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疾病 > 心理疾病

心態的三種含義

心態的三種含義,俗話説:“心態決定命運。”你的心境,就是你的命運,心態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行動,不同的心態也會有不同的命運,下面來分享心態的三種含義。

心態的三種含義1

第一種心態:有舍有得,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一位老和尚帶着徒弟去化緣。兩個人走村串户,廣結善緣,幫助人們答疑解惑。到了下午,兩個人的布袋裏有了很多米,還有一些銅板。在回寺廟的路上,突然狂風大作,緊接着下起了大雨。因為沒有帶傘,布袋裏的米,都被淋濕了。

老和尚説:“反正這些米被雨淋濕了,不如送給村裏的窮苦人家吧。給他們每家分一點點,在米變壞之前,就能吃完。”

徒弟很不捨:“師傅,我們辛苦了一天,難道就要空手而回麼?”

雖然徒弟很不捨,但還是按照老和尚説的去做了。米都分給了村裏的窮苦人,然後揹着空空的布袋回寺廟了。因為寺廟裏沒有了米,老和尚和徒弟連續吃了三天南瓜粥。

過了幾天,眼看就要斷炊了,徒弟急得團團轉。

徒弟説:“師傅,我們去山下討點米來吧。”

徒弟説完,提着布袋,趕緊下山。就在走出寺廟的時候,他發現門口有幾個袋子,裏面有玉米、南瓜、紅薯,足夠兩個人吃一個月了。原來,這些食物,都是山下的村民送來的。

“善有善報”,一個人願意把自己的東西施捨給別人,是行善積德,終究要得善報。一個人,一輩子當“鐵公雞”,是沒有好報的,不管擁有多少資產,還是窮人。

用一種“有舍有得”的心態看世界, 你會發現世界真的很美好。珍惜得到的一切,送走失去的一切,心靈就輕鬆了,才能保持平衡的狀態。人心就是一杆秤,既要稱一稱別人的.重量,還要稱一稱自己的重量,不必糾結得失,不必捨不得,一舍一得之間,就是很高的人生境界。

第二種心態:敢愛敢恨,拿得起放得下,不必受制於人。

有兩個小乞丐,因為乞討,走在了一起,還成為了好朋友。後來,兩個小乞丐慢慢長大,變成了年輕人。年齡大一點的乞丐説:“我們一直做乞丐,也不是辦法。我們還是去找工作吧。”兩個人一拍即合。

在城市裏,去了很多地方,兩個人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不是因為沒有人願意收留他們,而是好幾個地方,只需要一個工人,不能同時要兩個工人,可是他們卻執意要在一起工作。因此,他們總是錯失機會。

大一點的乞丐説:“從明天開始,我們還是分頭行動吧。”

兩個人分別的時候,淚流滿面,但是很快兩個人都找到了工作。

俗話説:“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兩個人一定要在一起,反而會礙手礙腳,互相制約,如果忍痛分開,反而會更加自由自在,也會發展得更好一些。朋友如此,夫妻也是如此,父母和兒女之間也是如此,人與人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有相對的自由,才能夠“翱翔天空”。

心態的三種含義

有時候,愛會成就一個人;有時候,愛會制約一個人。真正心態好的人,敢愛敢恨,拿得起還放得下,不會委屈了別人,也不會委屈了自己。

很多人,放不下過去的人,也捨不得眼前的人,結果左右為難,在兩難之中,一無所得。做人,想要活得自由自在,就要正確看待“感情”,用愛去温暖別人,但不要用愛去制約別人。那些口口聲聲説“我是為了你好”的人,其實是用感情困住了別人,是一廂情願的。

第三種心態:知足常樂,知不足常思,不知足常進。

“人心不足蛇吞象”,這樣的道理,我們都懂。我們總是要求自己“知足”,別貪心,無形之中,我們就變成了“喜歡安逸、不敢折騰”的人,一直都渾渾噩噩過日子。

聰明的人,懂得知足,還懂得“不知足”。當一個人取得成績的時候,就適可而止;當一個人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時,就懂得繞道而行,或者放棄前行想法;當一個人一無所有的時候,就要奮力拼搏;當一個人還年輕的時候,就要進取不止。

別在應該奮鬥的年紀,過着安逸的生活;別在年老的時候,還不懂得認輸。知足常樂是好心態,心中有“慾望”也是好心態。能夠把握“慾望”的人,才能夠成大器。

一個人,別讓自己過得太安逸了,多折騰幾次,人生就會大不一樣。做人,可以進退自如,能夠在知足的生活裏,想着不知足的事情,是一種很聰明的境界。

你要相信“命由己造”,能夠改變命運的人,只有你自己,別人愛莫能助。

每個人都想活成“逍遙自在”的境界,沒有好的心態,怎麼能實現呢?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轉個彎,心態變了,人生的境界也變了。

心態的三種含義2

心態,即[psychology] 心理狀態。心理過程是不斷變化着的、暫時性的,個性心理特徵是穩固的,而心理狀態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既有暫時性,又有穩固性,是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特徵統一的表現。

1、 心態是什麼意思

心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xīn tài,通俗來講就是心理狀態。

心理過程是不斷變化着的、暫時性的,個性心理特徵是穩固的,而心理狀態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既有暫時性,又有穩固性,是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特徵統一的表現。一個健全的心態比百種智慧更有力量。

心態的三種含義 第2張

2、 心態的特點

心理狀態與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相比,在心理活動中表現出以下特點:

直接現實性:人的心理活動的各種現象都是以心理狀態的方式存在,或者説,人的各種具體的現實的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特徵以至高級神經活動等,總是在一定的、具體現實的心理狀態中被包含着和被表現出來。

因此,瞭解自己或別人的心理生活時,直接觀察到的便是在一定情境時存在的心理狀態,作為了解自己或他人心理活動的指標,心理狀態具有明顯的直接現實性。

綜合性:心理狀態是個體在一定情境下各種心理活動的複合表現,任何一種心理狀態既有各種心理過程的成分,又有個性差異的色彩,還包括許多複合的心理過程,不止是心理過程的簡單的.拼合,而是由這些心理過程所構成的具有新的特性的複合物。

儘管這些成分在不同的心理狀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樣,但心理狀態始終是心理活動的綜合反映。

心態的三種含義3

1、進取心

古語有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又説“福自己求,命自己立”。

我非常認可這種觀點,因為起點不能完全決定終點,人生的好與壞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幸福更是我們奮鬥出來的。

所以,我們任何時候,都要積極自信,不能丟了進取心,要對自己和未來充滿希望,要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更有懂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道理。

人生無極限,我們內心世界是如何,便會在現實生活中成為什麼樣子。

我們要想成功,千萬不要自我設限,不要動不動就否定自己,説自己沒有基礎和條件。其實,這些都是找理由的話,屬於不負責任,沒有進取心。

弱者總是被困難嚇倒,為自己的膽小和懶惰找理由;而強者不被困難嚇倒,總是想着如何解決問題。

這就是人們説“困難,對於弱者來説是萬丈深淵,對於強者來説是成功的墊腳石”的主要原因。

每個人的人生輝煌都是闖出來的,只要我們自己不認輸,誰也無法真正打敗我們。

過去的'一切就讓他過去,它並不代我們的表現和將來;每一天都是嶄新的,我們遇到的每一個機遇也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説,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丟了自信心和進取心,要積極樂觀、努力作為,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就如魯迅先生在《生命的路》中所寫: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着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麼都阻止他不得。

擁有進取心的人,一輩子都在“自強不息”,日子會越過越好,福氣也會越積累越多。

2、善心

古語有云: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

佛家更是告誡大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我們要想內心幸福安康,人生多福氣,少不了一顆充滿仁愛和憐憫的善心。

比如説,對待左鄰右舍,我們要“友善”;為人處世,我們要“和善”;與家人説話的時候,我們要和顏悦色,儘量“言善”;在力所能及的範圍,我們還要儘量多行善事,比如説讓座、搭把手。

建立百般幸福的根基,只在於一個念頭的慈愛祥和;而要開啟萬般善良的大門,最好的辦法是抑制自己的任何一點點私心雜念。

南懷瑾大師告誡大家:佛門裏的萬種善行,以佈施為最重要。真正的佈施不是舍財,而是多做以下2件“小事”——多微笑、多盡舉手之勞。

他還舉例説“一個辦事員,若有善心,多花一分鐘,多説兩句好話,將來就可以子孫公侯萬代”。

一個人,有一顆善心,善事做多了,便可積善成德,最後厚德載物,造福萬物,也惠及自身和子孫。

一個人有進取心,可能越來越優秀,也很有才,名利雙收,但是也不能忽略善心和德行的養成。

因為“德者,才之帥”,“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善心、德行是我們立足於社會的根本,也是決定我們人生是否可以走得長遠的關鍵。

心態的三種含義 第3張

所以,《大學》開篇便説:上至君主,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身為根本。

而修身的關鍵,就是要去惡從善,懲忿窒欲,修煉一顆良善之心。

所以説,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丟了一顆善心。

3、開心

人生苦短,意外和明天不知哪個先來。

所以,我們在積極進取、好心幫助他人的同時,也不能苦了自己,要學會善待自己,及時調整好心態,讓自己也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開心不等同於肆意放縱、今朝有酒今朝醉,它是一種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屬於忙裏偷閒、沒事偷着樂的那一種。

比如説,我們着急趕路,摔了一跤,雖然屁股很痛,但是也可以為自己滑稽而哈哈大笑;

有些人雖然經濟拮据,日子過得不好,依然可以窮開心,自得其樂。

如孔子的弟子顏回那樣: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裏,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主動歸隱田園,每天過着農民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吃着粗茶淡飯,依然感覺悠然自得、逍遙自在。

曾國藩也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他在自己窮困潦倒的時候,寫了一副對聯自勉: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

晚年時候,他更是在家書中安慰弟弟説: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字裏行間,我們都可以領略到曾國藩的積極樂觀、豁達大度,以及他在努力追尋開心。

所以説,我們人生再苦,也要懂得苦中作樂,苦中找樂子,調整好心態,善待自己,這樣便會覺得人生充滿樂趣,未來充滿希望。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