節課上卻有了意外(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發現,學生一旦真正成立學習的主人,那麼,即使有些看起來索然無味的課文,也能因為學生的主動參與而變得精彩紛呈。

下面簡單地記錄下這一節課的過程:

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自己讀懂了什麼?

在學生讀懂的基礎上自己提出問題:達爾文究竟是怎樣才成為了科學家的呢?

教師:讓我們趕緊往下學習,看看達爾文是怎樣成為科學家的?

二、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的基礎上教室引導根據第二自然段質疑。

三、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交流你讀懂了什麼?學生在讀懂的基礎上自主質疑:達爾文究竟找到了什麼答案呢?

學生自讀,找到答案後交流並數數有幾句話,然後看看三句話中介紹了哪些昆蟲,用“~~”標出來,最後分別出示三句話,引導學生在自己的腦中根據句子內容播放動畫片,並介紹給大家,比一比誰的動畫片最精彩。

四、讀懂第四自然段,然後使用課件連接到有關達爾文的研究的網頁,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課後自己在網頁上尋找自己疑問的答案,並利用集會等時間結合科學家故事的介紹進行交流。

語文教學隨筆 篇11

今天是學生報名的日子,我沒有做班主任,八點半到校的。校園裏很熱鬧,都是孩子,孩子們一個個穿着新衣服,笑呵呵的拉着家長的手,或者和夥伴一起相互看着,敍説近一個月的想念。我快步穿過孩子,上了二樓,到我們教室了。班主任已經拉開陣勢了,在教室門口擺張學生桌,家長在教室門口排對交學費,班主任正收得辛苦呢!我看見我那些孩子了,孩子們見了我都歡欣的喊着我。我衝他們笑了。子涵和澤芳特地到我面前,拉拉我的手,親熱的和我問好。我趕緊摸着兩個小姑娘的小臉,説都長大了!我跟主任説我幫忙去領書吧。我叫了幾個比較強壯的孩子,還請了幾位熱心的家長,跟我一起到總務處領書了。很自然的拉着子涵的手,我覺得真的像拉着我逗逗的.小手呀,穿過一個個捧新書的學生,大家的臉上都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呀!我們二年級的書不多,可是本本都是A4大的,看來今年孩子們的書包還是不輕呀!家長就是好,一下就幫拿走了大部分,剩下一疊語文書,看着四五個孩子都熱切的看着我,看得出他們都想幫拿呀!我笑着分書了,一人拿五本,人人有份。這下,五個孩子都都滿意的笑了!我也拿了幾本書,跟在孩子們的後面,又回教室了。

報名還在繼續,我還要到四樓分發老師們的書,我幫班主任請了熱心家長,叫他們幫忙班主任分書,搞衞生。跟我們班主任説了要讓她辛苦了。她説你一樣辛苦。我們相視而笑,和我的學生們告別了,開始做那些雜事了。

到了四樓,正好分各年段的書,陸陸續續有不少老師來了,問了很多事,科室裏真熱鬧!我發好了書,把我們二年級的放在一邊,我拿到三樓給我們段長,同事一個寒假不見,大家都很親熱的招呼着,説笑着。

語文教學隨筆 篇12

閲讀教學中的典範作品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肥沃土壤。我們要善於在閲讀教學中激發學生對寫作的反思。在完成了人教實驗版八年級語文第四單元課文的教學後,我針對這個單元的一組課文讓學生反思:題材有什麼共同點?都是寫地方風俗的。選材有何特點?都是選小事物:鴨蛋、春酒、民間技藝、吆喝等等。表現主題方面有什麼特點?都是以小見大。寫鴨蛋表現作者對家鄉的熱愛、思念。這樣,也就激起了學生思維的火花,我們也有家鄉,家鄉也有特色,我們也可以用這種寫法呀,以小見大。於是,一節"也談家鄉"的話題作文蓄勢成型。在這節作文指導課上,我讓學生談"家鄉府谷",有的同學想到了家鄉的海紅果、紅棗,確實有代表性,説了海紅果的酸甜爽口,含鈣量高,可作果脯、飲料等等,這一最熟悉的事物,讓學生有話可説,表達出對家鄉的熱愛:而有的同學盛讚紅棗加工的精細,以及紅棗裏富含的純樸、勤勞等。還有表現家鄉風俗的,元宵節的熱鬧空前。能把着筆點放在秧歌這富有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上。

在課堂上,學生對家鄉府谷有説不盡的話,訴不完的情,打開了學生的思路,寫起作文來自然也就能有充實的內容。這樣,學以致用,讓學生帶着書本走近生活,使學生在閲讀教學中獲益,作文教學中提高,也可促成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四、學會謀篇佈局

一篇優美流暢文采飛揚的文章,不僅要開頭緊扣主題,引人入勝,還要結尾照應,回味無窮。更要講究文章敍事主題的一波三折與跌宕起伏、生氣盎然、巧妙嚴謹。這便要將就敍事主體的精巧編排設置藝術,話題作文的寫作也要學會在結構文章方面去引導學生的思維。

(一)虛實相生:實寫就是對人或事物進行具體直接的描寫;虛寫就是通過抒發作者的情感,藉助聯想或想象,對夢境、幻想、虛境的描繪。優美感人的記敍類文章是把虛實巧妙的結合起來,即增加所寫人或物的真實感,又增加抒情的美感,是文章情趣盎然,空靈秀美。虛實相生的方法常見的有實中有虛,以虛代實。例如:《愚公移山》一文中"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的虛寫就巧借了想象,以虛寫實,凸顯了愚公移山持之以恆的偉大精神,給讀者心靈留下一片美麗的幻境,表現了作者對愚公移山的偉大精神和人類征服大自然所表現出來的人定勝天思想的讚美。

(二)對比互襯:就是把對人或物的感情從正反方面進行對照寫作的一種技巧。"發乎情,起乎情,也止乎情。"因為感情,所以我們對萬物有了不同的愛好、興趣、感悟,而這些正好從正反兩個方面表現出來,即生活是一個矛盾體,既對立又統一。諸如美與醜、真與假、樂與悲,它們譜寫了生活的樂章,一正一反地表現感情的多樣精彩。在寫作敍事類文章時,如果我們能夠巧妙地運用對比互襯方法,不但可以增強抒情的感染力,而且可以豐富寫作的內容。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就巧借對比互襯的方法來展開故事的。菲利普夫婦聽説于勒發財了,今也盼,明也盼,但當他們在船上相遇,看到于勒狼狽不堪的情形,卻是惶恐不安、惡語相加。這一盼一避的對比描寫,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菲利普夫婦的銅臭心靈,強烈地抒發了作者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的批判與譴責之情。

(三)巧設懸念:所謂懸念就是指寫作者對所創作故事的情節發展和任務感情變化產生關切的心情,常常以疑問的形式出現。如果我們巧用設置懸念的方法來寫作敍事類文章,不但能夠造成"山重水複疑無路"的藝術效果,而且會使文章波瀾起伏,曲折多姿。懸念的設置既要根據敍事的需要,又要根據主題的需要。為了使文章引人入勝,一般地説,應該提早設置懸念,遲解釋懸念。設置懸念的方法常有倒敍式、懸念相套等。

(四)鋪敍事件:就是為了表現主題或描寫,選取幾個不同的事件,以時間變化或地點轉移或人物感情變化為線索來逐一鋪敍開來。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刻畫人物形象,而且使文章的寫作內容更為充實,便於感情的抒發。例如《藤野先生》一文,魯迅為了表現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就採用鋪敍事件的方法,一次講述了藤野先生給"我"修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解剖實習、瞭解中國女人裹腳。這樣,一位工作認真,對學生要求嚴格,熱情誠懇,實事求是的教師形象如在眼前。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在閲讀課文中積累話題作文的佈局謀篇方法。

五、要善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合理的想象中,可以使學生獲得寫作的素材,這種想象力的'培養,要藉助一些簡單的符號。在一次作文教學中,我讓學生由"○"展開想象。由圓的符號,你能想到些什麼,然後揀最新穎的想法寫一篇作文。

有的同學想到了"月亮",想到了中秋節的團圓,想到了祖國的統一,而一位同學的發言,讓我眼前豁亮;這位同學説,她想到了"失學兒童渴望求知的眼睛",此語一出,全班掌聲熱烈。這就是想象的成果。因為有了想象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才豐富多彩。我還嘗試着讓學生由"1"展開想象,結果也讓人滿意。有的同學想到了樹,有的同學想到了電杆,想到粉筆,想到老師……而有位同學的發言讓我茅塞頓開,他説,由"1"想到了枯樹,想到了環保,同學們也都給予了高度的肯定。鑑於此,我覺得,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好學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學生獲取寫作素材。而想象力的培養,就要從簡單的符號出發,逐步培養,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定有大的提高。

總之,話題作文教學中的思維開啟就是幫助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審視話題,在反覆的比較與推敲中,選出新穎的角度,精心選擇材料,進行巧妙佈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語文教學隨筆 篇13

在深入學習和逐步推廣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我們 語教師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從事語文教學已有多年,雖未有大作問世,但對教育教學形式和改革也算感慨良多了。下面就其談一些拙見。與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

新課程理念無疑是我們此刻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就應遵循的一條法則。一股“綜合性學習”之風便也隨之而起,於是,我們開始引導學生研究歷史,研究物理、生物,研究環保,,創作美術作品……語文教師成了雜家,變得前所未有的“能幹”,語文課也變得前所未有的“異彩紛呈”。20世紀80年代,一些名師以“大語文”主張和實踐來自覺拓展語文學習的外延,使語文教學界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語文學習的外延等於生活。從某種好處上説任何學科的學習都是一種語文學習,但是反過來做就完全錯誤了。語文學習從言語學習資料上來説從來就是綜合的。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言語資料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複雜,具體表現為一方面越來越分化,另一方面越來越綜合。有些時候,我們懷疑課堂上、尤其公開課上的語文教師還是不是語文教師,上的還是不是語文課。你看,在課堂上要解決生態保護、物種繁衍;要研究建築與政治歷史的關係……尤其在仔細研讀“新課標”後,發此刻整個新課標中,關於綜合性學習是耗筆墨最多的,於是才有了凡公開課必以活動課,尤其是綜合活動課為多,唯恐無從體現“新課標”之“新”;於是才有了要求學生規劃一座大城市、畫出一套熊貓郵票的試題;於是才有了利用多媒體技術令人眼花瞭亂的走馬觀花的“熱

鬧”課堂。語文課前所未有的包羅萬象,大有一統天下之勢。那麼語文課與其它課的分界到底是什麼呢我們覺得不管選文有多豐富,學科間如何滲透,還是要重提“聽説讀寫的訓練”,“字詞句篇的學習”,這是語文學習的`根本,是語文課的靈魂!品酒師與飲酒者的差異就在於一個“品”字,語文課應是對語言文字、人文情感的領悟剖析,這是綜合性學習所代替不了的,效仿的結果只是無功而返。

一部新教材的誕生總是伴隨着一種新的教學理念產生的。放眼望去各種新課程培訓班、各種新課程研究論文在肯定新課程標準的同時,對以往的教學觀念、教學傳統幾乎全盤否定。那麼傳統的教學觀念就真的一無是處了嗎“語邏修文”曾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面,此刻新課程標準在“評價推薦”部分明確指出“語法知識不作為考試資料”,如果拋開理念好處上的國家教育目的不論,把目光投向現實生活,我們就會發現基礎教育長期以來一向遵守着一個不成文的規則:那就是以考的資料為標準學為考服務。那麼此刻“新課標”的推薦在實際教學中意味着什麼就不言而喻了。

《語言學與語文教育》指出:“英語語法逐步的強化,漢語語法逐步淡化,致使不少理工科大學生用英語語法來分析漢語複雜語句,而不能用漢語語法來分析母語。”這種現象隨着“新課標”的實施還將更為嚴重和惡化。目前由於中考不考因而教師也不教語法,學生便無從明白“短語”、“句子成份”、“句子主幹”、“複句類型”,這不但不能以語法思維習慣來感受母語,而且使英語語法教學也無法順利地貫通下去。其實一個學生如果不進行專門系統的語法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僅僅靠涵詠品味、整體感悟,那無論是對當前還是未來的學習絕對是不利的。

語感是對語言資料和形式的領悟,語句數量,資料無限而形式有限,所以能夠從形式入手,教給學生語法知識,讓學生透過掌握語法規則、培養語法思維習慣去培養語感。此外,系統的語法知識還能夠指導學生自覺地修正自己的書面用語,減少語病,不僅僅做到詞能達意,更能做到詞能傳神。

新課標的實施和推廣中伴生了一種新的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這種理念的理想性固然不錯,游泳池邊教不出游泳健兒,問題是怎樣的課堂才算是還給了學生,自主到什麼程度才算“自主”,而且自主學習的結果是教師被要求“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課堂上有一位同學説他最喜歡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因為“那是作者喝醉了酒寫的”。應對這樣的“獨特感悟”,樂耶憂耶怕只能無言也!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人在閲讀過程中,只有在閲讀對象和自己的直接或間接的生活經驗產生好處建構時,才能構成閲讀者的個人好處,這也正是產生認同和共鳴的基本前提。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一個不懂得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人是無法品味出語文學習的樂趣的。但問題是學生此刻所面臨的教材,其生活資料常常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必須的距離。因此幫忙學生建構課文與生活的“橋樑”,使課文資料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產生聯繫,這是讓學生走進課文,感受生活的關鍵所在。這個“橋樑”非語文教師莫屬。

此刻説到“自主性學習”,教師便不敢“多言”,唯恐遵循“陳陳相因”的老路。其實與學生生活相重疊的選文就應放手讓學生自己設疑、自己解答,或者組成學習小組進行互助學習,然而對那些與他們的生活有距離的課文還是就應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三顆枸杞豆》這樣描述太陽:“這時,太陽快要西沉。透過林隙,我看見它像一個紅色的車輪,就要滾進西邊的山溝裏去了。”對這個句子的理解如果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來完成,那是事倍功半的。因此把語言放在特定的語境和課文背景中去解讀,務必要教師“扶上馬送一程”。

“新課標”還主張教師的主角定位應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首席”。在語文課堂學習中,我們認為應緩提“首席”,因為抱着電視,看卡通長大的 學生的生活平台實在太單調、太狹窄了,如果就讓他們在這樣的平台上自主學習, 的學制起馬應再延長一至兩年。我認為語文學習方面的“自主學習”有賴於學識的儲備、生活的積累、閲歷的增長,它的適宜學齡段起馬要到高中階段。真正有效的教學既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佔有別人的知識,也不是學習者瞎子摸象,原地打轉,而是要在教師橋樑作用的引導下建構學習者自己的知識經驗,構成學習者自己的見解和真正好處上的相得益彰。

標籤:語文 隨筆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