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健康疾病 > 健康常識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1

1、科舉制度概説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它創始於隋朝,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朝末年,歷時1300餘年,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從官制史角度看,科舉制度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和巨大進步。它所堅持的是“自由報名,統一考試,平等競爭,擇優錄取,公開張榜”的原則,打破了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對政治的壟斷,對我國古代社會的選官制度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給中小地主階級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入仕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優秀人才脱穎而出。

科舉考試的內容到明代以八股文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為一種僵化的模式,特別是到晚清時已成為嚴重束縛知識分子的枷鎖,暴露出種種弊端。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也就是歷史的大勢所趨。從此,1300年的科舉制度終於宣告結束。但客觀而論,在中國傳統社會的發展中,科舉制的進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舉前選拔官員

【薦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薦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察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徵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徵,是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闢,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張衡傳》:“連闢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3.科舉制名稱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説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為準。

【童試】也叫“童生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裏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説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佈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裏“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説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會元】參見“會試”條。舉人蔘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

【解元】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

【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諮”,陳堯諮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貢士】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舉人】參見“鄉試”條。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範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範得了消息,高興得發了瘋。説明古代中舉後便可升官發財。

【生員】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為茂才,《阿Q正傳》中稱趙少爺“茂才公”,表示諷刺。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製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定兩句,説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説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範圍,要模擬聖賢的口氣,傳達聖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揮。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佈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訓儉示康》:“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4、古代學校

【校】夏代學校的名稱,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傳授書數的場所。

【庠xiáng】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序】周代學校的名稱。《孟子·滕文公》:“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主,小學尤以書、數為主。

【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張衡傳》:“因入京師,觀太學。”《送東陽馬生序》:“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

【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國子監】參見“太學”條。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如明代設“國子監”,而《送東陽馬生序》中則稱之為“太學”。

【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了楊漣、左光斗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為“東林黨”。

【監生】國子監的學生。或由學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後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生資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則是一個吝嗇鬼的典型。

【諸生】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稱諸生。《送東陽馬生序》“今諸生學於太學”,則是指在國子監學習的各類監生。

5、古代學官

【學官】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和教習、教諭等。

【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明代的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過國子監祭酒。

【博士】古為官名,現為學位名稱。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三國志·呂蒙傳》:“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送東陽馬生序》:“有司業、博士為之師。”

【司業】學官名。為國子監或太學副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副校長,協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

【學政】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並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促織》:“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學使即學政的別稱。《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區的學政。

【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後成為學官名。漢唐以後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

【助教】學官名。是國子監或太學的學官,協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稱國子助教。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2

【元旦】

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稱春節,是在採用公曆紀元後。古代“春節”與“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悦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説。隨着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元宵】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

農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後,秋社在秋分前後。社日這一天,鄉鄰們在土地廟集會,準備酒肉祭神,然後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上巳】

原定於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後,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遊玩採蘭,以驅除邪氣。後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遊的節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寒食】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裏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國君後,大封功臣,獨未賞介子推。子推便隱居山中。重耳聞之甚愧,為逼他出山受賞,放火燒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燒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元鎮《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清明】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曆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端午】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於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鬥百草、驅“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乞巧】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説: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宮詞》:“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中秋】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繫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韋莊《送秀才歸荊溪》:“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重陽】

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3

1.稱杜甫為杜工部, 稱左光斗為左忠毅公,稱陸游為陸放翁 ,分別是以_官職_、_諡號_、_號_ 來稱呼人。

2."卑己尊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在稱別人的父親時,敬詞有令父、_令尊_等;稱自己的母親時,謙詞有家母、_家慈_等。

3.古代男子年20行" _冠禮_",女子年15行"_笄禮_ ",以示成年,這時才能取" _字_"。

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還多一度春秋。"這是一幅寫給_141_歲老人的壽聯。

5.古代兄弟之間用"_伯仲叔季_ "表示排行。"_伯_"表示最大," _季_ "表示最小。

6.我國古代對人的稱謂有一些特殊的標誌,如"從"表示_堂房親屬_關係,"先"表示_已去世_。

7.我國古代的紀年法有三種:_王公年次記年法_、_帝王年號記年法_、_干支記年法_。

"淳熙丙申至日"採用的是_年號干支合用記年法_。

8.我國古代把農曆每月初一叫"_朔_",十五叫"_望_",月末一天叫" 晦_"。

9.古人説"點卯"的"卯"相當於現在上午_五_時到_七_時。

10.農曆清明前的四個節氣依次為_立春_、_雨水_、_驚蜇_ 、_春風_ 。

11.1998年是農曆戊寅年,按傳統説法是屬虎人的.本命年;據此推算,20xx年是農曆_庚辰_年,是屬 龍_人的本命年。

12.古人把從黃昏到第二天拂曉分為_五_更。其中"三更"大致相當於地支紀時法的_子_時,也就是現在的_前天晚上11點_時到 第二天凌晨1點_時。

13.我國古代思想家用"五行"指的是_金_ 、_木_、_水_、_火_ 、_土_五種物質。

14.中國隋唐以後的官職實行 "三省六部制", "六部"是指:_吏_部、 户_部、 禮_部、 兵_部、 刑 _部、 工 _部,各部的長官均為_尚書_。 "六部"中主管官吏任免、考核、 升降的是_吏部_。

15.古代授官叫_拜_ 、_ 除_,降官貶官叫_謫_、_左遷_。

16.漢代郡的長官稱_太守_,隋唐州的長官稱_刺史_,宋代州的長官稱_刺史_,明代府的長官稱_知府_ 。

17.古代中國曾分置九州,居於九州之首的是_冀_州,"_冀_"是今河北省的簡稱。

18.按東、西、南、北、中的順序,寫出"五嶽"的名稱: 泰山_、_華山_、_衡山_、_恆山_、_嵩山_。

19."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一句中的"白下"指的是:_南京_。

20.河南省的洛陽位於洛河之_北 _,湖北省的漢陽位於漢水之_北 _,陝西省的華陰位於_華山_之北。

21.成語"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_儒教_、_佛教_、_道教 。

22.傳説中的開天闢地、煉石補天、銜石填海的神話人物依次是:_盤古_、_女媧_、_精衞 。

23.我國古代禮儀,宴席的四面座位,以_坐西朝東 為最尊,其次是_坐北朝南_,再次是_坐南朝北,最下位是_坐東朝西_。

24.我國古代造字有"六書"之説,"六書"是指_象形_、_指事_、_會意_、_形聲_、_轉註_、_假借_。

25.古代有"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的説法,句中的"四庫"指的是_經_、_史_、_子_、_集_。

26.古代的節日大多伴有一些民俗活動,如元宵節_觀燈 ,清明節_踏青掃墓_,重陽節_登高賞菊_。

27.舊時文人的四大雅趣是_琴_、_棋_、_書_、_畫_。

28."歲寒三友"指的是_鬆_、_竹_、_梅_ 。

29.我國古代五聲音階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 宮_、_商_、_角_、_徵_、_羽 。

30."入則孝,出則悌。""孝"指善事_父母_,"悌"指善事_兄長_。

31.我國古代的十大古曲是: 高山流水_、_廣陵散_、_平沙落雁_、_梅花三弄_、_十面埋伏_、_夕陽簫鼓_、_漁樵問答_、_胡茄十八拍_、_漢宮秋月_、_陽春白雪 。

地理山川

1.陰陽(陰:山北水南,陽光不易照到之處;陽: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3.關內、關外(漢朝前,"關"特指函谷關;明清時以至現在稱東北三省為"關外"。

4.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後來有時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 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 京口--鎮江 金陵、建業、建康、江寧、

石頭誠--南京 臨安、錢塘--杭州 姑蘇、吳郡--蘇州 淮上、江都、維揚--揚州 會稽--紹興 長安--

西安 奉天--瀋陽 直沽--天津)

6.五嶽(東嶽泰山 西嶽華山 中嶽嵩山 南嶽衡山 北嶽恆山)

地 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東、南、西、北)。

(2)八荒:人為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茺為荒遠之地。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楊州、梁州、雍州。

(4)山東:指崤山以東。

(5)江南:泛指長江以南。

(6)江左:即長江以東。

(7)江表:長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黃河流域一帶。

(9)五嶽: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恆山,中嶽嵩山。

(10)南京又名建業、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1)開封又名大梁、汴州、東京。

官 名

古代職官情況異常複雜,而且各朝都有變化,可以中央、地方兩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職:皇帝下有丞相或稱宰相佐理國政,統領百官。中央一般設六部分管政務,即吏部,户部,禮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為侍郎。

地方官職:大政區稱郡、州或稱省,長官分別稱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撫。

基層政權稱縣,縣官稱縣令或知縣,間乎大政區和縣之間高州(或府),長官稱知州(知府)。

紀 年

紀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如:趙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紀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3)年號紀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號干支兼用(如:咸豐庚申,英法聯軍自海入侵)。季節,一季三個月順次稱孟、仲,季,如盆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 日子有特定稱呼,第一天叫"朔",最後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晝夜分十二時辰,用十二地支稱呼,每時辰兩小時。每夜分五更9鼓) 每更兩小時。此外,雞鳴指早上三、四點,日出時叫旦、晨、朝,黃昏,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夕、暮、黃錯,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4

(一)古人名、字、號輯錄:

孔子,名丘,字仲尼,號聖人。

孟子,名軻,字子輿,號亞聖。

司馬遷,字子長,官太史令。

曹植,字子建,封陳王,諡思,世稱陳思王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有“詩聖”之稱。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韓愈,字退之,諡號文

杜牧,字牧之,晚年居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

范仲淹,字希文,諡號文正。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

司馬光,字君實,諡號文正。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

關漢卿,號己齋叟。

施耐庵,原名耳,後名子安,字耐庵。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

(二)古人作品命名

1,以地名命名

《柳河東集》(柳宗元,河東(今山西永濟)人)

《昌黎先生文集》(韓愈,祖籍河北昌黎縣)

《孟襄陽集》(孟浩然,湖北襄陽人)

《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江西臨川人)

《亭林詩文集》(顧炎武,江蘇崑山亭林鎮人)

《小倉山房文集》(袁枚,辭官後,定居江寧小倉山)

2,以書室名命名

《聊齋志異》(蒲松齡)

《飲冰室合集》(梁啟超)

《惜抱軒詩文集》(姚鼐)

《七錄齋集》(張溥)

3,以諡號命名

《王文公集》(王安石,諡號“文”)

《歐陽文忠公文集》(歐陽修,卒諡“文忠”)

《誠意伯劉文成公集》(劉基,封誠意伯,諡“文成”)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諡號“文正”)

4,以名號命名

《誠齋集》(楊萬里,別號誠齋)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5

古老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常識

交談禮儀

態度誠懇,表情自然、大方,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談話時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勢動作幅度要小。談話者應保持一定距離。在公共場合男女之間不要耳鬢廝磨,與非親屬關係的異性避免長時間攀談、耳語。

對長輩、師長、上級説話要尊重,對下級、晚輩、學生説話則注意平易近人。同時與幾個人談話,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兩個人身上,要照顧到在場的每一個人,注意聽取對方的話。

不可出言不遜、強詞奪理。不可談人隱私,揭人短處。不可背後議論他人,撥弄是非。不説荒誕離奇、聳人聽聞的事,不搞小廣播。談話中意見不一致時,要保持冷靜,以豁達的態度包容異已或迴避話題。忌在公眾場合為非原則性問題大聲喧譁、爭執打鬧。遇有攻擊、侮辱性言辭,一定要表態,但要掌握尺度。

政治禮儀

①祭天

始於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拜,在達到一定數量之後,才抽象為對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帝”崇拜發展而來的,最高統治者為天子,君權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結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説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後,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穀神、社稷等。

③宗廟之祭

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於門中左側,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祖宗神位。祭祀時還要卜筮選屍。屍一般由孫輩小兒充當。廟中的神主是木製的長方體,祭祀時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時行九拜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宗廟祭祀還有對先代帝王的祭祀,據《禮記·曲禮》記述,凡於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嚳、堯、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則始創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對先師先聖的祭祀

漢魏以後,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唐宋以後一直沿用“釋奠”禮(設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沒有屍),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孔、顏之廟。明代稱孔子為“至聖先師”。清代,盛京(遼寧瀋陽)設有孔廟,定都北京後,以京師國子監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曲阜的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以北京太學為準式。鄉飲酒禮是祭祀先師先聖的產物。

⑤相見禮

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

⑥軍禮

包括征伐、徵税、狩獵、營建等。

重要場合的禮儀

一、吉禮

即祭祀之禮,為敬奉神與鬼的典禮,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廟等禮儀活動。

二、凶禮

即有關哀憫、弔唁、憂患的典禮。包括喪禮、遇到饑荒時的荒禮、遇到嚴重自然災害事的吊禮、國內發生動亂時的恤禮、有外敵入侵時的禬禮等。凶禮都是在發生不幸事件之後,祈求和平和減輕災禍的禮儀。

三、軍禮

有關軍事活動的禮儀。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徵賦税、田獵、營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動中的禮儀。

四、賓禮

賓禮即為天子接見諸侯、賓客,以及各諸侯國之間相互交往時的禮儀。後代則將皇帝遣使藩邦,外來使者朝貢、覲見及相見之禮等都歸入賓禮。

五、嘉禮

古代禮儀中內容最豐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襲,下至鄉飲酒禮,無所不包,最重要的內容有婚禮、冠禮、射禮、饗禮、宴禮、賀慶禮等。其中,婚冠禮是嘉禮的核心。

六、婚冠之禮

婚禮可分為祭服婚禮、朝服婚禮、公服婚禮。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絳公服婚。女方以禮衣或連裳嫁。

七、冠禮

冠禮是成人禮,是給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禮儀。在氏族社會,男女青年發育成熟時要參加一種「成丁禮」,冠禮應當是從這種「成丁禮」演變而來。

八、笄禮

笄禮,即漢民族女孩成人禮。自周代起,女子在訂婚(許嫁)以後出嫁之前行笄禮。一般在十五歲舉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許人,則年至二十也行笄禮。笄禮由主婦為笄者結髮着笄,由女賓以醴酒禮之。笄禮至明代即廢而不用。民間女子婚嫁時將頭髮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與婚前髮式明顯不同。這也算保留了些許笄禮遺風。

古代稱呼禮儀常識

一、謙稱

1.自稱:愚、敝、卑、臣、僕、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帝王自稱:孤、寡、朕、不穀

3.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

4.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肖

5.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

6.稱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小犬

7.稱女兒為息女、小女等

8.女子自稱一般用妾、奴等

很多謙稱是有規律的,例如:

“家”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稱父親為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母親為家母、家慈;稱兄長:家兄;稱姐姐家姐;家叔:稱叔叔。

“舍”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如,稱弟弟:舍弟;稱妹妹:舍妹;舍侄:稱侄子;稱親戚:舍親。

“小”字。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稱:小人;謙稱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謙稱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臉;老年婦女謙稱自己:老身。

“敢”字。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用於問對方問題:敢問;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請;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敢煩。

“愚”字。用於自稱的謙稱。如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兄;稱自己的.見解:愚見。

“拙”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東西。如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筆;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見解:拙見。

“敝”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敝人;謙稱自己的姓:敝姓;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處;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敝校。

“鄙”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鄙人;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謙稱自己的見解:鄙見。

二、敬稱

1.對帝王:萬歲、聖上、天子、聖駕、陛下、大王

2.對將軍:麾下

3.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

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

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4.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後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5.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對臣敬稱:卿、愛卿。

7.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羣的人用“聖”表敬稱,“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杜甫”為“詩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

三、特殊的稱謂

1.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關係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古人常用傳統日常禮儀

行走之禮

古稱“趨禮”,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過時,一定要低頭彎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對尊者表示禮敬。傳統趨禮中還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門”的原則,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間,應該靠邊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門中間。既表現對尊者的尊敬,又可以避讓行人。

飲酒之禮

古代飲酒禮儀最早見於《尚書》和《詩經》。我國古代飲酒有以下一些禮節:主人和賓客一起飲酒時,要相互跪拜。晚輩在長輩面前飲酒,叫侍飲,通常要先行跪拜禮,然後坐入次席。長輩命晚輩飲酒,晚輩才可舉杯;長輩酒杯中的酒尚未飲完,晚輩也不能先飲盡。古代飲酒的禮儀約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動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嚐嚐酒、味,並加以讚揚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時還有説上幾句敬酒辭。客人之間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時還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時,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為度。

筵席之禮

所謂“筵”就是鋪在地上的蒲葦編織物,而“席”是放置在“筵”之上的萑草編織物或皮料。秦漢時期,人們在讀書、待客、飲宴等日常活動時,均席地而坐,其坐姿不是盤腿大坐,而是跽,即雙膝着地,腳底朝上,上身挺直,姿勢像跪,但臀部是坐在腳跟上的,所以也稱跪坐。古人筵席席面一般是4人,一個方向一個人。設在“堂”上的筵席比較正式,座次一般以南向為尊,故主賓座位在北,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座位則分別在東、南、西,西座為末座。而設在“室”內的宴飲活動,帶有因私性質,多以東向為尊,故主賓在西,而主人、副賓、主方陪同分別在北、南、東,東座為末座。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6

【中國】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但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一個多義性的詞組。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司馬光《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

【中華】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後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今已成為中國的別稱。

【九州】傳説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州名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樑、雍。後成為中國的別稱。陸游詩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過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毛澤東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辛棄疾詞《南鄉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指整個黃河流域。

【海內】古代傳説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司馬光《赤壁之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

【四海】參見“海內”條。指天下、全國。如賈誼《過秦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戰》:“遂破荊州,威震四海。”《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五人墓碑記》:“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過秦論》“曠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後以六合為家,骰函為宮”。李白《古風》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過秦論》:“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梁啟超《少年中國説》:“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南,臣戰河北。”《過秦論》:“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殽之戰》:“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再如《祭妹文》“先塋在杭,江廣河深”,此處“江”即指長江,“河”則指運河。

【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於西河外澠池。”《過秦論》:“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幹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李清照詩云:“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赤壁之戰》:“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

【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羣英會蔣幹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傑與子翼相見。”

【江表】長江以南地區。《赤壁之戰》:“江表英豪,鹹歸附之。”

【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域因時而異。白居易詞雲:“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王安石詩云:“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淮左】淮水東面。《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在淮水東面。

【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如《漢書》曾提到“山東出相,山西出將”。《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過秦論》:“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指潼關以東地區。

【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赤壁之戰》:“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關中】所指範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雁蕩山》:“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峯龍湫。”

【嶺嶠】五嶺的.別稱,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等五嶺。《採草藥》:“嶺嶠微草,凌冬不雕。”(這裏特指兩廣一帶)。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採草藥》:“朔漠則桃李夏榮。”《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朔氣指北方的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仍舊迎着朔風回來”,指北風。

【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採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

【五嶽】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夢遊天姥吟留別》:“勢拔五嶽掩赤城。”

【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

【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後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張衡傳》:“衡少善屬文,遊於三輔。”《記王忠肅公翱事》:“公一女,嫁為畿輔某官某妻。”隋唐以後簡稱“輔”。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後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區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隋唐後州郡互稱,明清稱府。《過秦論》“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赤壁之戰》“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

【州】參見“郡”條。《隆中對》:“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赤壁之戰》:“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

【道】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道,這是一種行政特區,與縣相當。唐代的道,先為監察區,後演變為行政區,是州以上一級行政單位。明清在省內設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區,而巡道只有監察區性質。《譚嗣同》“旋升寧夏道”,這裏的“道”,指道的長官。

【路】宋元時期行政區域,相當於現在的省。《{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於漢陰。”“漢陰”指漢水南面。《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遊褒禪山記》:“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古城別稱】如南京又稱建康、金陵、江寧、白下。《柳敬亭傳》:“嘗奉命至金陵。”《病梅館記》:“江寧之龍蟠……皆產梅。”《梅花嶺記》:“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又如揚州稱廣陵、維揚,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姜夔《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再如杭州稱臨安、武林,蘇州稱姑蘇,福州稱三山,成都稱錦官城。《柳敬亭傳》:“餘讀《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指南錄>後序》:“自海道至永嘉來三山,為一卷。”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7

諸子散文--《論語》、《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風騷--《詩經》和《楚辭》的並稱。(《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了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離騷》開創了我國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

四書五經--“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部書。“五經”指《易》、《尚書》、《詩》、《禮》、《春秋》五部儒家的經典。

六藝經傳--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種經書。

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呂氏春秋》--先秦雜家代表著作,又名《呂覽》,系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成。

《左傳》--《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第一部敍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

《戰國策》--國別體史書,是戰國時遊説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彙編,系西漢劉向編訂。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世説新語》--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説集。

《説文解字》--我國第一部字典。

“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

三吏三別--《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職名稱。據歷史記載,西周時期周王朝及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級。戰國時期,不少國家沿用。上卿是當時最高的'官職。

九卿之説始於秦漢,指的是太常、光祿勛、衞尉、廷尉、太僕、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官職。

具體一點來説,太常掌管宗廟祭祀與禮儀;光祿勛掌管宮廷的守衞和護從;衞尉負責宮門警衞工作;太僕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獄、案件的審理等;大鴻臚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負責外交及民族事務;宗正負責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務;大司農又名治粟內史或大農令,掌管谷貨、租税、賦役、財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税,以供養皇帝。到北魏時期,在正卿之下還設少卿,歷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廢止。

三公之説也起始很早,周時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使大夫(大司空)為三公。到東漢時,名稱有所改變,指太尉、司徒、司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負責軍政事務。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8

1,科舉考試程序

⑴童試即童生試,是明清兩代取得生員的入學考試,是讀書士子的進身之始。應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統稱童生。

童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階段。院試錄取者即可進入所在地、府、州、縣學為生員,俗稱“秀才”,生員分廩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員經科試合格,即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

⑵鄉試是地方考試。唐宋時稱“鄉貢”、“解試”。明清兩代在各省城舉行。每屆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稱“秋闈”(秋試),為正科。遇新君登極壽誕慶典,加科為恩科。考三場,每場三日。由欽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屬本省生員、貢生、監生等經科試合格,方準應試,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可於次年春進京應會試,即便會試沒取中,也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⑶會試與殿試是中央考試。鄉試翌年,即醜、辰、末、戍年春季,舉人彙集京城,先應由禮部舉行的會試,又稱“禮闈”、“春闈”,考三場,每場三日。取中者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⑷會試後貢士再應由皇帝親自御殿覆試、決定取捨、等第的殿試,試期一天,依成績分甲賜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後釋褐授官。殿試第一甲第一名,初稱“榜首”,亦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科舉考試是取士之制,學校教育是養士之法,選才有賴於育才,兩者互為依存,密不可分。

學而優則仕,1300年間,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學校的學生,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能踏上仕途,科舉考試操縱着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科舉是學校的教育目標,考試內容即學校的教學內容;取士標準就是學校的培養標準,學校追求的是中舉及第。以考促學,以考促教,科舉成為整個教育的重心。科舉極大地激發了人們勤奮讀書的熱情,讀書人數急劇上升,中央官學、州縣學、書院及各種私塾空前發展,教育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社會文化水平的的提高。

2,古代的學校教育

學校在我國出現很早,傳説夏代已經有了正式的學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所以在先秦,學校有時稱為“庠序”,如《孟子》説“謹庠序之教”。周代以後,學校的設置日益完備,形成了從國家到地方,從公辦到私立等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辦學模式。

⑴中央官學

中央官學是朝廷直接設立和管轄的,旨在培養各種統治人才的學校。主要分為最高學府(太學、國子監)、專科學校(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畫學、武學等)和貴族學校(弘文館、崇文館、宗學、旗學等)。唐代中央官學繁盛,制度完備,南宋以後漸走下坡路,逐步衰敗,已成為科舉制度的附庸,名存實亡。清末,被學堂所代替。

⑵地方鄉學

從漢代起,地方上普遍設立鄉學,此後日益完備。到唐代,對學校的教師、學生名額、招生對象、學習內容等,都有明文規定。

⑶書院

書院是教育、學術研究的主要場所,是進行文化傳播、普及文化和宣揚教化的基地。唐宋期間以私人創辦、私人講學為主,元明時官方加強了控制,到了清代基本官化。千餘年來,書院與科舉關係密切是長期的、普遍的.,而較不重視科舉的書院是短時間的、少數的。書院也因科舉盛而產生,隨科舉廢而消亡。

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和應天府書院合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

⑷私學

私學是古代民間私人辦的學校,始於春秋時期。有家塾、經館、精舍、私塾、村塾、冬學、蒙學等。私學的教學主要為進入官學、書院以及應科舉考試的準備。史書記載孔子最早興辦私學。《王冕讀書》中“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的“學舍”,就是這類學校。

3,古代學校教育的課程

我國古代最早進行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備的六藝教育。六藝,即是我國古代教育的六門科目:禮、樂、射、御、書、數。

春秋戰國時期私學的發展是我國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諸子百家紛紛辦學,宣傳各自的思想學説,儒、墨兩家的私學成為當時的顯學。

漢代武帝以後,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實行思想專制主義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選士制度。儒家經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

隋唐以後盛行科舉制度,為廣大中小地主階級子弟進官為吏開闢道路,但也加強了對知識分子思想和人格限制。宋代以後程朱理學成為國學,儒家經典被縮減為《四書》《五經》,特別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被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

明代以後,八股文被規定為考科舉的固定格式,不僅社會思想受到鉗制,而且形式上的創造性也被扼制。到光緒31年(1905),清政府廢科舉開學堂。

附錄:

古代啟蒙教育讀本有:《童蒙訓》《弟子歸》《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幼學瓊林》《朱子家訓》《增廣賢文》等。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彙總9

1,古代戰爭

古代軍隊的編制和我們今天的編制不同。春秋時期,許多大國設立上、中、下三軍,晉國、吳國甚至還擴大到五軍、六軍。據《國語·齊語》記載,齊國以五人為一伍,十五為一戎,十戎為一卒,十卒為一旅,五旅為一軍。以後各個朝代沿用“軍”為作戰單位,但人數多少不同。“冠軍”的説法最早是在軍隊裏使用的。一般把戰功顯赫、英勇善戰的人封為“冠軍將軍”。而“殿”有後的意思。古時候,軍隊行軍,被派擔任後衞任務的部隊叫殿軍。殿軍往往走在軍隊的最後,因而最後一名也叫“殿軍”。

軍禮是師旅操演、征伐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説:“以軍禮同邦國”,這是講對於那些桀傲不馴的諸侯要用軍禮使其服從和同。《出征前祭天祭地,把即將征伐之事報告上帝,表示恭行天罰,以上帝的名義去懲罰敵人。出征前告廟有受命於祖的象徵意義。軍隊獲勝而歸,謂之“凱旋”,其時高奏凱樂,高唱凱歌。天子親征凱旋,大臣皆出城迎接,有時遠至數十里之外。如果是命將出徵凱旋,有時皇帝也會親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勞;有時則派遣大臣出城迎接。這都稱為“郊勞”。軍隊打了敗仗,稱為“師不功”,或稱為“軍有憂”。軍隊回國則以喪禮迎接。國君身穿喪服,頭戴喪冠,失聲痛哭,並且吊死問傷,慰勞將士。

古代的戰爭非常頻繁。除了擊、攻、戰等表示一般的進攻和作戰外,其他一些表示戰爭的詞大都有或褒或貶的感***彩。如徵,就含有褒義,指上對下,有道對無道的戰爭;伐是中性的,它強調“師出有名”,是一種正式的'戰爭,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説“其後秦伐趙,拔石城”;侵含貶義,是不宣而戰的入侵,如《六國論》説“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古代的戰爭,指揮者通過旗和金鼓來指揮,軍隊中的各種旗幟很多,其中帥旗叫“旌麾”,如《赤壁之戰》“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又有“麾下”一詞,義同“部下”,如《垓下之戰》“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戰旗不倒,表明指揮者仍在指揮,如果戰旗倒了,則表明徹底失敗了,所以《曹劌論戰》中,曹劌“望其旗靡”,然後才讓魯莊公下令追擊齊軍。

擂鼓是進攻與衝鋒的信號,並能起鼓舞士氣的作用,所以《子魚論戰》中捉“金鼓以聲氣也”,《曹劌論戰》中也説“一鼓作氣”。金是鉦之類的響器,古代鳴金收兵。

古代的戰鬥要列戰陣,古人對陣法極為重視,《子魚論戰》中的“宋人既成列”,就是指宋軍列成了戰陣。

從殷商直到戰國時期,作戰的主要方式是車戰,比如齊魯長勺之戰(《曹劌論戰》中記錄的就是這次戰鬥),就是一次車戰,所以齊軍失敗後,曹劌“視其轍亂”,因為潰不成軍,所以車轍才亂成一片。古代大敗“敗績”,據認為就是“敗跡”,也就是“轍亂”,由此來指稱慘敗。古代天子有兵車萬乘,諸侯有兵車千乘,所以《過秦論》中稱秦始皇統一天下登帝位為“致萬乘之勢”。

先秦時期,大國有上、中、下三支部隊,稱為“三軍”,如《子魚論戰》上説“三軍以利用也”。

古代戰爭中使用的是冷兵器,如刀、劍、戟、箭等,火藥發明後,才逐漸出現了火器,但仍不普遍,一直到近代,唱主角但是 仍是冷兵器。

2,古代刑律

(01)黥刑:又叫“墨刑”,額頰上刺字塗墨。

(02)劓刑:割鼻子。《史記 商君列傳》“行之四年,公子虔誠,劓之”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如:成名“旬餘,杖至百”

(04)刖刑:將腳砍掉。《和氏璧》“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也”

(05)宮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馬遷即受此刑)

(06)臏刑:剔去膝蓋骨。如“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07)大辟:砍頭。如“惟大辟無所要,然猶質其首”

(08)炮烙:將人燒烤的一種酷刑。如:“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09)車裂:又叫“五馬分屍”。如“秦惠王車裂商君”

(10)湯鑊:將人煮死。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請就湯鑊”

(11)腰斬:從腰部斬籪。如《史記 商君列傳》“不告奸者腰斬”

(12)凌遲:又叫“千刀萬剮”。

(13)棄市:暴屍街頭。

標籤:常識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