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不同種類的恐龍名字

不同種類的恐龍名字,恐龍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人們知道恐龍的一些信息都是從電視上或者博物館瞭解的,其實恐龍的種類有很多的,下面小編分享不同種類的恐龍名字。

不同種類的恐龍名字1

1、霸王龍:

霸王龍又名暴龍,是已知的肉食性恐龍和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它們是肉食恐龍中出現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孔武有力的品種,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強的食肉動物。

2、棘龍-棘背龍:

棘龍是種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阿爾比階到早森諾曼階)的非洲,約為9500萬年前到9300萬年前。目前仍不確定棘龍屬有一個種還是兩個種。

3、異特龍:

異特龍又稱躍龍或異龍,是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異特龍是種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龍。

4、三角龍:

三角龍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經常被作為晚白堊紀的代表化石。

不同種類的恐龍名字
  

5、南方巨獸龍:

南方巨獸龍是所有發現肉食恐龍化石證據支持的“體長”第二,南方巨獸龍也是證據支持的“體重”第三的`肉食恐龍,體重僅次於雷克斯霸王龍和埃及棘龍。

最全常見恐龍合集介紹

劍龍 :(劍龍科動物的統稱),巨大的草食性恐龍, 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食草性動物, 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大約7-9米長,2.35米至3.5米高,2至4噸重

棘龍 :(獸腳亞目棘龍科棘龍屬恐龍代稱),巨型肉食性獸腳類恐龍,生活在白堊紀,半水生恐龍。體長11-15米,體重4-10噸,長有吊橋狀或圓帆狀背脊、擁有一系列適應水棲環境特徵

霸王龍 :(已滅絕的白堊紀晚期爬行動物),即雷克斯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體長約11.5-14.7米。平均體重約9噸。體型最為粗壯的食肉恐龍

腫頭龍:(腫頭龍科),生活於晚白堊世紀,頭上有穹頂狀頭蓋的腫頭龍類。圓蓋厚、高,是為爭奪配偶而保護大腦的。腫頭龍已知最古老的腫頭龍科,長90釐米至4.6米

三角龍 :(角龍下目角龍科的草食性恐龍),草食性恐龍,生活於白堊紀晚期,是非常受歡迎的恐龍,全長7—9米、高2.4-2.8米、重5.5—0噸,他們有非常大的頭盾和三根角狀物

竊蛋龍 :(小型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身長1.8到2.5米。如鴕鳥,長有尖爪、長尾,行動敏捷,有堅韌的尾巴,以保持身體的平衡,跑起來速度很快

慈母龍:(善於哺育子女成長),食草恐龍,具有羣體生活的習慣,習慣羣體築巢,善於哺育子女成長

蛇頸龍: (蛇頸龍科蛇頸龍屬動物),侏羅紀已遍佈世界各地,白堊紀末滅絕,蛇頸龍體型碩大無比,且長頸,因以得名是海洋中的霸王,尼斯湖傳説據説就是蛇頸龍

甲龍 :(白堊紀晚期的恐龍),頭寬而平,全身有突棘似護甲,使得它的頭部就像帶上了一個鋼鐵般的頭盔,尾巴直如鐵棒,有尾錘。

不同種類的恐龍名字2

各種恐龍資料彙總

恐龍資料

1、鸚鵡螺

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 人類模仿鸚鵡螺排水,吸水的上浮、下沉方式,製造出了第一艘潛水艇。

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進化和古生物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

不同種類的恐龍名字 第2張
  

2、水龍獸

據英國利茲大學的科學家稱,這種模樣尺寸和現代豬相似的史前生物學名叫做“水龍獸”,它在2.6億年前曾經統治過地球。科學家稱,在“水龍獸時代”到來前,地球上曾遭遇了一次生物大滅絕災難,95%的地球生物都在一系列的火山爆發中遭遇滅絕,但這些“水龍獸”卻倖存了下來,在植物豐富的地球上度過了至少100萬年沒有任何天敵和掠食者的“黃金時代”。

古生物學教授保羅·威格納爾説:“我們現在只能猜測為何水龍獸倖存了下來,而其他生物卻都遭遇了滅絕。也許水龍獸能夠挖洞和冬眠,從而幫助它們度過了地球上最惡劣的時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水龍獸的尺寸,沒有任何其他這種尺寸的史前生物能夠逃過大滅絕災難——這也是它們後來能夠主宰地球的原因,它們開始在地球上大規模繁衍。

科學家稱,水龍獸的外形尺寸和現代豬相似,它們長着豬一樣的長嘴和一些小獠牙,從而可以挖掘地面的植被。水龍獸被許多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所有哺乳動物的祖先——因此也算是人類的祖先。這些“史前豬”在地球上繁衍了至少100萬年,最後隨着地球氣候的改變,恐龍開始出現並接管了地球。

水龍獸被譽為十大史前最怪異的動物之一。

3、基龍

基龍生活在二疊紀早期,在恐龍出現之前就完全滅絕掉了。草食、二疊紀早期、羣居、生存地:歐洲、美洲、辨認要決:很大的、用來散熱的背帆分佈在從頸部到尾部前端。

4、盾甲龍

盾甲龍名字意為"裝甲"或"僵硬的蜥蜴",是出現在白堊紀晚期草食性中等體型恐龍。體長7~10米長,2米寬,1米高。恐龍體重2噸,它的四隻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腦袋是寬寬的,身上長着一層堅硬的厚甲,簡直就像披蓋着裝甲的小坦克一樣。

5、麗齒獸

麗齒獸,又名麗獸。起源於二疊紀,2.52億年前。麗齒獸食肉,外形像狼,它有一個稱號:“二疊紀的野狼”。麗齒獸是恐龍出現之前陸地上最大的掠食者之一。

6、釘狀龍

釘狀龍是植食動物,體長5米,身高1.5米,辨認要決是背至尾,貫穿着兩排甲刺,與北美洲的劍龍是近親,但是體型大小、身體靈活度、與防禦用的板甲形狀不同。成年釘狀龍的身長約4.5公尺,釘狀龍的後背到尾巴分佈者尖刺,而非板甲。肩膀或臀部兩側可能有尖刺。

7、滄龍

滄龍,中生代海洋中第二大的頂級掠食者,屬於海陸兩棲動物。外形類似具有鰭狀肢的鱷魚。

影片的最後,暴虐龍在霸王龍和迅猛龍的聯手攻擊之下落敗,正準備反擊的時候滄龍突然跳出水面,成功搶人頭,將暴虐龍拖入水裏,被網友們戲稱為最強補刀,撿漏王。

8、波斯特鱷

波斯特鱷是一種產自得克薩斯、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的巨型初龍類,以得克薩斯州的小鎮波斯特命名。從復原圖上看,波斯特鱷有些像鱷魚和霸王龍的雜交種。波斯特鱷體長6米,具有較高的巨大頭骨,似乎是能夠抓住並殺死當時大多數大型動物的令人恐懼的捕食動物。

9、帝鱷

帝鱷身長極限10米,體重4.5噸,光它的頭顱與整個成人一樣大,約1.78米。帝鱷與恐龍同處一個時期——白堊紀,是當時最兇猛的食肉動物之一。以各種史前魚類為主要食物,甚至以小型食草恐龍為食。

10、布拉塞龍

生長在三疊紀晚期巨大的四肢草食性動物。布拉塞龍聚集成很大的族羣,居住在曠野中,嚼食矮小的蕨類植物。並不屬於恐龍,而是一種“類哺乳爬行動物”。

11、冠鱷獸

冠鱷獸意為"有冠狀物的鱷魚",是種大型、早期雜食性動物,生存於二疊紀中期,約2億5500萬年前。冠鱷獸是該時代的最大型陸地動物之一。它們的特徵是頭頂的明顯角狀結構,可能是用來作為物種內的視覺展示物。

12、長頸龍

長頸龍生活在三疊紀,它可以長到40英尺(12米)長。長頸龍被認為是重回兩棲生活的爬行動物之一,它們在岸邊使用長頸部與鋭利牙齒,捕抓淺水裏的魚類與其他海生動物。

長頸龍體長的四分之三都攤到了它的脖子和尾巴上,有專家稱,長頸龍的脖子已經長到它身體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倘若再長一些,他們將無法控制自己的脖子。它們生活在淺水區但有時候也到岸上來。在陸地上長頸龍捕捉些昆蟲和小爬蟲吃,而在水裏則是魚和菊石。長頸龍遊泳很慢,它們最喜歡沿着岸礁爬行,在不驚擾獵物的情況下,利用長脖子的優點遠遠地咬住獵物。和現代某些蜥蜴一樣,長頸龍的'尾巴在被兇猛動物咬住時也可以自己斷開,它們則趁機逃跑,尾巴會慢慢再長起來

13、上龍

上龍是一種已滅絕海生爬行動物,屬於上龍科,生存於侏羅紀晚期。上龍是一種大型掠食性動物,以魚類、魷魚、以及其他海生爬行動物為食。 上龍在正式命名前被稱為“妖怪”,在大約2億—1.45億年前的侏羅紀,它們是海洋中的高級掠食者

14、大鴨龍

大鴨龍是種大型、草食性恐龍,它們的進食範圍約為離地面4米以上的範圍。大鴨龍是十分機敏的動物,依靠其發達的視力,聽力和嗅覺,能逃過大部分敵人的追捕。

15、雷利諾龍

雷利諾龍是種小型鳥腳下目恐龍,身長60到90釐米,體重約10公斤,生存於早白堊紀,首次發現於澳大利亞恐龍灣。

雷利諾龍生存在極度低温的事實,讓許多科學家認為雷利諾龍是種温血動物。

恐龍食物: 一般的植食性動物,食物包括蕨類、苔蘚、石松等。可能擅長吃植物更富營養的部分,例如果實和新芽。

辨認要決:巨型的眼睛

16、杯鼻龍

杯鼻龍,屬盤龍類,不屬於恐龍,盤龍類是“似哺乳爬行動物”,也稱“獸形爬行動物”;他是爬行動物進化為哺乳動物的中間類型,特別是後期的進步種類,已與早期的哺乳動物相差無幾。也可戲稱為baby龍

17、腔骨龍

腔骨龍又名虛形龍,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雙足恐龍,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龍之一。它的屬名是取自它那空心的四肢骨頭,腔骨龍非常纖細,可能是種善於奔跑的動物。腔骨龍有兩個形態,一個是較纖細的,及一個較強壯的。古生物學家現時認為這代表兩性異形,就是雄性與雌性的分別。

18、板龍

板龍意為"平板的爬行動物",是生存於2億1000萬年前,晚三疊紀的古老恐龍。體長6-8米,身高3.6米,體重5噸左右,辨認要決:兩隻強壯的後腿直立着。據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種巨型恐龍。板龍可能吞食胃石以協助消化食物,因為它們缺乏咀嚼用頰齒。可用後肢站立行走,也可四肢爬行。

19、木他龍

木他龍是一種白堊紀早期的鳥腳龍類,是大型的草食性四足恐龍,並可用後肢支撐站立。像禽龍一樣,木他龍中間的三個指頭融合在一起而成蹄狀,拇指上則有明顯的爪。它還有一個加大的、中空的會向上鼓起的口鼻部,用來發出聲音及求偶炫耀。

木他龍的食量非常驚人,它們的體重有4.5公噸,每天要進食500公斤的食物。

20、恐爪龍

恐爪龍,身長約3.4米,生活於下白堊紀的阿普第階中期至阿爾布階早期,距今約1億1500萬-1億800萬年前。 意為有着恐怖爪子的龍,因為它的後肢第二趾上有非常大,呈鐮刀狀的趾爪,在行走時第二趾可能會縮起,僅使用第三、第四趾行走。一般認為恐爪龍會用其鐮刀爪來割傷獵物,但近年就迅猛龍重建模型的測試顯示這爪作刺戳之用,而非割劃。

標籤: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