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關於小學教育隨筆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小學教育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學教育隨筆

關於小學教育隨筆1

關於閲讀區建立的重要性,我似乎已經不用多説了。越來越多的老師意識到幼兒早期閲讀的重要性,絕大多數幼兒園都會有閲讀區,供小朋友們閲讀。然而,在幼兒園小班的閲讀區中,存在着許多問題,許多幼兒園特別是小班的閲讀區形同虛設。老師因為懼怕孩子把書撕壞,所以乾脆不發給孩子書,除了幼兒的教材以外,不讓孩子接觸圖畫書。有的幼兒園雖然為孩子配了書,可是僅限於讓老師拿着,給孩子講,孩子沒有操作的機會。筆者調查了幾家幼兒園,不同程度地存在這樣的問題。

其實,我園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問題,一個學期下來,小班發下去的圖書要麼像新書一樣,沒有發揮它的作用,要麼就被小朋友撕成一頁一頁,不能看了。以至於圖書在小班變成了一種擺設。

對於小班來講,圖書區的管理是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作為老師,我們要從哪幾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的閲讀能力,讓我們的圖書最大程度地發揮它的作用?這是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我認為圖書區的建立要遵循幾個原則,如便於孩子取放,購買圖書時選擇孩子感興趣並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圖書,如繪本。在閲讀區佈置漂亮的環境,讓孩子從喜歡環境開始喜歡閲讀區,另外,如果有條件,可以放一些輕音樂,孩子會喜歡的。

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必須讓孩子接觸圖書。如果孩子沒有接觸圖書的機會,那麼良好的早期閲讀習慣便如紙上談兵,無從談起。那種把圖書束之高閣的作法無疑是不可取的。

也許有的老師會説:圖書買來是看的,幼兒書的價格不菲,小班孩子還不懂事,讓他們撕掉了多可惜啊!還不如等他們大了,懂事了再讓他們看。是啊,等他們長大了,撕書的.概率是少一些了,可是,小班時期接觸圖書的機會也失掉了,書與孩子閲讀習慣的養成來比,哪個更重要?相信老師們的心中都有答案。

接下來,重要的環節就是閲讀環節的管理,老師在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教師示範孩子們取書方法,翻頁的方法時,動作要規範,要輕,讓孩子在感官上感受到對圖書要愛護。

當然,小班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弱,撕書在小班是常常發生的事。小班寶寶為什麼會撕書呢?原因有幾下幾點:

一是孩子的敏感期。三歲左右的孩子,手的肌肉正在慢慢發展,孩子會喜歡做一些手工,撕紙是孩子們喜歡做的工作。老師可以在美工區準備紙讓幼兒撕。這樣可以降低孩子撕書的概率。

二是圖書資源不夠。在圖書資源比較少的情況下,孩子因爭搶而導致圖書損壞的現象時有發生。再次,不會保護圖書,如翻頁不注意,扔書等不良習慣。最後,模仿別的小朋友。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看到有的孩子撕書,他們就會跟着學。

因此,作為老師,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防止孩子撕書:

首先,教給孩子正確閲讀的方法,從取書、翻書、閲讀、收書,都養成良好的習慣,這能有效防止孩子撕書。

其次,滿足孩子手部肌肉發展需要,在手工區投放材料讓孩子自由撕折。但是要儘量避免把舊書撕掉讓孩子撕着玩。

再次,發現有損壞書的現象要及時做出反映,不能視而不見。在幼兒規則養成中有一條重要的理論:破窗理論。即,當一個孩子違規而沒有被制止,孩子違規的行為會越來越多,相反,如果馬上制止,就會有效扼制不利的影響。因此,老師看到孩子撕書時,首先要制止。並和撕書的孩子一起把圖書復原。這樣做聽起來很麻煩,但對幼兒良好閲讀習慣的培養卻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讓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閲讀習慣是我們的責任,小班閲讀區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我們不可忽視小班的閲讀區,創造一切條件給小班幼兒閲讀提供機會,理智地管理,使閲讀區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使孩子從小養成閲讀的良好習慣!

關於小學教育隨筆2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那麼教師在課堂上該怎樣組織好學生,使其在教師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學習呢?以下是我對一年級組織課堂教學的幾點想法和做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後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遊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豔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説:“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説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遊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而且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小活動是最好的,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可以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具體做法是:教師説“1、2、3”,學生馬上作出回答“請坐端”師:“1、2”生:“安靜”、“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編兒歌激發學生興趣、組織教學。如:“上課鈴聲響,安靜等待老師進課堂。”(教育學生不要大聲喧譁);“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 “耳朵耳朵看哪裏?耳朵耳朵在聽講。”課程進行一半時可以活動一下如:……“點一點,搖一搖,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對“笑一笑,哈哈哈”特別感興趣,當説“坐會好”時,都坐得很好了。教師和學生一唱一和對兒歌,既簡單,又很有節奏感。使師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我們要認識到在一年級課堂裏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抓好紀律的關鍵。你要求學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須事先讓他們清楚。然後,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麼,怎麼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麼放,都要説清楚。一開始的細緻對以後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於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裏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説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説:“哪個小朋友願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説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説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當學生回答正確完整,老師即時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可以説“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聰明”“你説得真好”等,為了帶動其他學生,老師這時可以抓住時機説:“還有誰能像他那樣説?”要是答錯了,也要給予鼓勵,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聲”或“送小紅花”等方法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勵,體會成功的喜悦,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更加堅定學習的自信和勇氣。總之,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現針對如何提高一年級語文教學質量談一點體會僅供參考。

最後要強調的是,在做好以上幾點的同時,教師要吃透教材內容,瞭解教學大綱,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分鐘要質量。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學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緊湊性,要注意教師口語表達的藝術性。每上完一個單元都要對該單元進行一次檢測,及時瞭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彌補。對學生學習上的點滴進步,要給予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從不自覺學習轉變到自覺學習上來,學生學習才能有所進步,一年級的語文教學質量才能得到提高。

總之一句話:愛心+耐心+細心

當一名好啟蒙老師不簡單呀!

關於小學教育隨筆3

古人云:“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意思就是説,這件事很小,沒有多大的功勞,不必掛在嘴上。可這舉手之勞,究竟有多小呢?在三毛小學聽課的過程中,我就碰到了這樣的一件小事,而正是這件小事卻讓我感動至深。

當我們走進三毛小學五樓多媒體教室時,已經有好多早到的老師坐在座位上低聲交談着,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一股濃濃的學習氛圍撲面而來,而教室裏那一排排擺放整齊的課桌椅更讓人賞心悦目(椅子插入課桌下面的空間裏),便懷着一份期待坐到了靠窗的位置上……

不一會兒,二年級的學生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來到教室,迅速地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來,一切都顯得那樣井然有序。在周老師熱情的引導下,師生們一起演繹着《雷雨》的精彩,感悟着“雷雨前”的悶熱、不同尋常,在聆聽中收穫,在朗讀中體驗,在思維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當課一結束,就在學生們忙着整理學習用品準備離開的時候,周老師輕聲提醒着:“想想看,你來的時候椅子是怎麼放的?”幾乎所有的學生同時做出了相同的動作——把自己坐過的椅子插入了課桌裏面,然後帶着學習用品排好隊出去了。沒有學生對此有異議,也沒有學生需要別人的再次提醒,更沒有學生大聲喧譁,似乎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給我的感覺就是訓練有素。看着依然整整齊齊的教室,簡直讓人感覺不到這裏曾經有學生來上過課。這是一件小事,可從這件小事中又説明了什麼呢?

接下來是三年級的課,上課的老師來自實驗小學,我在想着她會不會也提醒學生要讓課桌椅保持原樣呢?但學生們的做法讓我再次湧起了對他們的敬意。當學生即將離開時,並沒有老師的提醒,可他們卻一個個主動地把椅子插入課桌下面。有一個女生可能是一時忘記了吧,當她已經走過一個座位時才猛然醒悟過來,於是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輕輕地把椅子放好後才滿意地離開。如果説二年級的學生還需要提醒的話,那麼到了三年級,學生顯然已經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這需要怎樣的持之以恆呀?

離開時把自己坐過的椅子恢復原樣,這真的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可就是這些不需要我們花很多精力就能做好的小事,我們的學生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做呢?

作為教師,我平時也總是這樣對學生説:如果看見地上的垃圾,你可以彎彎腰,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如果看見有小同學摔倒了,你可以主動把他扶起來,安慰他;如果看見風把窗簾吹散了,你可以把窗關好或者把窗簾重新整理好;如果看見教室裏的課桌歪了,你可以把它們排得整整齊齊;如果看見有人的紅領巾掉下來了,你可以出聲提醒他或者撿起來幫他戴好;如果看見掃把倒地了,你可以把它“扶”起來,再讓它靠牆“站”好;如果看見窗台髒了,你可以拿抹布把它們擦掉……這些事都是小事,卻因為你做了,而使許多人解決了煩惱,這不是一件好事嗎?三國時期劉備也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善事雖小,卻能讓別人解決了許多煩惱,你又何樂而不為呢?可是,總有那麼多人不怎麼願意去做,地上的垃圾可以視而不見;別人的困難可以置之不理;學校的.財物可以隨意處置……舉手之勞,可又有多少人願意“舉手”呢?

如果説兩位年輕漂亮的老師給這美麗的春天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的話,那麼,學生們的舉手之勞讓這迷人的春天更具魅力,並煥發出無窮的活力。

生活中的小事,需要人去做;花園裏的花,需要人去栽培;社會的安寧,需要人去維護;心靈中的枯地,需要我們怎樣去澆灌呢?假如人人擁有如這些學生般的心靈,相信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關於小學教育隨筆4

有一天,我正在上課,正當我在講台上興致勃勃地講述着變色龍是怎樣捕食的時候,突然發現,坐在後排的陳澤原和張佳渝正在竊竊私語,看樣子,他們談得很高興並且很投機。此時,我的怒火一下就升了起來,心想:老師在上面講得聲嘶力竭,你們倒好,還在開小差,這樣不尊重老師!真想走過去對他們大聲的斥責一翻。可是理智最終還是説服了我。我不動聲色的走過去,咳嗽一聲,注視着他們,意思是讓他倆注意點,這是上課時間。看到我的暗示,他們馬上停止了交談,開始聽課了。

對於課堂上的這段小插曲,我並未放在心上。課後也就沒有找他倆談話。可是,沒多久,我就懊惱了。因為,這件事後,我發現他倆經常在上課的時候講話,而且範圍也逐漸擴大,形成了一個較有規模的“上課隨便講話小團體”。為此,我一次次找他們談話,可是收效甚微,上課講話的壞習慣總也不能改正。往往是改了犯,講了改,改了又犯,如此反反覆覆。

該怎麼辦呢?有什麼辦法才能幫助他們改正缺點,提高課堂效率呢?

有一天早讀課,班長石學岑生病沒來上學,而我也正好有事脱不開身,於是我就靈機一動,把他們叫進了辦公室,説:“今天老師和石學岑都有事,不能上看自習了,你們能幫助老師,管好班級,看好自習嗎?”他們低着頭,疑惑地看着我,我也微笑地看着他們,終於,他們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我拍了拍他們肩膀説,“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出色的完成老師交給你們的任務。”於是我又悄悄地和一些班幹部商量着讓他們故意不守紀律,在課堂上小聲講話。看他們如何處理。

事後,果不出我所料,他倆氣鼓鼓地找到我説:“王老師,李一鵬他們總是説話。説他好幾遍都不聽”看他們生氣的模樣,我心裏樂開了花。但我卻不能表現出高興的樣子來,於是我裝着生氣的樣子説:“是嗎,那真是不好,可老師相信如果你跟他們提出意見,他們會接受的。!”“沒有,我和他們説了,可他們剛寫會字,就又説話”張佳渝鼓着腮幫子,委屈地説到。我看時機成熟了,就看着他們,語重心長地説:“是呀,有時我們在上面認真地上課,可總有人不聽話,做小動作,講話,一點也不尊重我們,而且屢次不改,真是太讓人傷心了!我能理解你們的心情,我一定會批評那些説話的.同學的。”話剛説完,只見他們慚愧地低下了頭,小聲説到:“老師,我們錯了,上課時我們不應該講話。請你原諒我們。”看着他們悔悟的表情,我笑了,“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我們一定會改的,老師,您相信我們吧!”看着他們純真的笑臉,我又一次笑了。

我想,雖然這次我使了不太光彩的小手段,可是,能讓學生改掉陋習,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關於小學教育隨筆5

做好後進生轉化,是廣大教師常抓不懈的工作。可有時又成了人們喊的口號。在一個班級真正能讓一兩名學生後進轉先進絕非易事。需要教師認真的觀察、分析、座談、鼓勵付出常人難以付出的勞動。而後進生轉化工作應從草根抓起。

今年我教二年級,天真的孩子們是那麼無暇。記得在開學不久,一名女同學悄悄的告訴我:某某同學哭了,她説明天不來上學了。我驚訝的説:“是嗎?你知道為什麼嗎?”女孩回答説:“不知道,我問她她不肯説。”於是我悄悄的找到她問其原因,小女孩怯怯的説:“我笨,啥都不會。明天不想來了。”聽後我為之震驚,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就承認自己笨,開學不到一個月就想要逃學,祖國的花朵還沒有開就要枯萎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辦?一種強烈的教師責任感驅使着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笨。

第二天把她從後面的座位調到了第一桌,從此這個孩子成了我特殊關注的對象,上課觀察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找其座談、打電話與其家長聯繫交談。總結出學困原因如下:

1、學前和一年級基礎差。大部分學生一百以內的加減法能口算,而她計算起來非常困難。大部分同學能將1-6的乘法口訣背的很熟練並能準確的運用口訣進行計算。而她連3的口訣都記不準。

2、上課不聽講。傾聽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一種能力。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課堂上讓學生看黑板,大多數學生抬起了頭。提高聲音再説一遍看黑板,還有幾個人沒反應。教師大聲叫他的名字,會把他們嚇一跳,不知幹什麼?

3、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丟三落四。上學前不檢查書包,書本無序排放,用時找不到。上課愛搞小動作。自習課不知自己該幹麼,沒主見。膽小,不會的從來不問。

4、父母不在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基本上不做家庭作業。找到了病根就要對症下藥,通過幾天的努力孩子有了實質性的變化。孩子的臉上有笑容了,課堂中善於表達了。見到師長主動打招呼,課下和同學們玩的很開心。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感謝那名同學悄悄告訴我。孩子是無辜的,教師在無論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都應該留意一下孩子的一言一行,更應該對他們多一些體貼和愛心。

關於小學教育隨筆6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事教育行業17載,在教學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把我的教學心得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共享。

1、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我在教學中,主要以鼓勵為主,如一年級的小朋友,很常見的問題是計算的速度慢和正確率低。而這兩個問題對孩子的數學學習影響最大,也最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利用數字卡片、算式條、速算本來對孩子進行訓練,提高孩子的口算潛力。如果孩子上課時能第一個算出結果,那肯定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會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但是,計算訓練比較枯燥,我還用星級方式進行鼓勵,比如三十題正確二十五算3星,積累星星能夠換獎品、兑紅旗等。數學教學務必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

2、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孩子與孩子之間存在着差異,也可能有的孩子在學習成績上不如別的孩子那麼優秀,同時也可能學習起來缺乏自信,調皮搗蛋,與老師對抗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對孩子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能學會自信;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就能學會自愛。有時我們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熱情的表揚,都能夠在孩子身上轉化為無窮的動力。因此,我們必須要精心呵護每一顆完美而脆弱的心靈。當我們的愛注入孩子心田時,我們的愛就會轉化為孩子對知識和世界的熱愛,從而促進孩子良性發展。

3、信任,是孩子成長的營養

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也同樣需要信任。

心理學家認為,追求信任,這是一種用心的心態,是每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個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信任的心理機制對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構成具有用心的鼓勵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到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我們不能單純地以成績好壞來劃分好生和差生。因此,對待學生我都一視同仁。在日常工作中,我還注意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他們樹立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期望,教育好他們,把他們培養成材,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我清楚地意識到,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是很困難的。但只要我付出真心和努力,就必須會有所收穫的。

關於小學教育隨筆7

平時,在工作中我們總是面對着那羣調皮天真而又有點讓人疼讓人愛的孩子們,也許你會覺得他們嘰嘰喳喳鬧得慌,也許你會覺得他們有時偷懶很讓人煩,也許你會覺得他們有事沒事就找你告狀很沒意思,也許……但是,親愛的老師們請千萬別吝嗇你的語言,敞開心扉與孩子交談,讓他們感受你的愛與關心吧!

金金,我們班一個漂亮活潑的小女孩,學習成績優秀,平時總愛圍在我的身邊説這説那,什麼穿的衣服多少錢了,早晨吃的什麼飯了,週末爸媽帶他去哪玩了,她都會撅着小嘴巴向我報告着。我呢,充當着忠實的聽眾,並時不時地插上一兩句。此時,孩子總會心滿意足的離開了,臉上盪漾着滿意的笑。

早上,她又穿上一件漂亮的花裙子笑盈盈的向我走來,我也笑容可掬的當眾誇獎她氣質高雅,又精神又可愛。她高興極了,樂顛顛地坐到了座位上,一整天都精神抖擻,聽課認真。

小青,我們班裏一個不愛説話,性格內向的女孩,平時總是少言寡語,見面害羞地把頭一低,快步走過,即使站起來回答問題,她也是滿臉通紅,聲音細細柔柔的,這可怎麼行呢?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怎樣才能讓她信賴我呢?經過仔細思忖,我決定從小事入手多與之交談。於是每天,我們的對話便增多了:

媽媽今天給你做什麼好吃的了?”

“今天的衣服真漂亮,誰買的`呀?”

“昨天晚上,出來散步了嗎?”

“今天有什麼高興事,和老師説説吧?”

開始,孩子只是笑而不答,漸漸地能回答我的問題了,突然有一天,她對我説:“老師,你今天穿的真漂亮。”然後笑着跑了。聽着她的話,我喜不自禁,孩子,你終於可以説出自己的心聲了。

以後的日子裏,我經常看到小青和同學在一起交談、遊戲,看到她的變化,我感動自己功夫沒有白費。

作為老師的我們千萬別去吝嗇自己的語言。

標籤:隨筆 小學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