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育兒知識

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指甲的作用,明白愛護指甲的重要性。

2.經過相互討論和相互觀察,明白如何愛護指甲。

3.感受親親指甲鉗的温馨氣氛,樂意使用指甲鉗剪自我的手指甲。

活動準備

1.圖片:指甲

2.指甲剪

活動過程

一、初步瞭解指甲的作用。

1.圖片觀察指甲

引導幼兒觀看自我的'指甲。

2.討論瞭解指甲的作用。

小朋友,你明白指甲有什麼用嗎?

小結:指甲有保護手指和腳趾的作用,有幫忙人們做事的作用,

經過指甲還能夠看出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等。

二、如何愛護自我的指甲

1.教師:大家都明白指甲對我們有這麼多的作用,那麼我們應當怎樣保護自我的指甲呢?

2.幼兒進行自由討論並得出一些結論,如:指甲長了要及時剪掉,要用指甲鉗剪,

手髒了要及時洗手等等。

3.如果指甲長長了,我們不剪,會怎樣樣呢?

小結:不及時剪指甲,指甲會斷掉,還會傷害別人;不及時洗手,指甲中會有許多髒東西;

經常咬指甲會使手指變形,還會將病菌帶入口腔;還會影響手指的生長等等。

三、遊戲:親親指甲鉗

1.出示指甲鉗,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呀?這是用來做什麼的呀?

2.這個指甲鉗最喜歡和誰親一親呢?

3.教師用指甲鉗剪自我的指甲,邊剪邊説:親親我的手,親親我的手。

4.誰也讓指甲鉗親親他的手呢?

四、延伸活動

教師一邊給幼兒剪指甲,一邊用兒歌的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2

設計意圖: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和動物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才能更好的去保護動物。因此我設計並組織了本次活動。重在培養幼兒的保護動物意識。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動物的情感。通過此次活動讓幼兒瞭解動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動物才取不同的睡眠方式是為了適應環境,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動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動物採用不同的睡眠方式是為了適應環境,保護自己。

2.樂意與同伴交流經驗,並用肢體動作表現,萌發探究動物奧祕的興趣。

3.知道人睡覺的一些衞生常識,懂得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的重要性。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重點:

瞭解動物的睡眠姿勢。

活動難點:

瞭解動物的睡眠姿勢與環境的關係,知道不同的動物睡眠姿勢不同。

活動準備:

物質條件準備(教學圖片課件)

幼兒的經驗準備(在平時讓幼兒看一些動物世界之類的影片或書籍)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通過看課件讓幼兒瞭解人需要睡覺,引發幼兒思考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呢?讓幼兒帶着問題去看下面的課件。幼兒表現出濃厚的學習積極性。)

小朋友你們看,這位小朋友在幹什麼?(躺着睡覺)那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嗎?

二、觀看課件,引入主題。

(教師通過播放課件動物的睡覺姿勢,引發幼兒的回答慾望以及表演的興趣。幼兒在看完課件表演的時候積極性很高。)

1、馬是怎樣睡覺的呢?(站着睡覺)。教師組織幼兒個別回答。哪位小朋友來模仿馬的.睡覺姿勢(幼兒個別模仿,集體模仿)

2、看這是誰來了?(刺蝟)它是怎樣睡覺的?(全身縮成一團睡覺)這是為什麼呢?(為了保護自己)

3、以下所有動物都以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説出小動物的名稱、睡覺姿勢、並讓幼兒模仿。

貓頭鷹: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睡覺

丹頂鶴:用一隻腳站着睡覺

蝙蝠:倒掛在樹上睡覺

三、為什麼小動物的睡覺方式個不相同。

(教師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探究動物奧密的興趣。幼兒在回答的過程中鍛鍊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大部分幼兒能夠説出動物睡覺的方式為什麼不同。個別幼兒需要在教師的提示下回答)

四、介紹一些正確的睡覺姿勢(ppt)

如何正確的睡覺,以及良好睡眠方式的重要性。

五、活動延伸:回家找找資料,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睡覺方式。

活動反思:

幼兒對小動物的感興趣程度是非常明顯的,而小動物是中班小朋友在科學學習領域的重要對象,幼兒對大自然中的各種小動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引導幼兒探索和發現小動物的不同睡覺方法和姿勢,可以有效的激發幼兒對動物生活習性的探索慾望.我進行過這樣一節科學活動,首先第一環節以手指律動形式導入活動,請小朋友説出森林中小動物的名字,出示圖片.提問:森林公園的小動物們有的在睡覺,你們把它們找出來嗎?進入第二環節:出示大圖片説説哪個動物在睡覺為什麼?(幼兒自由發言)老師總結:馬——站着、蝙蝠——倒掛、丹頂鶴——單腳站立、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等.最後做遊戲鞏固學習成果.老師説動物名稱小朋友做這個小動物睡覺的動作.然後講小朋友睡覺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教育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覺姿勢.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跟隨教師思路進行,由於活動中幼兒參與環節很多,所以幼兒的積極性一直保持很好,而且不同的睡姿不同的造型小朋友們學起來也特別興奮,在快樂的氛圍中理解了學習的內容,最後由小動物的睡姿延伸到小朋友的睡姿,使小朋友主動了解自己應該掌握正確的睡覺姿勢達到了上升後的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繼續用正確的方式握筆作畫,嘗試運用中鋒畫線條、側鋒塗染。

2、學習在墨線勾勒的輪廓內以平塗法表現彩色的房間。

3、感受畫面色彩和線條的豐富,喜歡用毛筆作畫。

活動準備

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導人活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教師對側鋒的運用。

(1)教師示範側鋒塗染,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毛筆一家要造房子了,看看是怎樣造的呢(見“教學材料”)

●教師採用擬人的方式導入情境,並將創作過程串聯到情境中。這種教學策略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從冷暖色調給人的不一樣感覺上進行欣賞。

教師:房子造好了。這些不一樣顏色的房間帶給你什麼感覺呢

2、幼兒嘗試創作。

教師:如果讓你也來造一座有彩色房間的屋子,你想設計哪些顏色的房間房子應當怎樣造呢

3、展示幼兒作品,團體欣賞、評價。

教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畫的彩色房間為什麼你設計了這些顏色你是怎樣畫的

●側重從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和想象,以及對中鋒、側鋒兩種運筆方式的掌握上進行評價。

【評析】

中鋒和側鋒的基礎練習能夠分為兩個課時來進行。本活動為一課時,另一課時能夠用交叉的直線來分隔畫面,幼兒在直線構成的網狀圖案中找出兩個三角組成的小魚,用側鋒給小魚塗色,點上魚眼睛,邊畫邊玩。

教學材料:

毛筆一家造房子

毛筆媽媽站着走,邊走邊砌牆壁。(中鋒隨意在紙上畫線條,注意線條之間要有交叉)牆壁砌好了!紙上出現了好多大大小小的房間!毛筆爸爸要把這些房間刷成彩色的:毛筆爸爸蘸上紅顏料,調色盤裏穿衣裳(舔筆),躺下來(側鋒)把這個房間刷成了紅色,換一件衣服(換顏色)再來刷……(能夠一次將所有想染成紅色的房間都染好,注意相鄰的兩個房間儘量不染同一種顏色)

幼兒園教案4

主題目標:

1、觀察各種各樣的車子外型特徵,初步瞭解它們的各種功能。

2、在玩開車遊戲中,通過扮演、建構整個車子社區,獲得乘車的經驗。

3、通過學習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平安,養成良好的乘車習慣。

主要內容:

《這是什麼車》、《平安小乘客》、

《大嘴車》、《喜歡旅行的種子》、《叭叭叭、汽車》、

《各種各樣的車子》、《我喜歡的車》、《紅綠燈》、《還有誰要上車》

環境和資料:

1.停車場

2.自制小汽車

3.照片、各種票據

區域活動:

1、語言區:有關車子的'圖畫書、故事紙偶,各種車子的掛圖和圖片。

2、益智區:車子拼圖、車子模型、建構玩具。

3、建構區:"乘坐公共汽車劇場"、車子社區、大小不同的積木、各種車子、交通標誌、大紙箱做的公共汽車等。

家長工作:

1、協助小朋友收集有關汽車圖書、圖片和模型。

2、觀察馬路上的汽車,觀察各種車子的外型特徵。

補充內容:

語言:《haha、hehe、hihi、hoho》、《三隻蝴蝶》、《春風》

音樂:《大象和蚊子》、《這是小兵》(1)(2)、《小娃娃》、《可愛的蟲蟲》、

《小嬰幼兒睡着了》

美術:《花兒打電話》、《快樂的舞蹈》、《長頸鹿》、《桃花開了》、《蘿蔔》、

《春天的樹》

計算:《我會説》、《數數歌》、《比長短》

鍛鍊:《我們倆是好朋友》、《小豬快跑》、《小蜜蜂採花蜜》

幼兒園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雙腳併攏向前行進跳躍的動作要領。

2、增強上下肢運動的協調性,增強下肢肌力。

3、培養喜歡參加體能遊戲的興趣,體驗遊戲的歡樂。

二、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雙腳併攏向前跳,連續雙腳行進跳的動作技能。

2、指導要點:以教師示範、幼兒練習、遊戲的多種形式引導幼兒掌握雙腳行進跳的`動作要領:雙腳併攏向前跳,輕輕落地。

三、活動準備

蘿蔔若干、大籮筐若干、磁帶、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小兔入場。

2、兔媽媽:孩子們,今天天氣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樹林裏去鍛鍊身體。(聽音樂做小兔操:頭部運動、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轉運動、小兔擺尾巴。重點活動下肢、腿部和腳。)

小兔操

點點頭,點點頭,

左點點,右點點。

抬抬手,抬抬手,

拍一拍,拍一拍。

蹲一蹲,蹲一蹲。

左轉轉,右轉轉。

搖搖尾巴,跳一跳。

(二)活動過程

1、兔媽媽:小兔做操真能幹,今天媽媽帶你們到草地上去玩一玩。

小兔在媽媽的帶領下在草地上自由跳。(距離較短,兔媽媽觀察小兔跳的方法。)

2、教師示範:雙腳行進跳的動作要領。

兔媽媽:媽媽想到菜地裏拔蘿蔔,你們想和媽媽一起去嗎?

幼兒:想。

(兔媽媽示範動作:兔媽媽雙腳行進跳到菜地裏,拔一個蘿蔔,再跳回來放到大籮筐裏。提醒幼兒注意雙腳併攏向前跳,輕輕落地,跳的時候不要着急。)

2、幼兒遊戲:

兔媽媽:小兔們,我們一起去拔蘿蔔吧。

(幼兒進行遊戲,練習行進跳,教師觀察,引導幼兒用正確動作行進跳。提醒幼兒注意遊戲規則:雙腳跳到菜地,每人只拔一個蘿蔔,再雙腳跳回來。)

4、結束部分

兔媽媽:兔寶寶真聰明,幫媽媽拔了這麼多蘿蔔,我們一起來跳個快樂舞吧。(大家自由放鬆。)

聽課評議:

1、李敏老師瞭解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幼兒興趣很高。首先這次活動,通過“小兔拔蘿蔔”的遊戲情景,逼真的場地佈置,讓幼兒以小動物的角色身分參與其中,整個活動中幼兒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較高。

2、層次清晰,學習本領由易到難,安排合理。

3、目標的制定也能結合教育綱要及本班幼兒發展水平來制定目標,重點突出、難點適宜。

4、能關注全體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學好本領。在活動中幼兒的表現都比較好,各個環節都能依據老師的要求進行活動。幼兒基本能掌握雙腳併攏行進跳的技能,個別能力弱的幼兒也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一動作技能。

不足之處:

1、最後的遊戲可以多玩幾次,因為幼兒此時的興趣還是比較高的,可以滿足他們玩的需求,適當的多玩幾次。

2、活動結束放鬆時可以放些輕音樂,感覺會更好些。

幼兒園教案6

活動目標:

1.幼兒聽故事,瞭解小雨點的形成。

2.瞭解水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三種形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水蒸氣、下雨、下雪、結冰的自然現象有一定的瞭解。

物質準備:故事視頻《小雨點的旅行》。白紙、水彩筆人手一份。

電水壺,冰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天空有時候會下起雨,你們知道小雨點是從哪裏來的呢?

小結:有人認為小雨點是從天上來的,有人認為是從海里來的,今天我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小雨點的旅行》,一起來聽聽看,小雨點為什麼會來到地上?

二、理解故事內容,瞭解雨的形成及其變化。

1.欣賞“故事開頭……不知我會落在哪裏呢?”

關鍵提問(1)小雨點的家在哪?它想去哪裏看看?

小結:小雨點住在天上的白雲房子裏,有一天它想去地面上看看。

關鍵提問(2)是誰幫助他的?小雨點身上有什麼感覺?

小結:寒風大哥幫助了他。小雨點感覺渾身一涼,感覺身體被什麼東西託着,離開了雲房子。

2.繼續欣賞故事視頻。

關鍵提問(1)小雨點落到了哪裏?遇到了誰?

小結:小雨點落到了寬寬的大河裏,它遇到了浪花表哥。

關鍵提問(2)小雨點還遇到了哪些人?發生了什麼事情?它們住在哪裏?

小結:小雨點遇到了住在山頂上的雪花姐姐,小雨點還遇到了從空中落下來的冰雹弟弟。

關鍵提問(3)冰和雪是怎麼形成的呢?

探索遊戲一:冰變成水

試着觀察、用小手摸一摸冰塊,感知冰的特性,並和小夥伴説一説,仔細觀察冰塊放在手心裏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小結:原來,你們發現冰遇熱會化成水,水遇冷時會變成冰和雪。

3.欣賞“這天小雨點眯起眼睛····結尾”

關鍵提問(1)最後小雨點是怎麼回到自己的雲房子裏的?(小組討論)是風帶它回去的?還是太陽公公帶它回到雲房子裏的?)

小結:原來是太陽公公的'光芒照到了小雨點,它的身上慢慢發熱,最後形成了水蒸氣,飛到雲房子裏了。關

鍵提問(2)水蒸氣從哪裏來的呢?

探索遊戲二:水蒸氣的形成

遊戲材料:燒開的水壺,盤子

看一看:水壺口往外冒熱氣時,壺口的盤子上有什麼變化?蒸氣凝成小水珠,小手摸一摸蒸氣,有什麼變化?把你的發現和同伴一起分享-----我的手變濕了。

小結:原來水遇熱就變成氣體了。

4.完整欣賞故事:

(1)聽完故事,和同伴説一説雨是怎麼形成的?小結:水被太陽曬得熱得受不了了,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天上去,在天空中遇見風,水蒸氣被風吹着變冷了,就變成小水珠從空中落下來了!這樣就形成了雨!

(2)讓我們一起來把雨的形成畫下來!加深幼兒對水的循環過程的理解。

三、活動延伸:繼續探索自然界其他現象。

你們知道霧和雲是怎麼形成的嗎?回去後可以翻一翻圖書,或者看一看電視,和爸爸媽媽一起聊一聊,再到班上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教案7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還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對形狀的認識需要直觀具體的方法,我們班的孩子對情景遊戲十分感興趣,因此,我設計的數學活動是以一個故事為線索,讓孩子馬上進入環境中去,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設計的過程中,最後一個看望小兔的環節,本來是想不用真的小朋友,而用錄音代替,但考慮到幼兒活動的興趣,就請大班的一個孩子來做小兔,增加趣味性。

活動名稱及內容:數學—有趣的圖形

教學目標:

1、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知道圖形的特點。

2、喜歡動手,樂於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重點: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知道圖形的特點。

活動難點:喜歡動手,樂於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紙製小路

2、小白兔頭飾一個,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的“魔術箱”一個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

1、講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它對老師説:“昨天,森林裏颳起了大風,把我的房子都給吹破了你能不能幫我造一間新房子呢?”於是,老師就連夜給小白兔造了一間新房子。你們看,這新房子漂亮嗎?

2、出示圖片,提問:師:你們看,老師把房頂蓋成什麼形狀的?房身呢?門又是什麼形狀呢?等一系列問題引導幼兒説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二、鞏固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認識。

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都答對了,今天老師跟小朋友複習這些圖形。

1、出示“魔術箱”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從魔術師那裏借來了魔術箱。今天老師就要為小朋友表演魔術,你們可要仔細地看喲!小朋友,

2、提問從魔術箱內變出圖形師:媽哩媽哩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麼圖形呀?它是怎麼樣的呢?依次變出正方形、三角形並進行提問

三、做遊戲—給小兔家鋪路

1、一名大班幼兒扮演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道謝,並要求再次幫助教師接電話,小白兔説:新房子!剛才我想來跟你道謝時,家門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師你能不能再幫助我把這條路鋪好呢?”

師:小朋友,你們都聽到了小白兔的話了,那麼,我們一起幫助小白兔把路鋪好,好嗎?

2、擺出各種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嗎?這裏有很多不同的形狀,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裏,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裏,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的坑裏,直到把坑全鋪平!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四、結束部分讓幼兒扮小兔跳,沿着鋪好的路去探望受傷的小白兔

幼兒園教案8

設計意圖

我們班幼兒喜歡聽音樂,在之前開展的音樂活動中對於聽音樂模仿動作有很大的興趣,喜歡錶現自己。因此設計了本節活動。

説教材

《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形象生動有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樂句簡單且重複較多,易於幼兒理解和模仿。兩個角色的反差較大,幼兒能夠盡情發揮想象力,大膽的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

因此我利用“大巨人”和“小矮人”誇張有趣的形象,作為活動的主體,開展了本節活動。目的在於保持幼兒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幼兒的表現熱情,培養其傾聽和感知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喜歡在音樂中表達表現,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説活動目標

情感態度:喜歡參與音樂遊戲,體驗律動的樂趣。

能力培養: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漸強、漸弱的變化。

知識技能: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大巨人和小矮人。

説重點難點

我將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漸強、減弱的變化,作為本節活動的核心重點,將根據音樂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作為幼兒突破的難點。

説教法

提問法:通過提問“你覺得是誰的腳印呀?”激發幼兒大膽想象,培養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通過提問:“變成大巨人時音樂是什麼樣子的?,變成小矮人時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有更深入的思考,同時也更加有針對性的去聽音樂的變化。

遊戲法:小班幼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在歡快的氛圍中吸引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之中。

觀察法:引導幼兒有目的的觀察腳印的大小以及“大巨人”和“小矮人”的身體特徵,幼兒通過觀察,對比,思考,可以更細緻完整的認識整個事物,形成“大巨人是大大的`,小矮人是小小的。”概念。

音樂欣賞法:以音樂感受體驗為主,幼兒通過聆聽欣賞音樂感受樂曲中的漸強和漸弱。

學法

交流討論法

展示法

體驗法

活動過程

本活動共分為5個環節,層層遞進,逐步深入,其中第5環節為本次活動的延伸環節。

第一環節:故事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

我通過故事情節“最近森林裏出現了許多奇怪的腳印”作為導入,將幼兒引入故事情景內,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活潑的音樂下帶領着幼兒來到森林內尋找腳印,為之後的活動做鋪墊。

第二環節: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變化。

在腳印的鋪墊下,引出活動的主要人物“大巨人”和“小矮人”引導幼兒第一遍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不同變化。並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思考當不同人物出現時,音樂的變化。幼兒帶着問題第二遍聽音樂,重點感受音樂的漸強和漸弱。在環節結束後進行小結,引導幼兒瞭解大巨人出現時聲音是越來越大越來越強,小矮人出現時聲音是越來越小越來越弱。

第三環節:幼兒模仿動作大巨人和小矮人,利用不同的動作,感受音樂的不同變化。幼兒通過肢體語言來表現越來越大,越來越小,同時也在進一步的感知音樂的漸強,漸弱。

第四環節:音樂遊戲《大巨人和小矮人》幼兒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在遊戲結束後進行小結。重點引導幼兒在行進中表現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形象。

(1)第五環節:延伸活動:在表演區投放服飾裝扮,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行表演。

活動總結

優點:

1、活動的選材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幼兒的參與度高,能夠大膽的表現自己。

2、以“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形象為活動的主要內容,貫穿始終。活動過程連貫,環節清晰。

3、教法多樣,活動過程中採用了提問法、遊戲法、音樂欣賞法等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高專注力。

4、本次活動較好的完成了既定的活動目標。通過針對性的提問,激發幼兒的思考,每個環節都緊扣重點,注重讓幼兒感受音樂的漸強減弱。在難點的突破上,通過從易到難,層層遞進,逐步引導幼兒由淺入深的進行模仿。

不足及改進措施:

1、在活動種教師情緒不夠高漲,沒有為幼兒創設一個更加有趣的活動氣氛,

調整措施:教師的語言、表情、動作等再誇張活潑些,用自身的情緒帶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豐富有趣的音樂活動。

2、提問引導不夠深入,幼兒沒有很好的理解邊走邊做動作。

調整措施:在引導幼兒邊走邊模仿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動作時,可以邊説樂句邊做動作,便於幼兒理解。

3、感知音樂性不夠。在實際活動過程中我發現整節活動的難點在於引導幼兒在行進過程中“變大”“變小”。由於前期的動作模仿都只關注了肢體上的大和小,模仿更多的是呈現一種結果的“大小”,而忽略了變化的過程。所以幼兒在後期模仿“大巨人”和“小矮人”時缺少了一種逐漸“變大”和逐漸“變小”的意識,這也就造成了在行進過程中變化大小的時候有些困難。

調整措施:讓音樂貫穿始終,在前期模仿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一邊説一邊做動作,感受音樂的變化,從“漸強”逐步到“漸弱”,加深幼兒對音樂的感知。

活動延伸

將音樂投放進表演區,鼓勵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進行表演。

幼兒園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山谷迴音的美。

2.感受音樂強弱力度的對比,唱準音程。

3.體驗參與唱歌活動的樂趣。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鋼琴、音樂《山谷迴音真好聽》

2.經驗準備:課前瞭解山谷有迴音的自然現象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嘗試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山谷迴音的美。

2.難點:能跟隨音樂唱準音程,比較“啊”發音的強、弱力度。

四、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幼兒隨音樂做爬山的律動。

2.練聲遊戲:好玩的回聲(“大山真美,我們跟對面的大山大聲招呼吧”)

3.欣賞歌曲;《山谷迴音真好聽》,感受歌曲旋律。

(1)你聽到了什麼?為什麼説山谷迴音真稀奇?

(2)完整聽歌曲。(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優美及聲音強弱力度的變化,並隨音樂做肢體動作如拍手、拍腿來感應歌曲)

(3)再次完整聽音樂,理解歌詞內容。

4.學唱歌曲《山谷迴音真好聽.》

(1)教師帶領幼兒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

(2)播放音樂,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

(3)教師清唱,幼兒跟唱。

(4)跟着鋼琴學唱跳動較大的音

(5)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鋼琴旋律演唱。

(6)集體演唱。(生生互評,師生互評,進行演唱情緒與技巧的提升糾正。)

5.自然結束

課後反思:

在本活動我遵循新課標的.理念,特別是以審美體驗為核心,面向全體幼兒,努力為幼兒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在這節課中,我首先解決歌曲的重難點部分,把情感體驗貫穿始終,尊重幼兒的情感與創造體驗。這種教學改變了以往刻板、機械的教學,只要教師遵循音樂作品的意境,積極引導幼兒進行情感體驗,幼兒便會饒有趣味地學習音樂,在心靈體驗中獲得全面的發展。但在處理歌曲重點時,沒有很好的引導幼兒,有少數幼兒要把第一句唱錯,在唱回音的時候很多幼兒不會聽範唱,不理解迴音的演唱方式,經過多次教授才得以解決,還有在最後幼兒上台展示時,幼兒不夠大方,我應該更加的鼓勵幼兒,培養他們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幼兒園教案10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報紙棍隨意造型,形成魚的各種身體形狀。

2、能用彩紙大膽設計裝飾報紙魚的身體,並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魚眼睛的粘貼。

3、喜歡與同伴分享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欣賞過各類“美麗的魚",畫過熱帶魚,對魚的外形特徵、花紋色彩有所瞭解。

2、材料準備:報紙魚範例2個;幼兒卷的報紙棒若干、彩條若干、剪好花紋的彩紙若干;雙面膠、透明膠、剪刀、垃圾盒;背景圖一張;海浪音樂、沒有魚鰭、魚尾、眼睛的半成品報紙魚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遊戲“紙棒變變變”引導幼兒用紙棒隨意造型師:變出來什麼,還能變成什麼

二、請幼兒欣賞用報紙棒做成的報紙魚,共同探討魚的身體結構、製作材料及方法

1、啟發幼兒探索魚的製作方法:先用報紙棍任意圍成魚身體的`竺譬,使用透明膠連接;然後用彩色紙條裝飾魚身上的花紋;妄善用彩色紙片裝飾魚尾、魚鰭和魚眼睛

2、小魚少了魚鰭、魚尾、魚眼會怎樣?小魚是鏤空的,眼睛怎麼粘貼?

三、提出要求,幼兒製造

1、鼓勵幼兒製作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報紙魚2、提示幼兒注意材料使用和操作習慣

四、幼兒製作,教師教導重點指導個別裝飾花紋、粘眼睛有困難的幼兒

五、欣賞評價引導幼兒從形態、花紋、魚眼的粘帖位置、製作方法等方面進行評價

活動反思:

製作報紙魚的活動對幼兒來説是新鮮的、有挑戰性的。由於這次手工有一定的難度,我採取探索嘗試法,把動手實踐的機會留給幼兒,鼓勵幼兒自己動腦、動手,在折一折、彎一彎、碰一碰的過程中,學會用報紙棍造型,讓幼兒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難首先要自己想辦法解決。花紋裝飾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魚眼睛的高主萎本次活動的難點,幼兒的作品在魚身的花紋設計、魚眼睛的粘貼上出現了多種創意,有的是花紋的組合,有的用了對比色,還有的用了漸變色,幼兒通過動腦想出了不同的魚眼睛的粘貼方法,每個作品都獨具特色,使幼兒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專家點評:製作報紙魚,對幼兒來説很新鮮,魚都很熟悉,但自己去做出來,還是報紙棒做出來的,這真是“童心”,幼兒能不高興嗎?這個手工活動的成功不僅在於立意新,想出了幼兒心裏想的樂趣,而且還在於:是一次創新教育活動,啟發了幼兒的想象力,發展了想象力,培養了想象力,在動腦中找到了快樂,學會了快樂。同時,在折一折,彎一彎、碰一碰中幼兒增強了動手能力,獲得了實際體驗,由此可以説明,幼兒園應該多設計幼兒喜歡的動腦動手活動,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園教案11

【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喜歡玩小汽車、小摩托車、小自行車等玩具,而這些車都具有圓圓的輪子,軲轆軲轆的輪子滾動着、轉動着,給幼兒驚奇,引導幼兒遐想,令幼兒着迷,讓幼兒去觀察、去操作、去發現、去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經驗。科學活動《輪子在哪跑得快》,讓幼兒既獲得了極大的情感滿足,也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課前我和孩子們收集了很多有關輪子的圖片和實物,孩子能通過圖片及實物認識很多有關輪子的車。本次活動,通過探索體驗來感知輪子會滾的特性,從而引發探索性問題,讓幼兒在實驗中進行探索、發現、思考從而真正瞭解輪子在不同材料上跑,它的速度是不一樣的,輪子在光滑的地面比在粗糙的地面跑得快。在有坡度的地方比在沒有坡度的地方跑得快。探索操作,感受體驗。是這節課的主要宗旨。

整個活動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設置情景,用滾動的球體,引出課題。

第二個環節,讓孩子操作、實驗,感知跑道越光滑,輪子跑得越快;跑道越粗糙,輪子跑得越慢。

第三個環節,再次提出探究的內容,引發幼兒更進一步的探究活動,體驗輪子運動的速度與路面的傾斜度的關係。

最後,運用表演形式,來鞏固所學的知識,這是本次活動的擴展與延伸,也是科學與藝術的整合的體現。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着運用多種方法體驗輪子運動速度與路面、材料及路面傾斜度的關係。

2、發展幼兒的學習觀察能力與探究慾望。

3、幼兒嘗試用肢體語言大膽演繹輪子的運動速度。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裝沙的布袋若干個、木板5塊。

2、師生共同收集:玩具汽車、球、易拉罐、飲料盒、鞋盒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激發興趣。

1、師幼用《開火車》遊戲進入活動室。

2、用圖形寶寶做客導入活動,幼兒探索圓圓的球體可以滾動。

3、老師提出探索性的問題,讓幼兒思考。

4、通過實驗發現球體寶寶可以滾動,其它圖形寶寶都不能滾動。

5、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圓形,是可以滾動的。

請幼兒説説哪些東西有輪子(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火車、超市購物車)。讓幼兒知道凡是車都有輪子,輪子能給人們帶來方便,又省時又省力。因此人們非常喜歡它。

二、引發新問題,鼓勵幼兒繼續探索

1、用故事《汽車廠試車》引出課題,交待試車程序。

2、幼兒試車,教師巡迴指導。

將幼兒分成五組,每組兩條跑道,一條是用沙袋鋪設的,一條是用光滑的木板鋪設的,每組幼兒在兩條跑道反覆試車。

3、幼兒討論小結:輪子在光滑路面上跑得快,在坑坑窪窪的小路上跑得慢。

得出結論:輪子在不同材料上跑,它的速度是不一樣的,輪子在光滑的地面比在粗糙的地面跑得快。

4、引導幼兒探索材料表面,瞭解速度與材料表面之間的關係。

師生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材料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輪子跑得越快,材料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輪子跑得越慢。

5、遷移經驗講述。

(1)汽車在高速公路跑得快還是在石子路面上跑得快?哪個乘坐更舒服?

(2)剛才我們説了路面越平滑,輪子的速度越快,那為什麼冬天結冰的時候,要在輪子上綁上鐵鏈?因此,冬天路滑要提醒司機師傅注意安全。

三、再次提出探究的新內容,引發進一步的`探究活動。

1、雖然輪子在平滑的材料上跑的很快,但怎樣使輪子在這些材料上跑得更快?老師提供了一些材料(鞋盒、書、木板),幼兒開動腦筋,想辦法再玩。

2、幼兒運用不同的輔助材料並改變路面的坡度進行嘗試,解決問題。

集中幼兒。

教師提問:你們改變了木板原來的坡度,有了什麼發現?

幼兒講述。(會滾動的玩具比以前跑的更快了,坡度越大,輪子下滑的速度越快。)

3、教師小結:汽車在有坡度的地方比沒有坡度的地方跑得快。因此下坡時,司機要減速,要安全開車。

4、老師與幼兒總結性互動問答:輪子輪子在哪跑得快?

輪子輪子在光滑的路面跑得快;

輪子輪子在哪跑得快?

輪子輪子在下坡的路面跑得快;

四、幼兒運用肢體語言演繹輪子的快與慢。

1、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示輪子的快與慢。

2、通過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用動作演繹輪子的快與慢。

五、延伸。

教師帶幼兒開車去旅行。

【教學自評】

本次活動主要以探索為主,好玩是幼兒的天性,科學與藝術整合活動的形式必須體現孩子們在玩中發現、玩中探索、玩中創造的特性。讓幼兒玩,必須有材料,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從而調動了幼兒的多種感官,通過不斷地動手操作探索、動腦思考,使幼兒感知生活中的知識,同時也獲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讓孩子們經歷一個個操作、發現、合作、交流、創造的科學探索過程,讓幼兒在親身嘗試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緒體驗,從而激發幼兒不斷探索科學的興趣。如:在探索輪子在什麼情況下跑的最快時,有的孩子覺得老師提供的材料不夠過癮,把木板用手抬起來,這樣坡度就更大了,輪子向下滑動速度就更快了,孩子們愉悦了,而我們的知識難點也不攻自破了。擴展延伸,是本次活動藝術的整合點,讓幼兒用肢體動作演繹輪子的快與慢,從而昇華了探索的經驗。科學與藝術的整合,不僅激發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同時豐富了幼兒的學習感受,讓幼兒獲得多種能力、多方面的整體的經驗。

在組織活動中,我的組織語言不是很嚴謹,在今後的活動中我會多加註意,請各位園長、老師多多指出活動中的不足,謝謝大家。

幼兒園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讓幼兒理解相鄰數,掌握9以內的相鄰數。

2、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課件PPT2、操作卡3、操作教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寶貝們。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的科學二是《相鄰數》。

二、活動內容:

1、教師出示PPT

教師:這是數字寶寶。

教師:請告訴老師有那些數字寶寶?

幼兒:1,2,3,4,5,6,7,8,9。

教師:是的。

教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後面的數和前面的數比較,有什麼規律?

教師:後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1,前面的數比後面的數少1。

教師:前面的數是1,後面的數是2,1比2少1。

教師:後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1。後面的數是5,前面的數是4,5比4多1。

教師總結:後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1,前面的數比後面的數少1。

2、教師播放PPT找4和5的相鄰數,並建立相鄰數概念:每個數字寶寶都有兩個相鄰的數字朋友,前面的數字朋友比它少1,後面的數字朋友比它多1,前後這兩個數就是它的相鄰數。

3、操作練習:教師示範,幼兒嘗試。

教師將操作卡貼在白板上,操作2,3。教師發操作卡和操作教具。幼兒嘗試。

總結:

今天我們的科學二一起分享了《相鄰數》,每個數字寶寶都有兩個相鄰的數字朋友,前面的數字朋友比它少1,後面的數字朋友比它多1,前後這兩個數就是它的相鄰數。謝謝小朋友們的參與與分享。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自始至終讓幼兒探索性發現問題,使幼兒一直處於活躍、積極的學習態度,通過遊戲化教學,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係,把相鄰數的概念滲透在其中,儘量讓抽象的`數的邏輯概念在具體的教具操作中理解,幫助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快樂地學習、體驗、理解,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1、在本課的設計中,根據大班幼兒的接受能力,以及幼兒成長階段,我們設計了本次課程,1-9的數字都認識,但對於相鄰數不熟悉。教師希望幼兒不僅僅理解相鄰數的概念,而且會應用。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學習,故適合大班幼兒教學。2、在活動中,我充分結合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以遊戲和實際操作為主。創設了小動物相比較的情景。讓小朋友同種動物“找鄰居”,孩子們對找鄰居非常感興趣。一下子就為小動物找到了鄰居。由於幼兒還沒有形成相鄰數的概念,所以這個部分以直觀形象的引導方式來激發幼兒進行主動探索,讓幼兒在輕鬆的在直觀形象的將問題解決,為幼兒提供了主動探索的機會。在活動的過程中,以教具操作示範,幼兒嘗試為主,實現從具體的物到抽象的數的轉換。遵循了幼兒對科學學習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的循序漸進的規律。其中,以學習2的相鄰數為重點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示範教具操作,讓幼兒理解鄰居之間的關係,每個數都有兩個鄰居。並且在數字中我們把數字的鄰居叫做相鄰數。理解並能説出一個數和它的兩個相鄰數之間分別是多一和少一的關係。在整個過程中,幼兒處於主動探索的狀態,以遊戲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數的“鄰居關係”。

幼兒園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已有經驗的基礎,自由心態下較膽表演和創造,體驗帶小活動的樂趣。

2、在活動過程中,中班幼兒提醒助小班幼兒聽、看的興趣,認真向哥哥姐姐學習,在活動中萌發帶小、教小、小愛的親情。

活動準備:

幼兒之間的互動

活動過程:

一、律動:帶小邊唱邊進教室。(走走停停)

哥哥姐姐要和弟弟妹妹手拉手邊聽音樂邊出去走走啦!

二、語言節奏:

哥哥姐姐會介紹自己的弟弟妹妹的名字。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這是我的弟弟(妹妹),他(她)叫……,(家呼)他(她)叫……”

三、歌曲《乾淨的小手》

哥哥姐姐都很愛乾淨,每天都把小手洗得乾乾淨淨的。

1、哥哥姐姐邊唱邊用舞板伴奏。

2、哥哥姐姐邊唱邊在弟弟妹妹前表演。(第2遍創編歌詞)

3、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邊唱邊洗手。

四、兒歌:上海童謠《燒小菜》

哥哥姐姐的本領可了,他們還會燒菜,我們弟弟妹妹想不想吃啊?(想)

中班幼兒念上海童謠,弟弟妹妹接後3個字。

五、歌表演《三條魚》

剛才哥哥姐姐表演過了,我們弟弟妹妹也來表演一個好嗎?

弟弟妹妹對着哥哥姐姐唱《三條魚》,拉哥哥姐姐一起表演。

六、老師表演

袁老師也來表演一個節目:鋼琴奏《鈴兒響叮噹》。

金老師也來表演一個節目:舞蹈《小牧民》。

七、舞蹈《找朋友》

1、我們櫻桃班和貝貝班的小朋友都成為了好朋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找好朋友吧?

2、哥哥姐姐帶着弟弟妹妹拿好小樂曲出教室。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給我的觸動很深,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羣剛從託班升入小班的'幼兒和一羣剛從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兒們,在開學僅僅只有5天的時間裏,居然能在一起搞這次帶小的活動,而且搞的這麼有聲有色,孩子們從活動中得到了快樂,作為老師的我更是樂趣無窮。

在這次活動的準備中,我們班的幼兒與他們自己的哥哥姐姐之間建立了深刻的友情,哥哥姐姐們時常來喂他們吃飯、他們穿鞋子、和他們做遊戲、帶他們參觀幼兒園……他們彼此之間已經建立了一種信任和依賴,只要一天看不見哥哥姐姐他們就會家他們。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的提高。一些平時膽小的孩子在活動中能聲唱歌、並能膽的在家面前表演節目;一些平時比較活躍的孩子更是如魚得水,一會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遊戲,一會又和同伴一起舞蹈;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哥哥姐姐助下學會了洗手,學會了上海話,回家還有模有樣的説給爸爸媽媽聽呢!

哥哥姐姐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些平時比較調皮的孩子自從有了弟弟妹妹後有了一定的責任感,上樓是扶着他們走,座位讓給他們先做,教我們唱歌教我們洗手,連平時自己最喜歡的玩具都讓他們先玩……

這次帶小的音樂活動我們通過遊戲化的方法組織幼兒進行音樂活動,並在每個環節中都設計了互動發環節,讓每一個孩子在愉快的活動中,接受音樂的薰陶。律動:走走停停讓幼兒樂在動中;歌曲《乾淨的小手》讓幼兒樂在動中;兒歌:上海童謠《燒小菜》讓幼兒樂在趣中;歌表演《三條魚》讓幼兒樂在創造中;舞蹈《找朋友》讓幼兒樂在參與中……

陳老師説過:“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較不好的老師。”是啊?我們付出多少在幼兒是身上我們就能得到多少的回報,孩子們的進步和成長是我們最的欣慰啊!

幼兒園教案14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自然的美麗。

2、知道花草樹木能夠綠化、美化環境,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3、萌發學生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增強環境保護責任感。

活動重點:

積極參與活動,知道花草樹木能夠綠化、美化環境,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學生觀察各種花草樹木。

2、複習兒歌《愛護花草樹木》,製作“小樹伴我生活”的告示牌。

活動過程:

1、組織學生去小樹林觀看花樹。

師:你看到什麼?小樹長得怎樣?你能説説它叫什麼名字嗎?你最喜歡哪一種樹?(引導孩子用優美的詞語描述)

幼:我喜歡萬年青,我家就有萬年青。

幼:我喜歡廣玉蘭 ,廣玉蘭花很漂亮。

幼:我家有桂花,桂花很香,我喜歡桂花 。

幼:我喜歡松樹。

師: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栽這麼多花樹嗎?

讓學生暢所欲言

小結:花草樹木能夠綠化、美化環境,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2、帶領學生走進花園。

師:小朋友請看,這個花園漂亮嗎?

師:你能説出這些花的名字嗎?你最喜歡哪種顏色花?為什麼?(讓學生一個一個的説)

師:這麼漂亮的花兒我們能摘嗎?為什麼?

(1)聽老師講故事。

“有一天,來了一個小男孩,看見樹上開了這麼多美麗的花就摘了一朵,老師順手摘下一朵。”“又有一天,一個小女孩來到樹下,見到了樹上的花,也摘了一朵,老師順手又摘下一朵。”“這一天,樹前來了一羣小朋友,一見樹上開滿了鮮花都想去摘,他們你摘一朵、我摘一朵。不一會兒,樹上的花就被摘沒了。”小朋友都知道,開滿鮮花的樹才漂亮。花沒了,光禿禿的樹

高興嗎?

(2)學生討論、交流,光禿禿的樹 為什麼不高興呢?

思考:小朋友摘花的行為對嗎?(啟發學生回答:樹花沒了,就象小朋友沒了衣服一樣。這就是樹不高興的原因。)

小結:是的,花兒好看不能摘。開滿鮮花的樹美麗,我們的學生園才如此美麗。

3、參觀新綠園。

師:小朋友,新綠園美嗎?美在哪裏?(引導學生説出:這裏的'草兒綠,花兒美!)

(1)教師先帶領學生觀看已經被踩踏的花草,再帶領學生觀看沒有被踩踏的花草。

請學生説説這兩個地方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2)怎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花草?愛護花草樹木應該做到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保護花草樹木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做到不踐踏小草;不搖晃小樹;不隨便摘花……

小結後背誦:

兒歌《愛護花草樹木》

草兒草兒你別怕,我不會從你身上過。花兒花兒你別怕,我不會把你腰折斷。花樹花樹你別怕,我不把你花摘下 。

你要問我為什麼?我是小小環保員!(啟發學生説出: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加強環保意識。)

小結:如果花園裏沒有鮮花我們的環境還美麗嗎?小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做?

二、給花草掛告示牌,萌發學生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

1、檢查人手一個的告示牌,講解掛告示牌的注意事項。

2、給花草掛告示牌。(學生自由選擇花草穿掛)老師配合學生,做好行間指導工作。

幼兒園教案15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禽中之最。

2.能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收集“鳥類”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認識禽類:

1.鳥可以叫什麼?(出示文字:“禽”)

2.禽類可以分成哪幾類?

歸類:被人飼養的禽,叫什麼禽?(家禽)食肉的、兇猛的禽,叫什麼禽?(猛禽)叫聲非常動聽的禽,叫什麼禽?(鳴禽)棲息在水邊的.禽,叫什麼禽?(水禽)

3.那麼家禽、猛禽、鳴禽、水禽各有哪些?每種舉例:家禽雞、鴨、鵝......

猛禽鷹、鷲......

鳴禽黃鶯、畫眉鳥。水禽丹頂鶴、魚鷹。特殊的鳥類不會飛的鴕鳥普通飛禽麻雀

老師小結。

二、瞭解禽中之最:

1.鳥類中,最的鳥是什麼鳥?(鴕鳥高度2、5米左右)

2.最小的鳥是什麼鳥?(蜂鳥)

3.最重的鳥是什麼鳥?(鴕鳥比蜂鳥重78000倍)

4.飛得最快的鳥什麼鳥?(雨燕)

5.地面上跑得最快的是什麼鳥?(鴕鳥)

6.最長壽的是什麼鳥?(鸚鵡)

7.最短命的是什麼鳥?(燕子)

三、分享交流自己收集的鳥類資料,並進行傳閲。

教學反思

新《綱要》科學領域提出: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於是我設計了班科學活動《鳥的世界》,在這個活動中能激發幼兒探索慾望,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

標籤:幼兒園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