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育兒知識

《只揀兒童多處行》評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評課稿,評課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麼應當如何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只揀兒童多處行》評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只揀兒童多處行》評課稿

《只揀兒童多處行》評課稿1

《只揀兒童多處行》是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課文,這是冰心60年代寫的一篇散文。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生機勃勃的“趕春”的兒童和春天裏充滿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兒。字裏行間洋溢着一種生機,令人感到十分快樂。課文共有九個自然段,根據作者的行蹤,可以分為四個段落:第一段(第一、二小節),寫“我們”迎着兒童的湧流,擠進頤和園去賞春。第二段(第三、四小節),寫“我們”在知春亭畔和湖邊看到許多兒童在熱熱鬧鬧地“趕春”。第三段(第五至八小節),寫“我們”在玉瀾堂的院子裏,與孩子們共賞開行正旺的海棠花。第四段(第九小節),寫“我”的感想,告訴人們春遊時,“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

我認為陳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圍繞着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了教學環節,突出了教學重點,使整個教學秩序井然。值得我們學習的有以下幾點:

一、對教材內容處理得當,重難點突出

陳老師針對本課的難點展開教學,先讓學生了解到兒童是充滿活力與生機的,再明白春天的花兒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最後讓學生髮現兒童和春天的花兒有共同點,都能代表生機勃勃的春天,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從而點明瞭中心:“只揀兒童多處行”是永遠不會找到春天的

二、教學設計具有整體性

老師與學生問答式的導入:“春天到了,同學們會去哪兒找春天?古時候的兒童又會去哪兒找春天?冰心奶奶認為去哪找春天呢?”直接切入到課題。再用問題“為什麼冰心奶奶會這麼認為呢?”帶領學生開始學習課文。先找出描寫兒童的'句子,並説出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接着領略大自然的春光,找出描寫春天的花兒的句子進行學習。最後理解課文中句子:“花兒和兒童一樣…”教師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在自我的情感體驗中學習知識。

三、教學手段使用妥當

教師適當地使用多媒體出示圖片,讓學生直觀地欣賞到了海棠花,從而加深了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情感薰陶,更好地理解描寫句子中的比喻。教師在昇華主題的同時,播放了<<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歌曲,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四、板書簡潔突現教學思路

教師的板書乾淨簡潔,具有藝術性。一顆愛心串聯着兒童、春天、生機勃勃和愛。讓學生一目瞭然,兒童和春天一樣是生機勃勃的,同時讓學生了解到冰心奶奶對孩子的愛體現在了字裏行間。

五、課外拓展引入適當

課文的結束,教師給學生介紹了冰心奶奶,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冰心奶奶對孩子的疼愛。

《只揀兒童多處行》評課稿2

今天,我聽了孫曉敏老師執教的《只揀兒童多處行》是冰心60年代寫的一篇散文。全文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朝氣蓬勃的“趕春”的兒童和春天裏充滿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兒。字裏行間洋溢着一種生機,令人清新舒暢、心情愉悦。

《只揀兒童多處行》這篇課文的字裏行間,流露出的無一不是冰心奶奶對兒童深深濃濃的愛。孫老師先是通過讓學生欣賞歌曲《春天在哪裏》,通過找春天來體會春天的生機勃勃。而冰心奶奶關心兒童,喜愛兒童,欣賞兒童,對兒童可謂情有獨鍾,頤和園內一羣羣“趕春”的兒童,不正如春天一般生機勃勃嗎?所以,在冰心眼裏,兒童既是祖國的花朵,也是春天最美的風景!本課也能抓住這一特點進行教學。

一、從讀中感悟,品詞析句

朱熹曾説:“讀得熟,則不待解説,自曉其義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語文學習中“讀”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這類賞景品情類文章尤其如此。孫老師抓住兒童和花兒兩個重點,引導學生品味有關文句。尤其是第五自然段中描寫玉瀾堂的海棠花一段,孫老師讓學生經過認真研讀,體會海棠花開得旺開得美,從而產生了很深的'感悟,深深感悟春天的生機勃勃。再到頤和園、知春亭畔兒童們歡樂暢快的活力,而感知花與兒童的相同之處,同樣生機蓬勃,充滿了朝氣。教師在指導朗讀過程中,採用多種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語言文字。

然而在講述玉瀾堂海棠花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噴”這個字,學生把“噴”字理解成了“射”。而文中的噴花旨在講述花開得旺盛,描述春天的生機,而把“噴”字理解為“射”只理解其開,未理解其他含義。此處師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想象:你平時看到的噴泉是什麼樣子的?噴泉噴出的水花有各種各樣的姿態。噴花就將大海棠枝葉茂盛的景象完全展現在我們讀者面前。

孫老師緊接着又通過讓學生品讀課文的1—4小節,從字字句句中體驗兒童的朝氣蓬勃,尤其是“湧流”、“擠進”、“撞個滿懷”等詞句,通過反覆朗讀來理解了兒童那如春天般的朝氣。

不過總的説來,孫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要表達的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拉近了學生與文章之間的距離,重難點也突破了。

二、運用拓展延伸引導學生髮散思維、昇華主題。

孫老師由海棠花和兒童同有春天生機的特點,引出借花喻人的寫法。也正因為冰心喜愛兒童、熱愛兒童,才會借海棠花來比喻兒童如春天般的勃勃生機。

最後,孫老師通過冰心奶奶不僅僅愛兒童,更愛萬物這一點,拓展了冰心的兩篇詩歌《雨後》與《紙船》,通過冰心清新脱俗、雋永抒情的文字,攜兒童走入了一個美妙、甜蜜、充滿温情的世界裏,將冰心對兒童真摯純潔的愛昇華到對母親、對親人、對所有人的博大的愛。

標籤:評課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