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恐龍名稱大全

恐龍名稱大全,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一起來了解恐龍名稱大全。

恐龍名稱大全1

1、棘龍。

棘龍,是一種最大的大型獸腳類的肉食者,同時是亞種埃及棘龍的一種,它是目前為止穩居第一的最大肉食類恐龍,棘龍超過了霸王龍成為了肉食恐龍的冠軍。

2、霸王龍

霸王龍,即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屬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可以説是食肉恐龍進化的巔峯,擁有巨大的體型、最強壯的身軀、最聰明的.大腦,這是其他恐龍所不具備的,它的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到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

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頭部長度最大約1、55米。咬合力一般9萬牛頓—12萬牛頓,嘴巴末端最大可達20萬牛頓左右,同時也是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若不是最新出土的巨型霸王龍化石推翻了以往排名,霸王龍很可能在體型上輸給很多大型食肉恐龍。

當霸王龍的生長週期結束後,雖然霸王龍還會繼續生長,但是它既不會長長也不會變高,它的骨架會變得更加粗壯,整體看起來會更加強壯。

3、南方巨獸龍

南方巨獸龍:在白堊紀時期,南美洲的恐龍往往比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恐龍更大更猛烈。其中阿根廷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之一,體型一般在8到10噸之間,是一種三指食肉動物,這種恐龍可以輕易幹倒一頭成年的泰坦龍。

恐龍名稱大全
  

4、劍龍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草食性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

它們居住在平原上,並以羣體遊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樑龍)等食草動物一同生活。

5、翼龍:

翼龍又名翼手龍,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爬行類,共有近100多個品種。儘管與恐龍生存的時代相同,但翼龍並不是恐龍。希臘文意思為“有翼蜥蜴”,是飛行爬行動物演化支。

6、長頸龍

(Tanystropheus)是種生存於三疊紀中期的爬行動物,身長約6米。主要的特點是極長的頸部,頸部長3米,比身體與尾巴相加還長。儘管頸部如此長,但頸部只有12個脊椎骨,每個脊椎骨都相當長。長頸龍的化石發現於歐洲與中東。

7、劍龍:

劍龍為一種巨大的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四足動物。它們被認為是居住在平原上,並且以羣體遊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龍的食草動物一同生活。

8、馬門溪龍:

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在宜賓市馬鳴溪渡口發現其化石,經科學鑑定,屬蜥腳類亞馬目。此屬動物全長約22米,體軀高將近7米。它的頸特別長,相當於體長的一半,不僅構成頸的每一頸椎長,且頸椎數亦多達19個,是蜥腳類中最多的一種。

恐龍名稱大全2

1、霸王龍

登場電影:《侏羅紀》系列全5部。其中《侏羅紀公園2》中登場兩隻,其他都是一隻。霸王龍是侏羅紀系列的標誌性的角色,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影片中的霸王龍在身長設定上隨時代而變化,每一代都有差異,在《侏羅紀世界2》的設定中體長12米,重7噸。

2、迅猛龍

也是《侏羅紀》系列的標誌性恐龍,貫穿整個侏羅紀系列5部,體型大小,體色等在每一部中的變化都較大,《侏羅紀世界2》中設定的迅猛龍體長4米,重150千克,是歷代迅猛龍中最小的。迅猛龍也是《侏羅紀》系列最具誤導性的恐龍,其形象與實際上相差極大。而影片中對於其智商的設定更是誇張,這完全是為了戲劇性的效果。

3、雙脊龍

登場於《侏羅紀公園1》,是影片中最驚豔的一個恐龍角色,身體不大,卻將片中的胖子給吃了,體長6米左右,重500千克左右,電影中出現的雙脊龍並未成年,目測只有4米長左右,它那脖子上鮮豔的能噴射毒液的褶皺其實是電影中的原創,古生物學家還原的雙脊龍並不具有。

4、秀頜龍、或者美頜龍

登場於《侏羅紀公園2》《侏羅紀世界2》,是一個身子小卻不容小覷的小型食肉恐龍,體長最長能達到1米,重約3公斤。在《侏羅紀公園2》中被描繪成羣體獵食的動物,影片開頭重傷小女孩,中間殺死了一個登島的獵人。在《侏羅紀世界2》中僅僅在開頭打了個小醬油。

5、無齒翼龍

登場於《侏羅紀公園2,3》《侏羅紀世界1,2》,作為空中的代表物種,無齒翼龍也基本貫穿了整個系列,不過它並不是恐龍,而是屬於空中的爬行動物,在《侏羅紀公園2》結尾當做彩蛋出場,在《侏羅紀公園3》中作為大BOSS之一,在《侏羅紀世界2》的片尾彩蛋中也登場了(致敬《公園2》),片中的無齒翼龍翼展6米,重30千克,影片中動不動就把成年人叼起來,實際上則是不可能發生的。

6、角鼻龍

登場於《侏羅紀公園3》,最被忽略的一隻恐龍,因為只在影片結尾打了個小小的醬油,據説原定於在結尾出現的是食肉牛龍,不過後來改成了角鼻龍(食肉牛龍在《世界2》成功登場)。古生物學家推測,角鼻龍的身長約5-7米長,體重大概在700公斤到1、5噸之間。在其鼻子上的角令其成為最容易辨識的恐龍之一。

恐龍名稱大全 第2張
  

7、棘龍

登場於《侏羅紀公園3》,體長13米左右,重10、5噸,因為在電影中擊敗霸王龍而著名,並且其一直都被稱為史上最大的食肉恐龍,不過古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它只是個主要吃魚的漁夫,而最新還原的.形象也跟電影中的形象相差很大。

8、暴虐暴龍

登場於《侏羅紀世界1》,這個系列中首次登場的混種恐龍,體長15米左右,重12噸,混合了霸王龍,迅猛龍、食肉牛龍、南方巨獸龍、樹蛙、烏賊等動物基因,通體白色,身上集合了多種變態技能,比如變色,智商甚至比迅猛龍還高,而性情異常兇猛,是《世界1》中主要看點。

9、滄龍

登場於《侏羅紀世界1,2》,在《世界1》中體長22米,重20噸,而在《世界2》中則長到了25、9米,重量達到了29噸。是侏羅紀系列中登場過的最大動物,並非恐龍,而是海洋爬行動物,滄龍在電影中的定位基本就是個吃貨,每一次出場都得吃點東西。

10、雙形齒獸

登場於《侏羅紀世界1》,是類似於無齒翼龍的空中爬行動物,翼展1米,體長2、3米(細長的尾巴的緣故),在電影中暴虐暴龍大鬧翼龍館的時候有亮相。

11、狂盜龍、暴虐迅猛龍

登場於《侏羅紀世界2》,片中作為大BOSS登場,通體黑色帶金黃色條紋,雖然體型相對於它的前輩暴虐暴龍小了不少(只有其四分之一),但是兇猛程度卻有增無減,智商依舊是高得令人咋舌,在電影中甚至會裝死,而在前期的宣傳中有提到它具有類似於蝙蝠的回聲定位相同,所以能在黑暗中“看清”,而電影中我們則看到它的嗅覺十分靈敏。

12、食肉牛龍

登場於《侏羅紀世界2》,辨識度最高的恐龍之一,因為兩隻牛角,電影中的食肉牛龍體長10米,重1、5噸,在片中大戰中國角龍,戲份還算不少,可惜在被霸王龍一口咬死,甚是悲催。

13、異特龍

登場於《侏羅紀世界2》,侏羅紀晚期頂級獵食者,突出特徵是眼部的突起,知名度非常高,在肉食恐龍裏面可能僅次於霸王龍,體長8米左右,成年體重3噸左右。影片中登場了兩隻異特龍,一隻成年應該在火山爆發中落水而死,一隻幼年被人類販賣(或者是同一只),也是影片結尾被人類拉走的兩隻肉食恐龍之一,應該在續集中會有比較重要的戲份。

14、重爪龍

登場於《侏羅紀世界2》,突出特徵是瘦長的顎骨,體長9、3米,重2噸,在片中追殺技術宅男和女主角的恐龍,也是影片結尾被人類帶走的兩隻食肉恐龍之一,在續集中應該會有比較重要戲份。

15、昆卡獵龍,也叫駝背龍

突出特徵是背上有一個突起,中小型食肉恐龍,體長約6米,體重800千克,行動迅速敏捷。在電影中沒有直接出現,而是在片中的恐龍博物館中以模型出現(小女孩登場時書包就掛在了昆卡獵龍的嘴上)。

另外在《侏羅紀世界1》中宣傳圖中出現了似鱷龍(體長11米,重6噸)、中棘龍(體長7米到11米,重1噸),但是在正片中沒有見到這兩個食肉龍登場。

恐龍名稱大全3

食草恐龍

1、靈龍(學名:agilisaurus)是小型的草食性恐龍,生活於侏羅紀中期的東亞。它的名字是來自拉丁文的“靈敏”的意思,是因它輕盈的骨骼及長腳而命名。

2、板龍意為"平板的爬行動物",是生存於2億1000萬年前,晚三疊紀的古老恐龍。體長6-8米,身高3、6米,體重5噸左右,據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種巨型恐龍。

生活習性

1、覓食

草食性恐龍能夠吃到的植物受限於它們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龍為了吃到高處的植物葉子,會用後肢站立。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為食。各種恐龍不同的覓食方式也會在它們的牙齒上體現出來。

2、鬥爭

鋭利的牙齒和爪子是肉食類恐龍獵食的武器。暴龍類恐龍會尋找落單的'草食性恐龍,因此常常單獨行動。而有些恐龍則會羣體行動,鎖定獵物後蜂擁而上,並用第二根趾頭的腳爪割開獵物的腹部。

恐龍名稱大全 第3張
  

草食性恐龍一般會有一些特殊的“裝備”來對付肉食性恐龍的攻擊,這些裝備有時是堅韌的皮甲、骨棒或骨釘,有時是有力的尾巴。如棒槌龍等。大型草食性恐龍會集體行動,一旦受到威脅,就會集體堅守陣地並反擊。

莫里遜組的大型肉食恐龍有哪些?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一下“莫里遜組”。莫里遜組是侏羅紀晚期的一個地質層的名稱,它的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在美國科羅多洲的莫里遜,生物學家Arthur Lakes首次發現該地質年代化石的地方,因此得名。

莫里遜組的涵蓋範圍超過了150萬平方公里,以美國的懷俄明與科羅拉多為中心,輻射到了加拿大的薩克基萬、亞伯達。該地質層中的巖石以砂泥巖和石灰巖為主。

因此,要弄清莫里遜組有哪些大型的食肉恐龍,就要從侏羅紀晚期而且出土與北美洲的化石中尋找了。

標籤:名稱 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