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範文集錦九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學習生字

1、自學黑板上的生字,不會讀可以相互請教。

2、讓學生當小老師領大家讀。

3、先檢查帶拼音讀生字,再監察部帶拼音讀。

4、交流組詞和識字方法。

二、整體認知

1、本課有幾個自然段?把它們標出來。

2、讓學生開火車讀這五個自然段。

3、問學生: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那些動物參加競選?誰當上了萬獸之王?

三、、朗讀感悟,體驗想象

1.學習第二自然段。指名試讀。在評讀中品詞。

(1)學習“神氣極了”一句。

比較:“神氣”和“神氣極了”。

觀察、想象、説話:你從哪裏看出貓頭鷹“神氣極了”?(如:拍動的雙翅、瞪大和轉動的雙眼、昂首挺胸等)

指導學生練讀“立刻下令”一句,從讀中體會“神氣極了”。

(2)學習“議論紛紛”一句。

①創設情境:聽了貓頭鷹的命令,你們同意嗎?有什麼意見,快跟周圍的夥伴説説。

②引導:剛才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達心中的憤怒或意見,這就叫做──議論紛紛。

(3)學習“叫苦連天”一句。

想象、體驗:一個星期下來,動物們真是吃盡了苦頭。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種動物,你會怎樣叫苦?學生髮言,體會“叫苦連天”。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試讀。生評議。

(2)生練讀袋鼠的.話,體會“激動”。

3.學習第四自然段。

生質疑問難,師相機歸納、梳理:動物們“擔心”什麼?他們為什麼會“非常擔心”?為什麼小猴子只説了一句話,大夥兒就“立刻歡呼起來”?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齊讀。2)課件演示

(2)引導對話:這時,你想對小猴子、貓頭鷹、袋鼠説些什麼?

四、作業

1、續編故事:小猴子當上了萬獸之王之後,動物們生活的怎麼樣?

2、説説我們的班長哪些地方做得好,如果你是班長,你怎麼做?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會認讀裂、踢等12個生字,會書寫醜、麥等要求會寫的字。

2、過程與方法:學會規範書寫,掌握一定書寫技巧,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漢字的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初步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三、教學難點:

掌握一定的規範書寫方法,能隨文識字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初步朗讀課文。

四、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生:生字卡片

五、教法、學法:

教法:

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合作探究法

學法:

看圖文對照,初步感受

聽隨景入情,進入角色

認自主識字,交流方法

寫仔細觀察,認真書寫

讀朗讀課文,鞏固識字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孩子們,喜歡動畫片嗎?看看它是誰?(出示鴨子和天鵝圖)鴨子長得怎麼樣?(醜)天鵝呢?(美)

2、是啊,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丹麥作家安徒生爺爺寫的童話故事《醜小鴨》

3、板書課題

4、書寫醜字。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文內容,聽童話故事。

2、孩子們,你們聽到了些什麼?真能幹,聽到了這麼多!

3、想去讀讀這個童話故事嗎?(想)好,請翻開語文書,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讀這個故事,並勾畫出生字和生詞。

4、把勾畫出來的生字、生詞與同桌一起讀一讀。(可以一起讀,可以你讀我聽,當小老師互相糾正)

5、利用多媒體課件檢查學生認字情況:出示會認的字,先讀帶拼音的字、再讀不帶拼音的字。

①生字娃娃跑到這兒來集合了,你看它們站得多整齊呀,你們能不能準確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呢?

②夏天來了,天氣很炎熱,生字娃娃脱掉了小紅帽,你還會認嗎?來,試試吧。對口令:我讀醜,我讀麥

③真不錯,下面我們加大難度,給每個字組個詞,能行嗎?

6、遊戲:拼音小帽找主人

生字娃娃真調皮,它們跑到你們的書桌裏去了,拼音小帽正在到處找呢,你能幫幫它們嗎?

好,我們一起來,請孩子們把卡片擺到書桌上,看仔細了:

師:我的主人在哪裏?

生:你的主人在這裏。

7、遊戲:摘蘋果

秋天到了,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蘋果,想吃嗎?如果你能大聲地和它打聲招呼,那它就會主動地跑到你的包裏來哦,誰來試試?

8、孩子們,生字娃娃和我們一樣,也有一些親戚和朋友,你看,生字娃娃已經和它們的朋友站到起去了,你能大聲地和它們打打招呼嗎?

9、生字娃娃真是太調皮了,一會兒功夫,它又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哦!原來它到了句子樂園,這麼多的生字娃娃在一起,還會認嗎?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生字娃娃跑出來半天了,它累了,就得回家了,課文就是它温暖的家。請孩子們打開書,齊讀課文。

2、彙報:

A、為什麼大家叫它醜小鴨?

B、醜小鴨來到這個世界上,它的處境如何?

C、它有了什麼想法?它是怎麼做的?

D、離開家以後的日子,醜小鴨是怎麼過的呢?

E、秋天到了,風捲着黃葉在空中飛舞。當橘紅色的太陽慢慢下落的時候,有一羣漂亮的天鵝從灌木林裏飛出來。它們白得發亮,頸子又長又柔軟。他們飛得那麼高,醜小鴨不禁感到一種説不出的興奮:我要飛向他們,飛向那些美麗的鳥兒!

F:冬去春來,丁香花散發着香氣,到處充滿了生機。有三隻美麗的白天鵝向他游來,醜小鴨忽然舉起有力的翅膀向他們飛去。

G醜小鴨變成了一隻美麗的白天鵝。

四、開心寫字,寫正確,寫漂亮。

孩子們,讀得好是一種本領,在學習中,我們不但要讀得好,還得寫得好。

1、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發現特點,習得方法。

這是今天要求會寫的8個字,説説你認為哪個字不容易寫好?

2、利用多媒體課件,範寫生字。

3、學生自主寫字。

4、評評學生寫的字

五、總結

孩子們,我們除了在課堂上識字,還可以在生活中識字,還能利用這些識字方法去認識更多的字,讀會更多的童話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隨文認識12個生字。

2、指導學生觀察圖畫,認識圖上6種動物,瞭解它們尾巴的特點,並能説説“誰的尾巴怎麼樣”。

3、能正確讀好問句,並正確、流利地問答。

4、培養學生喜歡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重點難點】

練習朗讀和認字是教學重點;讀好問句是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1、動物尾巴拼圖(每組一份)

2、動物名稱、尾巴特點詞卡(一桌一套)(信封)

3、課件:找尾巴歌曲。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遊戲:找尾巴

準備:每組一份缺尾巴的動物圖片,6個動物的尾巴

師:咱們今天的語文課上來了6位缺尾巴的動物朋友(師投影出示),請小朋友們同桌合作一起幫他們找尾巴。找到了就把它的尾巴放在相應的位置上。(請一桌小朋友到投影上去擺)反饋:請小朋友們看投影,有不同意見嗎?

表揚:咱們一起來為同桌的第一次合作成功鼓鼓掌。

二、揭題

1、今天這幾位動物朋友要舉行一項特殊的比賽,比什麼呢?(師板書課題)。

2、生自由拼讀──指名讀題──齊讀。(注意輕聲)

三、觀察動物,嘗試説話

1、下面請小朋友們看大屏幕,仔細觀察,説説你發現了他們的尾巴各有什麼特點?(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課文中出現的動物名稱詞和尾巴特點的詞,組織學生拼讀,並貼在黑板上。)

(鼓勵學生多種説法)

2、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12張詞卡,分別裝在兩個信封裏,請同桌合作拼拼讀讀,把它們讀正確。

反饋:開小火車帶讀詞語(正音)同桌互相檢查。

3、下面我們一起動手,把這些詞語用“()的'尾巴()。”這個句式擺一擺、説一説。比如:老師先擺再説“(公雞)的尾巴(彎)。”

4、桌合作擺一擺,説一説。看哪桌小朋友拼出的句子多。(請一桌到黑板上去拼)

反饋:請在黑板上拼的同學帶大家讀句子。其他同學補充。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學會了拼詞成句,如果把這些句子連起來就是一首有趣的兒歌。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練習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學習列寧善於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

2.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初步懂得遇到疑難的事情只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本課8個生字的音形義。

2、通過初讀課文,瞭解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激發情趣。

板書課題18蜜蜂引路

誰説説什麼叫“引路”?

(就是領路、帶路。)

蜜蜂怎麼會引路?它給誰引路呢?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讓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同時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只有四個自然段)。

2.指出四人每人讀一段課文,正音。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1.自學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字義,並在書上畫出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再讀一讀。

2.檢查自學效果。

(1)字音:

附:讀f),不讀f(。引:讀y!n,不要讀成y!ng。

(2)字形:

談:談話就是説話,所以是言字旁。右邊是兩個“火”,上邊的“火”,捺要寫成點,要與“談”字區別。

和“爪”字區別。

導:上邊是“巳”,要封口,不要寫成“己”。下邊是“寸”。要與“異”區別。

(3)由這8個生字組成的詞語及詞義是:

引路:領路,帶路。

莫斯科:前蘇聯首都。

附近:離得很近的意思。

養蜂:飼養蜜蜂。

派去:分配、指定。

談天:很隨便地談話。

嚮導:帶路的人。

3.指導書寫生字的字頭。

可提示以下幾個字:

引:左邊的“弓”字,三畫,右邊一條長豎。

斯:左邊是“其”字,右邊是“斤”,不要寫成“月”字。

莫:上中下結構。上邊是草字頭,中間一個扁日,下邊“大”的橫寫長些。

導:注意下邊“寸”的橫寫長點。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要求:邊讀邊思考,每個自然段寫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討論後回答:

(第一、二自然段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列寧親自去找養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第四自然段講列寧告訴養蜂人是蜜蜂把他領來的。

(五)作業。

1.各寫生字一行。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由於列寧仔細觀察,善於聯想和科學分析而找到了養蜂的人。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啟發,引起聯想,認真分析、判斷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講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講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這段。讀了這段,你都知道了什麼?

板書:莫斯科、小山、小房子。

(2)指導朗讀:用陳述語氣讀出列寧是怎樣請養蜂人的。

2.講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思考:列寧又想找養蜂人,這次他遇到了什麼困難?指名回答。理解“往常”的意思。

(2)板書:山路,遇到問題。

3.講讀第4自然段。

(1)讓學生回答:列寧最後是否找到了養蜂人,你從哪段知道的?

(2)指名讀第4自然段。結合看插圖,理解“驚訝”的意思。再説説養蜂人為什麼感到驚訝?

(3)讀列寧的話,理解“嚮導”。

(4)分角色有語氣地讀第4段。

板書:解決問題。

過渡:那麼,蜜蜂不會説話,怎麼能當嚮導,把列寧領來的呢?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一塊學習第3自然段,便會得出答案。

4.講讀第3自然段。

(1)默讀,看看這段有幾句話?(3句話)

(2)指名讀第一句並説句意。

板書:一邊……一邊……發現、觀察指名把“花叢、蜜蜂”的圖貼到黑板上。

(3)指名讀第二句,回答:列寧觀察到了什麼?

板書:仔細。

指名一人根據課文內容把園子和小房子的圖貼到黑板上。

(4)讓學生帶着以下問題再讀一、二句。

列寧一邊走一邊發現了什麼?他是怎麼想的?他又發現了什麼?他又是怎麼想的?

(5)同桌討論,然後指名回答。

(列寧發現許多采蜜的蜜蜂后,就仔細地觀察起蜜蜂來,因為他想到了蜜蜂和養蜂人的關係,蜜蜂採了蜜是要飛回蜂房的。接着,他根據蜜蜂往回飛的路線觀察到了花叢、園子、小房子,他看見蜜蜂飛進了園子,小房子就在園子旁邊,所以他想養蜂人一定住在蜂房的附近,這座小房子可能就是養蜂人的住處。)

(6)出示投影,指名填空,然後齊讀這三句話。

投影

告訴學生:列寧在仔細觀察後,認真思考了蜜蜂、蜂房、養蜂人的家的關係,於是他去敲了房子的門。

板書:認真思考蜜蜂、蜂房,養蜂人的家。

(7)指名讀第三句,思考回答:

為什麼説開門的“果然”是養蜂人?(“果然”一詞的意思是結果和預想的一樣,表明結果和列寧所想的完全相符合,列寧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他的判斷是依據自然規律,是合情理的。)

(二)總結全文。

1.指名讀全文,説説列寧是怎麼找到養蜂人的?讀了課文,對你有什麼啟示?

2.老師總結歸納:

列寧以蜜蜂為嚮導,找到了養蜂人,所以這課題目叫蜜蜂引路。我們平時遇到問題,也可以像列寧這樣,先仔細觀察,再認真思考,最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齊讀全文。

(四)作業。

1.寫字詞各三遍

2.形近字組詞

引( ) 莫( ) 斯( )

張( ) 摸( ) 期( )

養( ) 談( ) 導( )

美( ) 淡( ) 異( )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實踐創新

仔細觀察,看看除了蜜蜂可以引路,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引路。然後向同學説説,看誰説得好。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蜜蜂引路》這一教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在園子裏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蕭紅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產生閲讀其它作品的願望。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感悟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與美好。

2、引導學生融入課文內容之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準備:

查找蕭紅的資料,以及《呼蘭河傳》的原文。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引出“花園”。

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的女作家?今天,老師再向大家介紹一位女作家,她叫蕭紅。通過預習,誰願意向大家介紹一下呢?為了上好這堂課,老師讀了些資料,想告訴你:蕭紅是個苦孩子,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父親因她是女孩不喜歡;後媽也不愛她;祖母特別愛清潔不喜歡小孩子鬧騰;唯有祖父,年邁的祖父疼愛她。每當蕭紅捱了打,祖父就用粗糙的手撫摩着,説:“長大了就好了!”祖父的愛温暖了蕭紅的童年。尤其是祖父的那座花園,更是令作者魂牽夢繞今天,老師就帶着同學們一起走進祖父的這座花園!(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花園”。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看準字形,讀準字音,儘量做到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花園留給你怎樣的印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花園?”

3、是呀,這一老一小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其樂融融。如果老師要在“花園”的前面加上一個形容詞,它是一座怎樣的花園呢?你從哪感受到的?請同學們找出有關段落去找一找、讀一讀。

三、研讀課文,品味“花園”。

祖父的花園是一幅色彩明麗,富有童話色彩的畫。它給蕭紅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這是一座充滿了“歡聲笑語”的花園;一座“美麗神奇”的花園;一座“自由自在”的花園。

體會花園的“美麗神奇”。

1、出示:第3自然段。大家一起讀:我家有一個大園子讀了這段,你們腦海裏蹦出了哪些詞語來形容這個園子?為什麼想到這個詞?——美麗神奇。(花園很大,可以種花草,種樹木,種蔬菜,甚至種糧食,很開闊,活動空間很大。動物、植物樣樣都有,花香菜香,引來了這些飛舞的小精靈,使得園子充滿生機,充滿了神奇的色彩)

2、我們邊讀邊想象,彷彿走進園子,看到了蜂飛蝶舞。這真是一個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花園,充滿了美麗神奇的花園。

3、再讀讀,把自己讀進園子裏去。進園子了嗎?沒進的同學再讀,一定要自己讀進園子裏去。

體會花園的“歡聲笑語”。

1、自由讀讀課文4—14自然段,看看我在花園裏做了哪些充滿了歡聲笑語的事?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呢?劃出有關詞句,用心讀一讀,和同桌説説自己的感受。

2、交流討論。老師發現,好多同學讀着讀着,臉上就笑微微的了。你看到我在園子裏做了哪些事?重點抓住以下幾件趣事

(1)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當祖父下種,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跟在後邊,把那下了種的土窩,用腳一個個地溜平。哪裏會溜得準,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單菜種沒被土蓋上,反而被我踢飛了。你體會到什麼?淘氣、調皮。特別從哪個詞體會到?有時不但菜種被我踢飛了,甚至連鞋子也跟着一起踢飛了。通過男女生分讀體會我和祖父的親密。

(2)祖父鏟地,我也鏟地。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那鋤頭杆,祖父就把鋤頭杆拔下來,讓我單拿着那個鋤頭的“頭”來鏟。其實哪裏是鏟,也不過爬在地上,用鋤頭亂勾一陣就是了。也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韭菜當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當作穀穗留着。你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畫面?是不是特有趣?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體會天真,傻的可愛)

(3)當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滿留着一片狗尾草時,他問我:“這是什麼?”我説:“穀子。”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你每天吃我説:“是的。”我看着祖父還在笑,我就説:“你不信,我到屋裏拿來你看。”我跑到屋裏拿了鳥籠上的一頭穀穗,遠遠地就拋給祖父,説:“這不是一樣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説穀子是有芒針的,狗尾草則沒有,只是毛嘟嘟的,真像狗。祖父雖然教我,可我並不仔細看。一抬頭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了。黃瓜還沒有吃完,又看見了一個大蜻蜓從旁邊過,於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幾步就又去做別的了。(聯繫“小貓釣魚”“小猴子下山”體會有趣,你討厭她嗎?)

(4)玩膩了,又跑到祖父那裏去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不過我並不往菜上澆,而是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指導朗讀,“下雨了!下雨了!”體會快樂。你又看到怎樣的情景?可她還是拿着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

體會花園的“自由自在”。

1、出示:15自然段“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一切都活了,”花活了嗎?怎麼活?鳥活了嗎?怎麼活?蟲子活了嗎?怎麼活?這個“活”怎麼理解?(有生命力,充滿生機)

2、倭瓜怎麼活?黃瓜怎麼活?玉米怎麼活?植物在祖父的伺弄下長得多好啊!這個“活”還有長勢旺盛的意思。

3、這個“活”還有什麼意思?蝴蝶(引讀)自由啊!隨性啊,只有天空藍悠悠的(悠閒愜意)

4、誰來讀讀,讀出那個活勁!

(1)生自由練讀,讀出自由自在的活勁兒來。

(2)指名讀,其他同學評一評。

(3)四個小組分別賽讀“倭瓜”、“黃瓜”、“玉米”、“蝴蝶”四個部分。

5、是呀,這的的確確是一座“自由自在”的花園,除此之外,你還能用其他的詞語來形容這樣一座花園嗎?就在課題旁,寫幾個詞。比比誰寫得快寫得多。(樣樣都有,充滿生機,色彩斑斕,蜂飛蝶舞,蟲鳴鳥叫,螞蚱蹦跳,植物瘋長,悠閒愜意)

四、情真意切,難忘“花園”。

1、讀到這裏,你們的心是否也癢癢的,有什麼話想説嗎?多麼渴望這樣的`園子裏的生活呀,這哪裏是一座花園,分明就是作者童年的樂園。

2、那麼是什麼給了我這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呢?請找找文中描寫祖父的句子,想一想這是一位怎樣的爺爺?(勤勞——培育莊稼,慈愛寬容——從不責備,)

3、文章中有好幾處寫到了祖父的笑,請看課文插圖你從祖父的笑中讀到了----。(笑中的慈愛、包容、呵護)

4、是呀,有了祖父的愛,這座園子才會充滿生機,充滿樂趣,所以在我眼裏這不僅是一座花園,是一座樂園,更是一座愛園。蕭紅懷念的是好大、好多、好看、好玩的花園,是一座美麗神奇、充滿歡聲笑語、自由自在的花園。蕭紅懷念的是年邁的慈愛的祖父,是那段擁有真性情的歲月。她在《呼蘭河傳》這本書裏寫道“呼蘭河這小城住着我的祖父,也埋着我的祖父”作家茅盾稱這本書是“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呼蘭河傳》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希望同學們能在課下用心讀一讀,深入的瞭解女作家蕭紅。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二、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學會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

投影片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揭題,初讀課文。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小朋友們,有人給你鼓過掌嗎?因為什麼給你鼓掌?得到別人掌聲你的心情怎樣?你為別人鼓過掌嗎?為什麼給別人鼓掌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掌聲

(板書:15掌聲)

3.讀了課題,你能提出問題嗎?(誰鼓掌?這掌聲是給誰的?為什麼給她掌聲?她得到掌聲後心情怎樣,又是怎樣做的?)

二.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們帶着剛才提出的問題認真地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看課後的生字表。

2.請小朋友們讀一讀課文後的生字,注意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反饋檢查。重點讀準下列字:翹舌音“鎮”“驟”“持”“束”“述”,平舌音“殘”。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請小朋友繼續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的拼音寫在生字的上面。讀完、寫完後,請小朋友們再讀一讀生字並記住它。

反饋檢查。指名讀,同桌互讀,小組輪讀。

4.看一看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你會不會讀。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時候願意持久結束

殘疾猶豫講述鎮定

禮貌驟然間身處困境

舞蹈慢吞吞

5.生字、詞語我們都會讀了,請大家再讀課文,努力做到正確、流利。

反饋檢查。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6.課文我們已經會讀了,現在請小朋友一邊讀課文,一邊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7.這些詞有的需要老師幫助,有的自己通過讀課文就可以理解。請大家讀課文,邊讀邊想這些詞語的意思。我相信,同學們能通過讀課文理解這些詞語。

8.小結:這節課小朋友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讀準了生字、詞語的讀音,課文也讀得正確、流利了。大家還通過認真讀書,讀懂了一些詞語的意思。大家學得很主動,收穫也很大。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課文,不僅要讀懂課文,還要練習讀出感情來。

三.描紅生字

1.認讀書後要描紅的生字。

2.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時候願意輪流情緒慢吞吞

持久講述結束然後驟然間

二.精讀課文

1.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英神態、動作變化的句子。

2.分小組討論:從這些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説説你的理解。

3.反饋交流,指導朗讀。

(1)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裏有位叫小英的同學,她總是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指導學生運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説小英為什麼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小英因為身有殘疾非常自卑。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自卑的`心理。

(2)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起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討論:小英為什麼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自卑的心理。

(3)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的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討論讓學生明白:“猶豫”、“慢吞吞”是小英不願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眼圈兒紅了”,是小英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複雜的心理變化。

(4)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討論讓學生明白:同學們的掌聲是小英感到大家的關心和鼓勵,她感動得流淚了。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感激的心情。

(5)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同學們的掌聲裏微笑着走下講台。

討論讓學生明白:小英深鞠一躬是感謝同學們在一次的熱情鼓勵。

練習朗讀。

(6)她不再憂鬱,她和同學們一起交談、遊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

聯繫小英來信中的話交流討論:小英為什麼回有這些變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小英從同學們的掌聲中獲取了動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她很珍惜同學們的掌聲。

練習朗讀。

4.有感情的朗讀的第1~6自然段,説説從小英的變化中,你想到了什麼。

5.顯示最後一段,讀一讀再討論:這段話告訴我們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引導學生理解“身處困境”,小英怎樣珍惜掌聲的,這裏的“掌聲”只是指鼓掌嗎?

三.總結課文

1.讀課文

2.教師總結:《掌聲》這篇課文,通過身患殘疾而自卑憂鬱的小英在同學們的掌聲裏上台演講,在同學們掌聲激勵下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四.作業

完成《習字冊》上的書寫練習。

板書設計:

15掌聲

默默地

把頭低了下去

自卑

眼圈兒紅了

淚水流了下來感激

深深地鞠了一躬

交談遊戲跳舞鼓起了生活的勇氣

要珍惜別人的掌聲要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讀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中瞭解課文內容,體會集體的力量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談感受。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認識到團結的力量大。

重難點、關鍵

(1)認識12個生字,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遇事發揮集體力量。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導入: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讀文識字,分組學習。

(1)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讀準字音。

(2)組內交流識字情況。

(3)把文中難度的句子多讀一讀。

2、開火車讀生字,要求學生讀準字音

3、出示詞語,學生開火車認讀

麻雀、唧唧喳喳、俯衝、叫喚、驚慌失措、

草垛、石頭縫、暈頭轉向、查一查

4、出示帶生字的句子測讀

5、指名朗讀課文,學生找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解決。

6、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要寫的`8個生字,學生讀準字音。

2、給這些生字組詞。

3、學生記字。

4、教師重點指導一下字的書寫。

5、教師範寫,學生書寫。

6、評價書寫

四、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生字複習

2、學習新課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説説故事。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出示詞語。“蹦蹦跳跳、嘰嘰喳喳”學生練習説類似詞語。

(2)齊讀第一自然段,練習用“一邊……一邊”説話

3、學習課文“雀鷹在天上打旋……齊下手跟它幹”這部分。

(1)自由朗讀這一部分,雀鷹打旋的時候看到了什麼?

(2)雀鷹看到又圓又壯的麻雀它想幹什麼?

(3)麻雀看到雀鷹它們是怎麼説的?

(4)齊讀這一部分。

4、學習“可是等到雀鷹真的飛來了……各顧各”。這一部分

(1)看圖圖上畫的什麼?

(2)自由讀

(3)指導朗讀

(4)造句“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説話

(5)朗讀這一部分

5、學習“剛才雀鷹往下飛時……查查少誰”這一部分。

(1)麻雀從開始的其下屬到後來的驚慌失措,亂了陣腳,而它們敵人雀鷹又是怎樣表現的呢?朗讀這部分。

(2)當雀鷹看到麻雀們擺開架勢的時候,它是怎樣表現的呢?它心裏想些什麼呢?

(3)當他看到麻雀呼啦一下散了夥,它心裏有會想些什麼?

(4)最終的結果怎樣呢?

(5)指導朗讀

(6)齊讀這一部分。

三、總結全文

1、齊讀全文。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想法?試着給大家説一説。

3、你想對這羣麻雀説些什麼呢?它們要吸取這樣的教訓呢?請你告訴它們。

四、作業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沒”“轉”“背”,積累“半信半疑”、“果然”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描寫月食發生、結束時景象的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月食過程中月亮的變化,並能根據“月食成因示意圖”口頭介紹月食現象。

4、能瞭解產生月食現象的科學知識,有觀察、瞭解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瞭解月食過程中月亮的變化。

教學難點

瞭解月食發生時的景象以及月食的成因。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三球儀。

2、預習作業

(1)讀通課文,圈出新詞。

(2)形近字比較。

鈎( ) 鐮( ) 藍( )

釣( ) 廉( ) 籃( )

(3)課後練習1,注意多音字的讀法。

(4)課後練習2。

(5)自由查找一些關於月食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整體感知

師:有一種有趣的自然現象,有時候又大又圓的月亮忽然慢慢地看不到了,一會兒又慢慢地復原,這種自然現象叫“月食”。你們想知道月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學習《看月食》這課。(板書:看月食)

l 檢查預習效果。指名分節讀課文,糾正字音。注意“眨”、“轉”字是翹舌音,讀準多音字“沒”“轉”“背”。

2 關於月食現象有兩種不同解釋,奶奶説月食是什麼?爸爸説月食是什麼?用“——”圈劃出來。

3 生彙報,師相機板書。

奶奶 爸爸

天狗吃月亮 地球擋住了太陽光

4 分角色朗讀奶奶和爸爸的話。

5 表弟相信誰的話?理解“半信半疑”,與“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詞是什麼?能讀出半信半疑的語氣嗎?板書:半信半疑、深信不疑

6 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最後一句和最後一節。

7 奶奶和爸爸,誰説得對呢?我們來研究一種科學的説法。

説明:“興趣是求知獲藝的先導。”通過師生談話,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本課多音字較多,因而在檢查預習時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詞,為後面的閲讀掃清了障礙。整體感知全文後,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出文中的兩種觀點,既幫助學生理清了課文的思路,又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同時,以感情朗讀的形式來理解“半信半疑”,在此基礎上再找它的反義詞,這一設計既避免了機械地理解詞語,又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和最後一節做了有針對性的指導。

二、瞭解月食發生過程中月亮的變化

1 指名讀第2 小節,思考,月食之前月亮什麼樣?請用“一”畫出描寫月亮的句子。

2 月食之前的景色多美啊!可是,月食就要開始、月亮的形狀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想不想親眼看一看月食的全過程?在看之前,提三個要求,指名讀

(1)月食之前,月亮什麼樣兒?

(2)月食開始了,月亮的形狀有什麼變化?

(3)月亮復原時,形狀又有什麼變化?

3 帶着這三個問題來觀察,看誰觀察得最仔細最認真?(放媒體)

4 找到課文描寫月食過程中月亮變化的語句,邊讀邊思,完成課後練習

慢慢地,月亮成了_____一般,接着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 ,天色越來越暗。最後,整個月亮被黑影吞沒了,像______。

5 交流中注意:正音:沒

找出這句中部首相同的字:鐮、鈎、鑼

重點指導“鐮”,指導右半部筆順

6 作者通過打比方寫出了月亮的形狀變化過程,像______像______ 像______ 像______,月亮是不是變得像這些形狀呢?我們再來仔細看一看。(放媒體)邊看邊師生引讀。

説明:月食之前月亮的樣子很美,這也是學生積累語言極好的例子,此處應引導學生學習比喻句的寫法並有感情地朗讀。學習課文中有關描寫月亮變化的語句時,教師應注意給學生一定的默讀思考、自由朗讀的時間,讓學生靜心閲讀,將課文的文字在頭腦中轉化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培養學生依託語言喚醒獲的形象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三年級仍不能忘記字詞教學,在交流時相機指導“沒”的字音和“鐮”的字形。

7 再齊讀第3 節月亮的變化過程,感受一下月食開始的情景。

8 讀第5 節,比較第3 小節和第5 小節都是寫月亮的形狀變化,有什麼不同?(變化過程完全相反)

9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把月亮的還原過程説説。

過了一會兒,月亮又露出,接着像______,像______,像______,天色也越來越亮。最後,月亮整個兒出來了,像______掛在天空中。

10 放月食全過程的媒體,生看板書並用最簡潔的語言為媒體配上解説。

説明:比較第3 小節和第5 小節寫月亮形狀變化的不同,教師反覆操作並引導進行觀察,讓學生配上解説,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一個無痕的整合。

三、初步瞭解月食形成的原因

1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指名讀爸爸説的話。

2 師演示三球儀,仔細觀察,當地球轉到太陽和月亮中間時會產生什麼現象?生討論。師補充相關資料。

3 請學生邊小組演示邊用自己的話説説月食發生的原因。你覺得爸爸説的話正確嗎?從哪兒知道的?(讀第5 自然段)

抓住“果然”“仍舊”談理解。

4 指導讀第3 、4 、5 節。要讀好爸爸、表弟的話及月食過程中月亮的變化。

5 把月食過程中月亮的變化和月食形成的原因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説一説。

説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説到底,語文實踐就是引導學生生動地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本課設計巧用了課文的空白點,師適當拓展相關的科學常識,讓學生邊演示邊交流,並抓住“果然”“仍舊”談理解,為學生搭建了可供展示的平台,激活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學

生在這個平台上與文本對話,這樣的平台是充滿智慧的,教師不再是教材的解讀者,教案的執行者,是一個善於創設情境的人,他不單單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喚醒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四、總結拓展

1 有人説:吃魚子腦子會笨;打噴嚏是因為有人想你;耳朵熱是有人説你壞話;眼皮跳意味着禍事到……對這些説法你有什麼看法?選一個話題,和小組裏的夥伴們交流你的看法。(小組討論交流)

2 師小結:對,面對一些迷信説法,我們要敢於打破,並用科學知識來解釋。

3 説話訓練

表弟回家後,她會對“奶奶”説些什麼呢?她是怎樣打通奶奶思想的?讓我們開動腦筋想一想,説一説。

(學生做表弟,教師做奶奶,在學生説的過程中教師又根據課文內容再提出若干問題,來檢測學生學習的成效。)

説明:有效地利用教材的空白,創設情境説話,既訓練了語言,又培養了學生想像力。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明白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關於自然現象、生理現象的民間傳説,是由於人們缺乏相關的科學知識,無法解釋這些現象而自己想出的一些緣由,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的熱情,學習從小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問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板書

看月食

奶奶 爸爸

(不是)天狗吃月亮 (是)地球擋住了太陽光

半信半疑 深信不疑

教學反思

一、以讀為本,書聲朗朗

語文課堂裏的書聲朗朗是語文課的一個特質。讀書更是我國語文教育的傳統。新課程標準自始至終強調“學生的閲讀實踐”,提倡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因此在本堂課中對文中學生能讀懂的部分可以少講甚至不講,如文章第一節和最後一節兩種觀點的梳理,還有第四節爸爸的話,可以採取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鼓勵學生抓住優美動人的`語言文字,通過老師的範讀,學生的感情讀、試讀、對比讀、評讀等,來反覆品味,在讀的過程中增強語感體驗。好文章不厭百回讀,每讀一遍讓學生所説自己又知道了什麼,又學到了什麼,把課文內容和詞句訓練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語言能力。

二、觸摸語言,感受母語

語言是民族的根,所以《語文課程標準》把“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作為目標提了出來。文章的精華在詞句之中,詞句中有情感、有氣韻,而這一切不會自動顯露,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心靈擁抱語言,感受語言,體味語言。

對詞句的理解、記憶應該伴隨着形象。在教“半信半疑”一詞時,我先問學生表弟相信誰的話?理解“半信半疑”,與“半信半疑”意思相反的詞是什麼?能讀出半信半疑的語氣嗎?然後結合最後一節板書“半信半疑”和“深信不疑”,再讓學生想象並表演他半信半疑的樣子,以此來形象地理解這個詞。這樣,這個詞語貯存進學生的詞彙倉庫時就不是乾巴巴的,而是十分鮮活的。

我們教學時,還應注意引導學生一步步感受和領悟詞句的內涵,培養語感。如“果然”和“仍舊”兩個詞的理解,分別與第三節和第二節的描寫進行比較閲讀,學生自然而然悟到他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

三、動手操作,深刻體驗

“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頭上”。兒童看別人操作和自己動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學生只有親身實踐,才能有感受,有體驗,進而深入理解。培養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強調在教學空間裏,創設既帶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實際價值的操作環境,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積極主動的操作實踐中,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特點進行實踐活動。如如何讓學生了解月食產生的原因?教師自己在前面用實物演示學生觀看,或花費人力、物力設計三維動畫製作成多媒體,與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效果有明顯的區別。筆者在教學時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小組提供一隻三球儀。讓學生自己一邊動手演示,一邊練習説話:“月食開始了,月亮成了小船一般;接着,像鐮刀,像眉毛,像彎彎的細鈎;一會兒只留下個紅彤彤的圓影子。為什麼會出現月食呢?原來地球轉到了太陽和月亮的中間,地球擋住了太陽光,太陽光照不到月球上,就產生了月食。”課文中抽象的天象成因,不用教師的講解,在學生自己的操作演示中全明白了,且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四、語言實踐,提升能力

關於月食成因這一科學知識,有些學生一時搞不明白,教師不必在這上作太多的糾纏,學生對此只要有所瞭解,知道月食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而不是傳説中的“天狗吃月亮”即可。因為,對這一科學常識的掌握不是語文學科本身的任務,我們應把引導學生把這一原因説清楚,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作為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通過創設語言活動的氛圍,讓學生扮演角色文中的父親,把自己讀懂的關於月食的成因告訴大家,在這樣的活動中,記住月食的成因,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鍛鍊了口頭表達能力。教學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讓孩子與語言“親密接觸”,讓語言首先在孩子的嘴上活起來,繼而在他們的腦中活起來,然後在他們的心中活起來,最終嵌入他們的生命歷程。

上好課學生興趣盎然,意猶未盡,紛紛告訴我課文裏講的是日全食,我還知道有日環食,月全食……看到學生這麼興趣足,感覺課成功了一半,但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當學到月亮發生變化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這樣親身體驗才能記得牢,而不應該老師全權代勞。此外,在把握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和理解科學道理這兩者間的關係上,還不是最佳狀態。

將二期課改的精神落實到平時的每一堂課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想,只要方向對了,路再遠,也總會有抵達的一天。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第一課時

一、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和傑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樸素,描寫細膩,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讀後令人回味無窮。他熱愛自然,觀察自然,描繪自然,他的寫景散文,無不寄託着他對大自然的無限深情。

《春》這篇優美的散文,以生花妙筆,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讚美春的活力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請聽《春》這篇散文的朗誦錄音,邊聽邊展開聯想和想象,聽後,談談你的感受。

二、播放《春》這篇散文的朗誦錄音。不要求同學們看課文,可以閉眼靜聽。聽後,二人小組暢談感受。然後,全班找1——2位同學談聽後的感受。從哪個角度談都可以。

三、默讀課文,在課本上給不會讀的字注音,可根據聽錄音時的記憶,也可。

四、二人小組,每人讀一遍課文,對方邊聽邊校正發音。

五、全班齊讀課文。

六、教師指定一位同學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按下列分工朗讀課文。

第1段:全班齊讀。

第2段:第一小組朗讀(值日小組)

第3段:第二小組朗讀。

第4段:第三小組朗讀。

第5段:第四小組朗讀。

第6段:第五小組朗讀。

第7段:第六小組朗讀。

第8段:女生朗讀。

第9段:男生朗讀。

第10段:全班齊讀。

二、教師掛出課前繪製好的圖(如下)。

(可以起名為:“孔雀開屏”圖或“傘形花序”圖。)

1.教師課前準備好按照圖上編序號的圓的大小,剪12個圓紙片,在這些紙片上用不同的顏色(每一個序號一種顏色,共10色)寫上如下的字:

(1)東風來、腳步近

(2)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3)春草

(4)春花

(5)春風

(6)春雨

(7)迎春

(8)新

(9)美

(10)壯

2.請同學們給課文自然段標序號。然後看圖,對照課文,每——個空白圓裏應該填寫什麼字。(可二人小組討論。)

3.教師將12個寫好字的圓紙片,分發給12個兩人小組(每個值日組裏2份)。請各組想一想本組拿到的`圓紙片該貼在哪個空白處。

4.請拿到紙片的小組用橡皮泥將本組的圓紙片貼到恰當的空白處。教師指名陸續到台前來貼。各組比賽,看哪組貼得準確無誤。如果有的小組貼錯了地方,另一組正確的就貼在圓圈外,待都貼完,讓學生討論哪個正確,貼錯的一張應貼在什麼地方。再進行調整。

三、請同學們根據圖,劃分文章結構(畫在書上)。

教師組織全班討論文章的結構劃分,允許同學有不同意見,只要言之成理,教師應予以肯定。討論後,請同學們把圖轉換成結構提綱,把圓紙片上緊縮的詞語展開,給各部分、各層次歸納段意,抄寫在筆記本上。同學們的筆記也不可強求一致,只要真正理解了文章的結構,允許同學們有創造性的歸納整理。教師發現好的,要當堂予以表揚。

四、帶着如下的問題深入閲讀。

1.第—一段,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突出了什麼?(運用連續反覆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盼”春。)

2.第二段,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總寫春天,作者着眼於哪些景色的變化?這些景色的變化給人以怎樣的感受?(運用了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總寫春天,作者着眼於山、水、陽光的變化,山色的朗潤,一是春光明媚;二是山上的植物給山蒙上了淡綠色澤。水漲起來了,是冰雪融化,水量增大,水流加快,太陽光更加明朗紅潤,從宏觀上感受到大地回春,生機勃發。)

3.作者從哪些方面描繪春草圖?在詞語的運用上有什麼特點?(作者描繪了小草剛剛長出的情態,用了“偷偷”“鑽”,給。人以不知不覺的感覺,又用“嫩嫩”“綠綠”使小草惹人喜愛,還寫了小草的長勢和生長的面積,用了“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給人以清新悦目之感。更進一步寫小草的質地,用“軟綿綿”,讓人願意和它親近,人們在小草上坐着、躺着、打滾、踢球、跑步,有無限愜意的感受。這段描寫用了較多的疊用的形容詞,對小草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課時

4.作者描繪春花圖,抓住了什麼特點?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寫春花競相開放,愈開愈多,愈廣,花色多樣、濃豔,花香帶着甜味。由花聯想到果。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襯花多、花豔、花香。寫樹花之後寫地上的草花,野花雖然小而疏,卻別有一番情趣,“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同樣招人歡喜。本段運用了擬人、排比、比喻、反襯等修辭手法,把春花寫“活”了,有極強的動感。)

5.春風,最難描繪,作者嫻熟地用了觸覺、嗅覺、聽覺,把春風寫得有感有情。請你分別説説各是怎樣描繪的,你的感受又是怎樣呢?(從觸覺上感受,“像母親的手撫摸着你”,輕柔、温暖,充滿了愛撫。從嗅覺上感受,新翻的泥土濕潤,青草味清爽,花香,濕潤、清爽、淡香由輕風融在一起。由輕風傳送給人們,又由輕風傳來了鳥鳴、流水、短笛的和諧悦耳的樂曲,人們不能不感謝春風帶來的温馨、柔潤,不能不感謝春風給子的振奮。)

6.作者抓住了春雨的什麼特點,按什麼順序描繪出一幅誘人的春雨圖?{作者抓住春雨細密、輕盈、綿長的特點。從靜景寫到動景,由近寫到遠,勾勒出一—幅南方傍晚春雨綿綿的朦朧剪影圖,意境深遠,十分誘人。}

7.作者描繪迎春圖,從哪兒寫起,落在什麼地方?{作者由“風箏”寫起,自然引出地上的孩子。由此擴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歡天喜地地出來迎接春天,感受春意。春天給人們帶來了希望。此段與盼春呼應,由盼而迎,表達了人們盼春、愛春的心情。)

8.作者贊春,運用了哪幾個比喻,各突出了春天的什麼特點?(像剛落地的娃娃,突出了“新”,突出了“生長”讓人振奮,給人希望;像小姑娘,突出了“美”,突出了“活”,給人以美的感受,讓人充滿活力;像健壯的青年,突出了“壯”,突出了“力”,春天使人健壯,給人以奮進的力量。)

(以上各小題,在學生準備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全班——一討論,或邊朗讀邊討論。)

五、教師指導朗讀。

1.朗讀本文的感情基調,是充滿喜悦和希望。基本語調是輕柔、緩慢,語句清晰自然。語音越自然、質樸越好,切忌拿腔拿調。

2.朗讀的層次要清楚,參考結構分析。三大部分之間,略有較長停頓。在停頓時,做到音停意不停,語斷情不斷。感情的三個階段是:盼,、愛、贊。

3.朗讀時,頭腦中要出現一個一個的圖案,把握住形象的特點。

4.教師指導一位學生(有朗誦基礎的),讓他(她)朗誦成功,其他同學聽教師指導和這位學生朗讀,從中得到啟發。

六、做文後練習二、三。(當堂做完,當堂討論。)

[家庭作業]

背誦全文。在背誦的基礎上,練習表情朗誦。每個同學把自己的朗誦錄下音來,有條件的錄下像來,交給教師。教師選擇1——2人的朗誦,在全班播放,請大家評議,以提高同學的朗誦能力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