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高一語文隨筆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語文隨筆

高一語文隨筆1

1.培養學生閲讀的良好習慣。

在平時的閲讀課上,我有意識地加強了對學生讀書習慣的培養,或默讀或個人自由地放聲朗讀。每節閲讀課我都留給學生默讀的時間,此時教室裏雖然靜悄悄一片,而學生的大腦卻處於亢奮狀態。默讀能讓他們真正進入文本、感悟文本、沉浸於文本。過去老師喜愛齊讀,學生因為要做到讀得整齊,所以無法用心感悟、體味課文,只能是“和尚唸經”罷了。而默讀,因為給了學生更多的空間,恰恰能使學生從文本中獲得豐富而獨特的心靈體驗,真正感受到了課文語言的魅力。

課堂閲讀教學中,我還特別注意留給學生儘量多的讀課文的時間,要求自己做到“且慢開講,且慢啟發”,慢慢走出以往為趕教學進度置學生的感受於不顧的教學誤區。語文學習是一個體味、浸染的過程,不能快節奏,必須讓學生保持寧靜、平和的心境,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對課文的獨立閲讀和對問題的獨立思考。

以往的閲讀課上,我總是重點講文段大意,忽視對文章內容、人物形象、思想感情的分析。這樣學下來,學生對課文內容是掌握了,可一旦知識點出現在新的文章當中,學生就一頭霧水,不知怎樣去讀了;同時課堂氣氛也較沉悶,成了我的個人表演。學生提不起興趣,我也毫無激情。於是我改變思路,先佈置思考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這樣,學生讀的方向、思考的重點就明確了,文章內容提綱挈領,都串聯了起來,教案預設的教學目標也順利達到了。再附上相關知識點的考題進行實戰演練,學生既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又學會了答題的方法,還學得有興致,並能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突出。

2.加強語言教學。

語言是一門工具學科,它不同於數學,語言教學要求語言代字教學和情節、內容教學相結合,相輔相成。而低年級的語言代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聽、説、讀、寫是語言教學的四個基本環節,我認為,語言教學中“説”和“讀”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所以,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説”和“讀”的訓練。高一年語代教科書上“口際交際”是一項很重要的教學內容。自古以來,能説會道,是一個人睿智、思維敏捷的體現。現代語代教學,“多説多練”勢在必行。整個學期,我注重學生課前閲讀訓練教,讓學生課前閲讀、準備,每堂課課前介紹給全班同學聽,學生之間互聽互評,共同積累,共同提高。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我發現同學們的表達能力都有了較大的進步,邏輯思維能力也提高了。

在“説”的過程中,有一個與之相促進的過程不容忽視,那就是“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讀的形式多樣,可以採用個別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朗讀等方法。同時,用“讀”幫助記憶,培養語感,陶冶情操。此外,讓學生進行摘記,並對學生的手抄本進行定期檢查,並對寫得好的學生加以表揚。

語言教學中,除了“説”和“讀”很重要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即學完一個單元,學會自己歸納,學懂了一些什麼,還存在哪些問題。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經常温習功課,以後的學習才會覺得較輕鬆。

3.以書為綱,以生為本。

3.1確立以課本為綱的教學理念,建立發散式教學模式。我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在以語文教材為綱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為學生搭建一個廣闊的學習舞台,讓學生緊緊抓住桃樹,在領略牆內春色的同時,把頭探到牆外,去欣賞牆外的無邊風光。

3.2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學生是有思想的主體。學生接受知識應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我注意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等,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教學措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知識產生了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為此我注重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4.以課堂為主陣地。

課上的45分鐘是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提高的主戰場。為了能更好地提高課上的效率,我還特別注意學法的指導,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採取多樣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現在的學生有一種心理我們不能忽視,那就是爭強好勝,他們極富挑戰性,而且相對於他們早熟的心理,僅憑課本的那點知識已遠遠不能滿足和打動他們,所以我就經常設置一些競賽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自告奮勇,共同參與,在這一次次的挑戰中,學生的興趣濃厚了,信心增強了,我因勢利導,讓他們去看一些知識性強、娛樂性強的欄目,使他們對學習產生了主動性。如此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了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了愉悦的心境,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立足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科學探究。

5.作文評講要處理好點和麪的關係。

作文評講必須兼顧點和麪兩個方面。這裏的點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就習作而言的,二是就學生而言的。就前者説,點是個別的問題,面是比較普遍的問題;就後者説,點是少數人的問題,面是全體的問題。作文評講,可以先點後面,可以先面後點,也可以由面到點再到面。既要通過點來反映面的問題,又要通過點引導面的提高。有面無點,容易空洞浮泛;有點無面,容易狹隘偏頗,沒有代表性。選好點,往往是評講成功的關鍵。有時候點是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即點代表了面;也有時候點雖然是少數人的問題,卻是一個很值得注意、很有評講價值的問題,也可以作為評講的重點。處理點面關係,尤其要防止只盯着幾個作文的尖子,忽視絕大多數學生的問題和進步,把作文評講變成幾個人的展示課,大多數學生的挨批課。

高一語文隨筆2

正是由於一系列的在校外部動機的習得,也就是成就動機的不斷強化,人們走向社會時,為滿足此動機的需求,則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了一種功利的生存狀態。

其實,在我看來,功利本身並不具備罪惡感,以功換利,難道就不是一種能量守恆定律嗎?難道就不是一種“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的生態平衡嗎?難道就不是一種艱苦奮鬥,熱愛生活的人文精神嗎?

由此可知,功利本身並不具褒貶之意。這世上有很多種人,她們的心複雜的如同市場上任人挑選的物品般琳琅滿目。有外表光鮮亮麗內心藏污納垢的;自然亦有外表笨拙淳樸內心慧智通達的。有了表裏如一,也自會有表裏如一。條條大路通羅馬,從希臘時期的文明就開始向我們播下了智慧的種子,也證實了功利的正能量,而那些利慾薰心的反面史料,只不過是羣被花花世界迷了眼,亂了心神的雖生猶死之人罷了!

功利無罪無錯,有罪有錯的是放任自己心欲無限助長最終喪失人性做出勞民傷財之事。妄想以此來換取自己的得到成仙之路之人最終只會求的'被萬人拋棄的死路。

此時此刻,我終於明瞭,功利無罪,最需我們呵護和不斷淨化的是人之善心。唯有這般,方能享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閒雅又風趣的生活原態。

高一語文隨筆3

每個人看見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有人能夠發現其中的美,有人能發現其中的惡。

又一次,甲和乙一同去遊玩,他們去了同樣的一個地方,看見了同樣的景物,做了同樣的事情。當他們回來後,有一人問甲:“你們去那裏遊玩,感覺那裏怎麼樣?”

甲微笑着回答道:“那個地方很美麗啊,有着碧綠的'山,還有清澈的潭水,山上有許多鳥兒,它們唱着悦耳的歌,水裏有幾條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還有一處平坦的地方,被建起了公園,公園裏有很多的設施,我在那玩了好一會鞦韆呢!”

那人又去問乙:“你們去那裏遊玩,感覺那裏怎麼樣啊?”

乙苦着臉説:“別提了,那是什麼破地方啊!一個破山包上長着幾棵樹,一旁有一水泡子,裏面有幾條小魚。山上一羣鳥在哪支支的叫,簡直讓人不得安寧,還有一平地,上面有幾個生了鏽的設施,尤其那鞦韆,蕩起來嘎吱嘎吱的響。”

那人很是疑惑,怎麼一個地方,甲和乙的説法完全不同呢?那人懷着疑惑,親自去了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的山上,樹木是有些稀疏,但每棵樹都很高大,碧綠的葉子勉勉強強鋪了滿山,山上有很多的鳥兒,鳥兒的叫聲也不是那麼的難聽,山的一旁,有一個水潭,只是很小,裝飾也不怎麼樣,裏面有幾條小魚游來游去,那鞦韆確實不是新的,有些地方掉了漆,可是絕對是安全的。

那是什麼讓甲和乙在描述那裏時有這麼大的反差呢?其實完全是因為心態的原因。

有些人,心中總是懷着快樂,懷着對未來美好的憧憬,這樣的人,無論看見什麼,都會發現其中的美,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懷着希望。

而有些人,心中總是十分苦悶,總能感覺最壞的事情會發生,無論他們看見什麼,總會發現其中壞的部分,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灰心喪氣,這樣的人,永遠都不會快樂。

其實世界就在那裏,它的好與不好,只是看你的心態,如果你心中充滿着快樂,世界就是多姿多彩的,如果你心中充滿着灰暗,那麼世界就是暗淡無光的。

心態若改變,態度跟着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着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着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着改變。

快樂起來吧,笑着面對生活,你會發現,原來世界是這麼的美好!

高一語文隨筆4

不知道自己是從什麼時候愛上音樂的,只是跟隨着一種不可名狀的感覺,並無多麼堂皇的理由。而剛剛跨進音樂的大門,才發現以前的世界真是太小了,原來生活中還有一個從未注意的閃光點。

説到華語流行樂壇,不提到Jay恐怕是不行了,一首《發如雪》帶着淡淡的憂傷以一種喑啞的聲調將“緣字訣”演繹得無懈可擊。“你發如雪,紛飛的眼淚,我焚香感動了誰,邀明月,讓回憶皎潔,愛在月光下完美……”那零零星星的歌詞,即使讓人毫無頭緒,卻仍能感受到一個字,那就是美,而“悽”就只能從旋律中去體會了。聽着聽着,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悦油然升起,那區別於通俗的快樂,是在音樂中尋覓到一種最真實的'愉快。

還有一點必須提到的是影視音樂,與專輯和單曲不同的是,影視音樂往往有一個起點,也可以當做創作的源泉吧,不言而喻就是故事的情節。正因為有了迴環曲折的故事內容,其間的音樂就更能打動人了。今年寒假只看了一部電視劇《天外飛仙》,雖然可能會被別人説成是肥皂劇,但我還是要説。這是一部神幻劇,講述的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傳説。

也許上訴觀點很多人持反對意見,但我不在意。因為讓我的生活更加精彩,我的生活不再平淡,反更加豐富和真實。

高一語文隨筆5

經過颱風的席捲,今年的秋來得似乎格外的早,早的那麼令人迷惑,那麼似是而非。蛙的銷聲匿跡,和蟬的殘鳴都在訴説着夏已過,秋已悄然到來。

其實相較於夏的酷熱我更愛秋的暖陽。夏天的陽光炙熱而恣意。太陽不曾探頭就彷彿整個人已經置身烤爐。使得自己像個發狂的獅子一樣焦躁不安心緒不寧。而秋的暖陽讓我感覺温和,像兔子一樣温順的窩在母親的懷抱裏。

秋風是温暖的,不似夏風的清涼,冬風的凜冽。秋風的到來帶走了夏末的餘熱。讓人覺得呼吸都清淺了幾分。

秋雨綿綿,沒有夏雨的豪爽熱烈。沒有春雨的温柔細膩。卻有着寧靜帶着典雅,就像一個出身書香門第的世家子弟淡然不失高貴。

一葉知秋,誰能解我心憂?秋來了,葉落了。洋洋灑灑的鋪在地上。凌亂中帶着淡淡離愁。站在樹下,仰望枝頭,樹枝上掛着將落不落的`葉,黃中帶着淺淺的綠。一陣風吹過,葉旋旋而落。帶着一種無法言説的悽美,像是葉與樹正無聲的告別。葉落下的那一刻,樹哭了麼?

古往今來,總有人用無數語言,詩句來形容秋的寂寥,秋的蕭瑟,秋的悽美包括秋的離愁。我,獨愛秋風的和煦,秋陽的温和。秋雨的寧靜,典雅。更想撫慰秋的離愁。

高一語文隨筆6

你會感謝誰?你是否會感謝那個生你養你的父母?你是否會感謝那個一直幫助你的朋友?甚至你是否會感謝那個只有一面之緣人給你的幫助?答案是很顯然的。

但你是否想過感謝你的對手?什麼是對手?對手就是你一直想超越的人;對手就你一直不敢輕視的人;對手就是在你想要放棄時真正讓你燃氣鬥志的人。這就是對手。

的確,對手其實是一個很恐怖的存在,但是試想一下若沒有對手會是一個怎樣的後果?就好像動物沒有了天敵一樣可怕。仔細回想,你是否為了超越你的對手而拼命瞭解他的一切,瞭解他每天在學什麼,學了多久,然後自己在根據自己瞭解的反覆去修改自己的不足,你甚至比你對手的`朋友還了解你的對手,反過來想想你的對手何嘗不是這樣的嗎?其實你的對手也是最瞭解你的那一個。所以,身為青少年的我們,不僅僅要感謝我們的父母,朋友,甚至陌生人,更是應該學會去感謝一下我們的對手,因為有了對手,在生命中就好像又多了道奇特而亮麗的風景。

感謝對手,感謝那個你最討厭,卻是最真正懂你的那個人。

高一語文隨筆7

考試的風波已經平息,我們班的那位支教的英語老師也該走了。現在,我還能夠清楚的回想起那天我們上的那節英語課。

一向愛睡覺的我當下課鈴響時,便如同被鈴聲催眠了一般,倒頭就睡。即便是昨天晚上很早睡,也是如此。閉目之時,隱約聽到他們在談論着什麼,似乎班長也包括其中。我好奇的抬起了頭,眼神迷芒的看了他們一眼,看着他們談論着津津有味,不驚讓我的好奇心又多了幾分。管它呢!反正又不關我什麼事,便埋頭又伏了下去。還末趴下多久,我的手臂就被人用筆捅了一下,我不在意地繼續趴着。又是一次,只是力道比上一次重了點。我還是不在乎的繼續趴着。我的直覺告訴我,他(她)一定是來打擾我睡覺的,對!沒錯!一定是這樣的!

毫不停歇地捅着,似乎沒有要停的意思,反倒捅起了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這倒是讓我無語了,我不耐煩的抬了抬頭,是同桌。我瞪了她一眼,説道:“有什麼事嗎?要是再捅我的話,這根筆可是要跟我姓了哦!”對我同桌戲虐的同時,也好奇着究竟有什麼事?“這是英語老師的最後一節課,我們想在下課時,全休起立跟英語説……一切都聽班長的號今,怎麼樣?”同桌邊説邊裝做一臉幅誠懇的樣子,兩小眼睛睜得大大的.期待着我的答覆。瞧她這表情,不答應也不行了,便做一幅憐憫的樣子説道“看在同桌這麼真誠的份上,我就答應了。”

其實,我也想對那位支教的老師説聲感謝的,畢竟人家每天那麼辛苦地趕來給我們上課,那份情班上的所有人都是清楚的。

一晃時光便停留在了即將下課的那幾分鐘,幾乎班上的每一人都在等待着下課的到來,有的人還互相對視了一下目光,而我則是感非常的期待。“嗒、嗒、嗒”的表聲漸漸地在我心頭想起,一個月的支教過的可真是快呢!還真是緊張啊!

如約而至的鈴聲響徹整個校園,與此同時,班長用那洪亮的聲音喊了聲起立!緊接着,“老師,您辛苦了!”的話語在教室震耳欲聾般的響了起來!我們笑了,老師也笑了,感動的笑了!

高一語文隨筆8

夏夜來的很晚,一個人走在校道上,看着那醉人的夕陽,美麗的晚霞,我的心也靜了下來。

低下頭,看着自己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來到一個交叉路口,我停住了。想:該往哪裏走呢?猶豫中,突然想到:有的時候,我們不是也像現在一樣無法選擇嗎?就像選擇專業一樣,走錯這一步,就會影響這一生。

前段時間,我看過一篇文章:是講訴一個老師和一個陌生女孩的故事。一天,這位老師和一個陌生女孩的故事。一天,這位老師正在家裏面睡午覺,忽然,電話鈴聲響起來了。他接過來一聽,裏面有一個粗暴的聲音傳出來:“你家的小孩子偷書,現在被我抓到了,你快來。”她回頭看着正在看電視的唯一的女兒,心中馬上就明白什麼時候發生了,但他還是在由於過後請問書店的地址,然後匆匆過去。

當他看到大人們正斥責這一位滿臉淚眼的'小女孩的時候,他一下子衝上去,把小女孩摟在懷裏,轉過頭對着旁人説:“有什麼事情就跟我説,我是xxx媽,不要嚇着孩子。”在售貨員不情願下,他付清了28元罰款,就領着小孩回家,幫他清理了一下什麼也沒問,就讓小孩離開了。臨走的時候,他還囑咐,如果你要看書,就到阿姨這裏,阿姨有好多書呢。

小孩子深深看了他一眼,然後跑掉了,從此再沒有出現過。

時間匆匆而過,多少年後,這位老師早已忘記了當時所發生的事情,依舊在這裏過着平安安詳的生活。一天中午,外面響起敲門聲,他打開房門,發現一位年輕漂亮的陌生女孩,手裏拿着一大堆禮物。

“你找誰?”他疑惑的問這,但是女孩卻激動的一句話也説不出來。好不容易,他才從女孩的敍述中明白事情。

最後,這位老師好奇的問道:“如果我不幫你,會發生怎樣的結果呢?”女孩搖着頭:“不知道,或許,我會在沒有辦法走投無路的時候做傻事,甚至會死。”

老師怔住。

這篇文章重,如果不是這位老師作出了這樣的決定,走了這一步,又怎能改變這個女孩的一生呢?

正確的選擇,正確的步伐,影響着一生。有時候,我們真的應該鄭重選擇未來的道路。

我邁開腳步,走出第一步,向着我的人生走去。

高一語文隨筆9

一、重新解讀新課程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的能力,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

但是,作為語文教師,特別是一線教師都清楚,高中語文傳統教學模式,尤其是以應試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學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與培養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有着很大的反差。要貫徹語文新課程關於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理念,在新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至少有兩個問題至關重要。

1.要有真正的問題意識

探究總是從問題開始的。那麼,什麼是“問題”?所謂“有疑而問”,那麼,“疑”就是“問”的根源。可是,什麼是“疑”?孔子的解釋是最好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即“解惑”,解答疑難問題,這樣看來,“問”是疑難問題,自己不懂的問題。因此,提問的出發點是為“學”設疑,以引起學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有探討的價值。

2.要注重學生的自我培養,鼓勵學生有“自我”

新課程提倡的探究能力不僅允許而且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問題,鼓勵學生髮表不同意見,支持和尊重學生髮表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個人見解。

二、新課程教學中出現的誤區

新課程標準理念從20xx年就走進語文課堂了,實事求是地講,在這幾年裏,我們的語文課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以前老師“一味地教”,學生“一味地學”變成了現在課堂上出現的師生互相探討。尤其是探究性閲讀、自主性閲讀、延伸性閲讀等各種閲讀能力的培養,更是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應有的尊重,教師也有了更為自由的發揮空間。從這方面講,新課程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它確實讓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和提升。但我們也不無遺憾地看到,由於一些教師對於新課程標準認識膚淺甚至理解錯誤,使語文課越上越不像語文課了,沒有了認識“語文味”,語文教學中的那部分莊重也似乎越來越少了。

1.凸顯“形式”,淡化“雙基”

在新課程思想的“指導”下,一些老師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新奇的教學設計、越來越精美的教學課件、越來越熱鬧的小組討論。但這些“繁華”過後,學生真正學到了什麼呢?“花枝招展”的課堂設計很難讓學生靜下心來對文本進行潛心解讀,更談不上心靈的觸動和精神的對話,一晃而過,讓人眼花繚亂的課件,留給學生回味的也只能是幾聲咔嚓咔嚓的聲音和幾張美麗的圖片了。事實上,語文是最為基礎的學科,“字、詞、句”更是基礎中的基礎,但是一些精美課件慢慢地把這些基礎淡忘了,它們逐漸淡出了學生的視野。更讓人痛心的是,學生有時竟然連最基礎、最常見的詞都能讀錯,更別説能寫對了。一節課留給他們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那些眼花繚亂的課件。

2.講台作秀,失去了自我

最近聽了學校幾位年輕教師的公開課,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以其中一節公開課為例,這堂課以一首歌曲《男兒當自強》導入新課,歌聲雄渾壯闊,鼓舞人心。可是統觀整堂課,發現課件不少,但是基礎的東西基本沒有,板書更是少得可憐,尤其是在提問環節,老師很重視與學生的互動,可是有的學生答非所問,但老師可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所以對學生的回答都予以表揚,對此,我真的很無奈。

三、新課程下語文教學教法探討

傳統的語文課,教師把課文分條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了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堂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薰陶,一節語文課講下來,鍛鍊了老師,耽誤了學生。這些弊端是必須要革除的,我認為應該從這樣幾方面入手:

1.教師改變角色,由“嚴師”變成“朋友”

《三字經》中有話“教不嚴,師之惰”,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又一個的“嚴師”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聽話蟲”產生了,當然,也有些悲劇事件在接連不斷地上演。試問,如果我們老師願意做學生的“朋友”,“俯下身子教育”,這樣的悲劇是不是就可以減少一些呢?我在教學的.十幾年中,印象中每週六的“週記”是我最成功的教學方式,學生把每星期發生的點滴事件向我吐露,哪怕平時當我的面不敢説的都説出來,我都一一進行解答,無形中師生距離拉近了,我瞭解了學生,學生也懂了我的良苦用心,課堂中師生的默契感增加了,教學效果當然也就有了。

2.變“被動”為“主動”

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由老師“問”變成老師“答”。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努力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多課文都是讓學生自己先試着完成,老師在這裏就充當“領路人”“引領者”的作用。教師在課前要把所需要理解掌握的東西分門別類地歸納出來,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課堂上讓學生做“老師”。“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然,沒有一個學生承認自己是弱者、是差生,他們要證明自己就必須學習。教學方式多樣化,僵硬的教學模式消除,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剩下的也就水到渠成了。

總而言之,課程改革對我們每一位教師來説,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這就要求我們應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方法,適應高中新課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為新課程的行家裏手。

高一語文隨筆10

暑假裏,我和爸爸一起去了海南。有天傍晚,我和爸爸在海邊散步,看見天空中出現了火燒雲。

先是一縷霞光緩緩地向雲朵移來,最後把雲朵籠罩了起來,它們就這樣穿上了紅紗衣,變成了火燒雲。火燒雲真像是被火燒焦了一樣,不一會兒,就映紅了碧藍的天空,光好像又照到沙灘上了。

沙灘猶如童話故事一般,蔚藍的大海變成金色的了,霞光照在大海上,大海的身體亮晶晶的,好象金子鋪滿海面;停靠在岸邊的白色快艇變成紅色的了,散發出神祕的氣息;小朋友們搭建的沙雕城堡變成古銅色的了,在沙灘上閃閃發光;一隻被主人帶來的黑色小狗變成紫檀色的了,它和小朋友們在嬉戲、玩耍;瞭望台上披着白色毛巾的救生員,象一位披着金鎧甲的哨兵正守護着城堡;一棵棵椰子樹鑲上了紅邊,勾勒成一個個美麗的、婆娑的剪影。

再看天空,火燒雲一直從東邊燒到了西邊,紅彤彤的,天空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紅半百合色,還有寶石藍、香蕉黃、石榴紅,更有許多我叫不出名的顏色,似乎是哪個淘氣的雲寶寶不小心把天上的調色盤打翻了,把天空渲染成如此多彩,裝扮得這般美麗。

突然間,天空中出現了一條兇猛的`鱷魚,它頭朝西方,張牙舞爪地撲去,彷彿要吃掉那即將落山的太陽。鱷魚慢慢變大,變成了一隻原古的恐龍,連恐龍也來看當下的美景。恐龍的尾巴忽然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大恐龍又變得模糊了。從東邊飄過來了一位仙女,我仔細一看,呀!原來是嫦娥,後面還似乎跟着一隻可愛的玉兔,接着,嫦娥跳起了楚楚動人的舞蹈,那長長的衣袖和裙帶隨風舞動。她一邊跳舞,一邊向天空中撒着花,那紅彤彤的雲,便是花兒的花瓣。過了一會兒,玉兔不知跑到了何處,嫦娥也不見了,天空中出現了一條海豚,它在雲海裏,時而玩耍,時而翻跟斗,最後優美地躍入雲海中了。

一時恍恍惚惚,這些雲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麼也不像。我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可是火燒雲偏偏不等喜愛它的我,悄無聲息地下去了。

高一語文隨筆11

今年適逢高中新課程實施第一年,困難與挑戰並存。作為一線教師,自本學期開學以來,我們就積極投身到新課程實施中。截至期中考前夕,我們高一語文已完成了必修一(模塊一)的教學任務。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但新課改中遇到的諸多問題讓我們萌生了不少困惑。下面着重分析語文模塊一的考試情況及整改措施:

本次期中考是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的第一次較為規範的綜合測試,為讓學生們有一個平穩的過渡,所以本次考題立足課本,難易度適中,其命題形式及內容兼顧高考命題的基本題形及語文新課改的考試趨勢,不出現偏題、怪題。考試結果基本上達到預期的考查目標。但由於本次試題區分度不大,缺少難題的比重,所以尖子生未能徹底冒出來。全年段24個班級,最高分121分,僅有一個。通過考試,也發現存在下列一些問題:

1.選擇題及名句默寫類知識基礎題都存在較多不應有的錯誤。這一方面説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紮實,另一方面説明部分同學對學習或考試掉以輕心、不夠踏實、不夠認真。同時也不排除考試技巧的掌握程度不熟練和考試心理有待提高。

2、能力性中難度題失分普遍較高。本次閲讀試題包括文言文閲讀、現代文閲讀及古詩鑑賞三方面,需要較強的思維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考試情況來看,此類主觀題一些答案表述不夠嚴謹、全面,缺乏整體把握文段的能力和思考問題的縱深度。

3、本次考試為半命題作文,方向明確,跑題者甚少。但大多數學生普遍存在立意不高、挖掘不深,文體格式較為單一的情況。需要大力提高作文創作的個性化特徵及創新意識。

針對以上教學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我們擬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整改和提高:

1.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加強對新課改精神的學習和領悟,定期寫教學心得和教學反思。多聽觀摩課,切磋教技,交流教學教法。時刻關注全國高考的改革動態,瞭解語文高考的改革的發展趨勢,吸納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

2.課堂常規教學要進一步提高效率,求“新”求“活”,大膽創新,多加強口語表達訓練和書面表達訓練。教學內容,既要落實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又要緊跟高考語文改革形式,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整體素養。

3.要經常性地與學生溝通,瞭解他們的學習動態,適時改進教學方式,要多運用激勵式、誘導式教學,促進學生生髮性學習潛能,並努力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意識和創新能力。對於一些語文成績突出的同學,要適當引導,使他們成為培優的種子。

4.加強文言文閲讀能力的訓練和古詩文背誦篇目的默寫,引導學生藉助各種報刊、雜誌,擴大閲讀量,建立讀書筆記資料庫,以整體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高一語文隨筆12

無論是呱呱落地的嬰兒,還是社會中生活的成年人,都是在責任心的光環下,去履行自己的義務,踐行自己的行動,開拓自己的視野,放飛自己的夢想。

身處在街道兩旁的警察,便構成了生活中最亮的一道風景線,而且他們穿梭在車道之間,穿梭在煙塵之間,穿梭在風雨之中,依舊堅定不移的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是責任心的太陽,在他們的內心中發着光芒。因為有了責任心,他們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因為有了責任心,他們擁有勇氣,勇往直前;因為有了責任心,他們彰顯品德,以德服人;因為有了責任心,人民警察的身影閃爍着耀眼的光芒!

奔波在病房裏的醫生,護士,便構成了生活中最美的一羣白鴿,而且她們在各行其責時,在各自救人時,她們也是被責任心的光芒所籠罩着,在責任心的光芒中,她們忘記了白天與黑夜,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她們放下了身段與價值,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她們拋下了辛苦與汗水,把握自己的工作時間,在病房裏奔波的她們,是一羣在責任心的光芒中高飛的白鴿!

站在那三尺講台的園丁,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去印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誓言,用自己辛苦的汗水,去滴灌一棵棵幼苗和一朵朵嬌豔的鮮花,教會他們做人,教會他們處事,教會他們感恩。在深夜裏,依舊亮着燈的那間屋子,便是老師最好的印證,那是因為他們頭上閃爍的.是責任心的光芒。

走進學校的我們,作為學生,生活在責任心的光芒之下,我們擁有的責任也是更為重要的。在學校,彎腰撿起地上的碎紙片;隨手拔起土地上的雜草;隨手關掉”孤單”的水龍頭,是責任心的普照。在家裏,與父母交談在校的生活與感受;與父母在一起做有意義的事;幫父母處理力所能及的家務,是責任心光芒的提升!

責任心的光芒是一種精神,鼓舞人們向上;責任心的光芒是一種力量,鼓舞人們前進;責任心的光芒是一種信念,鼓舞人們堅守。我們伴着這種責任心的光芒走向輝煌!

高一語文隨筆13

在這一個月的教學中,我學得在課堂提問上有一點感悟。教師上課,都離不開課堂提問。但課堂提問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要注意:

1、難度。課堂提問要適合學生的認識水平,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教師提出的問題應是學生在未認真看書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還應是班裏大多數學生經過主觀努力之後能夠回答的。就如樹上的果實,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我曾兩次講《祝福》,都是從“我真傻”入手,去深刻認識祥林嫂的悲劇命運的,但由於設計的問題難易程度不一,教學效果也就不同。第一次,我是這樣來設計提問的:“祥林嫂認為自己真傻,這告訴了我們什麼?作者這樣寫能否揭示主題?”由於問題涉及的`面較大,較籠統,學生難以回答清楚。第二次,我改提如下幾個問題:“祥林嫂為什麼認為自己傻?”“為什麼阿毛被狼吃了,祥林嫂就變傻了?”“阿毛不被狼吃掉,她會不會變傻?她的命運會不會好些?”這樣提問,化難為易,學生也就樂於思考,從而深化了對祥林嫂悲劇命運的認識。教師的提問應難易適度,如果問題過難,學生望而生畏,就會挫傷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如果問題過易,學生不動腦筋就能輕易答出,也就無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答不出,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難度過大。這時,教師應想方設法“化難為易”,以避免陷入“啟而不發”的境地。例如,一次教《項鍊》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作者刻畫路瓦栽夫人在當時有什麼現實意義?”此問題一提出,學生默然。這時,我隨機應變,問道:“路瓦栽夫人是怎樣一個人?”學生很快答道:“是一個追求享受,夢想過豪華生活的小資產階級的婦女。”我再設一問:“法國當時的社會現實是怎樣的?”學生答:“當時的法國在工業革命後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資產階級的豪華奢侈、講排場、愛虛榮之風大盛。”這樣,就把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解決了。

2、坡度。有的心理學家將問題從提出到解決的過程叫“解答距”。所謂“解答距”,就是讓學生經過一番思考才能解決問題,讓思維的“軌跡”有一段“距離”。一般來説,根據“解答距”的長短,提問可分為四個級別。第一級,屬於初級階段,所提的問題,學生只要參照學過的例題、例文,就可以回答。這樣的問題,屬於“微解答距”範疇。第二級,屬於中級階段,所提問題並無現成的“套子”可以依傍,但不過是現成“套子”的變化與翻新。這樣的問題,屬“短解答距”的範疇。第三級,則是高級階段,所提問題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進行解答,屬“長解答距”的範疇。第四級,則是高級階段的發展,屬創造階段,所提問題要求學生能採用特有的方式(無現成方式參照)去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屬於“新解答距”的範疇。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合理調配提問題的坡度,為學生增設台階,使之能拾級而上,直達知識的高峯。

在教學《過秦論》時,我曾根據秦國興起、強大、統一全國及其滅亡的過程,精心設計了四個台階式提問:(1)秦國興起時實行何種基本國策,起何作用?(2)秦孝公以後的80多年,又為何能進一步強大起來?(3)秦始皇統一天下是偶然的嗎?為什麼?(4)秦朝迅速滅亡的基本原因究竟是什麼?這幾個問題,由於“解答距”的長短不一,形成了提問的坡度,調動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隨之逐步提高。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它要求我們把握適當的度,以啟迪學生思維。

高一語文隨筆14

從教近幾年了,對自己所從事的語文教學,,還確實沒有比較系統的發自內心的對自己的語文教學的現狀做過反思。藉着洋思教學這樣的機會,我靜下心來,將這些年的語文教學的點滴,做一個梳理。我相信,這將對我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和引導作用。

忽略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發現對語文學科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語文是基礎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學科,學好語文會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但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遠非如此。學習語文,就是在學習表達能力,其中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長時間地在字、詞、句中轉悠,我們學生的表達能力會有怎樣的提高呢?我曾經每週拿出一節課的時間閲讀,用這點兒時間閲讀別説萬卷,就是一卷都是難上加難。沒有辦法,閲讀課上我只好要求學生看一些《作文報》、《語文報》之類的報紙和《讀者》之類的雜誌,至於一些名著根本無暇顧及。因為時間的關係加之外界誘惑很多學生很難養成自覺閲讀的習慣。因此,我的嘗試常常無疾而終。

忽略了對學生的預習,複習的全程監督和檢測。學習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而我校學生學習的最大特點就是被動的接受,因而老師對他們自主學習的引導就顯得特別困難,一段時間的努力不很見成效,放棄嘗試,回到老路上去,駕輕就熟,我往往就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下,放鬆了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的指導和監督。然後,還是“吃力不討好”地灌輸,課堂教學改革的嘗試淺嘗輒止,課後地全程指導和檢測的原有的規定形同虛設。

三忽略了學生本身感受語文的特點和差異。反思我的語文課堂,總是滿足於課堂上幾個活躍分子的反應,依賴於課後跟學生的單獨交流,其實,我早就發現,課堂上的那種交流是任課後怎麼彌補都無法達到的效果。要能讓每一個學生的心在我的語文課堂上都動起來,這該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情啊!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的心真正地動起來,而不致於使學生陷入“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麼也沒有”的窘境呢?

我相信,通過以上反思,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做得更好。

高一語文隨筆15

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學校裏,春暖花開,少年雲集,既是讀書的好季節,又是讀書的好年齡。

本學期,學校將週五中午自修定為課外閲讀時間,引領學生閲讀、悦讀。這是我校“閲讀點亮人生,書香浸潤學校”活動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項很有遠見的舉措。

試想,學生從清晨開始一向做功課,直至黃昏時分,住校學生甚至奮戰到夜晚九點,哪有時間讀書?學生在枯燥的題海中只會焦躁抑鬱,何談歡樂?即便是語文課,也被考試指揮棒所驅使,為了高分而將文章分析得支離破碎,一天也只閲讀一兩篇短文而已,學生苦不堪言。長此以往,如何讓學生體會到“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呢?

而窗外春光明媚,花草樹木盡情生長。草長鶯飛,春暖花開,因為有陽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潤。書籍正是人們成長的“陽光雨露”,是人類禮貌發展的“陽光雨露”。閲讀,異常是“悦讀”,正是青少年汲取禮貌精華、先進文化的最佳途徑。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青少年時期是人的身體機能快速成長的時期,記憶最強大,精力最旺盛;思慮單純,不為閒雜事務所牽絆。這正是“無邊光景一時新”的人生之春,正是勤奮讀書的最好時期。

晨曦照室明,綠樹入簾青,學生不釋卷,琅琅讀書聲。此情此景,用朱熹的《觀書有感》來表達則恰如其分:“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閲讀如同打開一面鏡子,知識思想映眼前;閲讀就像打開一扇窗,楊柳春風撲面來。

寄語學生,大好春光,正好讀書,博覽羣書,內修積澱,外闊眼界,視通千載,神騖八極,為人生髮展打下堅定基礎。

標籤:隨筆 語文 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