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育兒知識

幼兒園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15篇

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已有經驗的基礎,自由心態下較膽表演和創造,體驗帶小活動的樂趣。

2、在活動過程中,中班幼兒提醒助小班幼兒聽、看的興趣,認真向哥哥姐姐學習,在活動中萌發帶小、教小、小愛的親情。

活動準備:

幼兒之間的互動

活動過程:

一、律動:帶小邊唱邊進教室。(走走停停)

哥哥姐姐要和弟弟妹妹手拉手邊聽音樂邊出去走走啦!

二、語言節奏:

哥哥姐姐會介紹自己的弟弟妹妹的名字。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這是我的弟弟(妹妹),他(她)叫……,(家呼)他(她)叫……”

三、歌曲《乾淨的小手》

哥哥姐姐都很愛乾淨,每天都把小手洗得乾乾淨淨的。

1、哥哥姐姐邊唱邊用舞板伴奏。

2、哥哥姐姐邊唱邊在弟弟妹妹前表演。(第2遍創編歌詞)

3、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邊唱邊洗手。

四、兒歌:上海童謠《燒小菜》

哥哥姐姐的本領可了,他們還會燒菜,我們弟弟妹妹想不想吃啊?(想)

中班幼兒念上海童謠,弟弟妹妹接後3個字。

五、歌表演《三條魚》

剛才哥哥姐姐表演過了,我們弟弟妹妹也來表演一個好嗎?

弟弟妹妹對着哥哥姐姐唱《三條魚》,拉哥哥姐姐一起表演。

六、老師表演

袁老師也來表演一個節目:鋼琴奏《鈴兒響叮噹》。

金老師也來表演一個節目:舞蹈《小牧民》。

七、舞蹈《找朋友》

1、我們櫻桃班和貝貝班的小朋友都成為了好朋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找好朋友吧?

2、哥哥姐姐帶着弟弟妹妹拿好小樂曲出教室。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給我的觸動很深,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羣剛從託班升入小班的幼兒和一羣剛從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兒們,在開學僅僅只有5天的時間裏,居然能在一起搞這次帶小的活動,而且搞的這麼有聲有色,孩子們從活動中得到了快樂,作為老師的我更是樂趣無窮。

在這次活動的準備中,我們班的幼兒與他們自己的哥哥姐姐之間建立了深刻的友情,哥哥姐姐們時常來喂他們吃飯、他們穿鞋子、和他們做遊戲、帶他們參觀幼兒園……他們彼此之間已經建立了一種信任和依賴,只要一天看不見哥哥姐姐他們就會家他們。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的提高。一些平時膽小的孩子在活動中能聲唱歌、並能膽的在家面前表演節目;一些平時比較活躍的孩子更是如魚得水,一會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遊戲,一會又和同伴一起舞蹈;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哥哥姐姐助下學會了洗手,學會了上海話,回家還有模有樣的説給爸爸媽媽聽呢!

哥哥姐姐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些平時比較調皮的孩子自從有了弟弟妹妹後有了一定的責任感,上樓是扶着他們走,座位讓給他們先做,教我們唱歌教我們洗手,連平時自己最喜歡的玩具都讓他們先玩……

這次帶小的音樂活動我們通過遊戲化的方法組織幼兒進行音樂活動,並在每個環節中都設計了互動發環節,讓每一個孩子在愉快的活動中,接受音樂的薰陶。律動:走走停停讓幼兒樂在動中;歌曲《乾淨的小手》讓幼兒樂在動中;兒歌:上海童謠《燒小菜》讓幼兒樂在趣中;歌表演《三條魚》讓幼兒樂在創造中;舞蹈《找朋友》讓幼兒樂在參與中……

陳老師説過:“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較不好的老師。”是啊?我們付出多少在幼兒是身上我們就能得到多少的回報,孩子們的進步和成長是我們最的欣慰啊!

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禽中之最。

2.能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收集“鳥類”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禽類:

1.鳥可以叫什麼?(出示文字:“禽”)

2.禽類可以分成哪幾類?

歸類:被人飼養的'禽,叫什麼禽?(家禽)食肉的、兇猛的禽,叫什麼禽?(猛禽)叫聲非常動聽的禽,叫什麼禽?(鳴禽)棲息在水邊的禽,叫什麼禽?(水禽)

3.那麼家禽、猛禽、鳴禽、水禽各有哪些?每種舉例:家禽雞、鴨、鵝......

猛禽鷹、鷲......

鳴禽黃鶯、畫眉鳥。水禽丹頂鶴、魚鷹。特殊的鳥類不會飛的鴕鳥普通飛禽麻雀

老師小結。

二、瞭解禽中之最:

1.鳥類中,最的鳥是什麼鳥?(鴕鳥高度2、5米左右)

2.最小的鳥是什麼鳥?(蜂鳥)

3.最重的鳥是什麼鳥?(鴕鳥比蜂鳥重78000倍)

4.飛得最快的鳥什麼鳥?(雨燕)

5.地面上跑得最快的是什麼鳥?(鴕鳥)

6.最長壽的是什麼鳥?(鸚鵡)

7.最短命的是什麼鳥?(燕子)

三、分享交流自己收集的鳥類資料,並進行傳閲。

教學反思

新《綱要》科學領域提出: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於是我設計了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在這個活動中能激發幼兒探索慾望,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青蛙的外形特徵和成長過程。

2、激發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青蛙圖片、青蛙生長5步圖、視頻《青蛙的成長》、音樂視頻《變青蛙》、青蛙的叫聲、害蟲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咱們先聽聽它好聽的聲音吧!(播放青蛙的叫聲)大家很快就猜出來了,對,就是小青蛙。(出示青蛙圖)

二、觀察青蛙的外形特徵

師:“你們見到青蛙嗎?”誰能説説它的樣子吧!請大家從上往下來説一説。

(青蛙穿得什麼顏色的外衣的?眼睛、嘴巴怎麼樣的?肚皮是什麼顏色的?有幾條腿?)——幼兒説,教師貼上所説的外形特徵局部圖。對語言完整的幼兒給予表揚。重點講解腳蹼——引導幼兒觀察。師:“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青蛙,它的樣子很可愛,那它生下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嗎?(不是)對,它生下來可不是這個樣子的,它的長大經歷了很神奇的過程,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三、觀看視頻,瞭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1、分段播放視頻,提問:

(1)這是什麼季節?青蛙媽媽生下的小寶寶是什麼樣子的?(許許多多圓圓的卵)

(2)天氣暖和了,卵是怎樣變成小蝌蚪的?(脱下了外衣)小蝌蚪長得是什麼樣子的?(圓圓的大腦袋,一條細細的小尾巴)小蝌蚪是怎樣遊動的?(請幼兒模仿動作)

(3)小蝌蚪遊着遊着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它碰到了誰?(長出了後腿,碰到了小鯉魚和它的寶寶)

(4)小蝌蚪遊着遊着身體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它又碰到了誰?(長出了前腿,碰到了小烏龜)

(5)現在,小蝌蚪的身體變成了什麼顏色?(脱掉了黑衣服,換上了綠衣服)身體的哪部分消失了?(尾巴,慢慢變短)

2、教師出示青蛙生長過程圖,引導幼兒回憶。師:“小寶寶是一下子就變成青蛙的嗎?(不是,慢慢長大,身體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現在請大家想一想它是怎樣變化的?(教師引導提問:青蛙媽媽先在池塘裏產下了什麼?接着卵又變成了什麼?小蝌蚪先長出了什麼腿?又長出了?身體的哪部分消失了?最後變成了?)

——幼兒回答教師貼過程圖片

青蛙卵—小蝌蚪—長出後腿小青蛙—長出前腿的小青蛙—青蛙。

問:“青蛙從卵變成青蛙經歷了幾個變化?

3、音樂遊戲《變青蛙》,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青蛙的生長過程。

師:“啊,原來小青蛙是這樣長大的,我們也來學學它的變化吧。

——播放音樂視頻《變青蛙》,教師做青蛙媽媽,幼兒做寶寶一起遊戲,將青蛙的生長過程用身體動作來表現。

動作:半蹲準備,雙手握拳,從下往上擺動,左遊遊,右遊遊;雙手叉腰左右腿分別向後蹬;雙手五指分開,向左上、右上伸;雙手在身後擺動,再到胸前擺動;轉個圈,學青蛙跳2下。

四、瞭解青蛙是人類有益的動物,引導幼兒保護青蛙。

師:“太神奇了,終於變成了小青蛙,青蛙有什麼本領?那小青蛙喜歡吃什麼呢?

——提醒幼兒大膽回答青蛙對我們人類有這麼大的用處,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青蛙呢?小結:青蛙不光吃蚊子、蒼蠅,還大量捕食蛾子、稻飛蝨等農業害蟲,它們一年吃害蟲的數量大約是五萬多隻。所以人們稱它為“莊稼的保護神”。青蛙對我們人類的益處很大,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不能捕殺青蛙,好好的保護它。

五、延伸活動:

科學區:在自然角飼養小蝌蚪,幼兒做成長記錄表。

美工區:摺紙——小青蛙或製作與青蛙有關的環保宣傳畫。

教學反思:

春天是青蛙繁殖的季節,“青蛙的成長”這個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生活中的一個興奮點,並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比較感興趣,始終處於積極自主的狀態。本節活動在大班年齡組進行。首先借助音頻“青蛙的叫聲”引課,讓幼兒在猜“誰來了”的過程中自然進入課堂內容,讓幼兒通過經驗説出青蛙和蝌蚪的特徵,再通過電視界面出現“青蛙”和“蝌蚪”的圖片對比,讓幼兒產生疑問,青蛙到底是不是蝌蚪變的?帶着疑問,幼兒看動畫故事《小蝌蚪找媽媽》,這個童話故事生動地講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全部過程。動畫中是按“找”和“變”兩條線索展開情節的,兩條線索齊頭並進,我運用電教手段,使幼兒能形象直觀地觀察到小蝌蚪的變化過程,知道了春天青蛙媽媽產下卵,卵變小蝌蚪,小蝌蚪先長兩條後腿,再長兩條前腿,尾巴慢慢變短到消失,最後變成青蛙”,使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小蝌蚪找媽媽的重要圖面,暫停動畫並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這一圖面馬上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通過幼兒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讓幼兒帶着問題看動畫故事,瞭解了蝌蚪變青蛙的幾個步驟。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隨着從蝌蚪變青蛙的全過程的觀察積累,孩子們掌握了最直接的經驗,他們對青蛙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了,幼兒在自由探索、相互學習中發現了一些青蛙的祕密。

為了加深幼兒對青蛙成長過程的印象,讓他們拍青蛙成長卡片,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着問題:在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排列小青蛙的生長過程中,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排列出了多種不同的順序,而且每一種排法都體現出了幼兒的智慧,不管幼兒的答案怎樣,都是他們觀察、發現和想象所得,這一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我給予了及時的表揚和鼓勵。

在最後保護小青蛙的環節中,幼兒積極的發言,講出了很多青蛙的益處,進一步提升了幼兒保護青蛙的意識,整個活動環環緊扣,自然過渡,幼兒參與性高。

幼兒園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受版畫的色彩美、造型美,體驗成功的快樂。

2、讓幼兒嘗試進行版畫,掌握版畫的基本方法,能初步表現出版畫藝術的美。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色顏料;幼兒繪畫毛筆;吹塑紙;鉛筆;幼兒自己的花卉日記;等。

活動重點:感受不同材料進行作畫的樂趣。

活動難點:掌握版畫的基本方法。

設計思路:

隨着主題活動《親親大自然》的開展,經過了一段時間幼兒對花卉的探索後,幼兒都製作了一本花卉日記本,在對日記本製作的後期做一個怎樣的封面讓大家開始了思考。在國外,版畫是藝術類的必修課,近些年我國各地已有些版畫家在為兒童版畫教育事業默默地做貢獻,這是非常可貴的。同時我受一些大畫家版畫作品的啟發,發現版畫的與眾不同的美感,何不讓我們的幼兒也來嘗試嘗試,陶冶幼兒的性情,使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美,萌發審美、表現美的`情趣呢?於是,我就設計了這次的版畫活動。

活動流程:情景感知→交流討論→過程運用

活動過程:

一、情景感知

引起興趣,導入:

1、我們的花卉日記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顏色塗好了,名字寫好了,我們可以拿着它去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日記了,對不對?

2、看看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引導幼兒給日記做一個封面。)

3、欣賞一些書的封面。

二、交流討論

我們也來給自己的花卉日記印個封面。

教師講解示範:

1、從日記中選擇好一朵花,或從環境中選一張你認為最好看的花。

2、用鉛筆在吹塑紙上勾出選好的花。

3、選擇顏料進行塗色,顏料要乾點,邊塗邊印。

三、過程運用

幼兒自由進行操作,師巡迴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延伸,自由欣賞同伴的作品,説説自己的封面是印的什麼花。

各環節滲透:

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針對幼兒的花卉日記,可以向各位朋友和同伴進行介紹和講解。

美工區中提供相應的材料,讓幼兒嘗試對交通標誌等進行製作封面,同時可以引導幼兒在平日的活動中對各種資料進行整理後製作封面。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善於發現身邊的美,學會用藝術的形式表達美、創造美。《美麗的孔雀》通過觀察發現孔雀羽毛的美感,再根據孔雀羽毛的特徵設計花紋。在教學中,我通過跳孔雀舞、畫孔雀來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感受動物的美,陶冶了幼兒的情感。

不足之處:

個別幼兒尾翎畫的不夠大,很多細節還不夠完善(畫孔雀時,個別幼兒頭和身體的比例失調——頭大身體小)以後還要多思考把握好每個細節。

幼兒園教案5

設計意圖:

是我就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相應的發展水平,嘗試藉助“花”這樣一種形態各異的載體,截取衍紙藝術其中一種幼兒能跳一跳夠得着的小零件作為主要元素,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幫助幼兒體驗創作與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製作衍紙花的基本方法。

2、大膽探索,創作多種多樣的衍紙花,發展想象、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衍紙造型、範例、延伸圖示等。

2、自粘紙底板、五顏六色的紙條、半成品、膠水、牙籤、剪刀等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想象探索。

教師:這是一塊神奇的地板,看!一張細細豎着紙條放上去,粘住了。想一想,這些五顏六色的紙條,彎一彎、折一折、粘一粘?可以變成什麼樣子?(邊提問、邊演示)

幼兒:彎過來,粘在一起,可以變成個圓形。??教師:看,老師都把它們變成了什麼?幼兒:有長方形、正方形、菱形?

教師:誰來説説這個彎了好多次的樣子是怎麼變出來的?

幼兒:把它多卷幾次,變出來的。教師:猜猜這個小圓和大圓在一起的樣子是怎麼變出來的。

幼兒:可以先做一個小圓、外面再做一個大圓。

教師:這是一種方法,要是隻用這一根長長的紙條,可以怎麼變呢?老師給小朋友們兩分鐘的時間,試一試!

播放兩分鐘的音樂,幼兒探索,交流時,請個別幼兒上前示範。

2、觀察欣賞。

教師:原來一張紙條可以變出那麼多的樣子,老師做了很多這樣的圖形,把它們組合起來,變成了什麼?

幼兒:很多花。教師:你們喜歡嗎?幼兒:喜歡。教師:説説你喜歡的花,花瓣是什麼樣的.?花心呢?

幼兒:三角形的、半圓形的花瓣??幼兒2:花心有圓形的、有一條一條的??

教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把紙條彎一彎、折一折、粘一粘,請剪刀、膠水幫忙,就可以變成各種圖形,用不同的方法組合,就能變出很多樣子的花瓣、花心和葉子。像這種做花的方法,叫捲紙花,也叫衍紙花。花的種類可多了(出示簡筆畫),用衍紙的方法,可以怎麼做呢?

幼兒:?

3、嘗試創作。

教師:我們是大班小朋友,快要畢業了,選其中一朵的樣子做一朵衍紙花送給好朋友,好嗎?

教師:老師為每位小朋友都準備好了自粘紙底板、五顏六色的紙條、膠水、牙籤、剪刀等,在做衍紙花的時候,可以先想好花的樣子,然後再把紙條變一變,可以請工具幫忙。看誰變出的花最特別、最美麗。

幼兒創作,教師巡迴輔導。

4、展示作品。

教師:這麼多美麗的衍紙花,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各種各樣的顏色,真是太漂亮的。誰願意先來介紹一下,你是怎麼做的?(教師應圍繞目標,發現幼兒的特別之處,及時表揚,給予發揚廣大。)

5、欣賞拓展。

教師:看,這是能幹的叔叔阿姨們做的衍紙花,你們覺得和小朋友做的有什麼不一樣呢?

幼兒:做的花很多,卷的次數也變多了。

教師:做好的衍紙花可以用來裝飾什麼?

幼兒:裝飾盆子、書籤?

教師:除了做花,還可以做什麼呢?

幼兒:愛心、小朋友、動物?

教師:除了做出平面的,還可以做成立體的什麼呢?

幼兒:有椅子、桌子?以後,我們還可以再來試一試。

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不同動物的關係與生存環境,感受近大遠小的關係,合理進行佈局繪畫。

2.用流暢的線條繪畫出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如老虎吃小兔子等),並大膽向同伴介紹。

3.喜歡動物故事,能夠創編出不同的動物故事。

活動準備:

幼兒信息報,動物的相關圖書、圖片、小樣等

活動建議:

一、談話交流,激發幼兒創編故事的興趣

1.提問:前兩天我們都調查了動物的本領,誰來説一説?

2.引導幼兒詳細地介紹自己調查到的動物的祕密,例如:大象的鼻子可以捲起許多東西,小長頸鹿寶寶一出生是趴着的等等,及其他典型特徵,包括其生活環境,引發幼兒繪畫興趣。

3.引導幼兒創編動物故事。

提問:小動物有這麼多的本領,而且他們都生活在一起,那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有意思的事情呢?

二、教師圖片示範,引導幼兒感受近大遠小的關係

1.教師出示圖片,豐富幼兒的經驗

(1)教師出示動物本領的`不同形態,例如:老虎捉兔子的圖片提問:老虎要捉小兔子,小兔子都躲到哪裏去了?躲到後面的小兔子只能看到什麼?為什麼前面的小兔子大後面的小兔子小呢?

2.教師小結遠近關係

小兔子躲起來了,所以只能看到一半身體,離我們越近的物體越大,越遠的物體越小。

3.幼兒確定繪畫內容三、提出繪畫要求

1.自主表現自己創編的動物故事,比例及動態關係正確。

2.鼓勵幼兒大膽添畫,豐富畫面內容。

3.線條要流暢,均勻塗色,先塗淺顏色再塗深顏色。

4.正確握筆、安靜作畫。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藉助圖片、信息報、模型等動物幫助幼兒構圖。

2.鼓勵幼兒能夠線條清晰、流暢的繪畫。

3.針對個體需要以及難點部分可進行簡單的示範繪畫。

五、評價分享

1.引導幼兒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2.師幼共同欣賞、評價作品。

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麼?

(1)引導幼兒從畫面佈局的大膽、情境內容的豐富、畫面色彩鮮豔整潔等幾個方面來欣賞和評價作品。

(2)教師針對幼兒繪畫中的構圖、線條、色彩等進行小結。

活動延伸

幼兒可繼續運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再現海底世界裏熱鬧的場景與趣事。

幼兒園教案7

水果寶寶(美術活動)

活動名稱:美術活動——水果寶寶

活動目標:

1、初步表現出各種水果的基本特徵。

2、嘗試表現各種水果之間的重疊關係。

3、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重難點:表現出重疊關係

活動準備:

1、範例一幅、水果實物

2、幼兒的做畫用具

活動流程:導入主題——觀察討論——簡單示範——幼兒表現——作品展示

活動指導:

一、導入主題

1、(出示範例)師:上次楊老師帶你們參觀了水果店,在水果店裏你們看到了什麼呀?(蘋果、香蕉、生梨……)

2、師:你們想不想知道楊老師喜歡吃什麼水果呢?恩看看楊老師買了什麼水果。

(蘋果、草莓、西瓜)

二、觀察討論

1、 教師出示水果實物,讓幼兒感知前後重疊關係。

2、 師:看看老師買來的'水果哪個最大?哪個最小?看一看,想一想老師是怎麼放這些水果的?哪個在前面哪個在後面?你們覺得這樣放好看嗎?為什麼好看?(草莓在前面,蘋果在後面,西瓜在最後面)

三、簡單示範

1、 師:這麼好看的水果我們給它拍張照好不好?

2、 教師出示範圖

3、 師:老師拍的照片好看嗎?你們想不想給水果拍照呢?那先看老師是怎麼幫水果拍照的好嗎?

4、 師:草莓在最前面我們先幫草莓拍好不好?(師先畫草莓)

5、 師:我們再給哪個水果拍呀?(蘋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蘋果的

全部嗎?(被草莓遮住了不能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我們就不拍了從這邊開始拍,到這裏應該怎麼樣呢?(跳過去)

6、 師:我們拍完了蘋果,最後給誰拍呀?(西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西瓜的全部嗎?(被蘋果草莓遮住了)對那我們和蘋果一樣從這裏開始拍,到這裏怎麼樣呀?(跳過去)

7、 師:我們拍照拍完了嗎?(沒有)還要幹嗎呀?(……)小朋友都穿上了衣服,天氣那麼冷,水果寶寶也要穿衣服。你們先給他們拍照再象楊老師一樣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好)怎麼樣的衣服才是最漂亮的呢?(紅、綠色……)蘋果寶寶説了顏色要亮得才好看。西瓜寶寶也説了身上的衣服有破洞和小刺好看嗎?(不好看)恩一會我要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照片最好看,給水果寶寶穿得衣服最漂亮。

四、幼兒表現

1、 幼兒做畫,老師觀察並指導

五、作品展示

1、介紹自己的作品。

2、 相互贈送作品

師:把自己拍好的照片送給自己喜歡

幼兒園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講述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老鼠偷油吃的不同姿態。

2、大膽想象、樂意講述自己畫面的情景,體驗畫編故事的樂趣。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課件、輕音樂、記號筆、鉛畫紙、黑板、實物投影儀、電腦等。

活動過程:

一、繪畫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請一個朋友出來,請你們仔細看,老師請的是誰?

2、教師用記號筆在黑板的鉛畫紙上繪畫老鼠。是誰呀?

3、小結:原來這是我們看過的皮影戲裏的一隻想偷油吃的小老鼠可可,你看,它踮起腳兩隻手搭在缸上頭伸長着在看缸裏的油呢!老師是怎麼把它請出來的?誰來説一説,請個別幼兒説説。

4、出示PPT完整的1——6張老鼠繪畫示意圖。帶領幼兒閲讀完整的繪畫示意圖:第一步先畫什麼?先畫老鼠的頭,第二步——添上兩隻耳朵,然後——添上圓圓小小的眼睛和鼻子,加上幾筆鬍鬚,接着添上——細細長長的身體、之後——伸出兩隻手、身體下面伸出兩條腿和腳,最後——加上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這樣小老鼠可可就變出來了。

二、回憶故事《小老鼠偷油吃》,觀察小老鼠的各種姿態。

1、觀察三隻老鼠疊加的姿態:

師:老鼠可可一開始想跳上油缸,有沒有成功?(沒有成功,)結果怎樣?(摔了個四腳朝天)可可沒有跳上去,它想了一個什麼妙計爬上了油缸?(它叫來了老二老三用疊羅漢的方法爬上了缸)我們來看看,它們疊羅漢的動作又是怎樣的?誰來説一説?(老二搭好油缸、老三推着老二,可可從他們身上爬了上去)你們看老三的頭,為什麼它的頭朝着後面呀?它在想什麼呢?"可能它在看看有沒有貓過來吧,或者是可能想叫其他夥伴來幫忙呢。"

2、倒掛着的姿態:

這下可可吃到油了嗎?(吃到了)它們怎麼配合着吃到油的呢?(老二站在缸上,拉着可可的尾巴放它下去,可可就吃到油啦),我來把它畫下來,出示圖片,老二站在缸上,那下面的可可的頭和身體在什麼位置,(頭在下面,嘴巴是朝下的,)誰來畫一畫可可倒掛着的樣子?請幼兒嘗試畫。

三、啟發幼兒大膽想象講述小老鼠偷油吃的情景。

1、師:它們兩隻老鼠終於吃到了油,還有很多其他的老鼠也想吃到缸裏的油呢,它們會想到什麼辦法吃到油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説一説。幼兒互相討論。

2、誰來説一説小老鼠還可能用了哪些方法吃到油的'?請個別幼兒講講。

3、小朋友幫小老鼠想了這麼多的方法吃到了油,那請你把小老鼠偷油吃的不一樣的動作畫下來,並把它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吧!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先畫好的小朋友搬好椅子坐到前面先講講自己的故事或者講給旁邊的好朋友聽一聽。

五、展示幼兒的作品,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繪畫內容。

師:誰願意來講一講你畫的老鼠偷油吃的故事?(請兩三個幼兒講講)講得真好!剛才我們看到小老鼠都跳進了油缸吃到了油,可是小老鼠吃飽以後又會怎樣想辦法出來呢?我們下次再來編一遍、畫一畫這個有趣的故事好嗎?

活動反思:

雖然説每一個人對每一個繪本的解讀都有不同之處。但是,我們在帶着孩子走進繪本時,一定要清楚,要從哪一個點帶兒童去走?以怎樣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或體會怎樣一種情感?這就需要執教者對文本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穫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從外表看看這兩隻動物,似乎不可能成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這個故事中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但這對看上去很不相稱的好朋友之間也存在着一些小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我們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積木弄倒,和好朋友絕交後,會做一些好的事情讓之感動原諒。這些情節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貼近。在第一環節中,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講小老鼠和大老虎它們倆是怎樣的兩種動物,並讓孩子們來猜想它們倆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情,在激起孩子們興趣的同時也為後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環節是分段講述,主要是讓孩子們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樣從一對好朋友,慢慢出現問題,小老鼠和大老虎絕交的事情,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來贏得小老鼠的原諒。

在我講述完大老虎為小老鼠做的事情後,幼兒根據聽到的來回憶事件,加上之前的講述,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都基本能講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這環節中,孩子們的傾聽還是比較好的。在這個活動中,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導入環節時間過長可以採用直接導入的方法,讓孩子來觀察圖片上的兩個小動物。在讓孩子理解故事發展情節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讓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學學它們説的話,説話時的語氣等等。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標達成效果好。

經過這次活動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為老師,一定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經驗背景、情感體驗、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並要從多個角度去設想應對策略,為活動中的有效迴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時,要善於賞識和鼓勵孩子。因為老師的認可能喚醒孩子們潛在的自信,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園教案9

一、活動名稱:大聲回答我在這兒

二、設計思考:

此繪本是由教師們根據圖畫書《大聲回答我在這兒》改編後的作品。故事中的主角是一隻可愛而又內向的小兔,它對幼兒園的生活充滿了嚮往。開學第一天,山羊老師點名時,所有的小夥伴都能大聲介紹自己,只有小兔羞於啟齒,遲遲不願應答。最後,在老師和同伴們的鼓勵下,小兔終於鼓足勇氣,大聲介紹了自己。簡單的故事情節記錄了孩子們入園時所經歷的場景,非常貼近小班幼兒的生活,容易引發生生間的情感共鳴,讓初次接觸繪本的小班幼兒萌發強烈的閲讀興趣,是不可多得的優秀小班閲讀教材。

根據小班幼兒的閲讀特點,閲讀活動中,我們首先利用課件遊戲《找朋友》,讓幼兒在自然的情境中關注同伴和自己,學會自然的回答“哎,我在這兒”。在此基礎上,我們鼓勵幼兒閲讀圖書,結合錄音,反覆傾聽“哎,我在這兒,我是聰明的xx”,最後,在閲讀理解了故事後,我們會採用首尾呼應的方式,再次開展點名的活動,鼓勵孩子們豐富原先的語言,學着説出:“哎,我在這兒,我是xx的xxx”,不斷地幫助幼兒建構語言,挑戰了幼兒的表達能力,同時也利用遊戲的方式幫助幼兒感受集體閲讀活動的有趣。

二、繪本教學設計思考

本書中依次出現了三個層次的自我介紹短句,即“我是×××。”“我是怎樣的×××”“我是怎樣的×××,我會(或我喜歡)……”可以鼓勵幼兒反覆傾聽,理解這些句子的含義,並嘗試用這些句式清楚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名、性格等。

本故事的情節圍繞着新朋友入園的相關事件展開,所以通過閲讀,孩子會自然而然地瞭解幼兒園裏的主要人羣(老師和小夥伴),也會簡單瞭解幼兒園來園生活的場景,知道老師會親切地呼喚所有孩子的姓名,而孩子們也會在老師呼喚時禮貌地迴應等。故事的情節與幼兒文明禮貌的培養聯繫密切,對幫助小班幼兒儘快適應集體生活有一定幫助

這個故事中,有一處是非常有利於推進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內容。即:我是怎樣的xxx。通過鼓勵孩子們學着運用這個句式介紹自己,其實對於引導孩子認識自我,學會認同自己是很有幫助的。儘管孩子由於年齡尚小,所以對自己的認識,可能並不真正客觀,但是通過想一想,説一説,能間接促進孩子對自我今後發展的關注和肯定。

這個故事傳遞着老師和孩子之間親密的情感,通過呼喚名字和應答的簡單情節,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師生之間的暖暖情感。從而有效地萌發孩子們盼望上幼兒園的積極情緒。

這個故事情節簡單,重複的角色語言較多,所以非常適合鼓勵孩子們看看演演。建議在充分熟悉了這一繪本厚,可以嘗試引導幼兒和老師一同來玩玩角色扮演遊戲。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將靜態的圖書閲讀轉化為動態的生動地表演活動,會在閲讀培養的起始階段,就讓孩子養成積極表達表現的態度和習慣。

三、活動目標:

(1)願意安靜傾聽老師講述故事,瞭解動物寶貝在幼兒園點名的有趣事

(2)樂意禮貌大方地應答他人,學説短句“我在這兒,我是xxx”。

四、活動準備:

1.ppt課件

1)圖書中熊老師點名及各動物角色應答的錄音。

2)與班內幼兒相匹配的點名課件。

2.大圖書一本、小豬頭飾一個

五、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朋友迴應

導語:孩子們,這裏有什麼?(配合點名課件中的照片),瞧,寶寶們的照片都轉起來了,老師要找好朋友啦!

1.老師找朋友

教師操作課件“找朋友”,鼓勵被定格的幼兒大聲地迴應“哎,我在這兒”。

2.小豬找朋友

引導幼兒向小豬介紹自己,和小豬做朋友。

過渡:小豬真高興,有了這麼多的好朋友。今天它也要去上幼兒園了,我們跟它一起去看看吧!

(二)、集體閲讀,理解故事

1.講述圖1—圖5

教師:幼兒園到了,瞧!熊老師站在門口,看到小豬來了、小貓來了、小兔來了,小老鼠也來了。大家笑嘻嘻地説:“熊老師,早上好!”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幼兒園。

過渡:熊老師説,我要點名了!

2.觀察圖6

提問:熊老師點了誰的名字?

小老鼠是怎麼回答的'?(播放錄音)

小結:小老鼠真棒,聽到老師叫它的名字不僅會大聲地回答“哎,我在這兒”,還會大方地介紹自己“我是聰明的小老鼠”。

3.連續講述圖7、圖8(配合錄音)

教師:接着,熊老師點了小貓的名字:“小貓。”小貓高興極了,大聲地回答:“哎,我在這兒,我是聰明的小貓。”熊老師説:“小貓回答得又響亮,又高興,真是有禮貌的好孩子。”現在輪到小兔了——“小兔”“哎,我在這兒,我是聰明的小兔。”熊老師説:“小兔你跟小老鼠、小貓咪一樣,聲音又響亮又高興,真棒!”

4.觀察圖9、圖10

提問:最後還剩下誰?

小豬怎麼不回答?

我們一起幫幫它,小豬可以怎麼回答呢?(鼓勵個別幼兒為小豬示範)

聽聽小豬是怎麼回答的?(播放錄音“哎,我在這兒,我是可愛的小豬”。)

小結:小豬覺得自己很特別,於是,當這麼多的朋友鼓勵它時,它終於鼓足勇氣,大聲地回答:“我是可愛的小豬。”

重點提問:小豬還可以怎麼介紹自己,可以跟別人説的不一樣呢?(鼓勵幼兒做出不一樣的應答)。

(三)、教師點名,幼兒應答

提問:你們跟小豬一樣,也很特別!現在費老師要點名了,想想你是怎樣的孩子呢?向客人老師大聲地介紹你自己,好嗎?

(教師點名,鼓勵被點到的孩子大聲回答“哎,我在這兒,我是xx的xxx。)

重點提示:隨機表揚能大膽介紹或跟同伴有不同表達的孩子。

幼兒園教案10

設計意圖

我們班幼兒喜歡聽音樂,在之前開展的音樂活動中對於聽音樂模仿動作有很大的興趣,喜歡錶現自己。因此設計了本節活動。

説教材

《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形象生動有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樂句簡單且重複較多,易於幼兒理解和模仿。兩個角色的反差較大,幼兒能夠盡情發揮想象力,大膽的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

因此我利用“大巨人”和“小矮人”誇張有趣的形象,作為活動的主體,開展了本節活動。目的在於保持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幼兒的表現熱情,培養其傾聽和感知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喜歡在音樂中表達表現,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説活動目標

情感態度:喜歡參與音樂遊戲,體驗律動的樂趣。

能力培養: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漸強、漸弱的變化。

知識技能: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大巨人和小矮人。

説重點難點

我將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漸強、減弱的變化,作為本節活動的核心重點,將根據音樂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作為幼兒突破的難點。

説教法

提問法:通過提問“你覺得是誰的`腳印呀?”激發幼兒大膽想象,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通過提問:“變成大巨人時音樂是什麼樣子的?,變成小矮人時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有更深入的思考,同時也更加有針對性的去聽音樂的變化。

遊戲法:小班幼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在歡快的氛圍中吸引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之中。

觀察法:引導幼兒有目的的觀察腳印的大小以及“大巨人”和“小矮人”的身體特徵,幼兒通過觀察,對比,思考,可以更細緻完整的認識整個事物,形成“大巨人是大大的,小矮人是小小的。”概念。

音樂欣賞法:以音樂感受體驗為主,幼兒通過聆聽欣賞音樂感受樂曲中的漸強和漸弱。

學法

交流討論法

展示法

體驗法

活動過程

本活動共分為5個環節,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其中第5環節為本次活動的延伸環節。

第一環節:故事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我通過故事情節“最近森林裏出現了許多奇怪的腳印”作為導入,將幼兒引入故事情景內,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活潑的音樂下帶領着幼兒來到森林內尋找腳印,為之後的活動做鋪墊。

第二環節: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變化。

在腳印的鋪墊下,引出活動的主要人物“大巨人”和“小矮人”引導幼兒第一遍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不同變化。並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思考當不同人物出現時,音樂的變化。幼兒帶着問題第二遍聽音樂,重點感受音樂的漸強和漸弱。在環節結束後進行小結,引導幼兒瞭解大巨人出現時聲音是越來越大越來越強,小矮人出現時聲音是越來越小越來越弱。

第三環節:幼兒模仿動作大巨人和小矮人,利用不同的動作,感受音樂的不同變化。幼兒通過肢體語言來表現越來越大,越來越小,同時也在進一步的感知音樂的漸強,漸弱。

第四環節:音樂遊戲《大巨人和小矮人》幼兒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在遊戲結束後進行小結。重點引導幼兒在行進中表現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形象。

(1)第五環節:延伸活動:在表演區投放服飾裝扮,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行表演。

活動總結

優點:

1、活動的選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幼兒的參與度高,能夠大膽的表現自己。

2、以“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形象為活動的主要內容,貫穿始終。活動過程連貫,環節清晰。

3、教法多樣,活動過程中採用了提問法、遊戲法、音樂欣賞法等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專注力。

4、本次活動較好的完成了既定的活動目標。通過針對性的提問,激發幼兒的思考,每個環節都緊扣重點,注重讓幼兒感受音樂的漸強減弱。在難點的突破上,通過從易到難,層層遞進,逐步引導幼兒由淺入深的進行模仿。

不足及改進措施:

1、在活動種教師情緒不夠高漲,沒有為幼兒創設一個更加有趣的活動氣氛,

調整措施:教師的語言、表情、動作等再誇張活潑些,用自身的情緒帶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豐富有趣的音樂活動。

2、提問引導不夠深入,幼兒沒有很好的理解邊走邊做動作。

調整措施:在引導幼兒邊走邊模仿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動作時,可以邊説樂句邊做動作,便於幼兒理解。

3、感知音樂性不夠。在實際活動過程中我發現整節活動的難點在於引導幼兒在行進過程中“變大”“變小”。由於前期的動作模仿都只關注了肢體上的大和小,模仿更多的是呈現一種結果的“大小”,而忽略了變化的過程。所以幼兒在後期模仿“大巨人”和“小矮人”時缺少了一種逐漸“變大”和逐漸“變小”的意識,這也就造成了在行進過程中變化大小的時候有些困難。

調整措施:讓音樂貫穿始終,在前期模仿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一邊説一邊做動作,感受音樂的變化,從“漸強”逐步到“漸弱”,加深幼兒對音樂的感知。

活動延伸

將音樂投放進表演區,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進行表演。

幼兒園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物品,並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2、嘗試運用不同的方法與同伴進行溝通,換得自己需要的物品。

3、在互換中充分體驗交往與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向幼兒提出倡議。(倡議書另附)

2、活動前與家長進行互動,發出通知(內容另附)。

3、幼兒在主動與家長溝通的前提下,在自己心愛的、珍貴的玩具和圖書中,準備出閒置的、願意拿出交換的,數量不限。

活動重點:

讓幼兒在活動中盡情的彰顯主動與人交往、有主見、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活動難點:

能靈活地運用各種語言交往策略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活動過程:

1、活動倡議,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

誰來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是什麼物品?你想換什麼?

在換物活動中你要注意哪些問題?

2、討論互換活動的規則:(活動前小朋友和老師共同制定的)

(1)、引導幼兒進行討論:怎樣換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2)、當別人不願意與你交換的時候你怎麼辦?

(3)、大家要愛惜換來的物品。

3、進行互換活動。(教師觀察、記錄活動情況並適時指導)

4、活動小結。

(1)、在這次活動中那些小朋友換來了自己喜歡的物品?你高興嗎?

(2)、在交換過程中有哪些好的經驗?遇到困難了嗎?是怎樣解決的?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為幼兒創設了真實的交往情境,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在活動中,幼兒各個積極主動的運用有序、清楚、連貫而又帶有互動性的語言介紹着自己的玩具,只為了讓大家能夠喜歡自己的、記住自己的玩具。同時,真實的換物過程,充分地鍛鍊了幼兒用協商的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其次,畢業之前的換物活動也讓孩子們之間的那份友誼得以了延續。即使是一張簡單的照片,但是,孩子卻表達出了希望大家能夠永遠記住他、想起他的情誼。

“快樂我作主”的換物活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的需要。物盡其用,玩具換真情,友情最珍貴。在“成人”的眼裏,“平等”是成交的前提;而在孩子的眼裏,“高興”就是交換的理由。為此,我們每一位成人請勿用“等價”交換的準則去評判幼兒,而應該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支持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與周圍的人進行交往,嘗試自己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即使經歷失敗和挫折,也會給他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幼兒在實驗中發現鹽溶解在水裏會使雞蛋浮起來,鹽越多雞蛋在水中浮的越高,感受探索的樂趣。

2、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在實驗中發現鹽溶解在水裏會使雞蛋浮起來。

活動準備:

純淨水、食用鹽、攪拌棒、熟雞蛋。

適用對象:

大班幼兒。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課題)

二、探索鹽的奧祕

1、用純淨水浮雞蛋

將雞蛋放入純淨水中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實驗操作,得出結論不能浮在水面。

2、加入1勺食用鹽

攪拌融化後觀察雞蛋,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實驗操作,得出結論不能浮在水面。

3、加入2勺食用鹽

攪拌融化後繼續觀察雞蛋,看能不能浮在水面,實驗操作後發現雞蛋只浮起來一點點還是不能完全浮在水面。

4、加入3勺食用鹽

攪拌融化後再觀察雞蛋,雞蛋已經完全浮在水面上了。實驗證明,純淨水中加入適量的.食用鹽,攪拌融化之後,雞蛋就會浮在水面上。

三、活動總結

這就是我們神奇的鹽水!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科學實驗活動,能夠使幼兒在簡短的幾分鐘感受到科學實驗的樂趣。在活動過程中我努力創設寬鬆的環境範圍,讓科學實驗課不那麼枯燥。活動第一環節我創設懸念讓幼兒感知光憑一杯純淨水雞蛋是不會浮在水面上的,大大激發了孩子探索的慾望。從而展開了加入1勺、2勺、3勺食用鹽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讓幼兒感知少量的鹽不會浮起雞蛋,水中的鹽越多,水的浮力越大。最後總結鹽水的神奇,結束了活動。該微課因為沒有幼兒的參與,所以氣氛有點單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以後再有這樣的機會,應該帶上幼兒,讓幼兒直觀感知科學實驗的樂趣,並親自動手操作。

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繼續用正確的方式握筆作畫,嘗試運用中鋒畫線條、側鋒塗染。

2、學習在墨線勾勒的輪廓內以平塗法表現彩色的房間。

3、感受畫面色彩和線條的豐富,喜歡用毛筆作畫。

活動準備

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導人活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教師對側鋒的.運用。

(1)教師示範側鋒塗染,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毛筆一家要造房子了,看看是怎樣造的呢(見“教學材料”)

●教師採用擬人的方式導入情境,並將創作過程串聯到情境中。這種教學策略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從冷暖色調給人的不一樣感覺上進行欣賞。

教師:房子造好了。這些不一樣顏色的房間帶給你什麼感覺呢

2、幼兒嘗試創作。

教師:如果讓你也來造一座有彩色房間的屋子,你想設計哪些顏色的房間房子應當怎樣造呢

3、展示幼兒作品,團體欣賞、評價。

教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畫的彩色房間為什麼你設計了這些顏色你是怎樣畫的

●側重從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和想象,以及對中鋒、側鋒兩種運筆方式的掌握上進行評價。

【評析】

中鋒和側鋒的基礎練習能夠分為兩個課時來進行。本活動為一課時,另一課時能夠用交叉的直線來分隔畫面,幼兒在直線構成的網狀圖案中找出兩個三角組成的小魚,用側鋒給小魚塗色,點上魚眼睛,邊畫邊玩。

教學材料:

毛筆一家造房子

毛筆媽媽站着走,邊走邊砌牆壁。(中鋒隨意在紙上畫線條,注意線條之間要有交叉)牆壁砌好了!紙上出現了好多大大小小的房間!毛筆爸爸要把這些房間刷成彩色的:毛筆爸爸蘸上紅顏料,調色盤裏穿衣裳(舔筆),躺下來(側鋒)把這個房間刷成了紅色,換一件衣服(換顏色)再來刷……(能夠一次將所有想染成紅色的房間都染好,注意相鄰的兩個房間儘量不染同一種顏色)

幼兒園教案14

生活練習:

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我的小椅子。

2、明白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乾淨與髒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活動過程:

1、以遊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麼不一樣,説一説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説説怎樣讓髒椅子變成乾淨的小椅子呢?教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麼?有什麼用?”教師示範並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終抹椅腿”。抹好後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後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教師的兩隻手真能幹,能叫髒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乾淨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隻手,也讓它們變能幹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我的'小椅子,那裏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後將抹布丟進水盆裏以後每一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教師巡迴指導,對不一樣本事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後,請小朋友欣賞對自我抹過的椅子。

4、遊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遊戲。

幼兒園教案15

設計意圖

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是在人際交往和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進行的。在一日生活和交往過程中進行社會學習,成人對幼兒關愛、肯定、信任、尊重的態度及為幼兒提供的自主、成功的機會等,都有利於提高幼兒的自尊自信,形成對人、對己的正確態度,因此,對處於交往能力蓬勃發展的中班幼兒來説,開展萌發自尊自信的情感活動尤為重要。

説教材

《指南》中強調:關注幼兒的感受,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幼兒,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我班幼兒升入中班後,基本能夠情緒愉快的在集體中自主選擇遊戲夥伴和遊戲主題,但大多數幼兒在集體中表達和表現還不夠自信,比如在繪畫、講述等活動中比較拘謹,並且在生活中有依賴的情緒,可見,幼兒缺乏對自己的認可,表現為在生活中不夠自信。因此,此次活動我為幼兒營造寬鬆、愉悦的氛圍,支持他們自主、自信表達,在遊戲中體驗自己很棒,發現自己的進步,樹立自信。

説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對比,知道自己的優點。

2、能力目標:在情景中,感受自己的進步,覺得自己很棒。

3、情感目標:相信自己越來越棒,體驗長大的快樂。

説重點難點

重點:在情景中,感受自己的進步,覺得自己很棒。

難點:通過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對比,知道自己的優點。

説教法

通過運用了提問法(激發興趣)、發現法(經驗回放)、對比法(發現進步),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主表達獲得自信的體驗。

説學法

幼兒通過模仿、同化、強化、體驗來進行社會學習,幼兒的自尊、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個性品質,也是幼兒發展極為重要的內在動力,它實現的基本途徑是來自於交往過程和各種活動過程中的“體驗”。

我班大部分幼兒的家庭現狀是6:1的情況,雖然已經升入中班,但是孩子的很多事情仍然由家長“包辦代替”,缺乏自主意識,但在幼兒園中,幼兒進步非常大,也有“長大了”的自我意識。通過活動,為幼兒提供充分表達表現和展示的平台,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同時,4—5歲幼兒的社會認知能力明顯提高,在自我意識方面,他們開始能體驗到自己的內在心理活動,情緒情感和行為反應,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通過觀察我發現我班幼兒已經具有表達表現的慾望,因此在此次活動中,我通過談話、對比等方法使幼兒感受自己在長大,能做許多事情,獲得成功的感受,體驗自尊自信。

説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翻翻樂”我來介紹自己,鼓勵幼兒自信表達。

首先播放ppt,出現幼兒小嬰兒時候的照片,通過提問:“孩子們,照片中都有誰?找找看你在哪?”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當幼兒找到自己時,引導幼兒用鼠標點一點,出現幼兒現在的照片,看看是不是找到自己了。這時我會説:“請你向好朋友介紹一下小時候的樣子吧?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

第二環節:“小影集”講講我的故事,幫助幼兒體驗自己的進步。

首先引導幼兒展示自己收集好的“小影集”,我會説:“孩子們,看一看,小時候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通過對比,自由地向同伴、老師介紹自己的進步。其次,請幼兒結合自己的“小影集”到集體面前為大家講講自己的故事,教師運用白班為幼兒播放,支持幼兒表達。再次,通過教師小結:“孩子們,我發現現在的你們有了很大的進步,你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幫助別人做事情、還能爭當小老師教我們做事情呢,你們真的很棒!”。最後,請家長和幼兒一起進行“疊被總動員”“拼擺總動員”的遊戲,引導在快樂遊戲中感受自己最棒,獲得愉快的體驗,感受自己的進步。

第三環節:“點贊啦”知道自己很棒,引導幼兒相信自己越來越棒。

在這一環節中,首先告訴幼兒:“小朋友你們真棒,張老師為你們點贊,還有一些大朋友也要為小朋友點贊呢!”引導幼兒歡迎家長朋友,並説:“孩子們,你們長大了,學會了很多的本領,有很大的進步,爸爸媽媽非常高興,為你們點贊。還有很多的爸爸媽媽也要為小朋友點贊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爸爸媽媽的視頻吧,相信你們會越來越棒的。”播放“誇寶貝”視頻。

第四環節:“跳起來”我真的很不錯,體驗長大的快樂。

播放音樂“我真的很不錯”鼓勵幼兒伴隨音樂為家長表演,在愉快的.氛圍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長大的快樂。此環節為提供情感表達的空間,樹立幼兒很棒、很不錯的自信。

説活動總結

結合中班幼兒喜歡與同伴交往,能夠在自主的表達中感受到愉悦的特點,活動能夠讓幼兒在傾聽和表達中學習;同時,活動中的體驗式學習也能幫助幼兒獲得積極的情感。因此本次活動我將情感體驗貫穿活動始終,巧設“翻翻樂—小影集—點贊啦—跳起來”層層遞進的四大環節,沿着“自信表達—經驗回放—樹立自信—情感昇華”的教學策略逐層落實目標。

説活動延伸

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所以我們要遵循幼兒社會學習的特點,對幼兒的情感教育,不僅僅在一節活動中,最重要的是潛移默化的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讓幼兒在積極健康的環境中充分發展自尊和自信。班級中後續開展“蒲公英小喇叭”“小小接班人”等活動。

標籤:教案 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