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關於讀書的隨筆 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讀書的隨筆 ,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讀書的隨筆 15篇

關於讀書的隨筆 1

還記得幾年前,我認識了一位筆友,她曾經向我解釋,自己為什麼喜歡讀書。她説:自己只想成為一個普通人,在每個夕陽午後,能夠有丈夫與兒子伴在左右。但人生總會有一個午後,他們都不在自己身旁,而她希望,到那時自己仍然可以安然的讀書看報喝咖啡,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慌張寂寞。

讀書,很多時候只是為了讓人聽到自己內心的迴響,在五味雜陳中,習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讀書,是門檻最低的投資,因為只要有書和有心,你便可以最大化的.吸收你自己想要習得的知識,而你無意間的習得,卻為將來的一生奠基起了精神上的高貴。

關於讀書的隨筆 2

總感覺工作比較繁忙,對一些教育類的書籍置若罔聞,根本沒有列入自己的閲讀計劃之內,時間也就這麼浪費了。

近日,認真閲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有感觸。

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讀完之後,我不由的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問自己: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顯然,我離理想的教師還有一大截,我還不是一個用心去教學的老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説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隨着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因為現在的孩子讀的書甚至比我們有些老師都多。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

其次,用今天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日三問,自省吾身。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自問,堅持不懈,我們便不斷地向“理想的教師”這一境界靠近。

第三、我一定要做一名認真負責任的教師。學生、家長、老師眼裏的好教師的.標準是什麼?第一條:首先他要對學生負責任。是的,在上每一節課前。我總是鼓勵自己:自己一定可以上成功的。學生一定可以接受的;我總是警告自己:走進教室的那一瞬間,收起所有的不愉快的情緒,帶着高興和愉悦的心情走進課堂;我總是提醒自己:上課時,儘量把自己的最具活力,激情和熱情的一面勇敢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極力的渲染一種教學氛圍,使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夠參與進來,從內心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

第四、理想的老師既要學會傾聽自己的課堂,又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課堂。在課堂上,真正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從孩子們真正的學習需要出發,組織教學。學習別人課堂教學環節設置的有效性,教學程序的落實性,老師的評價語對於學生的啟發等等。

我感覺自己離理想的教師還相差甚遠,在今後的工作中,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勤於學習,紮紮實實地多讀一些書,不斷向書本學習,積累豐富的文化底藴,向身邊老師學習,尤其要多向名師們學習,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課堂教育的機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思索,不斷去總結自己教育的的與失。並要勤於動筆、善於反思,記錄教育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使自己不斷向理想的教師靠近。

什麼是理想的教師?我又有了新一層的理解,理想的教師是學會寬容、學會分享、學會合作、學會創新的教師,是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以從容的心態對待工作的教師。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用心去教學,並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與總結,一定會離理想教師的形象越來越近。

關於讀書的隨筆 3

所謂的讀書無用,不過是你在漫長而又枯燥的求學中,沒有獲得多少實踐的機會,便以為來不及施展的,是真的無用。就像你在做生意的起步階段,總是入不敷出,所以你便以為那些付出全是白費。事實上,營業額在不斷增長,只是還未突破盈利的點。一切學過的東西都是所得,只是你忽略了自己在不經意間到達的境界。

一加一等於二是所得,你姓甚名誰如何寫是所得,人遇到強者,生物的本能會讓自己產生懼怕,但擁有了知識與思想,你便會思考如何避其鋒芒,甚至逆勢而起,這些都是所得,只是這些成就已在冥冥中獲得,你尚未發覺。

人在少年的時候,總以為讀書辛苦,這經歷就像你抱怨自己年值芳華時,忽然生出了醜陋的青春痘。你以為它無端佔用了你的生命,於是在思想裏,痛苦的煎熬與美好的想象激烈衝突。其實它們都是你人生必不可少的階段。唯一不同的是,青春痘你保養的再好,終會留下疤痕,但書哪怕你只讀一本,都會把美融入自己的.靈魂。

多年後,在他鄉的某個夜晚,你會不由自主吟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遇到愛人的某個時刻,你會突然想起“此情可待成追憶”;在人老珠黃的某個午後,你會黯然神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蔡康永説過:“讀書,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那些看似無用的經歷,正是我們區別於別人的意義。

關於讀書的隨筆 4

可歎停機德,金簪雪裏埋。

我讀過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清高自傲的妙玉,柔弱多病的秦可卿,潑辣大方的王熙鳳,孤寂深宮的賈元春,聰敏能幹的賈探春,木愣呆傻的賈迎春,看破紅塵的賈惜春,落魄村莊的賈巧姐,大大咧咧的史湘雲,初嫁守寡的李紈,但她們的美麗才華都在歲月的沉澱中慢慢消逝,只有薛寶釵的唯美高貴依然在我心中傳來空靈的迴響。

暗自祝福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美好姻緣的人,多多少少對斷送了這份愛情的薛寶釵有些怨恨。但我看見的是一個背對陽光的薛寶釵。

也許她是有城府的女子。書中寫她“挑賈母愛看的幾齣熱鬧的戲點,賈母見了,更是喜歡。”可是,我讚賞她懂得在什麼場合該説什麼話。為人處事是一門哲學,那麼薛寶釵可是小小年紀便精通這門哲學的。元春省親時發下來的燈謎,即使她覺得並無什麼新奇,嘴上也止不住的誇讚燈謎新穎精巧。有城府又怎樣,我喜歡的便是她那恰到好處的城府。

也許她是個可憐而樸素的女子。就算貴為大家閨秀,房間裏也“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古樸的定窯花瓶,供着數枝菊花,並兩本書,茶奩茶杯而已。”不過,這是襯托出了她的超凡脱俗。不喜用那些庸俗的胭脂古董來修飾自己,即便如此,也絲毫掩不出她的大氣。她不會浪費,她可以坦然穿着半舊的家常衣裳和身為寶見華貴的賈寶玉交談。她可憐嫁進家門三月就被迫守寡。就算賈寶玉不愛她,為什麼也這樣決然而去獨留她一人?是歲月無情還是天意弄人?

她是如此的善解人意。知道史湘雲沒錢請詩社作席,就把哥哥的螃蟹宴搬來替史湘雲解圍;史湘雲送了絳紋石戒指,便給襲人也送去一份;夏金桂獨獨欺負香菱,她便把香菱要來跟在自己身邊;林黛玉身體不好,她給黛玉送燕窩,送一瓶兒蜜餞,還開導她愛惜自己身體和讀正經書。這般的'善解人意,更是紅樓夢中無人可比肩的。

論相貌,她“脣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不知是哪一點比那“傾國傾城貌”差了些。論才學,她“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痕”,也不比那“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差。論女紅,她“坐在牀邊紡織女紅”遠超林黛玉的“丫鬟紫鵲坐在風口做針線活”。論道理,寶釵心胸開闊,黛玉那小心眼兒遠不及她。

某日,驀然在一個午後胡思亂想:如果寶玉先遇到的是寶釵,那會不會沒有這個結局?而後,我便釋然了:寶玉黛玉純真的愛情豈是時間可以決定的!也許從一開始就註定最後受傷的那個人是寶釵。那個樸素卻超凡脱俗,善解人意又有城府的女子。

任他寶玉棄你而去,你依舊是《紅樓夢》中最美的那一朵花,跳一曲最美的獨舞,愛上那座盛世的空城。

讓我跨過千年來愛你,背對陽光的薛寶釵。

關於讀書的隨筆 5

這本書的閲讀率是僅次於《聖經》的;對於《聖經》,我向來認為是本可望而不可及的神書,只有那些文化人或者是虔誠的教徒才會對它如飢似渴,而我等小輩極不嚴肅的閲讀

恐有褻瀆之嫌。竟然是在音樂課上,老師帶來了這本書。起先,我對它是不屑一顧的,就像水裏的魚對天上的鷹那樣不理不睬,因為他們永遠分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

真得沒想到,這本號稱神聖的書會擁有一個很可愛的名字-《小王子》;遙望扉頁,我彷彿變成了童年時酷愛童話的小女孩,童話裏的王子騎着白馬,永遠是黃頭髮。帶着微笑,永遠是燦爛的,結局大同小異,王子總會攜美麗可人的公主走進富麗堂皇的宮殿,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捧讀《小王子》,才發現它不是一本單純意義上的童話,它可以讓忙碌的人們放下手中的活計去痴痴地讀它。千遍萬遍也不厭倦,繼而為自己終日的忙碌傷悲,為匆匆逝去的童年惋惜;讀着讀着,他們又會覺得自己和小王子同樣天真、幼稚,想和他成為朋友,想進入他的世界。儘管小王子的世界很小且屬於另一個星球,但那裏沒有憂傷,充滿新奇,令人神往。

細讀《小王子》,書中的一切恍然卻如在眼前。那些畫,那個虛偽的人,那個可憐而又快樂的酒鬼,那個地理學家,那個點燈人,那朵小王子最愛的`花兒,還有那隻狐狸……以及所有的夢想。一切都是那麼栩栩如生,閲讀的過程也就成了與他們的對話和溝通。

掩卷遐想,我油然而生這樣的感覺:其實有些東西比較適合成為一個泡沫,留在記憶裏,不會破掉,也不用擔心它會飛走。的確,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像小王子得知他最心儀的花兒和那些普通的玫瑰並無異樣是一樣的。普通不是誰的錯,小王子用心血栽培了她,她永遠是其記憶中的最美,這就足夠了。

我不是個極勤奮的人,但卻認真地看完了這本書和其中的每一幅畫。於是,我將它確定為我的第一本書。作出這樣的選擇,決非否定我以往的閲讀,而是基於它帶給我的思想昇華。

它不僅領我進入了快樂的世界,而且讓我明白了平凡的偉大。上蒼安排我們如此平凡,自然有它的道理。不要為金錢而哭泣,也不要為平凡而氣餒,更不要為昨天而苦惱。累了,煩了,讀讀《小王子》,你會悟出許多看似簡單但你又無法弄懂的道理,至少你會堅信明天總是美好的。

一堂音樂課,一本《小王子》,一個夢就這樣成為一個泡沫,讓忙碌的我停下手中的事去欣賞它,去走進它為我們呈現的世界。

關於讀書的隨筆 6

以前,讀書時總是心煩意亂,感覺讀書是人生最枯燥乏味的事情。那一天一天的青春時光,像吃蘋果一樣,咬一口就扔掉。而對於那時的我而言是渾然不覺。

後來,在語文老師的威逼之下,青春期情感的懵懂時期,情詩對思想的刺激之下,我逼着自己開始讀書。第一本就是《紅樓夢》,別人看到的是那個毒害人民的封建大家庭,而我只是傾心於兒女情。其實,對於那個年紀的我們而言,沒有誰是為了要了解那個封建牢籠去讀《紅樓夢》,所以不管怎麼看,《紅樓夢》只是夢而不是血。讀不出真味也不打緊,因為我本身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我只能算得上是舞台下的觀眾,真味是什麼,只有戲子感悟的深。就是這樣,我把讀書看作一件痛苦的事情,每每看上半個到一個鐘頭,瞌睡也就隨之而來,每當逼着自己拿起書籍時,時間過得總是那麼漫長。

現在,我拿起書籍,總是忘記時間在流逝,我寧可讓苦累交織的'高中時代靜止,寧可終身以書為伴,讓時間留得慢一點。可是一轉眼落紅幻化成了新葉,現在還翠綠飽滿的葉子下一刻又要隨風飛舞了吧?想起那時虛度的年華,給我帶來一股蠶繭上抽絲般的疼痛。

我現在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不再有幼稚的面孔,也不再是那個犯二少年。此時的我,也許只是隨時間漂逝的宇宙中的一個微粒。我現在明白,一個人的成長不能用個子和年齡來衡量,而要用思想來衡量。讀書就像催化劑,在人的一生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我又究竟讀了多少書呢?其實一本也沒讀。今天,你還以為自己在讀書,幾年後,你又覺得自己那時還不算讀書,直到老去,其實你連一本書也未讀,只是在成長。

關於讀書的隨筆 7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中尤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脱“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老師去講太高深的知識孩子云裏霧裏,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啟蒙階段教師傳遞知識的準確性,每一個讀音、用詞都會深深的影響到學生,我覺得這更考驗教師的基礎知識是否紮實。日常説話通常是自然而然的,出了問題自己都意識不到,這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於讀書的隨筆 8

曾經聽過一則新聞,説一個小姑娘生病了,整天咳嗽,吃了很多藥終不見好,但姑娘的爸媽在外地打工,只有姥姥照顧自己。結果姥姥卻是個很迷信的人,聽了鄉鄰的話,以為是孫女着了魔,才會久病不愈。她便帶着孫女找到了當地一個風水先生求解。那個風水先生聽了事情經過後,説孩子的確是着了魔,但只有與自己同房才可以辟邪祛病。在普通人眼裏再荒謬不過的言論,卻被姥姥相信了。

小姑娘一再反抗,她的姥姥還是以治病為由,將她送上了道貌岸然者的.牀榻。正值花季的孫女在受到侵害後,心如死灰,第二天就選擇了跳樓自殺。事情一被媒體曝光,輿論就將鋒芒對準了騙子與孩子的姥姥,説他們是害死孩子的元兇。但事實上,真正地兇手,不是他們,是無知。因為無知,所以無法解惑,心中迷茫卻又接觸不到科學的論據,才會有人利用牛鬼蛇神的幌子行騙,才會有人輕信空穴來風的謠言。

讀書,更重要的就是讓一切不解,都有據可依,讓一切困惑,都有法可循,讓愚昧走向聰慧,讓落後的大腦接觸到開明的思想。有些東西,物質無法給予,唯有精神可以補給精神。讀書的幸運,更在於你從書中汲取到別人的經驗,便減少了靠自己撞破南牆來獲得教訓的可能。

關於讀書的隨筆 9

《愛的教育》一書是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恩利科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全書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成。該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

在他的100篇日記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觸動了我。為了還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但自從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説身體有些不適後,便和家裏失去了聯絡。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但是13歲的馬可爾同時也有了行動,他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不管是家人的勸阻,還是路途的危險,一切都阻止不了年幼卻充滿孝心的馬可爾去尋找母親。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

馬可爾對媽媽深深的愛引起了我對自己行為的反省。我的年齡比他大;我的家庭比他幸福;我的`媽媽比他的媽媽更關心孩子。可我為什麼卻不如他愛自己的媽媽,為自己媽媽付出的多呢·有時心情不好就把火氣全撒在媽媽身上;有時見別人有更好的東西就認為媽媽對我不好;有時媽媽忙於工作就一口咬定説媽媽不疼我。比起來不如的太多太多……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己。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

在國外有一個感恩節,是為了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在中國這個古老的國界,有着傳統美德的炎黃子孫也應該學會對愛感恩。

當你付出了愛,當你真正學會了愛別人,當你真正學會了對愛感恩,那你的天空就將永遠光明。

關於讀書的隨筆 10

今天,我讀完了《格林童話》這一本書。它是由18世紀初,德國的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蒐集民間整理民間的傳説、童話故事編輯而成的格林童話。出版至今,格林童話仍在全球各地流傳。

讀完了這本《格林童話》,讓我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就是《海兔》了。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一位驕傲的公主她有十二面萬能的窗户,只要一看,天下事就瞭如指掌了。這一天她貼出告示公佈:如果誰能躲過公主的眼睛,她就和誰結婚。有三個小夥子前來應徵,前面兩個都被公主的萬能窗户發現了。到第三個小夥子時,他第一次藏在了蛋殼裏,被公主用第十一面窗户看見了。第二次他躲在鯉魚肚子裏,被公主第十二面窗户發現了,第三次,聰明的小夥子變成了一隻活波可愛的小海兔藏在了公主的`辮子裏。公主從每一扇窗户裏都沒能找到小夥子,公主被小夥子的機智所感動,便嫁給了他。

這一篇童話故事教育我們的兩個道理。第一個是;做人不能像公主那樣驕傲,看不起別人。第二個是;應該學習小夥子做事都應該善於思考,善於發現。每一篇童話故事都向我們講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而且有些會讓我受益無窮,我喜歡《格林童話》。

關於讀書的隨筆 11

以前讀過不少詩文,總覺得那些人就是無病呻吟。有牢騷的發牢騷,有高興的抒懷一下,詩歌一首,奇文一篇,就這一首首的流傳下來。

但是,自從教書以來,閒暇時間仔細品讀,詩句中的一些妙處還是能慢慢品出來的。比如易安居士的《聲聲慢》就是詩詞中的功夫茶,大口飲是沒有味道的,只有放到小茶杯中細細品,其中的味道才能依着舌頭,直入心頭。

人人都説開頭的十四個疊字用的特別好,人人都説好,那大家也就都説好,它肯定也差不到哪裏去,但是,好在何處呢?以前還真沒沒有好好品味過。

閒來無事,偶把書卷,翻到了李清照的《聲聲慢》。看着密密麻麻的批註,又認真讀了一遍。讀着,讀着,我內心深處的淒涼頓然升起,原來,開頭疊字的妙在它的'情境的渲染,在於它傳遞的欲言又止,欲罷不能,無可奈何的心境。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動作由大到小,心境卻由小及大,再融為個人悲劇。‘尋尋’’是一個比較大的動作,找的範圍也廣。

晚年的李清照,再也找尋不到當年“驚起一灘鷗鷺”天真,當年“依門頷首,卻把青梅嗅”的羞澀。如今的她,如一葉孤舟,飄然無定。站在當年和趙明誠生活過的宅院中,她在尋找。

推開花園的門,厚厚青苔摩擦着門軸,吱吱扭扭作響,明城是你嗎?你是不是要在門後給我一個驚喜?可是,空空的門後只有秋蟲的哀鳴。

她繼續尋找,到了當年把酒吟詩的花亭。她捨不得打開那簾屝,似乎明城正在依着它小憩。她慢慢拂過青帘,依稀看到明誠在對她微笑,明城是你嗎?你是不是要把金石上的銘文與我一起參悟?沒有回答,只有秋風打珠簾的噠噠聲。掀開,只見菊花殘,滿地傷!

淚在眼角肆虐,明誠你為什麼要躲着我?看,這是咱們的《金石錄》,即要殺青,這不是你畢生的心願嗎?空蕩蕩的院落沒有迴應,只有秋風颯颯。

一路秋風蕭索,她踉踉蹌蹌來到了書房。書房似乎傳來研磨聲,翻書聲。她猛地推開房門,卻只有空空的案桌對着自己,卷殘塵微。明誠,我知道是你,為什麼躲着我?當年你託付我的幾十箱的古董散失殆盡,所剩無幾。一路漂泊,伶仃孤苦,你可知我對你的思念?書房沒有聲音,只有淡淡的墨香。

她走近書架,一格格地“覓”,似乎明誠,以及他們所以美好的回憶就藏在這書格之間。一本本的珍藏的古書被攤開,一張張當年的字畫被展開,物是人非,明誠,你怎能捨我獨去呢?

這荒誕的人世間,除了你,還有誰,能懂我?“花面不如奴面好,倒教郎比比看”。秋葉散盡,明誠你是否聽到我內心掙扎無力的吶喊。

坐在這寂寥的案前,聽着窗外颯颯的秋風,看着那當年的印跡,嗅着刊印書中的墨香,她知道,明誠再也回不來了。

尋尋覓覓之後,看到的卻是滿目蒼涼,聽到卻是勁勁秋風,空空蕩蕩之下,感受到的卻是冷冷清清。

國破家亡,風雨飄搖,後繼無人,想我一身才學,也只能落得一句“才藻非女子所事也”,悽清無形,悲涼無限。

最後,所有的一切揉碎在她的心間,只化作“悽悽慘慘慼戚”的六粒血滴,摔碎在她的心澗。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用她細緻入微的觀察,為我們開闢了一片文字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之下,我們洞悉到文字之奧,語言之妙。

關於讀書的隨筆 12

摘 要:就閲讀一些教育經典書籍,淺談了一些體會。

關鍵詞:教師;教育;力量

“讀書”,一個多麼温馨的詞語。讀一本好書,心情放鬆,雜念盡消。“眾裏尋他千百變,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徜徉書海中求知的人常會有如此動心美妙的體驗吧。

作為教師,沒有一天能離開書籍——教材、教參……日復一日,習以為常。於是有人感歎:做了教師,就註定要將一生機械無味地耗在教材、教參上,枯燥之極……

其實,閲讀《教育的力量》,就能夠給出明晰的解惑之路。教育應該作為一種力量而存在,我們應該竭盡所能,讓每一個世界變得生動、快樂、不單調、不沉悶、更不黑暗;在充滿陽光的白天幫助孩子呼吸到花朵的芬芳,在漆黑的夜晚也能注意到星空的美麗;即使身處人生的十字路口,也能很快走出茫然,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幫助自己的人,這就是教師。

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教育思想財富。閲讀經典,學習不同時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與人格力量,會讓我們變得善於思考,遠離浮躁,更加有教育的智慧。

閲讀《教育的力量》,我們確切知道教師不僅在於教,更在於學,只有這樣,教育才會不斷進步。肖川老師的字裏行間流露、揮灑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做”教育中練就的'教育學問。

閲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我們深深地感動於“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激勵着我們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聖的土地上。沒有權力金錢,有的只是年復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小草對春天的迴應和禮讚。

閲讀《愛的教育》,故事中所洋溢的單純、美好、永恆的愛的情感,將我深深地包圍,滌盪着我的心靈。它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崇高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教育又能使愛不斷地昇華,它也教給我怎樣去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世界……

閲讀這些經典名著,我總是不斷地被吸引、被感動,有些東西便不留痕跡地沉澱下來,沉澱到我的內心深處,越來越深刻,也越來越清晰。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教師在一生中要不斷提高自我,需要讀書好學。讀書,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關於讀書的隨筆 13

歌德説過:一書一世界。

短短五個字,道出了書的可貴。

偉大的祖先創造了文字,創造了書籍,將人類有限的生命賦予書中,締造了無與倫比的永恆。

如果説,一本好書是一方靈動的世界,那麼書中的文字便是一個個跳動的靈魂。

世界因靈魂而鮮活,靈魂因世界而跳動。在這跳動的過程中,人類的發展得以永恆。

還記得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中有這樣的一個原創場景,令我印象深刻。

肖奈大神與父親下棋暢談,期間聊到肖大神的遊戲事業。肖父不免有些擔憂,不禁細問。

只見大神手執棋子,從容不迫地回答。父親教書育人,目的在於傳道授業解惑。而自己做遊戲亦是如此,用遊戲創造一個自己心中的世界,傳播文化,傳達理念,只不過傳達的方式不同而已。

於是乎,肖父自然放心了,對兒子的理想表示全力支持。

不禁想到,小説微微一笑很傾城的作者顧漫在創作這部作品時,是否也正是在用她的作品來創造一個她自己心中的世界呢?而那些話也正是她借肖大神之口來表達的吧!

我想答案早已存在於讀者心中了!

每一本好書,都是其作者精心雕琢而成。而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是其用心凝鍊而成的。他們嘔心瀝血,絞盡腦汁,在無數個夜晚徹夜難眠,只為在這他們心中世界裏創造一個個鮮活的靈魂。

身邊有不少愛書的朋友,我曾不止一次地與他們聊過對於書的看法。曾有有一個人的回答最令我感難忘。

他説,如果這世上真有什麼東西可以萬古長存的,那唯有書了。

滄海終究會消失,桑田亦沒有長存,再浩蕩的`江河也有銷聲匿跡的那天。更別提如此渺小的我們了。

但是,書卻能戰勝這麼多強大的事物,即便是幾千年的歷史變更都未能讓它消失,反而是愈發歷久彌新了。

可見書之永恆這一説並不是無道理可言。

有人説:靈魂和身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人,足不出户卻可以閲盡世間百態,看清人心浮華。只因,一本本好書,就是一個個完整的世界。裏面包羅萬象,無一不有。我們只需靜下心來,就可以貪婪地汲取。這該是多大的幸運啊!

只可惜,明白這份幸運的人並不是很多,但也可幸,明白的人也不少。

可能,你早已忘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看書的。可能是年少時,過於無聊,突發興致偶爾所致。也可能是幸運之人推薦,你一時好奇,從此越陷越深。

不論哪一種,我均為你感到欣喜,因為我們如此幸運,如此鮮活。在這一個個世界中,學到文化,找到共鳴,這何其不是一種樂趣?

一書一世界,一字一靈魂。書之所至,心之所往。擁有一本好書,擁有一份喜悦。

關於讀書的隨筆 14

喜歡讀書是我學生喜歡讀書是我學生時代的一大“嗜好”,徜佯在書的世界裏,真的讓人有一種忘我的感覺。成家之後喜歡讀的書由一些哲理書、勵志書,轉為一些家教之類的書,從家教一類的書中我知道了閲讀對於孩子的重要,因此我常常和兒子同讀一本書,並和他交流一些他容易懂的感受,對於閲讀的情有獨鍾也影響到我教學中,儘管我是一名數學教師,但我經常提倡孩子們多讀書,開闊自己的視野。

對於讀書我覺的首先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讀書觀。讀書的目的是促進自己專業的發展,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有效地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有了這樣的思想,便了有讀書的動力。其次,圍繞自己的專業發展去讀書。如今我們特別強調實施新課程改革,在這樣大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必須多方面地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從而把握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實質,這是有效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大前提。

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自從走上了三尺講台之後,由於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並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小學數學教師》。

關於讀書的隨筆 15

關於讀書的名言太多太多了,對教師來説,讀書,並且在讀書的同時進行實踐研究、反思和寫作,才是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並進而促進教師人生髮展和生命成長的最好的途徑。

一、首先明確讀書活動的意義

1、教師要充實自己,必須讀書。教師是新課改新教材的執行者,如果教師整體素質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勢必會影響新課改的'深入貫徹落實,也勢必會影響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作為學校發展的最關鍵因素必須加強自身學習,並努力將學習與教學工作聯繫起來,不僅要有一桶水,還要使自己的知識成為一條永不幹涸的小溪,永不斷流的活水。

2、教師專業發展自己,必須讀書。教師要獲得自身的發展,必須依賴學習這一行為,以提高自身專業的素養,從而推動自己的專業發展,實現自己的積極主體價值,專業閲讀必不可少,文學滋養尤為重要。

二、其次我們必須明確讀書活動的目的

讀書,能夠改變教師人生匱乏、貧弱、蒼白的狀態

讀書,能夠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充滿着創造的快樂。

讀書,能夠徹底改變教師孤獨、麻木、灰色的人生狀態,消除“職業倦當。

讀書,能夠豐富教師的人生。

標籤:讀書 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