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館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兒童讀物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11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敍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11篇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1

《平面圖形的複習》是一堂複習課,我依據《新課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通過“回憶整理——構建網絡——實際應用”等環節,充分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動耳、動眼,在學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理清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網絡,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習與運用的能力。

上這堂課之前,我考慮到兩點:一是如何讓學生上好複習課,使學生在複習中樂此不疲,提高複習效果呢?最重要是要還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二是複習課要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為目標,深入挖掘和新知識所藴含的數學思想方法,突出平時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關注學生平時經常出現的錯誤和體現典型結構特徵及解題思路的數學問題,並適度注意知識呈現方式的多樣化,促使學生在自主整理和綜合應用的.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精製加工,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2

生活中的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親近數學、對數學感興趣。

例如:我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蒐集生活中的圓柱體物品,加深對圓柱體的認識,同時儘量蒐集能拆分的圓柱體物品,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充分進行直觀感受。

其次,我在實施教學時,怎樣計算出這些圓柱體外表面的面積?帶着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先計算圓的面積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為教學圓柱體的表面積做下鋪墊。然後讓同學們把圓柱體按底面和側面自由的分解,看一看分解後的平面圖各是什麼形的平面圖。學生興趣高漲紛紛動手互相幫助很快就拆分成了兩個圓和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我又適時點撥圓柱體的表面積就是組成圓柱體各個面的面積之和,這樣學生很自然的就根據圓的面積公式和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或正方形面積公式)計算出兩個底面圓的.面積和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積,把它們加起來,就組成了圓柱體的表面積了。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同時由於圓柱體來源於生活,對生活中圓柱體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使知識記憶更牢固和紮實了。

最後,在同學們理解和掌握中,提煉圓柱體的計算的基本公式:s圓柱體的表面積=2∏r2+ch.再讓學生根據公式指導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並逐漸減少底面變成圓柱體的筆筒或魚缸,計算魚缸的表面積;當把兩個底面都去掉後,學生就脱口而出説:"這是通風管、爐桶子等等。"那麼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計算它的面積了;當把圓柱體沿着直徑切開,學生也能迅速地計算出半個圓柱體的表面積了.

總之,知識來源於實踐,反過來又去指導實踐。因此,我們教學時,要把知識和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增加學生的感性興趣,又能使我們的教學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從實踐中獲取知識又利用了知識指導了實踐。這就是我教學中的感受。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3

在活動中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鼓勵,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例如在討論“圓的周長是不是直徑”時,有的學生運用直觀的“看”、“比”或“量”的方法來判斷半圓弧比直徑長,而有的學生卻運用“兩點之間的曲線比線段長”來推理,這是兩種不同水平的思維。

最後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從具體思維水平又引向抽象邏輯思維水平,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象這樣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測,在操作中驗證,在交流中發現,在閲讀中理解,使課堂形成多方的互動,多向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不僅僅是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態度、思想、方法,是一種探究的.品質,這對他們後續知識的學習將有較大的影響,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4

因為喜歡數學,所以樂意學數學,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艱難險阻也願意去克服;克服困難所得來的成功體驗又增強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所以更喜歡學數學了!

一個很簡單的正循環擺在我們面前,學好數學,提高學生興趣和自信是關鍵。怎樣提高呢?我們來看看校信通數學名師們的經驗吧!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我們發現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的理由都是――不喜歡老師。校信通名師有很多吸引學生的妙招。

1、展示潛力,讓學生佩服。有位老師學識十分淵博,他不僅僅僅研究數學,還喜歡人文歷史、新聞時事等,講課的時候旁徵博引,信手拈來,學生們個個都很崇拜他。另一位名師則是計算潛力超級強,再難計算的數據對他來説都是小菜一碟,學生個性敬佩。校信通教研中心在做優秀大學生數學學習規律調查中也發現,很多學生喜歡某一個老師,理由很簡單,可能只是因為老師隨手就能夠畫出標準的圓和橢圓。

2、展示人格魅力,讓學生敬服。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很容易感染到學生,比如幽默、嚴謹。有位名師説自己儲備了至少200―300條笑話,以便在課堂上讓學生簡單快樂學習。也有很多學生喜歡老師的理由是:“她認真負責到家了,天天都有新花樣,辯論會什麼的,幹啥啥行!”

3、用心關愛學生。如果想讓所有學生都喜歡您,那就平等對待他們吧!課堂上,如果有成績不好的學生舉手發言,明知他會回答地一塌糊塗,也要鼓勵和支持他。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進步和學習的樂趣很重要。

如果您想改變某個學生的話,那就去“偏愛”他吧!我們以前向學生了解過喜歡老師的原因,不少學生這樣説:“我喜歡這位老師,是因為她待我像待自己的妹妹一樣。”“有一次我數學考砸了,老師在我的作業本里夾了一張紙條,問我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我感動極了!”

與新潮事物、生活相結合

此刻的學生大都對電腦感興趣,如果從這一點入手引導學生學數學,是個很好的辦法。舉個例子:校信通裏的一位名師喜歡用幾何畫板,幾何畫板能夠讓學生形象直觀地體會數學知識,學生在學幾何畫板的同時,學數學的用心性也調動起來了。

很多學生不喜歡數學,因為他們覺得數學沒有用處,那麼我們就要時刻向學生傳遞“數學有用”的信息,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的數學包括身邊的事、新聞時事等,比如:讓學生適度參與很多父母都熱衷的股票問題;自己家裏每月消費多少米,多少油,多少鹽等,人均消費多少,房屋面積等等。

讓學生體驗到思維的魅力

愛因斯坦説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完美、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祕的感覺,誰缺乏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顫慄中如痴如醉的.潛力。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體驗思維的魅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校信通名師們個性善於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思維。

他們的課堂別具一格。有時候一節課只講一道題,帶領學生一齊思考,一題多解,越思考越深,方法也越來越好,有時候是這天講了一道題,明天還會再講這道題,常講常新。透過一道題,學生往往能夠學到或自己發現一些方法和規律,甚至包括人生的哲理。

跟學生一齊創造成就感

興趣與成就感往往有很大關係。每個學生都有想成為研究者、發現者的內在願望,都有被認同和賞識的需要,都期望取得成就和進步。校信通裏的名師們十分善於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上課的時候也會透過輪流提問等方式給每個學生髮言的機會,傳遞老師的重視。

名師推薦,能夠鼓勵學生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寫自己的成功記錄。錯題本很重要,但只有錯題本,學生就只能多關注自己的失敗經驗,用成功記錄本記錄自己做出某一道對自己來説比較難的題目的過程,記錄下這天比較昨日的點滴進步,能夠增強成就感,增加學習興趣。

幫忙學生迅速找到學習瓶頸

學生學習存在“木桶原理”,很多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不是所有知識點都不會,而可能是被一兩個知識點卡住了。校信通名師們個性擅於透過課堂、作業或試卷分析,幫忙學生髮現長期困擾他們的學習癥結,從而迅速提高其學習自信和學習成績。

期中考試後,學生呂夢把試卷拿給老師看,老師透過試卷分析和學生溝通,便可迅速幫忙呂夢分析出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運算潛力和行程問題比較薄弱,喜歡用閲讀的方式,讀數學題目導致呂夢成績一向上不去。老師推薦呂夢,多找一些運算題和行程問題做一下,同時養成良好的讀題習慣,讀題讀三遍,學習成績便可從70分,提高到90分。透過老師的試卷分析,呂夢忽然感覺到自己其實也能夠學好數學!

三種提問方法,引導孩子愛思考

數學是很好的思維體操,它能夠逐漸使學生的思維方式靈活多變起來。在數學實驗班中,老師們透過提問的方式來調動課堂,培養學生探索、發散以及遷移等思維方式。從課後的反饋上來看,效果十分好,學生普遍感覺上課的時候思路很開闊,課後有意猶未盡的感覺。那麼老師採用了哪些提問方法呢?

1、遷移性提問,帶給思維活動的導向。

不少數學知識在資料和形式上有類似之處,它們之間有密切的聯繫。對於這種狀況,校信通名師在提問舊知識的基礎上,有意設置提問,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思維方法遷移到新知識中去。

例如:已知一個角為300的直角三角形邊長為1,求其他兩邊長度,假設這個邊長是2呢?由於是新的問題情景,學生沒有很快口算出來。於是老師把問題變成了學生比較熟悉的、比較好算的角為450的直角三角形,透過計算邊長的變化,老師讓學生總結三邊變化的規律,驗證300角的直角三角形,再擴展到所有的直角三角形。

2、系統性提問,幫忙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

比如複習“平行四邊形”時,老師會讓學生連帶着一齊思考:當具備什麼條件時,平行四邊形是菱形、長方形或正方形。這樣能夠引導孩子把知識串聯起來。

為避免孩子們只是説出他記憶中的答案,老師會再進一步追問,你能夠證明嗎?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我每走一步都需要嚴密的思考和充分的證據”,而不是“我記得就應是這樣”。

3、此外,老師還會透過探索性提問,讓孩子思考一個問題是否還有其他解決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5

這節課在教學一開始為了使學生能利用知識遷移規律總結出圓的周長的概念,在探究新知前,我設計了複習題,利用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周長概念,歸納總結出圓的周長,接着我設計了這樣的.提問:用什麼方法可以測量你手中圓的周長呢?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思考的情況下總結出圓的兩種方法(繩測法和滾動法),接着引出圓形跑道,如何測量它的周長,從而引導學生猜測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並通過小組合作,觀察發現,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多一點,引出並介紹圓周率,及祖沖之。

最後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通過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整節課下來,我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整個教學過程流暢,師生有很好的互動,突出教學重難點,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時間太少,動手操作的時間不夠,對圓周率π的介紹只停留在書本表面,沒有更深入的挖掘。今後應該注意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6

就是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地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的過程。因為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刺激;學生是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的知識信息進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構起新知識的意義。教師無法代替學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幾十個有差異的學生的思維。

通過學生動手"做數學",使他們親身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獨立探究的目的,不僅在於獲得數學知識,更在於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再完美的模仿畢竟是模仿,有缺損的創造畢竟是創造,要創造要發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畢竟是在前進在發展,路是人走出來的”。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7

1、確實複習課是很難上的一種課型,很容易給人單調、乏味的感覺,學生厭煩,老師沒勁。這次的數學課是一節運算律的複習課。班上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運算律的`運用。提問時,學生很快回答出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的字母公式。在學生練習中也證明了學生對基本運算律的運用掌握的不錯,只是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掌握的不太好,因此我在複習中增加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用來幫助學生記憶,事後證明學生掌握的不錯。

2、這節課我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自己回憶規律、公式,並且對學生自己做得題目也讓他們自己分析、講解、評價。學生參與積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學生説的多了,留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就相對減少了,這節課只是把書上的練習剛好做完,沒有時間補充新的題目。今後要想辦法儘量彌補這個不足,充分利用時間給學生在課堂上練習的機會。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8

本課為負數教學的第二課時,整個教學設計由教材情境出發,準確把握本課的教學目標,精心預設教學的各個環節,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考空間,創設多個貼近學生認知規律且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瞭解用數軸表示正負數的方法。針對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有以下幾點思考:

1、從實際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呈現學生的原有認知,由此深入開展對問題的探究。本課的設計,把教材提供的情境圖進行處理,以樂樂要拍軸對稱圖形的照片為背景,以大樹為起點,一個人往東走,一個人往西走,讓圖中的人物都動起來,這樣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擁有多種教學活動方式,突出活動的實效性,教學設計中,通過以大樹為起點的運動狀態引出數軸,畫數軸,以及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實例,能夠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正負數,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9

今年我擔任六年級的數學教學,在這一學期中我特別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我想只要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能夠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課,課後認真地做作業並且認真地檢查,他們的數學成績一定會很棒的。

叢昊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他有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上課不聽課,雖然看他上課不説話老老實實的坐在那,但他卻在下面偷偷的玩東西或開小差,這也是他成績一直搞不好的原因.在開學的前幾次的考試中都考得很不理想,最差的一次考了70多分。在和他媽媽的交談中得知叢昊對速算有很大的興趣而且學得特別的'好.我想他既然速算學得好,那麼現在數學也應該得心應手的我感覺他其實挺聰明的,考的不好一方面是由於他上課不認真另一方面是由於考試做題不認真沒有檢查的習慣.我想把這些毛病改了他的成績一定會提高的於是在一天上過數學課,我把它叫到辦公室,摸着他的頭輕輕地跟他説:"叢昊,其實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你其實是有能力考到100分的,你想不想考100分?"他點點頭,我接着説:"那老師告訴你一個方法,你想不想聽?"他又點點頭,我説:"好好聽課,上課爭取多回答問題就可以了。現在老師給你來一個小約定,從現在開始只要你上課回答對3個問題老師就獎勵給你一個小星星,好麼?"他説好。第二天,在我每次提問題時,他都把手舉起來然後又放下去接着又悄悄地舉起來但舉的很低,從他的表現我知道他很想表現他自己但又缺乏自信。整節課下來他只回答對了2個問題,快下課的時候我當着全班的同學的面表揚他,説他今天上課又很大的進步希望他繼續努力,並獎勵給他一顆星星,他當時很開心。下課後我跟他説:"雖然今天你沒有回答3次問題,但老師看到了你的努力,希望下次你能夠大膽舉手,爭取老師的每一個問題你都能回答。"他點點頭,在接下來的數學課堂上,他總是儘量的去回答問題,上課聽課也認真了很多。在一次考試前,我跟他説:"這一段時間,你表現得很棒,明天就要考試了,只要你認真地聽老師讀題,認真地用心做題認真地檢查,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夠考好的!"第二天,我發現他能夠安靜的聽題、做題了,分數也有很大的進步考了96分。

看到他的進步我感到非常的開心,我想他只要堅持下去,他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10

數學作為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主角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導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並且能承上啟下,温故知新,激起學習慾望,又能聯繫以前知識,為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

一、用懸念導入

在導入新課時,教者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建立“憤”、“緋”情境,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到達最佳的狀態。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後,學生回答:“能!”之後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之後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決定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裏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決定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之後,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願望。

二、巧用遷移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系統性強,新知是舊知的發展和深入。巧用舊知導入新課,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遊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着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説:“你們要吃月餅能夠,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説:“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後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後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説:“半個”。那麼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樣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那裏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遊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啟”而能“發”,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三、借用教具導入

兒童的世界是獨特的。教學伊始,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圖畫等教具,不僅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潛力和應用數學潛力。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先出示紅領巾、五角星、學校的多邊形花池等實物圖,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來尋找角。在教學“比的好處”時,老師出示一面國旗,滿懷激情地説:“同學們,今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週年。這是一面國旗,它的長是3分米,寬是2分米”。然後再引出比的好處。那裏,既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師生共同營造出無比自豪的“愉悦”氛圍,同時,美麗的國旗也使學生受了藝術美的薰陶。

當然,新課的導人方式還有很多,如講故事。猜謎語、做遊戲、聽音樂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悦、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數學六年級教育隨筆11

負數是學生在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進行認識。在教學中,我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學生的認識:

第一、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理解。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體會正數和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意思的量,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選取他們感興趣的素材,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負數。例如:用負數表示温度,存摺上現金的存入和支取,水位高度的上升和下降,海拔高度的高於海平面和低於海平面,等等。這些學生都比較熟悉。另外,在練習中還安排了用正數和負數表示一些數據的練習。等等。

第二、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負數後,教材中安排了活動情境,在直線上表示從一點向兩個相反方向運動後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線上表示正數、負數和0的內容。通過這個學習,學生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