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教育敍事隨筆(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什麼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敍事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敍事隨筆(15篇)

教育敍事隨筆1

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教學的藝術性在於它能喚起學生探究的慾望和熱情,點燃起學生探究智慧的火花,開啟學生思想智慧的閘門,讓學生充滿靈氣的大腦和充滿創造的雙手充分活動起來。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創造,在生活中融入集體。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講一下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是如何圍繞貫徹素質教育思想,讓每位學生不再孤獨。

在上學期開學不久,我發現我們七(1)班上有幾個成績差的同學,如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由於他們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由於其父母不在家,他們經常得不到父母的鼓勵和誇獎,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重重又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和安慰。久而久之對自己的行為能力產生懷疑,兼之與同學發生衝突受了同學欺負感到委屈又不願向老師報告,無法得到解脱而埋藏在心裏。於是性格變得更加內向、孤僻、自卑,遇到不會的題目也不去請教老師和同學,加之,父母不在家,他們長期無人管理約束,做事拖拖拉拉,惰性很大,不加以控制自己,而是放任自流。如此下去,他們回一直在差生隊伍裏徘徊,走不出來的。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我便開始對他們加強教育。其教育過程敍事如下:

(1)平時多關注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給他們帶來的温暖。例如,下課後詢問他們能否聽懂課;對老師有沒有什麼建議;父母不在家他們能不能按時吃上飯;天氣冷了有沒有厚衣服穿;言語間流露出對他們生活和學習的關心。他們受到老師的'關懷後,甚是感動,在以後的課堂上,聽課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走神了,作業也能按時交送了,而且做得也非常認真。

(2)課餘時間我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讓他們意識到孤僻的性格對於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無益處,並鼓勵他們嘗試主動與他人溝通交流,不要再孤立自己,而要融入班集體的生活中去。並且,我還注意幫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制定學習目標,找到學習的動力。

(3)由於他們底子差,平時上課很難聽懂課,儘管他們課後很用心學習,但學習成績仍不見提高。於是,我就在課餘時間給他們輔導功課,因為我不但是他們的數學教師,還是他們的班主任,所以給他們輔導功課時,我不但輔導他們的數學知識,後來只要他們沒學會的,我都給他們輔導(除外語我不會例外),把他們不懂得知識補上來,漸漸地,我發現他們上課時,竟能舉手並正確的回答問題了。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在期末考試中,他們的成績得到飛速的提高,名次基本處在中等偏上的位置。其中,韓笑同學,竟然名列前茅,這種結果遠遠高出我們共同制定的爭取及格的學習目標,更加激勵着我們繼續努力奮鬥。

然而在七年級下學期,我發現他們幾位同學,每次討論幾何題時總是不積極參與,在下面獨自做作業、看書,既不參加討論,也不發表個人見解。學校大型集會、運動會等,他們也在下面做自己的功課。於是,我找他們談話,他們説:“升入重點高中只看成績,只有認真讀書才有出路,幹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事耽誤時間。”還説“參加活動就是浪費時間”。

我想:這是長期應試教育效應的餘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形成了“離羣心理。”導致興趣狹隘,情感淡漠,意志薄弱,缺乏交往能力。這樣的人,學科成績再好也只是書呆子一個,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可能成為“有知識、無品德的危險品”。

教育敍事隨筆2

新學期開始,我準備好了一節美術欣賞課,資料是六年級美術第一課《中外美術工藝美術作品》,為了讓學生能夠上好第一堂美術課,我把課準備得很充分。但是上課時,我才發現,學生的美術教材還沒有到,而作為欣賞課,學生沒有教材又沒有準備相應的掛圖,改上別的資料,學生又沒有帶美術學具,這節課可怎樣上,當我來到教室,忽然靈機一動,就地取材,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我把欣賞中外現代實用美術設計課題改為了實用美術設計,就讓學生欣賞自己的書包和學生桌椅。

上課伊始,先講授實用設計與生活的關係:"實用美術設計與人們的生活關係最為密切,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我們的周圍,實用美術設計無所不在,比如,所用的書包和筆袋,無論它的造型,還是色彩,都是你們所喜歡的,因而它成了你的朋友。還有我們的課桌,比較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些東西的設計都屬於實用美術設計,它就在你的身邊,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以這兩件我們最熟悉的物品為例,來了解實用美術設計。"

就這樣,一堂無法上的課很自然的不露痕跡的恢復成了一節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的欣賞課。學生也感興趣,立刻來了興致,枯燥的欣賞課豁然活躍了起來,我立刻因勢利導,啟發學生説一説,你們最喜歡誰的書包和筆袋,為什麼?也能夠談一談自己購買它們的情緒,是什麼原因促使你把它買下來,也能夠談一談你的購物原則。學生們紛紛互相交流起來,我沒有制止他們,讓他們盡情的交流,過了一會,我才讓他們舉手在全班面前發表自己的見解:"我的購物原則是,先看色彩,我喜歡藍色,所以通常先選取藍色的東西。"

另一個同學立刻説:"你就應先看它的功能,一件商品只有好用,才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光好看不中用,又不是擺設。"

"我喜歡王琳的書包,因為它的書包兜多,使用方便,灰綠色也十分漂亮、高雅。"

"我喜歡我自己的書包,當時,是我一眼就相中的,首先是它的顏色先吸引了我,我覺得這種粉紅和黃灰相間的色彩,顯得個性温馨、柔和,也個性適合我們女孩子,其次,它的造型很大方、簡潔。所以我立刻就決定買下了它。"

"我也喜歡我自己的書包,它最吸引我的就是它很簡潔,我喜歡簡約型的東西,不喜歡過多的裝飾。"

"我喜歡王雷的書包,因為它書包的設計很時尚、新穎,拉鍊有了很大的創新,很有個性,我很喜歡。"

在學生的談話中,很自然的談論到了工藝美術的兩大功能,即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包括色彩和造型等兩大方面),這是因為它和學生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們對自己購買的物品也十分了解,這樣對實用美術設計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我在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回答資料之後,學生們更加暢所欲言:

"我喜歡單欣同學的筆袋,今年是豬年,他的筆袋設計得很時尚,象玩具,毛茸茸的,很可愛。"

"我認為我的筆袋是最有創意的,你們看,它採用的是小褲子的造型,牛仔面料,做工考究,新穎別緻。"

"我的筆袋也不錯,是抽拉式的,看,還有個小鐿子呢。"……

學生們爭先恐後的舉手發言,就連平時不愛説話的學生也能説上幾句自己獨特的見解,從學生回答中,也充分的表達出了實用美術的特點和設計者是如何來設計的。我立刻總結告訴學生,實用美術設計具有使用與審美的雙重功能要求,一切物品都應當是既實用又美觀,兩者完美的統一才是一件優秀的實用美術設計。

這時,我發現學生很有見解,就趁熱打鐵,讓他們也來當一回設計師,我説:"同學們,對於我們的書桌椅,大家再熟悉但是了,它也是一件實用美術設計作品,它有哪些地方的設計不合理,你會有哪些改善,如果你是設計師,你會怎樣設計它。"這一下,學生更活躍了,大家相互討論、設計、交流,不一會兒,他們就想出了很多方案,有的説:"我心中的桌子是桌蓋能夠掀起來,桌面大一些,帶有個性圖案,可書寫,可更換圖案,椅子是兩側帶扶手。"

有的説:"此刻的桌椅太沉重了,我期望能和新型材料來製做,輕便、簡潔。"

有的説:"我期望我們的桌椅應增加現代化功能,帶音樂,有書架,分格區多、功能多。"

有的'説:"我期望我們的桌椅就應能固定在地止,這樣不用我們擺就會很整齊。"

有的説:"我期望我們的書桌就應是半傾斜的,書寫方便,書面可掀蓋,左鍘有裝書的格,內部多設幾個區域,可用按鈕控制。"

"我們未來的課桌椅能夠壓縮或升起來,這樣掃地就方便了。"

"我期望書桌設計得卡通一些,能調節高度,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學生。"

"我期望書桌能夠裝有提高學生防近視的按鈕,保護學生視力,桌上還有一個萬能詞典,方便學習用。"

"桌椅顏色可變,冬暖夏涼。"……

就這樣,同學們的思路完全打開了,從使用功能到色彩,再到個性表現,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完全理解了物品的實用功能對人的重要性以及審美功能帶給人們心靈上的愉悦,同學們有點意猶未盡,我就告訴他們把你的設計方案寫下來,説不定,將來它就會變成現實,同學們開始安靜地整理思路,寫下了自己的設計方案。

在多年的教學生活中,這是我所上過的學生最為活躍的一節課,學生的互相合作交流是自然引發構成的,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在課堂上得到了開發與表現,調動了學生的用心性和主動性。在新的課程標準中,要求美術課程要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我想這是一個十分好的改革,是人性化的改革,我在這節課中體驗到了。

教育敍事隨筆3

週三的第二節是我們二年級的數學課,我像往常一樣開展了我們的教學。首先在講課之前利用一首數字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孩子們在複習數字的同時也學會唱歌,同時音樂對孩子們的吸引力還是非常大的。在一首兒歌過後,我就開始了本節課的教學,藉助於PPT,孩子們的聽課積極性非常好。正當我在講課的時候,班裏一個小男孩説:“老師,不好了,不好啦,她把書撕爛了。”

當我走過去的時候才看到,這個女孩把書放在課桌下邊,地上是她剛剛撕掉的幾張紙。對於孩子的這一舉動,我不是很理解。因為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她撕東西。她是一個自閉症女生,平時很少安靜,但是她常常都是自己玩耍,很少影響到上課的學生。對於女孩的這一舉動,我並沒有批評她,因為搞不懂她的真實想法,一味的批評只會讓孩子情緒更加激動。我安撫着孩子的情緒,同時告訴她這個行為是不對的,以後不能這樣做。孩子本身的行為是不對的,但是她畢竟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也許她並不知道自己做的這件事情是錯誤的。所以,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是沒有效果的。下課之後,女孩的媽媽走進教室,因為孩子的`能力較差,所以媽媽一直陪讀。當媽媽看到地上被撕的書的時候,開始對她吵了起來,甚至拿課本打了女孩。孩子哇哇的大叫起來,一臉迷茫的看着我,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媽媽這樣批評她。孩子的媽媽在我看來,一直是一個温柔的母親,對女孩也很好,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對這件事情會這麼在意。或許在媽媽的眼裏,課本是很重要的,雖然孩子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很少,但是書還是要好好的,這是一個態度問題,從這個方面也説明孩子的媽媽並沒有對孩子放棄,對孩子還是一種很負責任的態度。

對於孩子把書撕了的這一問題,我覺得我們老師和家長都不能單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一味地批評沒有效果,一味地温柔對待孩子或許也起不到作用。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或許她的這一行為只是她想要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們也不願意惹老師生氣,讓家長批評自己,但是他們找不到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還需要我們去理解,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這樣的事情就不會你再發生。

教育敍事隨筆4

前段時間曾經思考了"影響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今天就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不成熟的幾點建議: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生活經驗的積累是幼兒語言的源泉,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是豐富幼兒語言內容的根本。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生活周圍的人與物,為幼兒提供説話的材料,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如班級裏有小朋友生病了,可組織幼兒自制玩具和教師去探病,並對生病的幼兒講幾句話。有了這種生活經驗後,幼兒談起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事就不會無話可講了。

2、培養幼兒説話的興趣

在成人中,有的人生活經驗很豐富,但不善於表達,這不能説不是一種遺憾。顯然,幼兒階段,培養幼兒語言興趣是發展口語表達能力的前提。語言是抽象的,要使幼兒對之產生興趣,必須將語言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相結合。如:幼兒對老師委派的人物很感興趣,可委派幼兒去ⅹⅹ老師處借音樂磁帶,幼兒為了得到老師的好感,會盡量把誰要向誰借什麼東西表達清楚。多次獨立交往,會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幼兒對語言的興趣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

3、創設幼兒説話的機會

在幼兒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並對語言產生一定的興趣後,教師必須為幼兒創設有利於説話的環境。首先對膽怯的幼兒,要為其消除心理障礙,教師要與其親近,讓幼兒感到幼兒園和家庭一樣自由自在。這樣,幼兒就會敢説話。其次,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的各個環節,讓幼兒進行語言交往。此外,應抓住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教育。幼兒對周圍的事物都充滿了新鮮感,有着強烈的表達慾望,利用幼兒這一心理,教師可用新穎的玩具請幼兒講段話,如,飛進教師的小鳥,一陣雷雨,天空中漂浮的雲朵等都可成為誘發幼兒語言表達的材料。

4、改進語言教育方法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各種教學手段的交互作用,充分發揮幼兒語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適當增加幼兒自由討論的時間,讓幼兒的思維和語言處於積極狀態,鼓勵幼兒用多種語言形式表達同一內容。

幼兒教育隨筆(四):超市遊戲的收穫

上星期,大潤發超市開張了,超市裏擺滿了很多物品,很多孩子走進了超市購物,一下子超市裏擠滿了人,大家都想購物,以至遊戲中出現了"搶購"的現象,子薄和元濤為了一袋王子餅乾兩人搶了起來,孫若涵由於一次性拿了過多的`物品,在擁擠的過程中物品掉了一地,徐少航人來瘋似地在超市裏跑來跑去,整個超市看起來亂糟糟的。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及時介入遊戲,告訴孩子們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商品,在超市中要注意保持有序,不能亂跑,同時也要保管好自己購買的商品。這時超市裏才恢復了平靜。

分析:超市剛開張,物品很多,吸引了孩子們,激發了孩子購物的慾望,但由於超市裏同類商品少,就導致顧客為了某種商品而爭搶。在超市裏我們制定的規則由於不具體,幼兒所獲得的經驗也僅僅是平時生活中與父母在超市購物的經驗,因此在遊戲時孩子由於經驗和規則意識不明確,出現的爭搶,購物過多、亂跑等現象。

策略:

1、在超市裏多增加一些同類的商品,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們由於喜歡而爭搶同一類商品。

2、教師和孩子一起討論超市的遊戲規則,教師將遊戲規則畫出來,貼在超市裏,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教育敍事隨筆5

時間過得真快,屈指算來,自己走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已經整整10個年頭,做班主任也整整10個年頭。10年,説長不長,説短不短,10年,經歷了從缺乏經驗的“小”老師,慢慢的成長為一位“老”教師的成長曆程。可是面對繁瑣的班主任工作,有時也會顧此失彼,有時候真是氣不得,惱不得,對他們發火、訓斥、指責……都於事無補,更何況短時間的效果過後學生又會變得我行我素。當班主任的10年,其中既有苦澀也有甜蜜;既有失意也有成就。

以前面對那些不聽話和淘氣的學生,我用的方法便是“河東獅吼”。一段時間內這種方法還是有效的',因為孩子還小,他們也知道只要大人大聲地説話一定是生氣了,可時間長了,隨着孩子逐漸長大,這種辦法似乎就不那麼管用,效果也不明顯了。後來有同事告訴我,“你總這麼和他們喊,孩子們的耳朵一直處於高音狀態,以後如果孩子們鬧得越歡,你的音量就要降得越低,這樣沒準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聽了同事的話,我決定嘗試一下。

還記得畢業班發生的一件事,那天我就用這個新辦法把學生們“治”了一把,那天班裏的幾個淘氣包又“鬧事”,我很生氣,回到教室後,我一邊儘量壓制自己的火氣,一邊壓低聲音教訓他們。這一招果然見效,那幾個淘氣包似乎因為聽不見我在説什麼,他們收斂了許多,也是儘量不出聲。又學到一個新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的心情特高興。下課後,我回到辦公室便迫不及待地備明天的課。突然一個用草紙包着的長方體映入了我的眼簾,又不是教師節,會是“什麼東西?”我自語道。不管是什麼,拆開看看,總不可能是炸彈吧!懷着好奇的心情,我拆開了紙包,原來是一盒金嗓子喉寶。誰送的?我的心中畫了一個大問號。就在這時,手機響了一聲,打開一看,是一條短信:“老師您看到我放在您桌子上的金嗓子喉寶了嗎?咱班人多,不聽話的也多,你的嗓子一定受不了吧,今天聽你嗓子有點沙啞了,所以給你買的。

教育敍事隨筆6

今天上午第二節,學校組織聽我的課,上完後,我自己知道失敗了,因為教學任務沒完成,40分鐘只完成了我教學設計的一半,重難點剛出來,就下課了。我自己知道我時間沒把握好,前面耽誤時間太多,原因有:一是我看學生課上沒反應,以前學生學的知識不紮實,基礎薄弱,本來很快就能進行完的,但是學生基礎知識不會,怎麼能往下進行呢?所以我花了時間在複習上,哎,反思一下,學生沒沒反應的原因,和我沒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有關;二是我重複的話太多,太羅嗦,本來一句話就好,我生怕他們沒聽明白反覆的`説,數學講究一個説話嚴謹,能少説的就少説,能不説的就不説,一句廢話都不能有,我正好相反,我還要修煉啊。下面是我總結的我師父和其他聽課老師給我的建議,我收穫很大,本來我苦思冥想的問題,經他們一指點,我豁然開朗。在這裏,希望能和老師們分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課堂時間要把握好。複習導入環節,新授階段,鞏固練習階段,拓展延伸階段。把時間用在解決重難點上,也就是新授環節。

2.數學課堂,老師用語要嚴謹準確。老師説話要完整,不要説太多半截話。特別是一定要提醒學生回答問題也要完整。最高境界就是這個課堂感覺少説哪一句就不行。

3.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有的課本上的主題圖可能設計的不是很合理,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選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總之,一個目的,怎麼讓學生更清晰明瞭的獲得有用信息,就怎麼設計。

4.課堂上,學生回答完問題,老師要及時評價。回答的好的,及時鼓勵,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5.要合理的利用多媒體,適時的用。不需要用就能解決的儘量不用,如果用了效果更好的就用,總之讓多媒體起到為課堂服務,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浪費時間的累贅。

先總結這些吧,呵呵,非常感謝我學校的領導老師們,給我的建議和幫助。以後的路還很長,我會好好反思一下我的課堂,結合我的課堂吸取有益的經驗,修改教案,爭取天天進步,我相信,我會慢慢成長。加油啊!

教育敍事隨筆7

xxxx年8月21日,星期五。

今天是學生週末休息離校的日子,為了照顧家遠的學生能在天黑前到家,學校決定取消午休,下午提前兩個小時上課。午飯在外面匆匆吃過,趕快回學校簽到準備上課。按臨時課表,今下午是我的課。學生提前幫我把書拿走,我發完博客趕往教室。

就在上課的音樂響起的一剎那,我正好站到講台上。今天特別熱,在空調呼呼吹的飯店,吃個飯都不停出汗。孩子們沒有午休,我怕大家會瞌睡,音樂聲一落,我馬上喊了一句“上課!”,學生站起來,在説“老師好”的時候,我發現李靜同學不夠認真,我就説讓她自己再説一遍,她卻讓大家陪她一起説。

大家也贊成再來一遍,結果第二次李靜又跟大家不同步。

“李靜,喊的太快了哦!坐下,再來一次!”

大家又重新來一遍。

第三次很齊,很規範,但活潑的李靜坐下後“咯咯”笑了兩聲,我就順勢調侃:“李靜挺開心、挺熱鬧啊,給咱這節課增加不少情趣,大家不瞌睡了吧。”大家都笑了。

還別説,一節課下來,大家都很認真的聽講、做題,沒有一個人瞌睡。

第二節剛上課,一道題沒講完,“噗通,duang!”張怡同學的書盒倒了,碰翻了玉嬌的.水杯,下課時剛接的一杯水灑了兩桌子,同桌雲聰遭殃了,一摞書都沾了水。我趕緊讓其他同學幫忙,擦書的擦書,擦桌子的擦桌子,並順便説一句玩笑話:“真好,每節課總有點小插曲,活躍氣氛。省得大家睡着了。”

大家笑笑,繼續上課。象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課堂很平靜,我的教學也很順利。

工作時間長了,脾氣慢慢讓孩子們磨平了。今天上課這事,要是二十年前,我説不定會發火,會覺得這是擾亂課堂秩序,會在課堂上批評張怡。但現在,我會把這些突發狀況當作是調節課堂氣氛的小插曲,一笑了之。既不傷害學生,又維護了我的尊嚴,師生關係反而變得非常和諧,課堂教學也可以順利進行。

教育敍事隨筆8

還記得我第一次當班主任時,我們班有一個非常調皮的孩子,上課從來不聽講,只要你一不留神,他就會從你的眼皮底下溜向桌底,點他名,他就立即起身,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一轉身,他又會前後搗亂,真是令人頭疼。課後作業從未完成過,父母外出打工,他缺少愛的關懷,缺少家庭教養,所以屬於那種軟硬不吃的那一種。被全校老師定位“頭號搗蛋”。最令我頭疼的是,全校跑操時他的表現,令人忍無可忍。全校領導及教師全部在場,他的存在不僅影響整個班級體的榮譽,還影響了我一天的情緒,所以我總會不耐煩,偶爾會把他叫來小打一番。不過他吃慣了苦頭,這點小小的懲罰對於他來説,簡直小事一樁,所以他毫無悔改之意,並向我發起了挑戰,豎起了抗敵的大旗。於是我轉變策略,每次跑操時,只要他一有舉動,我就會把他叫出來,他原以為我又會批評訓斥,早已表現出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氣勢,我忽然握住他的手跑起來,我用餘光看到他的臉,分明泛起一絲緋紅,手心沁出一絲冷汗,其實我知道此時此刻他的內心已經開始有了內疚與懺悔。但是我還是會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以後每天跑操我都照舊,每次握手前我都可以看到他眼底泛起的一絲感動,每次握手時,我也完全感受到他比我握的更緊。慢慢的,我發現他變了,他在有意與無意間向我靠近,上課也愛聽講了許多,課後偶爾也會主動完成作業,而且字跡的書寫工整美觀,比起以前有了太大的進步。轉眼間,又到分班的時候了,很慶幸我擺脱了這個“萬人煩”,轉班後,他曾找過我,問我他是否可以回來,我以學校規定為由拒絕了,其實我只是厭倦了對他的等待,在他轉身的剎那我分明感受到他眼底的落寞與孤獨。

過了幾天,我們偶然相遇,我問他他是否想我,他説:“老師,我很想你!”説真的,我只是程序化的問候我每一個曾教過的學生,但我從來沒有想過孩子會這麼直接的坦白心底的那份愛。“真的?”我疑惑不解的問。他很肯定的回答:“當然”,話語中透露一絲委屈,“我這次寫最難忘的老師寫的就是你”。我滿臉狐疑的問為什麼,因為我早已習慣了他的謊言。他低下了頭,好像很不好意思,過了好半天他才説:“因為你對我最好。”忽然間,我的內心有一股暖流湧動,有一種説不出的酸澀。我曾打過他,我以為他會恨我,卻沒想過在他心目中我是他對他最好、令他最難忘的老師。回到辦公室後,我從語文老師那裏看到了他上交的作文《握着你的手,好温暖》,裏邊這樣寫到:“我是所有老師眼中的壞孩子,所以經常得到他們的諷刺挖苦甚至是殘酷的訓斥與拳腳相加,日子久了,我已經習慣了老師與同學的冷眼,習慣了父母與長輩的責罵,就讓我這個壞孩子徹底毀滅掉吧!可當有一天,我犯了好大的錯,老師沒有打我,而是滿臉温柔與慈愛的拉着我的手,冒着風雪前行,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温暖。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拿出好成績給老師看,可轉眼間,又分班了,我又迎來了一羣“魔鬼”,我回到了生活的原點。可是老師你知道嗎?我多想再回到你的身旁,握着你的手,這樣我就會好温暖。在你愛的呵護下,我不要再犯錯,我要做你眼中的'好孩子,請相信,我這隻刺梅在你的呵護下遲早都會綻放,只是我需要的是時間。握着你的手,好温暖。我無處次在夢中笑醒,醒來你已不在,我的心空如大海。”我反反覆覆的品讀,眼淚一次又一次的將我吞沒,我的內心有一種愧疚無比的疼在不停地翻滾與糾纏,原以為我一直是最愛學生的好老師,現在才明白我的愛一直是愛所有的乖孩子,愛原來是如此狹隘。我再也坐不下去了,我急忙與他的班主任聯繫,給他調了班,在他看到我的剎那,他的眼光是火熱的,寫滿了期待與興奮。現在一年過去了,我依然是他的班主任,他的成績也已是名列前茅。而且在同學心目中是個樂於助人、善待他人的小天使。我們相處的也很融洽,我時常會在想,如果沒有那一次偶然的相遇,如果沒有那次無心的問候,就不會有我後來的懺悔與自責,更不會有他的改過與進步。我一直在慶幸,有了他,初為人師我就深深的懂得教師一份愛的火花,就會在孩子們心目中點燃、燎原。也是他讓我對教師這份職業與愛有了一個新的詮釋。也是他讓我第一次體驗到成功的喜悦,雖然青澀,卻很幸福。

教育敍事隨筆9

今天和幾名高三(5)班的嫡系同學閒聊,大家一致認為我又變胖了。只有高三(4)班的PW同學在黑暗中發現我變白了許多。回來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茫茫黑暗中,PW是如何發現我膚色的略微改變的呢?難道原來的我在黑暗之中竟無法被識別?不可思議,僅當作玩笑罷了。

在高一(5)班,我鼓勵N個同學把自己有疑問的句子寫到黑板上。然而,很多同學的疑問竟是如何翻譯這句話。突然間,我明白了我要給他們一座橋。他們擁有了思想中的橋便可以欣賞橋上的美景。高三的同學詢問如何提高英語成績。我的`答案是:瞭解你自己。如果連自己哪裏存在問題都一片茫然,那麼如何提高只是空談。我的思路是:瞭解自己——制定計劃——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訓練——熟能生巧。這也是我所倡導的學會有視角的複習。

我選定了兩班的英語課代表。這讓我想起以前的我的那些英語課代表們。他們那時也像現在的我的課代表們一樣,擁有着花兒一樣的年齡,毫不世俗的面孔,無限美好的憧憬和遐想。希望他們過得愉快!我也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教育敍事隨筆10

所謂“數感”,就是對數學的感覺、感受乃至感情。從數學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具體地表現在對日常生活中的數和運算有敏鋭的感受力,有意識地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解釋和表示客觀事物的數量關係、數據特徵和空間形式,善於捕捉一般題中潛在的數學特徵。那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呢?

我認為,應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生所關心的事情入手進行數學教學,從而建立良好的數感。具體做法如下:

一、結合生活——體驗數感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數感,從室內擴展到室外,校內延伸到社會,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概念與語言去反映和描述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的問題,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去教學數學知識,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從而能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體驗數感。例如教學克、千克的認識時,讓學生尋找並掂量1克與1千克的物體,尋找哪些物體分別用“克”、“千克”作單位。像一分硬幣重1克,4粒黃豆大約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藥片、黃金等細小物品用“克”作單位,體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單位;在教學長度單位時,可通過讓學生到操場上跑跑、測則、量量,讓學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離,在春遊、秋遊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教學數的認識時,可讓學生説出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數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幾歲?班級號是多少?你的鞋號是多少?火警電話號碼是多少?急救中心電話號碼是多少?……這些數據、單位都來自於生活實際,學生很容易理解、接受,這種“親數學”行為,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體會數的含義,建立良好的數感。

二、定量刻畫——建立數感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科學。它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數學教學應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把抽象的數學建立在學生生動、豐富的生活背景上,鼓勵學生嘗試用數字去刻畫他們所熟悉的事物狀態,並從中進一步認識定量刻畫事物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獲得全面發展。如可引導學生進行如下的遊戲活動:多媒體出示彩電、冰箱、空調等,讓學生猜測他們的價格:(生1:冰箱價值20xx元。生2:高了。生1:1500元。生2:低了。生1:1600元。生2:低了。生1:1700元。生2:低了。生1:1800元。生2:高了。生1:1750元。生2:低了。生1:1780元。生2:正確。)如此猜數遊戲,既鍛鍊了學生在結合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大小的比較的本領,又滲透了用“區間套”逐步逼近的思想,這樣的交流活動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在體會數的大小的同時,還能學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三、調查實踐——強化數感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意義,繼而確立應用數學的信心,是形成良好數感的重要條件。鑑於此,教學就打破從概念到概念,從課堂到課堂的數學應用僵局,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分析、理解、解決生活問題,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數感的體驗。如:教學“簡單的統計數據分類整理”後,有位教師這樣組織:1、呈現問題:學校舉行球類體育比賽,在高年級組織什麼比賽比較受歡迎?2、蒐集數據:以你們班作為高年級學生的代表,調查瞭解你們喜愛什麼球類活動,數據記入原始記錄表。學號 喜愛項目 學號 喜愛項目 學號 喜愛項目3、分類整理:從原始數據表中,不容易看出同學喜愛項目的情況,需要將這些數據分類整理。4、作出決策:同學們喜愛哪幾種球類活動?每種活動有多少同學參加?你估計,在高年級組織什麼球類比賽較受歡迎?通過這樣的活動,反數感的培養落實到具體的活動中,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繫,在一個個完整的統計過程中學習知識,一次又一次地經歷或瞭解數據處理的全過程,使學生深刻體會了統計思想,領悟了統計方法,也在調查實踐中強化了學生的數感。

四、解決問題——昇華數感數感説到底是一種心智技能,如果説支作技能主要靠肌肉運動,表現於外部行動,那麼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識活動,它存在於人的頭腦之中,有良好數感的人在需要數感發揮作用的時候,它便會自然出現,彷彿不需要人有意識的探索一般,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需要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讓現實問題數學化,使學生在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中建立數感。例如:在學習了“24時計時法”後,有位老師設制瞭如下題目:(1)再現改寫成24時計時法後的電視節目時間表。7:30 金色年華9:00 動畫城……13:00 兒童英語19:04 小鬼當家19:30 陽光劇院21:00 電視新聞(2)選擇:①《小鬼當家》節目最多可以播放多少時間?a、20分鐘 b、30分鐘 c、26分鐘②從《動畫城》節目開始到《陽光劇院》節目開始經過了多少時間?a、12小時 b、10小時30分 c、10小時10分③星期六,小明7:30起牀,他想準備收看《金色年華》節目,最多還有多少時間?④起牀後,小明必須完成三件事:刷牙洗臉(5分鐘)、燒早飯(10分鐘)、聽早新聞(10分鐘)、小明能準時收看《金色年華》節目嗎?你能不能替小明想個辦法?

生1:不能準時看,因為完成這些事要25分鐘。生2:電視裏要播放廣告,小明有可能準時收看。生3:萬一沒有廣告呢?我想可以在燒早飯時刷牙、洗臉,這樣節約了5分鐘,小明就能準時收看了。生4:可以在燒早飯的同時聽早新聞。生5:可以邊燒早飯,邊聽早新聞、邊刷牙洗臉。……如此教學,把數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不僅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學的真諦,學會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觀察和認識世界。而且使學生在開放的信息中不斷豐富自己對數的認識,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總之,數感的形成不是通過一個單元、或一個學期的教學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用較長時間逐步培養。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從而使生活成為學習數學,建立良好數感的突破口。

記得以前教學“圓錐的體積計算”一課時,我用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容器進行演示,接着於引導學生分組動手操作,從學生的“誤”和“悟”中推出“圓錐體的體積等於也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 ”,從而得出v= sh.這節課可謂是實踐性,探究性突出的一堂“完整”課。可是課後反思時,我不再這樣認為,因為課上的一個細節後來給我很深的震撼。

在操作實驗時,一個“小調皮”站起來説:“教師,可以把圓錐體的容器裝滿沙子封好後放入裝有水的長方形水槽裏,看到水上升的體積,就是圓錐的體積。”老師因忙於演示操作,説“你別打岔,好好看老師是怎樣操作的。”這位同學不高興地坐下了。課後一想,這其實打破了一個小孩的夢想,泯滅了一個孩子的創新火花。

當我再一次上這節內容時,就有意將教學引向更開放的境界,學生在快樂的氛圍裏,積極發現圓錐的體積計算時,思維十分開闊,有的提出用橡皮泥捏圓柱和圓錐,然後稱重量,有的用裝在兩個容器內水的重量,體積(量杯量)進行測試,還有把圓錐放入等底、等高的圓柱裏,往剩餘空間填沙,當然還有前面“小調皮”的方法……

課尾,我還特地拿出一個不規則的大土豆,讓學生合作想辦法測出體積同學們想出了十多種不同的方法,這樣給學生創造豐富的想象的意境,激發了學生“我要創造”的熱情。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真正的放飛。

沐浴着生命活力的今日課堂,我們切莫給學生加上禁錮其潛能發揮的罩子,毀不可怕學生“節外生枝”,為了自己教學的“好引導”而壓抑學生“超越”的創新,而且 讓學生的思維能自由的飛翔。

做好後進生轉化,是廣大教師常抓不懈的工作。可有時又成了人們喊的口號。在一個班級真正能讓一兩名學生後進轉先進絕非易事。需要教師認真的觀察、分析、座談、鼓勵付出常人難以付出的勞動。而後進生轉化工作應從草根抓起。

今年教二年級,天真的孩子們如同一張張白紙。如何在一張張白紙上繪製他們喜歡的顏色、書寫輝煌。記得在開學不久,一名女同學悄悄的告訴我:某某同學讓我給她明天請假就説她病了。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孩子要逃學。悄悄的找到她問其原因,小女孩怯怯的説:“我笨,啥都不會。明天不想來了。”聽後我為之震驚,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就承認自己笨,開學不到一個月就想要逃學,祖國的花朵還沒有開就要枯萎了!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辦?一種強烈的教師責任感驅使着我,看看你到底有多笨。

第二天把她從最後一桌調到了第一桌,從此這個孩子成了我特殊關注的對象,上課觀察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找其座談、到家家訪。總結出學困原因如下。

1、學前基礎差。部分學生一百以內的加減法能口 算,而她五以內的加減法數手指都困難。

2、上課不聽講。傾聽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一種能力。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課堂上讓學生看黑板,大多數學生抬起了頭。提高聲音再説一遍看黑板,還有幾個人沒反應。用教鞭敲一下桌子,會把他們嚇一跳,不知幹什麼?

3、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丟三落四。上學前不檢查書包,書本無序排放,用時找不到。上課愛搞小動作。自習課不知自己該幹什麼,沒主見。膽小,不會的從來不問。

4、父母不在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基本上不做家庭作業。

找到了病根就要對症下藥,通過幾個月的努力孩子有了實質性的變化。孩子的臉上有笑容了,課堂中善於表達了。見到師長主動打招呼,課下和同學們玩的很開心。成績從原來的二三十分上升到七八十分。

也許不是那名同學悄悄告訴我我真的要誤人子弟。孩子是無辜的,教師更應該多一些愛心。

教育敍事隨筆11

真的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似乎成了個性化閲讀的一個標籤。於是,很多老師奉這句話為聖旨,把它理解為想怎樣解讀就怎樣解讀。當然,這一舶來名言與我國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確不謀而和,它打破了傳統思維定勢,把學生從“標準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讀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要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首先必須知道哈姆雷特這個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筆下的一個悲劇人物。他是一個極其軟弱的人,也是一個英雄的復仇者。莎士比亞有意造成一種“清醒與瘋狂、偽裝與真實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顯示人物的複雜性格。對於這樣一個人物,讀者自然會讀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認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負復仇重擔而又躊躇,是由於他本身軟弱的關係;魏爾德爾認為哈姆雷特的躊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麥王子的軟弱性上,而是客觀情勢妨礙了實現復仇的計劃;弗洛伊德則認為戀母情結是哈姆雷特久而未決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

比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個詭計多端、殘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烏鴉》中的狐狸就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設法吹捧別人的狡猾形象。這些人物形象,並不會引起讀者的獨特體驗。即使是一萬個讀者,他們心中仍然只會有一個“哈姆雷特”。如果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去產生獨特的體驗,其結果只會是把學生引入歧途。

還是以上述這兩篇課文為例,還真有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讀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課時,老師讓學生説説對課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學生説:“白骨精雖然它詭計多端,殘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時還不忘記把老母親接來。”對於這樣的理解,老師不是加以否定,還稱讚地説道:“我們從來都説白骨精怎麼怎麼壞,可是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們發現,它的身上也有閃光點值得學習呢!”

同樣的故事也在《狐狸和烏鴉》一課上演。在課堂上,正當教師帶領學生對狐狸的卑鄙行為進行批判時,一個學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覺得狐狸很聰明,理由是狐狸善於察言觀色,不斷改變説話的內容,直到烏鴉開口。”對於這樣脱離文本實際的解讀,老師的評價是:“你很聰明,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這樣的理解真是讓人不寒而慄。如果説學生的理解可以原諒,那麼老師的附和卻讓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為了和母親一起分享唐僧肉,這種“孝”是我們生活中所倡導的嗎?狐狸的“聰明”則是用欺騙的手段獲取不正當的利益,這種“聰明”是為人們所不恥的。他們的這些行為都是極不道德的。殘害無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們永遠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師一定要這樣去引導,學生可能會認為不管採用什麼方法得到的東西與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聰明”就是不擇手段,只要能達到目的。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好像走入一個誤區,解讀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課程標準》的理念。“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固然不錯,但是大家都不可能迴避這樣一個基本問題:哈姆雷特到底是誰?不管我們讀出多少個千姿百態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終只有一個。他就是那個為父復仇的王子,他就是那個優柔寡斷的王子,這個誰也無法改變。而我們所讀出的'“一千個”也都是從這“一個”中發散出來的。這就告訴我們,哈姆雷特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

新課程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但是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必須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進行的。能夠多元解讀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牽強附會,脱離實際。作為教師,當學生理解出多個“哈姆雷特”的時候,我們在給予表揚的同時也要細加分析,這個“哈姆雷特”與文本的價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現偏差時,教師必須進行正確引導。

在教學《凡卡》一文時,當我講到凡卡的爺爺也過着很苦的生活時,有一位學生卻説:“老師,你講錯了,凡卡的爺爺過的生活很好。”我沒有馬上指責他,而是讓他説出理由。他説:“書中寫到爺爺穿着寬大的羊皮襖,説明爺爺穿得很好;爺爺白天在大廚房地睡覺,而凡卡卻睡在過道里,説明爺爺過得很好。”他的這一番言論,令我始料不及。細細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們又不能忽視文本的價值取向。作者契訶夫是要通過凡卡的悲慘遭遇表現沙皇統治下,城鄉人民過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們分析出爺爺過得很好,豈不是違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為了尊重學生,我們有馬上反駁,而是對全班學生講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然後組織學生再讀課文,展開討論,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過的。那位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們從任何文本中讀出的“哈姆雷特”都離不開文本的主旨,如果我們偏離了這個主旨,一味地標新立異,其結果只會是得不償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他歸根到底還是“哈姆雷特”,永遠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也成不了羅琳筆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我們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讀文本,方能準確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準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準了文章的突破口,才可能引領學生在語文的天堂裏尋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教育敍事隨筆12

自信心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的願望或預料一定能夠實現的心理。一個自信十足的人,能順利走向成功的彼岸。在現代社會中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羣遠比缺乏自信的人羣成功的概率要高的多,對於兒童來説從小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將對他們未來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而美術學科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有着其他學科無法的優勢。

在美術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缺乏自信。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怎樣讓你的學生真正的獲得自信,愛上你的美術課呢?除了在平時處處播撒暖人的話語、露出會心的微笑、投去讚許的眼神,更重要的是,你的美術課能讓孩子們喜歡。 在一節學做賀卡的課上,我讓學生在親手做的賀卡上寫上給父母的祝詞,回家送給他們。一下課一個小男孩兒害羞的跑到我的面前,把他親手製作的賀卡遞到我的.手上,神祕的説:“等會兒再看”微笑着跑遠了。當我打開那張他親手繪製的賀卡時,一串大大小小的字映入我的眼簾“張老師,您好。我很喜歡你。謝謝你讓我喜歡美術。請回信。”雖然這張賀卡做的很粗糙,畫的也不是非常的精美,但卻是我收到的最漂亮的賀卡。

於是我回去也做了一張賀卡,寫了一些鼓勵他的話,當作回信送給了他。事後與他的班主任隨意聊天時瞭解到他拿着我的回信看了三天,學習也比以前更努力了。

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這個靦腆的小男孩兒剛入學時的樣子。在第一節繪畫課上,同學都開心地在畫畫。他卻拿着筆不敢畫,我走到他旁邊,用手輕撫着他的頭:“小朋友,你怎麼不畫畫?”我問,他説:“我畫不好”,“會寫你的名字嗎?寫出來讓老師看看。”他慢慢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名字。“你寫得字很漂亮,會畫圓形嗎?”我邊鼓勵邊引導,他又在紙上畫了一個圓形,我問他這個圓形像什麼?他説像太陽,我啟發他把圓形添畫成太陽後又因勢利導:你還會畫什麼形狀?他又畫出了三角形、方形等,在我的耐心啟發下,他把各種形狀都添畫了出來。

由於過分膽怯缺乏自信,使得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很少聽到他的聲音。於是在美術課上我經常製造機會請他回答問題。當我給予他回答的肯定“説的真棒”時,他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在小組合作製作手工時我也請他做臨時小組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輔導和鼓勵,讓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慢慢消除了膽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筆畫畫,不敢大膽發言的心理障礙。現在這個小男孩兒已經喜歡上畫畫了,也就有了開頭的那幕。

在教育的長河中,我們伸手可觸的地方,就是工作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只有把握住每一個細節,我們教育的田野,才會蓬勃着碧綠的春意,喧騰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只要我們真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收穫得將是一張張笑臉。

教育敍事隨筆13

作為低年級培智班的班主任,無疑是比較辛苦的,因為孩子們時刻需要你,你也離不開他們,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裏,我總是和孩子們呆在一起!但我欣慰的是,班裏有一個懂事、能幹、樂於助人的好班長!

我們班的小班長,扎着烏黑髮亮的馬尾辮,一雙天真活潑的眼睛,見到老師總是開心的問好,她為我們班獻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每天早上,看到我時,她總是開心的給我問好,快樂的語氣感染的我的心也跟着飛揚了起來!低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到學校先打掃衞生的習慣,而她不需要我去提醒,就主動拿着盆子去外面接熱水,擰抹布,再給每一位同學發一塊抹布,告訴他們要擦的.地方,勞動完成後,她會再接一盆熱水,要求着每位同學去洗手!

課前,我們有十分鐘的讀書時間,很多同學自己不會從書包中拿書,也分不清哪本是語文書、哪本是數學書,而我們班的小班長自己的書拿出來之後,主動幫着同桌拿出語文書,甚至幫着他翻到我們要讀的那一頁。

排隊時,班裏很多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小班長卻清楚的記着每位孩子的位置,拉着這個,扯着那個,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位置!她可真的像一位小老師一樣,比如今天上午,霧霾比較嚴重,我就告訴同學們今天課間在教室裏玩,不要出去外面。一下課,個別孩子總想往外面跑,小班長就跑出去,把他們拉回教室,一邊拉着其他同學一邊説着:“今天霧霾天比較嚴重,我們去教室玩吧。”

小班長也很關心老師,元旦期間,我要佈置教室,當我拿着氣球要往黑板上掛時,她趕緊給我搬來小凳子,一手扶着凳子,一手扶着我,説着:“老師,您小心點,小心點。”當我聽到這句話,心裏真的很欣慰,即使你有着殘缺,但你依然是老師心中最美的天使,老師依然很愛你!

教育敍事隨筆14

早晨課間操以後,我照常早早來到教室,坐在講台上翻看《黑與白》的備課簡案,忽然一本打開的作業本輕輕送到我眼前,遮住了我的備課簡案,我抬起頭,原來是惠文,她正理直氣壯的跟我理論:老師,我這幅畫是豎着看的,不是橫着的。在作業紙的右下角,我給她的評語是一個大大的優。惠文如此説來顯然是對這個評價不夠滿意了。(一般最高評價為優加)。

這孩子能主動的跟我交流使我滿心充滿歡喜,説明孩子對美術作業很重視,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所以對作業的評價會如此看重。惠文的作業我並不是如孩子所想的沒看清楚,所給的評語也是經過認真思考的。但孩子的着股認真勁兒,還是打動了我。我裝做又重新仔細欣賞了一遍的樣子,慢條斯理的説:哦!原來是這樣的哦!真漂亮啊!那你説説你的想法吧。於是這孩子便興致勃勃的給我講起她的'思路。真的是滿有意思的。我拿起筆爽快的給惠文的優後邊加了個加的符號。孩子的臉上綻放出快樂的笑容。她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很多時候,孩子需要教師的鼓勵。教師何嘗不需要孩子們的鼓勵啊。親愛的學生,你對待作業的認真,正是老師感到最欣慰的啊。

教育敍事隨筆15

自信對於兒童來説從小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將對他們未來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而美術學科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有着其他學科無法的優勢。

在美術教學中,要處處播撒暖人的話語、露出會心的微笑、用欣賞的眼神使你的美術課能讓孩子們喜歡。

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玩了猜猜看的遊戲,引導孩子們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的方式導入,並且讓學生了解了水果的特點,還以水果做禮物送給他們以作鼓勵。學生們都爭先恐後的舉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當我展開範畫的一瞬,課堂一片譁然,“哦!”“好漂亮啊!”各種各樣的水果出現在他們眼前。下面就請你們當小評委,評老師的幾幅畫,説一説好在那裏,還有什麼地方你認為還需改正。學生在自己評價的`過程中找到畫水果的方法,增強了信心,創作思路也出乎意料的廣。

首先這節課的課題是《瓜果飄香》,為了能使一年級的孩子有一個更親切、兒童化、生活化的氛圍,是以學生為主體,俯下身來站在兒童的視角來看、來分析,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觀察。在玩、嘗、看中自然的溝通。在情感上與學生進行不斷地心與心的交流,創設和諧、寬鬆的課堂氣氛,寓教於美的享受,寓教於情感的陶冶,從而使學生處於無拘無束、心情舒暢、心情振奮的心理狀態中,學生的思維活動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創造性地展開。

在一節學做賀卡的課上,我讓學生在親手做的賀卡上寫上給父母的祝詞,回家送給他們。一下課一個小男孩兒害羞的跑到我的面前,把他親手製作的賀卡遞到我的手上,神祕的説:“等會兒再看”微笑着跑遠了。當我打開那張他親手繪製的賀卡時,一串大大小小的字映入我的眼簾“張老師,您好。我很喜歡你。

謝謝你讓我喜歡美術。請回信。”雖然這張賀卡做的很粗糙,畫的也不是非常的精美,但卻是我收到的最漂亮的賀卡。

於是我回去也做了一張賀卡,寫了一些鼓勵他的話,當作回信送給了他。事後與他的班主任隨意聊天時瞭解到他拿着我的回信看了三天,學習也比以前更努力了。

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這個靦腆的小男孩兒剛入學時的樣子。在第一節繪畫課上,同學都開心地在畫畫。他卻拿着筆不敢畫,我走到他旁邊,用手輕撫着他的頭:“小朋友,你怎麼不畫畫?”我問,他説:“我畫不好”,“會寫你的名字嗎?寫出來讓老師看看。”他慢慢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名字。“你寫得字很漂亮,會畫圓形嗎?”我邊鼓勵邊引導,他又在紙上畫了一個圓形,我問他這個圓形像什麼?他説像太陽,我啟發他把圓形添畫成太陽後又因勢利導:你還會畫什麼形狀?他又畫出了三角形、方形等,在我的耐心啟發下,他把各種形狀都添畫了出來。

由於過分膽怯缺乏自信,使得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很少聽到他的聲音。於是在美術課上我經常製造機會請他回答問題。當我給予他回答的肯定“説的真棒”時,他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在小組合作製作手工時我也請他做臨時小組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輔導和鼓勵,讓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慢慢消除了膽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筆畫畫,不敢大膽發言的心理障礙。現在這個小男孩兒已經喜歡上畫畫了,也就有了開頭的那幕。

在教育的長河中,只有把握住每一個細節,我們教育的田野,才會蓬勃着碧綠的春意,喧騰着生活的甜蜜,流淌着生命的魅力。

標籤:教育 隨筆 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