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推薦】小班音樂教案範文集錦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小班音樂教案範文集錦六篇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觀察生活中物品的顏色,形成相應的顏色概念。

2.學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

活動準備:

對開紙、紅色圖卡、紅色物體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和幼兒討論哪裏有紅色(如動物身上、花、樹、葉子、日用品等)

2.出示紅色物體的圖片,如“紅色玫瑰花”、“紅屁股的河馬”,讓幼兒看圖片,熟悉“這是什麼紅”。

3.請幼兒將圖片內容編入句子,如“這是什麼紅?河馬屁股紅”、“這是什麼紅?玫瑰花兒紅”等。

4.等幼兒熟悉句型後,請幼兒編入不同的內容。

效果反思:

1.根據教材的大體內容,我做了一些改動。考慮到小班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我採用了故事開頭,將整堂課用一個故事串起來。

2.故事內容:河馬請客,他請了了自己的好朋友小紅象來家裏做客。他説請小紅象吃紅色大餐,(這時候把準備好的紅色紙盒拿出來,裏面放了很多紅色物體的圖片)然後告訴小紅象裏面有很多好吃的紅色的食物,也有不好吃的,讓小象自己摸一摸。小象摸到了紅色的花,然後河馬問:這是什麼紅?小象回答:這是花兒紅。然後河馬問小象:你愛吃嗎?小象搖了搖頭。然後再讓小象摸,這一次摸到了紅色的糖果,讓小朋友來回答:這是什麼紅?小朋友説出了:這是糖果紅。然後小象高興的吃了。

3.遊戲以這種方式繼續,我換成了讓小朋友閉上眼睛來摸紅色的東西,然後另一個小朋友回答他的問題。例如:他問:這是什麼紅?另一個小朋友回答;玫瑰花兒紅。

4.然後老師閉上眼睛,讓孩子伸手摸紅色的圖片,然後問我:這是什麼紅?答案就由我説出。(這樣孩子又學會了問:這是什麼紅。)

5.當每一個孩子手中都有了紅色的圖片,我又問他們:這是什麼紅?他們在回答的同時學會了組詞。

6.最後和孩子玩找紅色的遊戲,找找教室裏的紅色物體,然後學會發問,學會回答,之後延伸到去户外找紅色的物體。例如:我問孩子:這是什麼紅?他們會回答:滑梯紅。

7.我覺得重要的是在遊戲中讓孩子不知不覺學會知識,然後激發他們對顏色的探索。

8.户外中安迪指着黑色的魚眼睛問我:這是什麼黑?孩子自己的探索告訴我,要鼓勵他們自己去發現。

活動結束:

小朋友可以相互總結一下。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聽辨音的高低、強弱、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

2、根據音樂的情緒自編動作,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搗米棍一條(卡紙製作),老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請四五個幼兒到圈中搭肩圍成米桶。一幼兒拿着搗米棍蹲在米桶中做睡覺姿勢,其餘幼兒在米桶周圍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扮成“小老鼠”。

聽到樂曲一,老師帶領“小老鼠”邊輕聲唱個邊根據歌詞自編動作,表現出偷偷摸摸的樣子,唱到“吱吱吱吱鑽出洞”的第二句時,跑近米桶,唱“偷呀偷糧食”時兩手輪流作抓糧食狀,唱“偷糧食”時一跳,兩手搭在米桶上。

聽到樂曲二,小老鼠馬上跑回自己的“洞裏”(座位前)蹲下,不能動,拿搗米棍的.幼兒出來聽着音樂按節拍一下一下往米桶裏搗米,搗米桶的幼兒半蹲按音樂節拍跺腳,慢慢轉圈,到9—14小節時搗米的幼兒四處巡視,抓身體動了的老鼠,被抓的老鼠站到一邊,遊戲結束。遊戲可反覆進行。

規則:

老鼠必須聽到樂曲二後才能跑回洞裏。

提示:

着重教幼兒感受音的高低、強弱,並用動作表達出來。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和表現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啟發幼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後兩部分。

2、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按樂句創編表演動作。

3、幫助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歌唱的快樂,指導幼兒用表情、動作和眼神與同伴交流。

活動準備:歌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創設兩種情境,讓幼兒分別感受與同伴發生矛盾及與同伴友好相處時的不同心情。

2、引導幼兒探討與同伴發生矛盾時應如何解決。

3、學唱新歌。

(1)教師範唱或請幼兒欣賞歌曲錄音,體驗歌曲中好朋友間的情緒變化。

(2)幼兒學唱新歌,注意唱準切分音符和休止符。

4、啟發幼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後兩部分,即用快而重且斷頓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用慢而輕且連貫的唱法演唱後半部分。

5、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同伴合作進行歌表演。

(1)啟發幼兒根據歌詞內容,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按樂句創編相應的動作、表情。

(2)請幼兒兩兩結伴有表情地邊唱歌、邊表演動作,幫助幼兒體驗與同伴交流、合作進行歌唱活動的快樂。

6、學習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演唱此歌。

請兩名幼兒有表情地領唱歌曲的前半部分,並做相應動作,其它幼兒在歌曲的第17小節開始齊唱。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花環送給您》,並理解歌詞內容。

2、學會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3、學習把愛長輩的情感用歌聲和動作表現出來。

活動準備

1、媽媽或長輩戴上花環的圖片

2、有關愛父母、尊敬長輩等禮貌行為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帶幼兒欣賞自己製作的花環,並説出花環送給誰。

2、出示圖片,告訴幼兒:

圖片上的小朋友給媽媽戴花環時,還唱了一首很好聽的歌,名字叫《花環送給您》。

今天,我們請來了這位小朋友,你們仔細聽聽,她是怎麼唱這首歌的。

3、請大班一位小朋友進行表演唱,激發幼兒學習歌曲的願望。

4、教師提問:剛才,大姐姐演唱的.歌曲叫什麼名字?歌裏都唱了什麼?

鼓勵幼兒大膽説出歌詞的內容。

二、展開

1、教師完整地朗誦歌詞。

2、幼兒跟着音樂學説歌詞。

3、幼兒自由地圍在教師周圍學唱歌曲,教師與幼兒交談:

我們給媽媽送上親手製作的漂亮花環時,演唱《花環送給您》,她們一定會更高興的。

4、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

5、聽錄音,請幼兒邊做動作邊自由地表演唱。

三、結束

請幼兒回家為媽媽或長輩戴花環時演唱這首歌。

活動延伸

離園時,有意請媽媽、奶奶等女性家長來接,幼兒集體為她們戴花環,並演唱歌曲。

教師現場照相或錄像。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區別音樂的強弱、高低的不同。

2.嘗試用不同的聲音表現青蛙的叫聲,體驗演唱的樂趣。

3.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大“荷葉”一片,鋼琴一架。

2、蟲子一串,竹竿一根,青蛙手偶兩個。

3、錄音機、各種風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引入主題

“小朋友,春天來了,小河邊的風景可美了,今天老師帶你們進行一次開心旅行,一起去河邊看看美麗的風景,好不好?”帶幼兒聽音樂進活動室。

二、合作遊戲“荷葉和風”,感受音樂的變化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呀?哦!原來是一片大大的、綠綠的荷葉呀,我們讓它靜靜地躺在水面上吧!”師幼一起把荷葉放在地上。

1.傾聽音樂,體驗強弱

“聽,風吹來了,是什麼樣的風?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放輕風和狂風的音樂讓幼兒感受。

“第一段音樂是什麼樣的風?”(是輕風)

“第二段音樂又是什麼風?”(是狂風)

“輕風吹來,荷葉會怎樣動呢?請你們猜一猜。”(輕輕地動)

“荷葉是輕輕地柔柔地抖動。”

再次放輕風的音樂,師幼共同輕輕地抖動荷葉。

“聽,又來了一陣風,是什麼風?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我們邊邊抖動荷葉。”

再次放狂風的音樂,師幼用力地抖動荷葉。

2.交替進行,感知音樂的變化

“噓!風停啦。”師幼停在原地。

“我們都知道風是會變的,讓我們跟着風聲抖動荷葉吧!”放兩種不同的音樂,師幼變換強弱抖動荷葉。

三、學唱青蛙的歌,感受音樂的高低

1.情景表演:引出荷葉上的青蛙

“風停了,讓我們把荷葉放在水面上吧。”師幼一起把荷葉遠遠地放在地上。

“咱們在這裏做遊戲,驚動了河裏的小動物,看,它們是誰呀?”出示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手偶。

“一隻小青蛙和一隻老青蛙看見我們在玩遊戲,它們也跳出水面。小青蛙見了老青蛙趕忙熱情地打招呼:‘呱呱!’老青蛙見了小青蛙連忙説:‘呱呱’,小青蛙很想和老青蛙交朋友,就向老青蛙介紹自己:‘我是一隻小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用清脆的聲音表現)老青蛙覺得一個人很孤單,也很想和小青蛙做伴,也向小青蛙介紹自己:‘我是一隻老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用低沉的聲音表現)説着説着,它們就高興地唱了起來:我是一隻小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 (清脆的聲音);我是一隻老青蛙,唱起歌來呱呱呱(低沉的聲音)。”

2.學習用清脆、低沉的聲音分別表現小青蛙和老青蛙的歌

①練習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

“先是誰唱的?小青蛙的聲音是怎樣的?它是怎樣唱歌的?後面的呢?老蜻蜓的聲音是怎樣的?它又是怎樣唱歌的?

“雖然老蜻蜓和小青蛙的聲音不同,一個高高的、尖尖的,一個低低的、粗粗的,但是它們喜歡在一起唱歌,因為它們覺得那樣很快樂,你們想試試嗎?”

②多種形式學習歌曲。

“青蛙的歌好聽嗎?現在請小朋友當小蜻蜓,老師當老青蛙,咱們一起來唱歌。”

“小朋友,誰願意做老青蛙,誰願意做小青蛙呢?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地唱起來吧(幫幼兒分組),記住要唱出老青蛙和小青蛙不同的聲音哦!”

四、遊戲“小青蛙捉害蟲”,結束活動

“孩子們,今天出來旅行,你們玩得高興嗎?哎呀!肚子好餓啊,我們去捉害蟲吃吧。青蛙是怎麼捉害蟲的.?(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捉害蟲的動作)現在讓我們蹦蹦跳跳地捉害蟲吧。聽到高高的聲音就跳得高高的,聽到低低的聲音就跳得低低的(放高低不同的音樂,幼兒聽音樂練習跳躍)。來捉害蟲啦!(教師手拿竹竿,挑着蟲子,做高高低低的動作,幼兒蹦跳着捉)哇!吃飽了,也跳累了,我們回家啦!”

活動反思:

《開心旅行》在山東省編教材中是以帶幼兒外出遠足的形式出現的,我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結合在音樂教學方面的研究探索,將其改成了讓幼兒辨別音的高低。整個活動以遊戲貫穿,幼兒輕鬆自然地在玩中學。用兩隻青蛙的不同聲音表現音的高、低,幼兒理解起來特別容易,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個別細節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有待注意:一是要關注個別幼兒,讓所有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二是要注意手偶的擺放位置,因為幼兒對手偶特別感興趣,在最後的活動中有部分幼兒去和手偶玩,沒有參與到活動中。

設計思路:

“聽辨音的強弱、高低”是幼兒應具備的基本的音樂能力之一,但音的強弱、高低對他們來説又是非常抽象的概念。

模仿動物的叫聲是幼兒很感興趣的活動,在“春姑娘來了”的主題中,小青蛙又是主要角色之一。於是,我藉助孩子們熟悉、喜歡的小動物——青蛙,用“開心旅行”貫穿整個活動。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採用了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和遊戲形式,視聽結合,抽象的東西也變得形象了。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學唱歌曲,並跟隨歌曲做表演動作。

2、在歌曲結束後,當聽到鋼琴發出的'強音信號時找到洞並躲好,避免與同伴發生碰撞。

3、體驗與教師同伴共同遊戲歌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狼飾一個;

2、16個呼啦圈和一個雪糕筒;

3、元素音樂;

4、佈置場地:半圓形座位擺放。

活動過程

1、入場:隨樂拍節奏,找位置坐好。

2、設計手指遊戲的情景,引導孩子聽清歌詞內容並跟讀。

(1)出示手指小兔。

(2)師在音樂伴奏下一字一句地朗讀前兩旬兒歌。

(3)示範和帶動幼兒隨樂略加快速度地朗讀兒歌后兩句。

3、手部探索性遊戲,鞏固學習。

(1)音樂伴奏下,師帶着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

(2)引導幼兒隨樂邊做動作邊大聲跟唱。

(3)原位置坐着,嘗試探索不同躲的位置。

4、創設遊戲情境,與孩子游戲中歌唱。

5、高潮遊戲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