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育兒知識

幼兒園評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評課稿,通過評課的反饋信息可以調節教師的教學工作,瞭解、掌握教學實施的效果,反省成功與失敗原因之所在,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創造性,及時修正、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我們應該怎麼寫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評課稿

幼兒園評課稿1

觀摩了大班數學活動《裙子中的祕密》,我談一點個人的看法。具體分以下幾個方面來評述:

一、選材貼近生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生活中,孩子們隨時會觀察到、感受到有規律的排序的物體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美感和節奏感。所以我們可以發現趙老師選取的這個內容來源於生活。另外,趙老師在活動設計時充分考慮到了孩子的生活經驗,利用孩子平時經常體驗的過生日這個情節來展開活動,一方面貼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激發起了孩子學習、發現的樂趣。

二、目標制定合理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那麼從王老師對此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制定來看,是全面、具體的,她從能力、知識、情感來制定的,在目標的制定時也考慮到了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活動中,趙老師也緊緊圍繞着目標來開展每個環節。

三、過程注重探究

陳鶴琴先生曾説過:“兒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趙老師非常注重孩子探究能力的培養,為幼兒提供了便於探究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通過直接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究、希望嘗試的慾望。趙老師始終為孩子創造一個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孩子主動參與到觀察、分析、探究的學習活動之中。通過孩子動眼、動腦、動手、動口,讓孩子在師生共建的科學氛圍裏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同時體驗成功的樂趣。實現了“孩子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這一理念。

四、環節緊湊有序。

本次活動設計條理清楚、從易到難、層次分明。趙老師從“發現裙子中的祕密”引起孩子“找祕密”的興趣;隨後又通過孩子的觀察、老師的總結得出排序的規律一般可以分成這麼幾大類;接着再通過孩子的探究、合作操作,感知按照一種規律排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充分發散了孩子的思維;最後又迴歸到生活,激發起孩子繼續尋找生活中的排序現象的興趣。整個課堂教學有序有線、豐富多彩,使幼兒至始至終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興趣,活動效果好。為孩子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幼兒園評課稿2

打造活力高效課堂——暨市屬高中數學教學研討會

為了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相互提高,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探討、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我校於11月26日隆重舉辦了湖州市屬高中數學教學研討會,此次活動得到了市教育局、各校領導、兄弟學校和同行專家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這次研討會的主要內容分為觀摩本校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對教學活動的評析,活動於當天的上午與下午分別舉行。上午伊始,各校數學教師均參加了相關開課教師的聽課活動。下午,數學教學研討會在綜合樓閲覽室準時召開。

在會議正式開始之前,我校開課教師沈立英,蔡飛慶,葛曉榮各自先具體介紹了備課的準備過程,針對學生的多層次狀況,立足現實,從資料的查找,課件的'製作,教學環節的設計到資源的有機整合等方面,介紹了自我設想與預期目標。隨後研討會就進入了評課階段。發言的老師認真思考,各抒己見,滔滔不絕;與會的教師聚精會神,不時做着記錄,沉浸其中。整個研討活動的交流形式新穎,發言熱烈,氣氛融洽,在輕鬆愉快而又不乏嚴謹的氛圍中進行,不知不覺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探討研究。

此次教研交流活動為各校教師搭建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借鑑、共同提高的平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包括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藝術各方面等等,同時各位發言教師的精彩點評,也讓所有在場教師都受益匪淺,整個研討會在意猶未盡中徐徐落下了帷幕。

幼兒園評課稿3

週三聆聽了吳老師的體育課,有很多的收穫,也受到了不少啟發,在本課的教學中吳老師創設了有趣的童話故事情景營救小動物,貫穿課堂活動的始終,使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投入快速往返跑的活動。學生們學的輕鬆,快樂,學有多得!

1、創設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國際動物保護協會希望我們儘快去營救這羣遇洪水的小動物’。在活動中教育學生要保護動物、要有愛心。

2、本課的學生活動充分:營救小動物——鋪橋;建設美麗的家園-搭建小房子。學生體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了提高。

3、在鋪橋、拆橋、大家小房子的環節都創設了競爭情景,遊戲活動要求明確,每一次活動中注重適時評價,對小組活動進行評比評價。大大激勵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

4、新課前準備活動充分由走到跑、隊形變化,注重學生熱身活動。

5、搭建小房子的遊戲,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及創造力。

6、為學生充分活動,教具準備充分體操墊、籃球等小器械齊備。

幼兒園體育課評課稿二這周園裏組織了聽其他優秀老師講課的活動,主要是去户外聽幼兒園骨幹教師的體育課,其中一個課程裏的活動是“兩人三足”,活動的目標是鍛鍊幼兒的下肢力量。具體內容和上課表現就是首先用小豬佩琪的音樂導入,激發幼兒們的興趣和好奇心。然後再玩一個魔法遊戲。最後老師告訴孩子們:“你們的腿都被魔法綁住了,大家要想破除魔法的禁錮,必須得穿過重重障礙,不怕困難,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恢復正常。”,然後讓孩子們做了一些熱身運動之後,宣佈遊戲開始。孩子們都被這種新奇的玩法吸引了,顯露出積極的興趣。他們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遊戲開始後一個個玩的不亦樂乎,滿頭大汗。

作為老師我整節課聽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開心,感到收穫很大。為孩子們的的活潑可愛感到開心,又學會了要善於激發小朋友的興趣的技巧,並且要在將來的上課過程中善於思考,不能千篇一律,要學會創新。感覺我自己好像不是在聽課。而是再看孩子們與障礙物鬥智鬥勇。接下來我們這些新教師都發表了自己的聽課感想,並且都在心裏想,什麼時候我們講課也能做到這樣遊刃有餘,受到幼兒的喜歡呢。做到真正的把自己的講課目標與幼兒的愛好融在一起。其實遊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方式,也是幼兒學習的基本途徑。這位老師的體育課也是原創,通過平時與幼兒的接觸積累到幼兒的愛好,把幼兒喜愛的動畫片融入到課程中去,最終獲得了幼兒的喜愛。

我想做一名老師或許不難。到做一名優秀的。受到幼兒喜愛的老師確不容易。這個喜愛,包含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許多點滴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優秀的老師就是這樣從生活中一點點積累經驗的,我們都該做個有心人。

幼兒園評課稿4

1、認真鑽研教材,正確解讀文本。使用的教學方法靈活有效,教學設計合理流暢。《語言的魅力》一共6個自然段,在教學設計上,楊老師靈活地動用了變序教學法。一上課便直奔主題,讓學生找出老人木牌上寫的“我什麼也看不見”以及詩人後來加上六個字後的“春天來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進行對比。先感知老人行乞時的可憐(第一自然段),再充分感受詩人所寫的話的魅力所在(最後一個自然段)。然後再回頭學習2—5自然段中由兩句話的不同而產生截然想反的結果。這樣外理教材使教學環節緊湊,重點突出,活而不亂,也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如在體會第一自然段老人的可憐時,教師使用課件出示文中的插圖,配樂範讀的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披入情,真切感知語言。

一、教材説明:

《語言的魅力》是京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中的一篇老課文。講述了詩人讓?彼浩勒用有魅力的語言幫助一位失明老人的事:在繁華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衣衫襤褸的盲老人在行乞,開始人們無動於衷,後來當大詩人讓?彼浩勒在老人的乞討牌前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後,人們紛紛慷慨解囊。這個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語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與人之間織出愛的紐帶。這篇課文生動感人,情節曲折,故事性強,容易吸引學生。但由於課文中的環境離學生的實際生活環境很遠,因此學生理解課文會有一些困難。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語言,通過對比使學生認識到語言的巨大力量,體會到語言的魅力。

二、設計思路:

本節課教學力爭以題目《語言的魅力》為線索,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課文。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在閲讀中發現語言的魅力,在表達、思維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同時努力體現原生態教育的理念,引導學生心神深入到文中,真切地走過一段生命里程的`同時,情有所感,情有所動,情感價值觀向着人的本性——善良發展。這也就是新課程標準所大力倡導的以人為本!

三、主要優點:

1、創設情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理解課文第6自然段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此,本課教學中,老師在引導學生初讀文章的基礎上,找到了這篇文章中最有魅力的語句“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之後,努力結合課文內容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展開想象進一步感悟語言,體會語言的魅力。如:引入描繪春天美景的一段視頻讓學生切實感受春天的美麗;帶領學生捂住雙眼真切感受盲老人的世界的同時,配上淒涼、哀婉的樂曲《江河水》使學生深刻體會盲老人的世界,教師適時以自己富有激情的語言,進一步激發學生情感,使課堂教學情真意切。在學習課文第1—5自然段時設計了表格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後,進行對比閲讀,體會一句話竟能產生如此的變化;還進行了遷移閲讀,講了卡耐基小時候繼母的一句話,激勵他日後創造了成功的28項黃金法則,幫助千千萬萬的普通人走上成功之道,最後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之後告訴學生語言的真正魅力,來自於有生命魅力的靈魂。能改變人一生的語言,不僅僅是具有魅力,還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哲理在裏面。這是學生很難理解到的,因此教師就要給,讓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慢慢領悟。

2、聯繫生活,適當拓展,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回到生活,老師提供畫面,讓學生運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將課內與課外有機地聯繫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出示的過程中老師配以合適的解説——“這柔弱的小草經歷過嚴寒酷暑的磨練、經歷過狂風暴雨的洗禮、也經歷過人們的無情踐踏,如今它又頑強地挺起了身軀。假如你是這片綠地中的一棵小草,你想對人們説什麼?”、“這火紅的鬱金香花多麼另人心醉沉迷,沒有了它們這五彩繽紛的春天會黯然失色。假如你是這花叢中的一朵鬱金香花,你想對人們説什麼?”、“這是一名因貧困而失學的兒童,她多麼渴望能和我們一樣在這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假如你就是這名因貧困而失學的兒童,你想對人們説什麼?”讓學生體會到小草和鮮花的生命也是來只不易的、也是精靈活現的生命,要像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他們、對弱者要懂得同情。這一語文活動既培養了學生表達能力,又深化了對課文的認識,以力求一箭雙鵰的作用。

4、這節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中年級的語文講讀課文的分析是以學習理解詞語和句子為主,這節語文課缺少指導學生理解和使用已經學習過的和新的解詞方法運用的訓練,因而沒有達到理解重點語句的目的。在讓學生抓住詞語理解句子時,詞語的理解方法,理解那些詞語,都是老師指出的,不是以學生的問題為依據而出現的。

幼兒園評課稿5

觀摩了各年齡段區域遊戲活動的開展。作為一個新老師,這樣的培訓學習機會,讓我擴大自己的眼界,學習別人的精華,同時反思自己的不足。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我們可以通過區域遊戲鍛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體現因材施教。在本次活動中,一共觀摩了6個區域遊戲展示活動。每個班級都以不同的主題和豐富的區域創設帶給我視覺的享受和精神的滿足感。區域活動中教師的組織、區域內容和環境創設都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我結合觀摩到的遊戲活動談談我的感受:

一、與主題活動緊密相結合的區域活動

幼兒園區域活動並不是獨立的教育活動,它是幼兒園整體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將適合的主題有機地與幼兒園的區域遊戲相結合,可以進一步激發孩子的興趣。例如:在觀摩小2班和中2班的《清涼一“夏”》區域活動時,發現同樣是兩個以季節為主題展開的區域遊戲活動,教師在區域的創設和材料的準備上都是非常具有主題性和創意性的。飲料吧、夏日風情、“冰”紛假日、扇扇樂、五彩傘、轉轉樂等一系列與夏季主題相關的遊戲活動。讓我們一進區域就能立即感受到老師將季節的主題很好地融入到了區域活動中。

二、提供了豐富適宜的區域活動材料。

在區域遊戲中,豐富的'區域材料是保障孩子在區域活動中獲得成長和進步的前提。只有充足的材料才能讓孩子在遊戲中獲得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在班級的每個區域中,我們發現老師們投放的材料非常豐富,而且具有探究性和引導性,在夏季主題的區域活動中,教師就投放了各種創意性的材料供孩子們大膽想象創作。讓孩子通過不同的紙製作冰激凌;製作夏季涼拖鞋、製作夏季服飾。“五彩傘”的區域中投放透明的雨傘激發孩子創作的樂趣。在這樣的區域活動中,孩子們能夠動手動腦主動探索,而且留給孩子們更多的操作和創造的空間,使孩子們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經驗的提升。

三、教師在區域活動中靈活地介入

區域活動的指導方法有很多種,教師在區域活動中必須發揮適宜的指導作用。在孩子們自主的區域遊戲中,教師適合地介入孩子們的演出中,當孩子們需要幫助時,給予適當的協助和鼓勵,當孩子們遇到困惑時,給予支持和建議。

區域活動一直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因為在遊戲中孩子們自主地玩,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選擇自己喜歡的夥伴,這樣的活動才真正以幼兒為為主體。通過培訓,讓我看到了自己在區域遊戲開展和指導上的很多不足之處。因此在今後的幼教工作中,我會繼續不斷學習、實踐、反思,特別是對區域活動的進一步探索和實踐。

幼兒園評課稿6

一、評亮點

1、教師思路清晰,每一個環節的設計、提問的設計、最後到幼兒操作的設計都圍繞繪本《月亮的味道》進行而設計

2、教師能夠與幼兒進行互動,我們可以看到從集體的教師與幼兒互動、到個人的互動,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題地位並且還體現教師的新理念和教育方式。

3、教師的基本工示範畫的操作技能還是較熟練的。

二、評教材

1、教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中班幼兒已有生活經驗、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在已有的背景下讓幼兒大膽想象設計森林裏的動物來嘗月亮的味道使幼兒的創造力與情感方面同時得到發展。

2、教材新穎,根據中班幼兒的作畫技能要想畫面佈局、色彩豐滿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那麼教師讓幼兒在已有的背景下進行想象創作,突出教材的新疑使整體畫面具有美感。

(磨課)1、為什麼要選這個教材?現今社會普遍存在着一個現象自私、不會合作、不合羣等現象,針對中班的幼兒應該對合作、交往、互助有初步的概念與認知,那麼我們通過繪本本身的情感價值,就是團結互助的精神來發展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懂得與同伴相互幫助其實幫助別人也就是快樂自己。還有我們要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在我們的眼裏,月亮就是月亮除了形狀有時候會變,它一直都掛在高高夜晚的天空上,但我們的孩子想象力是無邊無際、天馬行空的,他可以想象到他熟悉與不熟悉的事物,從這本繪本的封面月亮就可以讓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進行想象。再從教師設計的背景大象當底座幫助動物們嘗月亮的味道時也讓幼兒大膽想象不同的動物嘗月亮的情景,從每個細小的環節到操作都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磨課)2、如何運用教材?教材每節課教師都必備的,而我們要突破老教材方式,我把這個突破的方式叫“減去添加”為什麼要減去就是不符合幼兒操作,為什麼要添加就是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來創造。我們讓幼兒在已有的背景下大膽進行想象創作,突出教材的新疑和美感。在情感提升的同時,既提升幼兒的作畫技能又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評目標:

我們的繪本是以繪本的'本身價值為主,而通過與美術整合方式的應該以三方面為主:語言故事的本身價值為主、情景為主和美術為主。那麼在制定目標應該圍繞美術、語言(繪本相關的句式)、情感來實現目標,要根據三維的目標來制定出以下三點:

1、以大象、梯子、月亮、為背景內容,大膽想象並設計出森林裏的動物來嘗月亮的情景。2能用連貫的句式學説“XX爬呀爬咔嚓、咬下一片月亮,它説月亮的味道真好”。3、體驗團結的力量最大,懂得助人為樂、也會快樂自己。目標的第一點會在活動過程的第二個環節體現,而第二點目標學習句式會在第三個環節體現出,而第三點目標貫穿整個活動過程(如:而這裏的達程度不是很好應該在XX環節體現出)

四、評重難點;

這節課的重點是目標1、大膽想象並設計出森林裏的動物來嘗月亮的情景(為什麼要設計這一點因為發展幼兒技能我們可以看到作品的成效幼兒還是大膽設計出有不同的動物來嘗月亮情景)

難點是目標2學習句式“XX爬呀爬咔嚓、咬下一片月亮,它説月亮的味道真好”。

難點是怎樣突破的,教師在提問的設計上有兩點突破1、“你們想幫助哪隻小動物去嘗月亮的味道?它是怎麼嘗的?(引導幼兒瞭解繪本句式)提問2、你們還想幫助哪些沒嘗過的小動物來嘗月亮的味道?(引導幼兒想出不同的動物來嘗月亮的味道學説繪本句式)還有一個互動方式你們還想幫助哪些沒嘗過的動物,請你們跟自己的好朋友講講。(引導幼兒學説句式)到最後的作品展學説句式都是突破難點的關鍵。

五、評過程

教學的脈絡是清晰的,從提問的簡單到難、從講解的淺到操作的深到最後的講評一整個脈絡的主線思路也都是清晰的但是教師在每一個環節或某個環節(總共有6個環節)處理的還不是很到位。如第一環節是讓幼兒看到月亮會想到什麼好吃(瞭解月亮會像什麼好吃的或什麼好吃的想圓圓的月亮)這裏是啟發幼兒聯想到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想象。(而周老師在這裏一直追問幼兒問題,問題的重複語過多並沒有層次性的引導,第二個環節是幫助動物嘗月亮的味道(整個環節應該突出情感的目標教師應該營造一個情感幫助的氛圍如:大象當底座來幫助小動物嘗月亮你想幫Xx動物嘗而這裏沒有引導出幫助導致下面的過程中都沒有達到目標3)缺少啟發性的引導(如)第三個環節是教師講解操作第四個環節是幼兒操作教師有進行來回指導第五個環節是講評(講評是應該先講亮點)第六個環節是總結(這裏應該突顯大象的功勞最大,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團結互助的精神和迴歸繪本也有不同的辦法嚐到月亮)

不足之處

1、引導語在那幾個(第幾個)環節的不足之處我的調節是以下調節方式

2、迴應幼兒的總結不是很到位如:(你是用什麼辦法嚐到月亮的開飛機的可引導交通工具、或高科技或疊羅漢的方式或使用道具樓梯等,

3、應變能力不夠靈活:在那幾個(第幾個)環節出現,我將進行以下調節

4、教師語言重複性過多,或情景語不到位:

5、教師預設的不夠對孩子的瞭解不夠:,或者教學思路不清楚,導致在活動中遇到情況無法很好的處理如:

6、師幼互動:看幼兒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集體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關注個體的時間過少的現象。

幼兒園評課稿7

10月26日,我和幾位老師一起觀摩了由麻布三中林海燕老師執教的一堂美術課,收益頗多。特取其中一課進行分析,討論,反思。如下:

林海燕老師執教的《瓷器風韻》一課是一節綜合性很強的美術課,這節課從整體上看,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還是組織形式都體現了很新的教學理念,首先,林老師從備課、教具的準備來看,準備的相當充分,每個環節安排得有條不絮,絲絲相扣,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林老師語言幽默、風趣,課堂中隨機應變能力強。導入時,用一段青花瓷的演奏視頻做導入,這裏的興趣導入,勾起了學生的興趣。應該説,這是一堂學生感興趣的美術課,是一堂很有創意的美術欣賞課,讓人耳目一新。

一、開放的教學方式

隨着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林老師採用了開放的教學方式。首先,教學內容沒有侷限教材和書本,而是根據初中美術的學習要求和美術學科特點,並符合時代和聯繫學生的日常實際生活,在課堂的導入階段林老師帶來了一個碗並讓學生敲擊用碗和青花瓷器的聲音對比,再用課件展示了用青花瓷器的演奏場景,這樣就準確抓住學生活潑、好玩、好動的心理,在活動開始就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起,為整堂課的集中進行提供了一個前提保障;其二,本課教學中用到的許多圖片和視頻資料大多來自網絡,教學資源具有開放性;其三,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了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開放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學生的個性化得到了體現和展示,具有開放性。在這樣一個輕鬆、活潑、和諧、互動、探究、創新、開放的情境活動中,學生樂於嘗試,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

二、教學設計的創新

林老師的這節欣賞課擺脱了一般欣賞課的教法—學生聽老師講的模式,使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這對於一節欣賞課來説是非常難的,並且在這節課中安排了欣賞課中甚少的技能訓練,增加了學生學習的樂趣,帶動了課堂的氣氛。也使我們教師感受到了欣賞課和技能訓練相結合的完美搭配。實現了美術課中的創新,達到了新課程標準裏的精神。

三,認真的教學態度

如果説教學思想決定着教學行為的方向,那麼教學態度就決定着教學行為的努力程度。聽課的老師們都感受到了林海燕老師的教學態度非常嚴謹認真。一是課前準備充分。教具齊全、課件精美、教案熟練;二是課堂表現沉着思路清晰,沒有出現明顯的教學遺漏等現象。三是目標明確、重難點把握得當,課堂結構合理,層層深入,沒有出現知識性錯誤等,這些説明執教者課前查閲了大量的資料,認真透徹地研究過教材,在課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四,些許的不足

1、林老師對於問題的提出過於籠統,以至於學生不知道怎麼回答,比如在課堂的導入部分,教師拿出一個蓋着布的碗問學生:“同學們能看到老師手上有件東西嗎?”是件什麼東西?學生當時有回答毛巾的也有回答是抹布的,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教師的提問出現了問題,以至於學生回答的答案不是自己預期的那樣,就達不到教學目標了。另外林老師在敲擊碗後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同學們聽到了什麼?”學生回答是聲音。老師自己説是樂器,感覺學生既沒有回答出答案,而老師説出的答案又很突兀,讓我們摸不着頭腦。所以在一節課中,問題的提煉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提的好,學生就能很快的回答出來,師生就能互動的很好。反之只會冷場破壞了課堂的有效進行。所以一堂課的設計,如何提問是關鍵,要設計出恰當的問題。

2、評價過於籠統,在評價學生作品的時候,應該選擇豐富並且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語言進行評價,並且要有肯定的或鼓勵的言語出現,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活動是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的`作品,應該加入學生自評,讓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努力尋找到解決的辦法。另外林老師在評價學生作品時只是單一的提問學生是使用什麼方法去製作出來的,我想可以在造型上加以評價,這樣可以更加的讓學生懂得泥塑的趣味性。

3、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只顧到了一部分的學生,這可能和當時黑板所在的位置有關係,當一個男學生回答完問題後,老師由於上課過於投入忘記了叫他坐下以至於學生站了很久都不敢坐下,這個問題就説明了教師在上課投入的同時也要關注到學生的一舉一動,並且要全面的照顧到學生。

4、教師在課後拓展的時候講到了現在瓷器的欣賞,我認為單單的圖片是不夠的,還可以帶一些成品過來展示,這樣可能更加的直觀。

五,我的深刻體會

林老師的課給我的感觸很大,首先我覺得她的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對欣賞課的創新——在欣賞課中進行美術技能的訓練,這種創舉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思想,使我們在以後的欣賞課中能挖掘出更多可以技能訓練的好創意出來。同時當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也要去關注的,那就是一節好的課,它的問題提煉非常的重要,問題提的好與不好直接關係到我們這堂課所呈現的效果,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關注提問並提升自己的素質和對課堂的掌控。

標籤:評課 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